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怎么看

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怎么看

心肌酶谱是血液中检测到的心肌细胞中的酶,由于心肌细胞的损伤 可以导致血浆中心肌酶的含量升高,通过血清学的检查是可以测出的,测出的酶就是心肌酶,心肌酶检查主要是看有无心肌缺血。

一般而言,心肌酶谱主要包括五项检查:

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

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

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

4、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

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而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可升高到1.6~2.5。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比值与各实验室的测定方法或测定条件不关,必须确立本实验室的比值。另外,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LD1活性增高,所以HBD活性也可增高。

心肌酶高的原因

心肌酶是指心肌细胞内的酶类物质,具有催化心肌细胞代谢和调节心肌细胞电活动的作用。如果心肌细胞发生坏死、破裂,心肌酶就会释放入血液当中,因此,临床一般将心肌酶检查的水平来间接衡量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 目前临床上常用血清AST、LDH、CK、CK-MB、α-HBDH作为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相关检测指标,其中AST及LDH在体内分布较广泛,特异性较差,以肾、骨骼肌含量较多。CK以骨骼肌含量丰富,其次是心肌和脑组织,而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胞浆内,心肌以外组织含量甚低,是一种心肌特异性酶。α-HBDH是酮体氧化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酶,主要存在于脑、心肌中,该酶升高提示脑、心肌的损害,特别是α-HBDH升高>LDH升高时提示心脑损害明显。本组资料心肌损害发生率80%(66/82),临床表现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入院后查心肌酶谱均升高,窒息程度越重,心肌酶谱增高愈明显,特别是CK-MB最有意义,CK-MB在心肌酶谱中最能代表心肌受损. 临床表现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入院后查心肌酶谱均升高,窒息程度越重,心肌酶谱增高愈明显,特别是CK-MB最有意义,CK-MB在心肌酶谱中最能代表心肌受损CK-MB增高,与窒息程度有关。因此,心肌酶谱及其同工酶活性定量测定可作为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

大生化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般大生化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检查内容,同时具体的每项检查内容要根据医院的设备以及临床使用能力不同而检查内容有所区别的!指导意见:建议一般议做生化检查前8小时内禁餐,另外检查前避免过于劳累,避免熬夜,避免酗酒,如果是女性,经期间做肝功能等检查,也有可能出现异常,另外,长期用药也可能影响生化检查结果。所以检查前应该尽量避免这些时间段以及饮食情况!

宝宝心肌酶高怎么办

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婴儿心肌酶高的治疗以及正常值

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新生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新生儿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那么,新生儿心肌酶的正常值到底是多少呢?

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新生儿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新生儿心肌酶谱参考值较成人增高,新生儿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

1、肌酸激酶:(115±82)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

4、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

5、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

查看详情>>

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怎么保持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新生儿的心肌酶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新生儿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而面对新生儿心肌酶的数值,应该怎样保持在正常值的范围内呢?

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对较重的心肌炎小儿可检查超声心动图,以发现心腔扩大和心功能有否降低;对复杂的病儿,必要时还需进行心肌、心内膜活组织检查来确诊。

为了保持新生儿心肌酶的正常值,建议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在新生儿护理上,要保证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就婴儿心肌酶正常值是多少这个问题,上文中已经给了很详细的介绍。这样的话就不会说因为不知道而造成一些问题的出现,同时还更好的介绍了一些关于婴儿心肌酶这些类似的知识,这样的话也是对于照顾宝宝方面有很大的帮助的。

15)U/L;

小孩心肌酶高是什么回事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据专家介绍,由于目前儿童心肌酶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参考的是成人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心肌酶检测中某些指标轻度升高没有临床意义。

近年来,很多医疗机构对儿童心肌酶谱偏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也有明确结论: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据介绍,小孩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

一般来说,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谱偏高是正常的。如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波动范围较大,影响因素多,有轻度升高意义不大。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精神食欲好,家长没有必要因为体检报告中的心肌酶谱某些值轻度升高,带着孩子反复检查。这样既增加了家长经济负担,也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小孩为什么心肌酶高呢

据专家介绍,由于目前儿童心肌酶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参考的是成人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心肌酶检测中某些指标轻度升高没有临床意义。

近年来,很多医疗机构对儿童心肌酶谱偏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也有明确结论: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据介绍,小孩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

一般来说,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谱偏高是正常的。如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波动范围较大,影响因素多,有轻度升高意义不大。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精神食欲好,家长没有必要因为体检报告中的心肌酶谱某些值轻度升高,带着孩子反复检查。这样既增加了家长经济负担,也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孕晚期做生化是检查什么

1、孕晚期做生化是检查什么

大生化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检查内容,大生化检查项目可以因为各个医院开展新项目的能力和临床使用能力不同而不同,一般包括:肝功能(9——15项)、肾功能(2——6项)、血糖(1项)、血脂(4——6项)、电解质 (5——7项)、心肌酶谱分析(4——5项)和各种特种蛋白定量等等。

2、孕晚期做生化检查的意义

孕妇生化检查主要是检查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糖,以及血脂,这能够帮助孕妇全面的了解自己身体的情况,使孕妇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哪些问题,这样就可以及时的进行调理,从而预防病情的发生。并且生化检查还可以筛查胎儿的遗传疾病,检查孕妇周围环境中化学和物理的有害物质,这对于指导孕妇的饮食以及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使胎儿能够更加健康平安的成长。

3、血生化检查的注意事项

3.1、空腹检查

血生化检查多项测定值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因此血生化检查前一天晚餐应避免饮酒,不要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9点后不要再进食,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血生化检查应为空腹时抽血,空腹时间一般为8~12小时。

3.2、禁止剧烈活动

血生化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应到医院后安静休息20分钟后再抽血化验。

3.3、尽量避免在静脉输液期间或在用药4小时内做血生化检查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在做血生化检查前3~5天停药。通常用药剂量越大,间隔时间越短,对血生化检查结果的干扰越大。影响血生化检查结果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氯丙嗪、水杨酸制剂等。

小孩心肌酶的正常值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孩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和骨骼肌损伤的情况下,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那么,小孩心肌酶的正常值到低是多少呢?

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小孩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小孩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

1、肌酸激酶:(115±82)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

4、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

5、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

怎样正确看待儿童心肌酶结果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陈凤仪说,这与医院该项检测采取的是成人标准不无关系。不过,近年来,很多医疗机构对儿童心肌酶谱偏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也有明确结论: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200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检验科对105名1-6岁健康儿童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

“一般来说,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陈凤仪说,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偏高是正常的。如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波动范围较大,影响因素多,有轻度升高意义不大。

小孩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婴幼儿的心肌酶谱参考值为了解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999年2~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入园或入学体检的105名1~6岁健康小儿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5名1~6岁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肌酸激酶(115±82)U/L、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结论]1~6岁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较成人增高。一般需休息2周。家长应密切注意患儿的变化,如有心慌、憋气、烦躁不安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每天为孩子数4次脉搏,注意频率、强弱的变化,如果频率超过正常50以上,有心率不齐时,也应及早看医生。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没有特效的药物,中药黄芪、丹参静脉滴注可以改善症状,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充足的维生素B口服,对病儿也有益处。重症心肌炎需住院治疗。

儿童心肌酶谱五项标准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专家表明,这与医院该项检测采取的是成人标准有关,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那么,儿童心肌酶谱五项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儿童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儿童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一般来说,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

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谱偏高是正常的。

心肌酶谱检查多少钱

心肌酶谱包括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心肌炎早期主要是CK和CK-MB增高,其高峰时间一般在起病1周内,以2~3天最明显,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晚期主要是LDH和α-HBDH增高为主。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儿童正常值变异较大,在将其作为心肌炎诊断依据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

心肌酶谱主要检查心肌的异常变化,常在心肌炎时发生心肌酶升高的现象,所检查的费用因医院的不同,会有所差别。

根据以上的相关介绍,这个价格有90元的,也有400多元的。每个医院设施以及检测的不同,价格有一定的浮动。

儿童心肌酶谱五项标准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儿童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儿童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一般来说,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

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谱偏高是正常的。

小孩心肌酶正常值

人体中出现心肌损伤时,心肌酶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是现行的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但其实小孩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让我们来看看小孩心肌酶的参考值:

1、肌酸激酶:(115±82)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

4、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

5、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

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小孩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关推荐

小孩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婴幼儿的心肌酶谱参考值 为了解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999年2~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入园或入学体检的105名1~6岁健康小儿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5名1~6岁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

心肌酶的检查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 心肌酶检查意义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 而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出现心肌酶增高现象,

检查心肌酶谱的意义

一、心肌酶从何处来 当心肌细胞因多种原因发生炎症(心肌炎)、坏死(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中所含的酶类即可进入血中,血液内这些酶的活性(含量)增高。用于辅助诊断心脏病的酶类并非一种,故称为“心肌酶谱”。 二、心肌酶谱中包括哪些酶 1.肌酸磷酸激酶(CK) 2.肌激酶同工酶(CK-MB) 3.谷草转氨酶(AST) 4.乳酸脱氢酶(LDH) 5.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LDH2) 6.a—羟丁酸脱氢酶(a-HBDH) 此外,心肌肌钙蛋白T(cTn)是反映心肌损伤高度持异、高度敏感的指标,特别是在心肌梗死时出

新生儿心肌酶高的注意事项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新生儿的心肌酶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新生儿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 其实,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对较重的心肌炎小儿可检查超声心动图,以发现心腔扩大和心功能有否降低;对复杂的病儿,必要时还需进行心肌、心内膜活组织检查来确诊。 那么,新生儿的心肌酶偏高的话,家长应该注意什么呢? 对于新生儿心肌酶高,建议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在新生儿护理上,要保证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高纤维

检查心肌酶是否空腹抽血

做生化检验时必须采空腹血.一般来说,所谓需要抽空腹血的化验,大部分是作生化检验的项目.例如心肌酶谱,肝功能,糖,蛋白质,脂类,与各种无机离子(钾,钠,钙,磷等).在特殊需要时遵医嘱也可以在清淡饮食后6小时采血化验;不过,做血脂检验时,必须在餐后12小时方可采血. 空腹血是指清晨未进餐前,距前一餐约12至14小时所抽取的静脉血.由于餐后12至14小时胃肠的消化与吸收活动已基本完毕,因而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恒定.此时测得的各种数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机体的生化变化,进而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意见建议:①剧烈活

心肌酶谱高怎么办

心脏的心肌细胞含有特殊的酵素,当心肌梗塞或急性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细胞会坏死崩解,这时这些酵素(心肌酶)会溶解到血中,造成不正常的升高。 临床和实验表示,这些酵素(心肌酶)(如I型肌钙蛋白-CTnI或T型肌钙蛋白-CTnT)的升高代表此次的心脏病发作是极度危险的,不仅表示心肌细胞受损达某一程度,也会有较高的机率产生许多重大不良的心脏并发症——再度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等(即较差的预后状况),但发病初期不一定会升高,一般要4~6小时甚至12小时才会上升,所以需持续监控。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

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是多少

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新生儿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新生儿心肌酶谱参考值较成人增高,新生儿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 1、肌酸激酶:(115±82)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 4、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 5、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

心肌酶检查需要空腹吗

每一种检查都有一些注意事项,因为都有可能影响到检查效果,心肌酶也不一样,但心肌酶检查时不用空腹。 一般说的空腹主要是胃肠道的某些相关检查,饮食后会刺激酶的分泌。抽血检查心肌酶对饮食影响不大,所以不严格禁食,另外与运动关系不大。所以说检查心肌酶不需要禁食和限制活动,当然空腹检查也没有影响。 心肌酶是查心肌有没有病变,大部分是为了有没有心肌梗死发生。 心肌酶谱主要包括:CK-MB、LDH、α-HBDH等,是反应心肌损伤较特异的指标,临床通常是结合两者并且综合患者ECG的动态演变及有典型症状等综合诊断的。以往

心肌酶谱五项意义

心肌酶谱主要包含五项: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 AST 0-40 IU/L、磷酸肌酸激酶CK、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那么,心肌酶谱五项具有哪些临床意义呢? LDH高时,会产生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心梗时,12-24h,LDH会偏高,48-72h达高峰,1-2W后恢复正常。恶性肿瘤晚期LDH,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中LDH会偏高。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LDH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LDH活性物质,

心肌酶高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心肌酶谱是评价“心肌损伤”的一个指标之一。新生儿心肌酶高,一般提示心肌受损,在心电图、心脏超声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危害,也不会有后遗症,建议定期复查即可,必要时可以口服或静点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 我们需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在缺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阻等情况下,就会出现心肌酶谱增高。而医院检查心肌酶谱是想了解,新生儿出生缺氧时,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但是,新生儿本身正常的心肌是会略高于成年人的,因此,如果只是轻微偏高,那么不必担心;如果超过1倍以上,则应该有心肌损伤的问题;如果高出两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