冬季给宝宝怎样养防感冒
冬季给宝宝怎样养防感冒
秋冬季节,感冒是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婴幼儿的抗病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发病的可能性比成年人为高,预防更显重要,为此,提醒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合理喂养 婴儿时期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可以加强婴儿呼吸道抵抗力。除了母乳喂养外,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少吃过多油腻或生冷食品,尽量不喝或者少喝饮料。
■适当添减衣服 人体对寒冷的气候有自然的抵御能力,给宝宝添加衣服要讲究合理和循序渐进,尽量避免一下子给宝宝穿得过厚过多,这样反而阻碍了宝宝自己体内御寒能力的锻炼,并且,孩子活动后出汗多,不能及时换衣服更容易感冒。穿衣以不出汗、手脚温热为度。同时,父母要考虑一天早晚、室内外温差的变化,给宝宝及时添减衣服,避免让宝宝处在冷热不均之中而患上感冒。
冬季如何预防宝宝感冒
1、不要穿太多
天一冷,很多妈妈就给宝宝穿几件衣服,还裹上一条围巾。其实,穿得多未必能预防感冒,可能还会引起感冒,因为宝宝的身体被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热量无法散发,宝宝容易出现高热、脱水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感冒发烧。
2、少用冷水洗脸
虽然用冷水洗脸对提高免疫力有一定的效果,但气温过低的时候不建议用冷水给宝宝洗脸。因为冷水刺激宝宝的皮肤,容易导致皮肤皴裂,影响脸部血流循环,同时也更容易让宝宝因受寒而感冒。
3、洗澡慎开浴霸
洗澡前先把水温调好,然后开浴霸将浴室的温度升高,再让宝宝脱衣服,浸泡在热水中洗澡,注意不要让宝宝在水中呆太久,以免水凉,也不要一边开着浴霸一边洗,因为浴霸的强光对宝宝的眼睛伤害极大。
4、把握开窗最佳时间
很多妈妈一到冬天会把门窗关闭,生怕冷风吹着宝宝,但室内不通风,宝宝更易感染细菌、病毒等。所以,妈妈应适时开窗,让流动的空气将密集的病菌吹散。一般而言,开窗时间以上午9点-11点,以及下午2点-4点为佳。
5、外出玩耍装备齐全
户外室温低,妈妈带宝宝外出玩耍,最好装备齐全。除了选择阳光充沛、透气性好的场所,还应记得带上保温杯、防冻护肤品、挡风帽等,同时给宝宝穿方便增减的衣物,视情况冷穿热脱,更有助于预防感冒哦。
宝宝冬季感冒症状
感冒VS鼻炎
感冒也能诱发鼻炎,但通常感冒在一周内即可好转。若感冒持续不好转,宝宝一直流脓鼻涕、发烧,可能是并发急性鼻炎或鼻窦炎症状。此外,宝宝也可能患过敏性鼻炎。与感冒不同的是,过敏性鼻炎常见症状有眼痒、鼻子痒、阵发性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嗅觉下降等。
感冒VS喉炎
喉炎与感冒一样,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一般,6个月-3岁的宝宝发病率高。如果要与感冒区分开,仔细听宝宝的咳嗽声便能辨别出,因为患喉炎的宝宝咳嗽时声音嘶哑,声音像小狗的叫声,医学上称这种咳嗽为“犬吠样咳嗽”。喉炎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呼吸困难等症。
冬季宝宝感冒的预防策略
穿衣:坚持春捂秋冻,二八月,乱穿衣,早晚凉些,但短袖一般也能应付了。突然变天,就赶紧加衣服,并多带孩子晒太阳。秋天干燥,孩子容易上火,穿多了出汗着凉,一冻就感冒。
饮食:秋膘要贴,但饮食要清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煮梨水,对秋燥很好。有时间的话,每天吃一个鲜榨的橙汁。如果孩子某天胃口不开,就坚持宁缺勿滥,饿1顿,但水要喝够,我们基本不给孩子喝热水,喝奶喝果汁等,也都是室温温度,让孩子的内脏也逐步适应温度的变化。
睡觉:保证每天12小时左右的睡眠。睡觉对孩子的体力、精力的恢复非常重要,如果连续几天睡眠严重不足,孩子的抵抗力就会弱些, 此时如果受风或者饮食不调,身体不适的症状就容易表现出来。
运动:运动是积极预防感冒的方法。冬季,我们会坚持带孩子室内游泳,锻炼他的心肺功能,上岸后注意孩子的保暖和体温及时恢复。天冷了,室外运动仍然要坚持,让孩子的皮肤,鼻腔等都有机会感受到空气温度的变化,别因为冷,就不开窗户,不带孩子在户外锻炼,大自然多神奇啊,把孩子投入到里面去。
再有就是我们对孩子偶尔生个小病当作是孩子自身免疫力建立的必然过程,3~6岁正是孩子免疫力形成期,生病―抗病――恢复的过程也是人体免疫力和病症作斗争的过程,使免疫力得到加强。平时各个方面做了积极的准备,孩子的身体条件准备好了,在病毒侵入的时候,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帮助孩子并和孩子一起恢复。
冬季预防宝宝感冒的十大宝典
① 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坚持户外活动的儿童患感冒的机会显著少于户外活动少的孩子。
② 衣着要适当:衣服切勿骤增或骤减。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冻着,给孩子穿戴过厚过多,结果常适得其反,更容易感冒。
③ 要吃好早餐:吃好早餐,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可增加御寒能力。
④ 饭前、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孩子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大人给孩子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严防经食物传播感冒。
⑤ 尽量保持室温相对恒定:室内温度变化大,可增加儿童患感冒的机会。
⑥ 着凉之后,采取措施:孩子着凉受寒之后,应该马上到暖室或炕上暖和一会儿,同时喝些热茶或热汤或牛奶,如能喝些姜汤则更好。
⑦ 家里有人感冒,立即隔离:家里有人感冒,应不准病人与孩子直接接触,特别是不能面对面坐着,也不可同床睡觉。
⑧ 托儿所有人感冒时,也应隔离:发现有孩子感冒,不能继续入托、入园。如发生较多的儿童感冒,应对孩子活动场所,进行必要的空气消毒,开窗换气、晒被褥。
⑨ 感冒多发或流行时少外出: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也不要到别人家串门,以防止传染。
⑩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慢性疾病:据研究,患有扁桃体炎、支气管炎、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炎症的儿童,比一般儿童更容易患感冒。
冬季宝宝外出如何防感冒
妙招一:衣服适量就好不要太多
只要宝宝一出门,很多妈妈就把宝宝包成粽子一样,里三层外三层。其实这样的护理方式是不对的。因为这样的话,宝宝一运动就会出汗,这样衣服就很容易湿透。这样反而会让宝宝着凉。因此,小编建议,妈妈们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适量就好。而怎么判断宝宝衣服够不够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摸摸宝宝的小手或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他们身上是暖和的。
妙招二:给宝宝戴帽子
冬季带宝宝外出,一定要给宝宝带上帽子。帽子的厚度按照气温的高低决定。而在选择帽子材质上也是有讲究的。最好不要给宝宝带有毛边的帽子,这样会刺激宝宝的皮肤。除此之外,有湿疹的宝宝也不要戴毛绒帽子,以免引起皮炎。
妙招三:穿紧身绒衣
冬季穿紧身的衣服能够保证风透不到身上。而冬季外出,多动的宝宝更应穿紧身的绒衣了,这样才能避免活动时着凉。但是衣服也不能太紧了,这样宝宝很容易透不过气来。这一点妈妈们要注意了。
冬季宝宝感冒如何预防
1、少穿衣、少盖被
其实我在宝宝八个月之后调整的护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减少他的穿衣、盖被,让他不再始终处于温暖出汗的环境包围中。
其实为宝宝减衣减被也需要勇气和正确的判断,妈妈们总是担心宝宝会着凉。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宝宝自身的散热和排汗功能还不够完善,大人如果穿衣多了,会觉得热、出汗、不舒服,而宝宝就不一定。他又不会说话,只能这样热着。如果宝宝长期穿衣过多,手心经常是热热的,尤其是干热,不出汗,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肺胃蕴热,降低抵抗力,引发呼吸道感染。
2、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不要因为宝宝自出生以来还未生过病而洋洋自得地认为宝宝的抵抗力很强,也不要以为自已坚持母乳喂养就可以保证宝宝不生病。六个月之前的宝宝,确实还没有到疾病的高发阶段。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逐渐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抵抗力会相对强一些,但也是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是人工喂养,一样得病不多,有些是母乳喂养,反而经常生病。并不能因为这个而怪罪母乳。要相信母乳永远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只是个体差异和护理方法不同而已。你要想一想,如果你的宝宝不吃母乳,也许得病的几率会更高。
所以,六个月之后的宝宝,要比以往的日常护理提高警惕。以往不会生病的情况,现在可不一定,千万不能大意。尤其到春季、冷热交替的季节,都是感冒及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3、有生病苗头时抓紧采取措施,细心护理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宝宝有生病前兆或迹象时,妈妈如果能细心观察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避免生病的。
比如宝宝开始流清鼻涕。这明显是感冒的前兆。如果刚开始流一点时就能够发现它,肯定要比流了一天才知道要好得多。宝宝经常会打喷嚏。其实小宝宝受到空气纤尘刺激时也会打喷嚏,不一定都是感冒了。我会密切注意他有没有打出鼻涕。如果没有,不必大惊小怪。如果有,哪怕一点,也要注意了。
再比如宝宝某一天的大便次数由一次变为两次,内有未化之物,或宝宝的舌苔突然变得白厚,这都是宝宝消化系统运转不正常的信号。这时要给宝宝的食物减量,尽量喂食易消化吸收的东西,比如水果、蔬菜、蛋羹和米汤等。不要怕宝宝营养不全面而继续喂许多的肉、鱼、虾等。要知道一天两天少吃点东西是绝对影响不到宝宝的营养的,反而会减轻他的肠胃负担,提高免疫力,对健康有益无害。
宝宝消化不太好时,容易积食,积食的宝宝抵抗力会下降,稍一受凉就容易感冒。所以在有消化不良的端倪时,就要重视它,采取措施,确实可以有效防止生病。
4、增加宝宝的户外户内活动
多让宝宝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加强户外活动的好处是妈妈们都知道的。户外活动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冬天,在不太恶劣的天气里,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宝宝接触室外冷空气,也是非常必要的。
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毋庸赘述,户内活动也同样重要。相比而言,宝宝在家的时间还是要比在外的时间长一些。一定注意让宝宝多多活动,比如爬行、走路、蹦跳等,不要总让他坐着玩。尤其每次吃完饭,稍稳定半个小时之后,最好让宝宝活动活动。宝宝的活动量大了,身体得到锻炼,不仅食欲和消化好起来,连喝水也会比以前增多。宝宝活动之前,要注意给他减减衣服,即使这样宝宝活动之后也通常会满头大汗,这是非常正常的,这种正常出汗排泄对他的健康是有益的。
冬季为了减少宝宝患感冒的次数,爸爸妈妈们就要多多警惕疾病多发阶段、适当地为宝宝穿衣盖被、宁可少吃也不要让宝宝多吃、多喝水、多进行户内外活动、有生病苗头的时候就要进行精心护理。这样才能让宝宝少生病,更加健康地成长。
5、宁可少吃不要多吃
做妈妈的,都是无比疼爱宝宝的,喜欢看宝宝多吃饭,恨不得天下的美食让宝宝都吃尽。我也一样走入了这个误区。
随着宝宝的长大,辅食吃得渐渐多起来。我也生怕自己的宝宝少吃到哪样美食,担心缺乏哪种营养。每天努力地为他安排着各种各样的食谱,各种各样的营养搭配。这种方式肯定是没有错误的,但关键是量一定要掌握好。
其实宝宝的消化系统与他的免疫系统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妨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
还是那句老话:“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确是多少代人抚育儿女流传下来的真理啊!
6、水是健康之源
众所周知,水是个好东西,水能治百病。但到了小宝宝身上,有时喝水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任务。许多妈妈会想,喝水太费劲了,不爱喝就算了,反正喝那么多奶,也算水了。此言差矣。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点的婴儿,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渐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毫升是婴儿的一天需水量。
对于拒不喝水的宝宝,一定不可以一直顺着他,要想办法改掉这个坏习惯,比如用果汁加水或用小勺喂。小宝宝的习惯是靠家长来培养的,如果他十个月时不喝水,那到一岁他也不喝,到两岁、三岁,如果一直没有养成喝水的习惯,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冬季宝宝防感冒日常方法
1、衣着适宜。冬季,我们往往会给孩子穿得很多很厚。有时,解开衣服后发现孩子身上都是湿的。这样做一来孩子在重重包裹之下,活动受到了限制,而且还会很不舒服,二来也不利于他散热,甚至会出现包裹热,脱水等情况。因此孩子的衣着不宜过厚,另外要注意室内外温差,及时增减衣服。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冬季天气寒冷,许多家庭不愿经常开窗通风,造成室内内空气污浊,不流通,这样空气中的病原身微生物含量多,极易侵入人体呼吸道造成感染。开窗通风对于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当家中有人患感冒时更要经常通风换气。
3、坚持户外活动。户外运动和冷空气的刺激对于增强孩子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很有帮助。冬季可以选择风小,阳光充足,一天中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让孩子在户外运动。
4、饮食合理。饮食上坚持多样,平衡,适量的原则。避免偏食,挑食和饮食单一。冬季因为空气干燥,可以给孩子适当饮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搞感冒的作用。同时豆制品,鱼虾蛋类等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地方,尽量避免到有感冒患者的亲戚朋友家做客,减少被传染的机会。家中有人感冒时最好少与孩子接触或让患者戴上口罩。
冬季宝宝感冒要谨防并发症
鼻炎
正常婴儿的鼻腔粘膜富有血管,特别柔软、娇弱,鼻腔是空气进入肺的第一关,当冬季寒冷空气刺激及外界的细菌、病毒侵入时,可使鼻粘膜发炎,损伤后的鼻粘膜发生水肿,变肥厚,这样本来就很狭窄的鼻腔的口径就显得更加狭窄,而发生呼吸困难、鼻塞、通气不良、张口呼吸、咽部发干、易咳嗽,有时发低热,也有的不热,这是鼻炎的表现。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多数同时存在咽炎,乳儿期的扁桃体还没发育,4岁以后到12岁扁桃体发育到最高峰,是在口腔的后两侧,扁桃体表面有许多隐窝,一旦感染,患儿会述嗓子疼、咽水、咽物疼,有时会牵扯到耳朵根部疼,干咳,重时发热、发冷。由于扁桃体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对人体起防御功能,如不是经常发炎,不主张手术摘除,发炎时用消炎药可以治好。
鼻泪管炎
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幼儿,此管是位于眼内眦下行鼻腔之间的一个通道,鼻炎时炎症很容易上行到鼻根部直至眼部,两眼结膜发红、充血、流泪、流涕,眼有分泌物,眼与鼻之间皮肤发红、略肿,此部位血管特别丰富,组织又特别松软、炎症能乘虚继续上行并扩散到颅内,应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耳咽管炎
咽部与耳之间有一通道,称耳咽管,婴幼儿的耳咽管呈水平位,管两端分别位咽部和耳部,所以咽部有炎症时容易顺着管道到耳部,患咽炎时患儿会述耳疼,用耳镜能看到耳道发红,有分泌物,甚至有脓液、发热,这是由咽炎引起的耳疾,应及时去耳科就诊。
喉炎
喉部紧接咽部,是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一旦发生炎症,容易使整个呼吸道的腔道变得更狭窄,可造成气道梗阻,2~3岁幼儿易患此病,来诊者都是急症,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憋气、声嘶哑、失声、烦躁不安、头上冒汗、四肢发冷,严重时因气道梗阻造成组织缺氧,致脑、心、肾受损害。
冬季感冒的症状
宝宝冬季感冒大致可分为2种: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多发于秀冬季,发病较急,宝宝有发热、畏寒、寒战、鼻塞、流清涕、咳嗽、头痛、食欲减退、舌苔薄白等症状;风热感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畏寒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浓涕,咳嗽声重,有黄痰粘稠,大便干,小便黄,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宝宝感冒如果重症体温可达39~40℃,伴有食欲锐减、睡眠不安、发生疱疹和溃疡,称泡疹性咽炎。有时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均加征,鼻咽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粘稠如炎症波及鼻窦、中耳或气管。较严重症状中,要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并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感冒所致的高热惊厥大多见于婴幼儿,起病后1~2日连续几次。
感冒潜伏期大多为2-3天,一般是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鼻、鼻咽和咽部的炎症,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大部分的宝宝每年会感冒6-10次。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增强抵抗力。增强抵抗力的具体方法有坚持母乳喂养、合理及时添加辅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避免偏食和挑食等,保证充足而全面的营养以预防佝偻病或营养不良等。
冬季感冒有哪些表现
宝宝冬季感冒大致可分为2种: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多发于秀冬季,发病较急,宝宝有发热、畏寒、寒战、鼻塞、流清涕、咳嗽、头痛、食欲减退、舌苔薄白等症状;风热感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畏寒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浓涕,咳嗽声重,有黄痰粘稠,大便干,小便黄,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宝宝感冒如果重症体温可达39~40℃,伴有食欲锐减、睡眠不安、发生疱疹和溃疡,称泡疹性咽炎。
有时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均加征,鼻咽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粘稠如炎症波及鼻窦、中耳或气管。较严重症状中,要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并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感冒所致的高热惊厥大多见于婴幼儿,起病后1~2日连续几次。
感冒潜伏期大多为2-3天,一般是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鼻、鼻咽和咽部的炎症,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大部分的宝宝每年会感冒6-10次。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增强抵抗力。增强抵抗力的具体方法有坚持母乳喂养、合理及时添加辅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避免偏食和挑食等,保证充足而全面的营养以预防佝偻病或营养不良等。
宝宝冬季感冒家庭防治锦囊
“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冬春季节气候骤变时发病率最高。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如上呼吸道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炎症处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上感”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并不确切者。
【追根溯源】
引发感冒的90%以上病因为病毒,宝宝是易感人群,这是由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婴幼儿时期宝宝易患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决定的。
【感冒预防锦囊】
合理的日常饮食起居有助预防感冒。具体要求是饮食得当、冷热均衡,最简单的判断标准是宝宝感到舒服愉快。
1.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常坚持户外活动的宝宝患感冒的机会显著少于户外活动少的宝宝。
2.衣着适当,切勿骤增骤减
因为担心宝宝冻着,就给宝宝穿戴过厚过多,结果常适得其反,更容易感冒。
3.吃好早餐
吃好早餐,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增加御寒能力。
4.饭前、吃东西前一定洗手
宝宝吃食物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大人给宝宝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严防经食物传播感冒。
5.尽量保持室温相对恒定
室内温度变化大,将增加宝宝患感冒的机会。
6.着凉之后立即采取措施
宝宝着凉受寒之后,应该马上到暖室或炕上暖和一会儿,同时喝些热茶、热汤或牛奶,如能喝姜汤则更好。
7.家里有人感冒立即隔离
不准病人与宝宝直接接触,特别不能面对面坐着,更不能同床睡觉。
8.托儿所有人感冒时也应隔离
发现班上有宝宝感冒,就不要送宝宝入托、入园。
9.感冒多发或流行时少外出
感冒多发的季节,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也不要去别人家串门,以防传染。
【对症治疗4措施】
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有自限性、无特效药物特点,一般3~5天,宝宝的机体便能清除病原体战胜疾病。抗生素只有在医生确认有应用指征时才能应用。对症治疗的具体措施有:
1.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配合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高热惊厥者可予以镇静、止惊等处理。
3.咽痛含服咽喉片。
4.中成药也有较好的效果。
【小贴士】疫苗接种在预防感冒中的作用
我国实施的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的计划免疫有4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和麻疹减毒疫苗等,这些疫苗大多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的,可以说,这4种疫苗的普遍接种,大大降低了宝宝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流感疫苗属于非计划免疫的二类疫苗,接种后宝宝体内可产生针对所接种类型流感病毒的抗体,能减少宝宝被病毒侵袭感染的几率,起到一定的防感冒作用。
宝宝冬季怎么老是感冒 宝宝感冒预防很重要
空气的流通,是预防感冒的条件之一。定时的开窗通风,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家里已经有人感冒时,更应该通风换气。此外,最好定期给宝宝房间里蒸醋消毒,或者在宝宝房间里安放有效的空气净化器。
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多带孩子出去晒晒太阳,做做运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和御寒能力,可以有效的预防感冒。
天容易干燥,孩子在足量饮水的同时,也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尤其是胡萝卜、南瓜和西红柿等红黄色食物及水果,所含的β胡萝卜素可以防治感冒,可多吃。
另外,可以多吃一些鱼肉、鸡蛋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增强孩子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冬天虽冷,但也不是穿的越多就越好。穿的过多,会限制孩子的活动,而且脱衣服后更容易着凉。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活动量以及室内外的温差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
有了宝贝的家庭室内一般都不会太冷,尤其北方,冬季室温一般都在15度以上,没有必要穿太多了,纯棉内衣+薄棉的上衣和裤子足矣。半岁以上的宝贝由于活动量会稍大,只要毛衣和保暖裤就可以了。
新生儿排尿很勤,更换尿布次数较多,而大多数父母都是把尿布盖在宝宝腹部,而尿布的温度明显低于宝宝腹部温度,宝宝用腹部捂暖凉尿布,很容易受凉。
这时最好选分体款式的宝宝服,连体的也要选换尿布时肚皮处不用打开的那种,免得宝宝受凉。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孩子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平时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达到清洁的目的,不要天天使用消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