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铁性贫血症状 该如何正确治疗贫血
宝宝缺铁性贫血症状 该如何正确治疗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去除病因,补充铁剂。如果病因是铁摄入不足,就从补铁方面努力;如果是肠道疾病就先积极治疗,医生会帮助诊断。
另外,服用铁剂治疗有几方面注意事项:
1、餐间口服为宜;
2、注意避免影响铁吸收因素;
3、应在血红蛋白(Hb)值正常后继续补铁2个月,恢复机体储存铁水平。
4、必要时可同时补充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叶酸和维生素B12。
天热头晕是怎么回事 贫血导致
贫血症状并非短期形成,而是由多种因素一起的,如果是缺铁性贫血,是可以通过饮食来治疗的。贫血会导致身体血红细胞较少,在天气热的时候,身体代谢加快,身体需氧量增加,贫血患者就很容易出现大脑供氧不足的情况,因此发生头晕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通过每天适当补充铁元素来治疗贫血疾病,同事还需要合理搭配饮食,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可以有效治疗头晕症状。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高发 和代谢特点有关
中国是全球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地区之一,婴幼儿更是高发人群,旧世界卫生组织的显示,五岁以下的儿童贫血率,在东南亚地区高达六七成。
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是何其新陈代谢有关的。足月婴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能满足出生后的四个月的需求,四个月后从母体中所获得的铁已经耗尽,生长发育迅速,如果辅食添加的不及时,那么就会很容易引发贫血,因此在婴幼儿6-24月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早产儿从母体获铁少,通常是不能满足孩子出生后两个月的造血所需,因此早产儿更易发生早期缺铁。
更让人值得关注的是,孩子长得胖并不代表这孩子不会缺铁,应为孩子胖,消耗的就会更快,所以同样也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五种原因易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
导致宝宝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储铁不足:包括早产、多胎、胎儿失血、孕母严重缺铁等,都可能造成宝宝缺铁;
2.铁摄入量不够:主要是婴儿在食物转换期没有及时补足强化铁的食物或铁剂;
3.生长发育过快:有的宝宝体重和血容量增长快,血红蛋白量需增加,但食物补充的铁并不能满足其需要;
4.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肠道病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铁吸收障碍;
5.铁的异常丢失:某些疾病会引起宝宝长期慢性失血,从而造成缺铁,如牛奶过敏、息肉、钩虫等疾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贫血
由于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各有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界限,特别是0-6个月这个年龄段,个体发展快、差异大,还有疾病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统一、标准的数据来判断孩子是否贫血。但何主任建议,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是缺铁性贫血。
1.一般表现:宝宝皮肤黏膜苍白(唇、口腔黏膜、甲床明显等);宝宝易疲乏,不爱活动;年纪大点的宝宝会说自己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2.严重贫血会出现髓外造血的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3.消化系统:宝宝食欲减退,或出现异食癖;经常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严重者还会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4.神经系统:宝宝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5.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脏扩大、心衰等症状。
6.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种流行性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等。
7.上皮组织异常:指甲菲薄、脆弱、扁平、匙状甲,头发细黄,无光泽。
如何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易贫血,因此家长要及早从饮食方面入手,以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1.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铁量高,能达到0.5mg/100g,而且母乳铁的吸收率高达49-70%,因此母乳喂养能保证铁的摄入量,建议妈妈们尽量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此外,早产儿出生后2个月应开始补充铁剂,建议尽早看医生,不要自行乱补。
2.合理添加辅食: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必须保证足够的铁摄入量,应及时引入强化铁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宝宝满6个月以后就要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包括含铁米粉、肉泥、鱼泥等。对于不再吃母乳的宝宝,要均衡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鱼、肉类、菠菜、木耳、豆腐等。
3.多吃水果:维生素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等,有助于使Fe3+转变为Fe2+,所以宝宝多吃水果也有助于铁的吸收。
由于早产宝宝的所有功能发育的还不健全下,所以在照顾早产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要细细观察宝宝,防止宝宝已发缺铁性贫血。
宝宝缺铁性贫血症状
1、一般表现
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现
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但很少出现超过中度的肿大。
贫血吃鸭血补血好吗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
鸭血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吃鸭血是很有好处的。但是鸭血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贫血,若是其他类型的贫血症,应该立即就医。
宝宝贫血是怎么回事
1、母乳宝宝患缺铁性贫血:半岁前,大部分宝宝均以母乳为主食。这时候的宝宝患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生长速度很快,体内储存的铁逐渐消耗渐尽,而母乳含铁量少,此时以母乳为主食则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哺乳期的妈妈由于妊娠、哺乳,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若摄入的铁量不足或者自身对铁吸收不好,缺铁的奶水被宝宝吃了会,也极易导致宝宝贫血。
2、牛奶喂养的宝宝患缺铁性贫血:在宝宝满周岁后,许多妈妈为了防止宝宝缺钙,都会每天督促宝宝喝营养丰富的牛奶,宝宝也不时吃一些奶油蛋糕、酸奶、冰激凌等小零食,但无奈贫血还是会找上宝宝。其实,虽然牛奶和奶制品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但是对于血液中最重要的铁元素来说,牛奶中含铁量极少,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据观察,要保证正常身体发育和运作,2岁以上的宝宝每日需铁量达到12毫克,但若宝宝只以奶类为主食,即使胃中灌满了各式各样的奶制品,还是远远不够身体对铁的需要量。奶制品的过分摄入影响了宝宝对正餐的摄入。因此,缺铁性贫血多是由于偏食引起,又称“富贵贫血”。
3、铁吸收障碍让宝宝缺铁性贫血:当宝宝可以独立进食种类丰富的辅食后,若还是患上缺铁性贫血,多是由于铁吸收性障碍造成的。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色素铁可以直接以卟啉铁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吸收率较高非血红色素铁的吸收取决于胃肠道的溶解度等因素,多种因素可阻碍铁的吸收。若宝宝本身不易吸收铁元素,平时妈妈又没有注意特别给宝宝补铁,这时候宝宝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
宝宝缺铁性贫血症状
1、一般表现
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现
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但很少出现超过中度的肿大。
3、神经精神变化
轻者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
宝宝缺铁性贫血小知识
如何判断宝宝得上了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宝宝大多起病缓慢,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和贫血的发展速度;一般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常有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活动减少、食欲减退、皮肤苍白、指甲变形(反甲)等表现;较大的宝宝还可能跟家长说自己老是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慌气短,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肢体浮肿,心力衰竭等症状。
如发现宝宝有以上贫血的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做贫血检查,不应擅自盲目用补血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哪些坏习惯容易使宝宝得上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除少数先天性体质影响外,主要原因还和宝宝平时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不喜欢吃蔬菜,习惯吃快餐。宝宝饮食中缺少铁,初期是宝宝体内进入铁耗竭期,血清铁蛋宝宝白减低,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则易导致宝宝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会有哪些严重危害?
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如果不及时补铁,可能会出现体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细胞免疫水平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易诱发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缺铁还会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使宝宝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宝宝缺铁的危害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如果家长们在宝宝平时的膳食中不注意搭配含铁量丰富的食物,长期下来,宝宝体内所贮存的铁元素满足不了宝宝的生长需要时,宝宝的健康成长就会受到影响。铁元素是人体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虽然量很少,但却不可缺少不可替代。那么,宝宝缺铁的危害具体有哪些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1、如果孩子缺铁,其细胞免疫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宝宝的抵抗力就会变差,就会很容易生病。
2、缺铁会使孩子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孩子的消化能力会减弱。
3、如果宝宝缺铁严重,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会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机体各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缺氧,孩子只要稍微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症状。此外,贫血也会使孩子的肌肉软弱无力。
4、宝宝如果出现缺铁性贫血,会使得宝宝的摄氧能力下降,就会造成宝宝的脑组织缺氧,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5、宝宝缺铁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贫血会造成机体缺氧,,宝宝的脑细胞代谢异常,宝宝就会经常爱发脾气、爱哭爱闹、烦躁不安。
6、缺铁会造成孩子抵抗力低下,经常生病,家长们为了保护孩子就会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机会,就会对孩子的交友状况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心理比较孤僻、不合群、内心感觉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