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应用的注意事项
地黄应用的注意事项
1.洋地黄排泄缓慢,易于蓄积中毒,故用药前应详询服药史,原则上2周内未用过慢效洋地黄者,才能按常规给予,否则应按具体情况调整用量。
2.强心甙治疗量和中毒量之间相差很小,每个病人对其耐受性和消除速度又有很大差异,而所列各种洋地黄剂量大都是平均剂量,故需根据病情、制剂、疗效及其它因素来摸索不同病人的最佳剂量。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瘤及小儿急性风湿热所引起的心力衰竭,忌用或慎用强心甙。心肌炎及肺心病者对强心甙敏感,应注意用量。
4.强心甙中毒,一般会有恶心、呕吐、厌食、头痛、眩晕等反应,首先应鉴别是由于心功能不全加重,还是强心甙过量所致,因前者需加量,后者则宜停药。如中毒一旦确诊,必须立即停药,并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下列药物:(1)轻者,口服氯化钾,每次 1g,1日3次;若病情紧急,如出现精神失常及严重心律失常,则用1。5~3g氯化钾,溶于5%葡萄糖500ml中,缓慢静滴,但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或重症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用钾盐;(2)强心甙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博等,可静注阿托品1~5mg,2~3小时重复一次;(3)洋地黄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以用苯妥英钠效果较好。对紧急病例,一般先静滴250mg,然后再根据病情继续静滴100mg或肌注100mg,此后可改口服,每日 400mg分次服。对非紧急病例,仅口服给药即可。利多卡因亦可用于洋地黄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
5.应用强心甙期间,或停用后7日以内,忌用肾上腺素、麻黄碱及其类似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增加强心甙的毒性。如同时需要使用钙制剂,可将强心甙剂量酌量减少(如减少1/3),钙剂可口服,也可在密切观察下静滴,但不可静注。
6.利血平可增加洋地黄对心脏的毒性反应,引起心律失常,对洋地黄毒甙则使其排泄增加,故二者与利血平合用时须加警惕。
宝宝得了心肌炎应该怎么办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预防急性期心肌内病毒复制的增加。因此,急性期至少完全卧床8周,待心影恢复正常、心电图改变明显好转后,开始轻微活动;恢复期至少半天卧床6个月;心脏增大者卧床6个月以上,至心脏明显缩小;有心力衰竭者严格卧床,至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心脏检查明显好转,再开始轻微活动。
2.针对心肌的治疗
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肌苷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药物之一。危重患儿抢救时。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他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
4.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对并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者必须及时予以积极的处理。处理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相似,包括洋地黄的应用、血管扩张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利尿药及扩容纠正酸中毒等,但在洋地黄应用时应注意在心肌炎急性期,心肌对洋地黄敏感,易出现毒性反应,应避免快饱和,用药剂量也应适当减少。
5.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必须积极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治疗有效,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滴。如室性心律失常虽经积极治疗仍快速进展至室性纤颤(这种情况在小婴儿更易发生)应即刻予以直流电复律。如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置心内膜起搏器。因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心肌炎恢复后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心肌炎患儿康复后需长期随访。
6.其他治疗
近年来有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心肌炎的报道。在一些病例可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和主动脉球囊泵来支持心血管系统,而在另一些患儿还可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必要时,这些装置可挽救患儿生命,因而在年长儿可考虑为一种治疗选择。一些重症难治病例,心脏移植可作为最后治疗手段。
小儿心肌炎的治疗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预防急性期心肌内病毒复制的增加。因此,急性期至少完全卧床8周,待心影恢复正常、心电图改变明显好转后,开始轻微活动;恢复期至少半天卧床6个月;心脏增大者卧床6个月以上,至心脏明显缩小;有心力衰竭者严格卧床,至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心脏检查明显好转,再开始轻微活动。
2、针对心肌的治疗
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肌苷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药物之一。危重患儿抢救时。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他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
4、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对并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者必须及时予以积极的处理。处理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相似,包括洋地黄的应用、血管扩张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利尿药及扩容纠正酸中毒等,但在洋地黄应用时应注意在心肌炎急性期,心肌对洋地黄敏感,易出现毒性反应,应避免快饱和,用药剂量也应适当减少。
5、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必须积极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治疗有效,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滴。如室性心律失常虽经积极治疗仍快速进展至室性纤颤(这种情况在小婴儿更易发生)应即刻予以直流电复律。如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置心内膜起搏器。因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心肌炎恢复后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心肌炎患儿康复后需长期随访。
6、其他治疗
近年来有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心肌炎的报道。在一些病例可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和主动脉球囊泵来支持心血管系统,而在另一些患儿还可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必要时,这些装置可挽救患儿生命,因而在年长儿可考虑为一种治疗选择。一些重症难治病例,心脏移植可作为最后治疗手段。
熟地黄有毒吗 长期服用熟地黄
熟地黄品质滋腻,长期过量服用熟地黄会有碍脾胃的正常消化,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不利于脾胃健康,若需长期大量食用熟地黄建议咨询医生,与陈皮、砂仁等健脾药材同食。
风湿性心脏病应该怎样治疗呢
1.急性期治疗
(1)抗生素:消除链球菌的潜藏感染,用青霉素80万~160万u/每日,肌肉注射,持续时间为10~14天。最好在风湿热第二年春季预防性治疗,肌肉注射同样剂量青霉素一周,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感染除外),最少肌肉注射青霉素3~5天。
(2)抗风湿治疗:
①水杨酸制剂:单纯关节炎时,可选用此药。本类药有消炎、退热、止痛作用。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小儿100~150mg/kg,成人4~6g/日,分3~4次口服。控制症状或出现轻度毒性反应后,减少1/3用量,直到风湿活动停止2周后。对心功能不全、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者,禁用水杨酸钠。
②皮质激素:本类药为免疫抑制剂,能降低组织反应性,控制炎症,但不能减少瓣膜病的发生。有心脏炎及高热或心功能不全时使用。常用的有地塞米松5~10mg,每天2~4次,氢化可的松200~400mg/日。直至风湿活动消失2~3周后方可减量或停用。
③其它非激素类抗炎剂:常用的有消炎痛、风湿灵等,对发热、关节痛有效,水杨酸制剂不能耐受时亦可使用。
2.缓解期治疗
慢性瓣膜病根治在于外科手术,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及适当地选择手术时机,是内科治疗的关键。心功能不全及房颤的治疗是慢性期治疗的两个主要问题。
(1)心功能不全:对于慢性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的病人,若有轻度心功能不全,一般主张应用低钠饮食和利尿剂。洋地黄的应用应慎重,症状轻者,可不用,症状较严重者,可以应用,但剂量应小,防止中毒。在活动性心肌炎时,洋地黄应用更应小心,其心力衰竭往往由于急性心肌炎引起,应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近来有人主张,对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又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加用血管扩张剂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2)房颤:阵发性房颤首先应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对于新出现的房颤,未经复律治疗者,电复律为首选。如电复律后迅速回复为房颤者,则无必要多次反复电复律。慢性房颤病人除适当应用洋地黄制剂外,合并应用β受体阻滞剂。
3.手术治疗.
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在病情稳定情况下,符合外科指征者,考虑手术治疗。二尖瓣分离术及人造瓣膜替换术、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术及瓣膜修复术等,据病变程度及性质不同,各有其适应证。
风湿性心脏病怎样治好上面文章已经为大家讲解得很详细了,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希望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不要过多的担心。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就可以了,康复的几率是相当大的,无需过于紧张。
六味地黄丸养生应适应季节
春季属阳,万物生发向上,调补宜选用疏泄条达,养阴柔肝之物。枸杞属阴,能滋阴补肾,合菊花专走足厥阴肝经,加专补命门之水的六味丸,共达滋肾养阴之目的,因此,杞菊地黄丸可供春季保健养生选用,尤其对表现为两目昏花或干涩流泪症状者更为理想。
夏季天气炎热,乃属纯阳,人体内的阴液相对不中,故选用纯阴重味的六味地黄丸,以达壮水制阳,滋补肝肾阴液,平衡阴阳之功效。明代医家朱棣在其《普济方》中载有 “夏季宜地黄丸”之语。如虚火旺盛、虚烦盗汗,则选用知柏地黄丸。
秋季干燥,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治则,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方中知母入肺胃二经,质寒而润,合黄柏滋阴润燥降火。相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偏寒,故服用时间不宜太长,也可改用麦味地黄丸。如有燥咳症状,宜服养阴清肺丸。
冬季气候寒冷,此时养生强调封藏精气、无泄皮肤。麦味地黄丸中的五味子敛肾气、安心神,麦冬质粘,含类固醇物质,二者与六味丸合用,共凑养藏之道。此方原名八仙长寿丸,《丹溪心法》认为,年高之人,阴虚筋骨柔弱无力,食少疾多、形体瘦弱者,多因肾气久衰而致,故用敛肺纳气的八仙长寿丸治之。
熟地黄使用作用
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根茎药用。
生地熏蒸至黑润,为熟地黄,该品为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内外均是漆黑色,有光泽,外表面皱缩不平。断面滋润,中心部可见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气微,味甜。经过九蒸九晒,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
作用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黄补充信息:熟地黄均为统货,一般不分等级。以个大,体重,质柔软油润,断面乌黑,味甜者为佳。尤以河南产怀庆地黄佳,为四大怀药之一。熟地黄根据不同炮制方法可分为蒸熟地黄、酒熟地黄、姜酒制熟地黄、砂仁制熟地黄、熟地黄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制熟地黄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阴蛀。
地黄瓜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茎高约20厘米,斜上或倾斜。
叶三角状心脏形或近圆心脏形,长1~6厘米,宽1~4厘米。
先端锐尖或圆,基部心脏形,边缘具锯齿,齿尖有腺,两面有棕色点,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
边缘栉齿状;茎基部通常有宿存托叶;根生。叶的叶柄较长,茎生叶渐向上而叶柄渐短。
花梗从根部抽出或由茎分枝,长6~10厘米;花淡紫色,径约2厘米,萼片5,绿色,披针形,基郎附属体半圆形。
花瓣5,狭长,有棕色点,下面一片有距,长囊状稍曲;雄蕊5;子房上位,柱头尖,稍弯曲,不分裂。蒴果,无毛。花期4月。
生境分布
生长于水边草丛中或林下湿地。分布华东及西南等地.
性味
《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微苦,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化瘀。治咽喉红肿,疔疮肿毒,刀伤出血,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消疮肿疔毒。治黄水疮,无名肿毒,又可止刀伤出血。"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红肿疮毒。"
③《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血,化瘀,消肿。"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内服:煎汤。
附方
①治慢性喉痛红肿:地黄瓜捣烂,调蜂糖水含咽。(《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无名肿毒:地黄瓜(新鲜全草)捣烂,包在疮上。(《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黄水疮:地黄瓜(烧存性)一钱,枯矾五分。研成细末,混合,敷布患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④治刀伤:地黄瓜拌淘米水,捣烂,敷于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疝气:地黄瓜,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跌打肿痛:鲜地黄瓜一两,捣绒,加酒少许拌匀,包患处。(《贵州草药》)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详细的学习了关于地黄瓜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地黄瓜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瘀的功效,地黄瓜针对咽喉红肿,疔疮肿毒,刀伤出血等症状也十分有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相关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文章哦。
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有什么区别
六味地黄丸组方合理严谨,用药缓和,能滋补肾阴,应用广泛。此药不仅被用于治疗各种肾阴虚证的疾病,还被用于有肾阴虚倾向人群的养生保健中,成为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处方。临床应用过程中,六味地黄丸又衍生出众多治疗肾阴虚的“地黄系列”,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明目地黄丸、七味都气丸等。人们熟知的六味地黄丸原本主要用于小儿发育不良,是专门治疗小儿先天肝肾不足的药物。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现在六味地黄丸可用于一般意义上的肝肾亏虚。中老年人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健忘、记忆力下降、腰酸、牙痛等症状,服用该药能起到补益肝肾、填精益髓的作用。六味地黄丸还可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炎和恶性肿瘤等。知柏地黄丸又名知柏八味丸,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证。在具有肾阴虚证同时,又出现手足心热、阵阵发热、睡着时出汗、遗精等症状时,可用该方。知柏地黄丸在滋补肝肾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阴虚火旺患者。适合于口干口苦、五心烦热、出汗过多、面红目赤、心烦意乱、不眠多梦、月经不调、遗精等症状者。更年期妇女、高血压患者也可适当服用。知柏地黄丸中的黄柏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因此还可以用来治疗老年人小便发黄、尿道刺痛、腰酸膝软等慢性泌尿道感染疾病。这2种地黄丸都以清凉滋补为主,适合于虚热症人群。那些体质并不虚弱,或者没有肝肾亏损症状的患者服用后可能会适得其反,损伤脾胃。特别是怕冷、浮肿、胃脘作胀、大便稀溏等寒性体质患者,不宜服用地黄丸
小孩心肌炎的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
动物实验显示卧床休息可预防急性期心肌内病毒复制的增加。因此,急性期至少完全卧床8周,待心影恢复正常、心电图改变明显好转后,开始轻微活动;恢复期至少半天卧床6个月;心脏增大者卧床半年以上,至心脏明显缩小;有心力衰竭者严格卧床,至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心脏检查明显好转,再开始轻微活动。
2.针对心肌的治疗
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效果明显,因而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日本京都大学内科动物试验证明,泛癸利酮(辅酶Q10) 对受到心肌炎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因此临床上也常应用。肌苷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药物之一。危重患儿抢救时.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他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一般认为,为避免病毒感染扩散。发病10天内尽可能不用激素。免疫抑制药在疑似及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应用仍有争议。最近国外发表的心肌炎治疗试验显示,在硫唑嘌呤加泼尼松(强的松)组、环孢素加泼尼松(强的松)组及常规治疗组之间治疗结果无显著差异。尽管这一研究在成人中进行,但其结果可能适用于儿童。
4.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对并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者必须及时予以积极的处理。处理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相似,包括洋地黄的应用、血管扩张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利尿药及扩容纠正酸中毒等,但在洋地黄应用时应注意在心肌炎急性期,心肌对洋地黄敏感,易出现毒性反应,应避免快饱和,用药剂量也应适当减少。
5.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必须积极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治疗有效,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滴。如室性心律失常虽经积极治疗仍快速进展至室性纤颤(这种情况在小婴儿更易发生)应即刻予以直流电复律。如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置心内膜起搏器。因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心肌炎恢复后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心肌炎患儿康复后需长期随访。
6.其他治疗
近年来有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心肌炎的报道。Drucker等的研究表明人血丙种球蛋白应用后患儿在随访期左心室功能改善,一年的存活率更高。在一些病例可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和主动脉球囊泵来支持心血管系统,而在另一些患儿还可应用体外膜氧合治疗。必要时,这些装置可挽救患儿生命,因而在年长儿可考虑为一种治疗选择。一些重症难治病例,心脏移植可作为最后治疗手段。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方剂及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方剂有:
(1)八正散
组成:木通、车前子、扁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山栀、灯心草。
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应用:适用于淋证初起而属下焦湿热蕴结者。方中木通多改为通草,因木通有一定的肾毒性。
(2)五淋散
组成:赤茯苓、当归、生甘草、赤芍、山栀。
功效:清热凉血,利水通淋。
应用:主治膀胱有热之血淋。
(3)石韦散
组成: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
应用:适用于下焦湿热证而临床症状较轻者。
(4)导赤散
组成:生地黄、木通、竹叶、生甘草梢。
功效:清心养阴,利尿通淋。
应用:主治热淋属心经热盛者。
(5)小蓟饮子
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炙甘草。
功效: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应用:主要用于下焦瘀热内结而致的血淋,通过活血凉血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作用较好。
(6)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功效:滋补肝肾。
应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之淋证,对于年老体弱,或素体阴虚而出现淋证者较为适宜。方中熟地黄通常改为生地黄,且剂量为其它药物的两倍以上。
(7)知柏地黄丸
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功效:滋阴降火。
应用:本方为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加知母、黄柏增强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所致的淋证效果较好,并对虚火妄动、迫血妄行所致的血淋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应用时,多在此方的基础上合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
(8)清心莲子饮
组成: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石莲肉、茯苓、黄芪、人参。
功效:益气阴,清心火,止淋浊。
应用:主要用于气阴两虚兼下焦湿热之劳淋。方中人参多改用党参或太子参,并可加用石韦、竹叶等通利之品。
(9)程氏萆分清饮
组成:萆、车前子、茯苓、莲子心、菖蒲、黄柏、丹参、白术。
功效:清热利湿,分清泌浊。
应用:淋证日久,湿热郁阻,膀胱气化不利,清浊相混,小便混浊。若身倦乏力、腰膝酸软者可合六味地黄丸。
(10)小柴胡汤
组成:半夏、人参、甘草、黄芩、柴胡、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
应用:适用于淋证反复发作伴低热者,并对尿道综合征有较好疗效。方中人参可根据情况改为党参、太子参或西洋参。
治疗尿路感染的中成药常用的主要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三金片、尿感宁冲剂、导赤丸等。
心肌炎治疗方法
1、针对心肌的治疗危害高浓度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效果比较明显,这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泛癸利酮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上也比较常应用,肌苷主要用于危重患儿的抢救。2、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对于这种患者必须及时的积极处理,处理的原则和一般心的力衰竭相似,包括洋地黄的应用,血管扩张药,利尿药等,但是洋地黄应用的时候应注意心肌炎急性期,心肌对洋地黄比较敏感,容易出现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要适当。3、心律失常的治疗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必须积极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治疗有效,例如室性心律失常虽经过积极治疗之后仍进展至室性纤颤,应即刻给予直流电复律。如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置心内膜起搏器。4、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情况下,发病10天之内尽可能不用激素,因为,免疫抑制药在疑似及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争议。
熟地黄有毒吗 过量服用熟地黄
熟地黄毕竟是一种药材,有一定的用量规定,通常煎水用量为10-30克,若需大补血也可以用到60-100克左右,但是熟地黄药性滋腻,盲目过量服用,会阻碍脾胃的消化功能,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若需作为某种疾病的治疗,建议详细用量向医生咨询。
左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1、血管扩张药
老年多有脑动脉、肾动脉粥样硬化,应用血管扩张药的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勿使血压骤然下降,以免重要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开始剂量宜小(可从常用剂量的1/3或1/2开始),并逐渐加至治疗量。②利尿药: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血管扩张药基础上用利尿药。老年因肾功能减退,血容量减少,应避免突然过度利尿导致低血钾,血容量突然减少致血液浓缩发生血栓、心肌梗死、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后果。老年排钾功能减退,应用保钾利尿药时应监测血钾变化。③洋地黄制剂:老年肾小球滤过率随增龄而下降,口服常规剂量的地高辛,血浆半衰期明显延长,血药浓度升高,故老年剂量应相应减少,口服地高辛一般每天只需0.125mg或更少。洋地黄中毒较常见,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和室性心律失常,也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老年在缺氧、甲状腺功能低下、体弱消瘦、低血钾情况下,即使血清地高辛浓度正常(0.5~2.0mg/ml),也可发生洋地黄中毒。故老年应用洋地黄应加倍小心,避免过量中毒。 ④ACEI类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可选用小剂量ACE抑制药治疗。但应注意:要密切监测血压,以免血压过低影响重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应用中要监测肾功能,如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清钾水平。重度肾动脉硬化者,慎用ACE抑制药,防止肾功能进一步减退;避免同时合用ACE抑制药和保钾利尿药。若必须同时应用,则应注意监测血电解质变化,避免发生高血钾。⑤β-受体阻滞药:老年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功能障碍患者可应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但应从小剂量开始。阿替洛尔3.125mg或美托洛尔6.25mg,以1~2次/d为宜,逐渐增加剂量。定期检查心电图,注意有无心脏传导障碍,心率不低于60次/min为宜。合并有喘息性支气管炎、重度肺气肿、心脏传导障碍及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或不用β-受体阻滞药。原则上β-受体阻滞药不同维拉帕米合用。⑥镇静药:为消除患者精神紧张、恐惧、忧虑等,应给予小剂量安定类制剂。老年应禁用巴比妥类,以免发生定向及精神障碍。急性左心衰时应用吗啡应减小剂量(3~5mg/次,皮下注射),避免抑制呼吸,发生呼吸衰竭。
2、利尿药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在血管扩张药基础上使用利尿药。老年因肾功能减退,血容量减少,应避免突然过度利尿导致低血钾,血容量突然减少致血液浓缩发生血栓、心肌梗死、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后果。老年排钾功能减退,应用保钾利尿药时应监测血钾变化。
在对待老人的心力衰竭疾病做治疗的时候以上的方法都是可以用到的,而在治疗老人心力衰竭疾病的时候避免给老人的心理造成过大的压力,同时也要注意给老人的身体做好护理,特别是饮食方面的护理,多给患者吃一些营养的食物,但是要注意保证好饮食的清淡程度,多陪老人走走,多关心关心老人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