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的按摩方法 第五步:按揉内关穴
治疗失眠的按摩方法 第五步:按揉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正中处。
方法:用拇指螺纹面按揉,左右各按揉100次。
动作要领:将拇指罗文明紧贴于穴位上做顺时针方向的按揉,手法宜深沉有力,以局部有酸胀麻感为佳。
按五穴可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步入更年期之后就常出现潮热多汗、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眩晕、耳鸣、多疑、失眠等症状,建议更年期妇女常按内关、外关、合谷、神门和曲池等穴位,有助缓解更年期不适。
女性绝经前后常出现潮热多汗、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眩晕、耳鸣、多疑、失眠等更年期症状。中医认为,其原因在于步入中年后天葵不足、肾精不足,从而导致心肾不交。在推拿治疗方面,选穴以心肾两经为主。
女性手部养生,可常按摩内关、外关、合谷、神门和曲池。方法:从合谷开始,以拇指指尖按揉穴位,左右各36次,感觉穴位酸、麻、胀、重为得气;进一步按揉神门,方法同合谷;接着分别按摩内关和外关,各48次;最后按揉肘部外侧的曲池,此穴位也是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方法同合谷。
治疗失眠按摩法
1、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2、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3、睡前搓涌泉穴: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4、揉捻耳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5、梳头法:用指叩法,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为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每天3—5次,每次至少五分钟。也可用梳子,方法同前。
相信大家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了。一般利用中药敷在脐眼,能够有效地治疗失眠等症状,还可以将药物加热后放置在头部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等方法治疗失眠问题。虽然中医治疗失眠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此如果有严重的失眠问题,最好还是要到医院咨询医生比较可靠。
什么穴位能治失眠
中医认为,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肝阳扰动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偶尔失眠是正常的,但是经常性的失眠就必须治疗。
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所以治疗失眠我们可以运用交通心肾、调节气血的手法。中医指出,经常失眠可以按摩神门、内关、安眠、三阴交、百会这几个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一般来说,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失眠,都可以用这几个穴位。
1、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2、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2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每天按揉5至1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3、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4、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5、百会穴
百会在头顶,前发际直上正中5寸。百会有提阳气、醒神开窍的作用,能够治疗气血不足、肝火旺盛、风邪侵袭引起的各种头昏、头疼,我们临床上常将它作为治疗头顶痛的首选穴。治疗失眠,单独灸百会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做一做,一般连续灸四五天就能治愈失眠问题。
这5个穴位是治疗失眠的基本穴位,自我治疗,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分别对它们各按摩3~5分钟,每天1~2次。用艾灸的效果更好,可以用艾条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0~20分钟,可以睡前灸,这个方法对入睡困难的人效果尤其好。
失眠按摩哪些穴位 内关穴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的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功效:该穴具有静心安神、理气镇痛、保护心脏等功效,适用于心痛、失眠、恶心、孕吐、晕车等症。
做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三指按压1~3分钟。
怎么才能减缓神经衰弱症
现代生活节奏急促,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巨大,加班熬夜已经成为常态了,随之而来的,是神经衰弱的低龄化。很多都市白领都患有一定程度的神经衰弱。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很方便快捷的缓解神经衰弱症呢?其实是有的,给自己按按摩就可以了。
推荐穴位
点揉安眠穴
位置:在颈部,耳后高骨的外后缘。
按摩方法:双手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安眠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失眠、心慌、头痛、烦躁、头晕、耳鸣等。
点揉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食指稍用力点揉内关穴约1分钟,两手交替按摩,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放散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失眠、心烦、心悸、心绞痛、胃痛、呕吐、呃逆、胸闷、胸胁痛、中暑、偏头痛等。
按揉三阴交穴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内踝尖直上4横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端着力,顺时针方向按揉三阴交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脾气急躁、月经不调、痛经、阳瘘、遗精、失眠等。
教你失眠穴位按摩睡个好觉
失眠按摩的穴位有:神庭、神门、内外关、三阴交 、太冲等穴。
内关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保护心脏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腰部疼痛等病症。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取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月经痛等。
按摩方法: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神门
神门穴就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作用,还是治精神病和心脏病的要穴。
取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烦、心悸、惊悸、怔忡、健忘、失眠。
按摩方法:中午和晚上睡前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15-20次即可。点按刺激神门穴,用力不要过重,以有酸胀感为宜。
三阴交
三阴交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脚踝处的交叉点,故此而得名。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肾藏精,三阴交最终归属于脾经,但是因为和另外两条经脉的关系,所以经常按揉此穴位可健脾益肾,调肝补肾,另外还有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主治: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等。
按摩方法:一只手的四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曲屈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位上,使之有阵阵酸麻胀感。
太冲
太冲穴属足厥阴心肝经之穴位的重要穴道之一。
取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喎等头面五官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病证。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点按。生气(肝火)时按太冲穴 。
神庭
神庭穴,作为脑神居住的地方,神庭保身护身的功力当然也更强。尤其是对于神智方面的疾病,更是它的独门绝技,如惊悸不安、头痛、癫狂、痫症等,非神庭莫能治。
主治:癫痫,惊悸,失眠,头痛,头晕目眩,流泪,目赤肿痛,吐舌,角弓反张,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取穴: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左右,感觉有个凹下去的地方。
按摩方法:每天顺时针按摩此穴50-100次。
控制男性早泄按摩偏方
一、泄的按摩治疗原则是:益肾固精。按摩时宜衣着宽松,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呼吸自然,不能屏气。其自我按摩的基本治法如下:
1.腹部操作:取仰卧位,先用右(或左)掌根揉神阙穴,以脐下有温热感为度。再用掌摩法摩小腹部,时间约5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揉气海、关元、中极穴各1~2分钟。
2.腰骶部操作:取坐位,先用两掌同时按揉两侧腰骶部,时间约5分钟。再用两拇指按揉肾俞、命门穴,各1~2分钟。然后用右掌横擦肾俞、命门、八髎穴部位,以透热为度。
3.四肢部操作:取坐位,先用右拇指按揉左侧合谷穴1分钟,后用左拇指按揉右侧合谷穴1分钟。再用拇指按揉两侧三阴交、太溪穴各1~2分钟。然后用掌按揉两侧大腿、小腿的内侧,时间约5分钟。治疗早泄的按摩手法
二、如果虚烦不眠,阳事易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则加用:
1.拇指按揉内关、神门、曲池、曲泽,每穴约1分钟。
2.右手掌擦左涌泉穴,左手掌擦右涌泉穴,均以透热为度。若胆怯心悸,性欲淡漠,恐惧不安,一交即泄,则加用:指按揉百会、四神聪、神门、心俞、胆俞、大陵、丘墟,每穴约1分钟。如精神抑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则加用:指按揉内关、膻中、太冲,每穴约1分钟。
治疗早泄的按摩手法
三、若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加用:
1指按揉心俞、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每穴约1分钟。
2.直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怎样通过按摩缓解失眠症状
按摩主穴
点揉>
四神聪
位置:在头顶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就是百会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共4个穴位,统称四神聪。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按摩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对准四神聪的4个穴位,持续点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不寐、眩晕、健忘、耳鸣、耳聋等。
按揉>
安眠穴
位置:在颈部,耳后高骨的外后缘。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位或坐位,按摩者双手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安眠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回功效:治疗失眠、心慌、头痛、烦躁、头晕耳鸣、高血压等。
按揉安眠穴
1.泡个精油澡或者海盐澡,放松一下,水温不要超过37℃,泡10~15分钟即可,然后马上钻进被窝,对治疗失眠有效。
2.在晚上10点半前开始进行睡前准备工作,保证ll点前入睡,1小时后顺利进入深睡眠。
点按>
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前臂靠小指侧的腕横纹上。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按摩者坐于对面,用左手拇指点按被按摩者右手神门穴约1分钟,左右手交替进行,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回功效:治疗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心慌、精神分裂症等。
按揉>
三阴穴
位置: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四横指,胫骨后侧。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三阴交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失眠、高血压、食欲减退、经前紧张、月经不调、痛经、阳痿、遗精等。
推按
失眠穴
位置:在足底跟部、足底中线与内外踝连线相交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位,按摩者用大拇指朝足跟的方向推按失眠穴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失眠特效穴位,治疗失眠、足跟疼痛等。
梳头
用牛角梳或者用手指分开梳理头发60次,顺便轻轻按压头顶,可以缓解疲劳和减轻精神压力,治疗头涨头痛,预防失眠。
五指抓拿法按摩者取坐位,用右手五指分别置于头部督脉、膀胱经及胆经上,自前发际推向后发际5~7次。
失眠按摩哪里最见效 内关穴
位置:腕部横纹上2寸。操作:用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约1分钟。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宝宝失眠按摩哪个部位 按揉内关
定位:内关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揉内关穴,以皮肤潮红为度。
失眠按摩五法
1、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头部上方,以右手食、中二指点按睛明穴3~5次后,以一指或双拇指推法,自印堂穴向两侧沿眉弓、前额推至两太阳穴处,操作5~10分钟。然后双手拇指分别抵于两侧太阳穴,换用余下四指推擦脑后部风池穴至颈部两侧重复两遍,再以双拇指尖点按百会穴。2、患者坐位,术者站于患者右侧,用右手五指分别置于头部督脉、膀胱经及胆经上,自前发际推向后发际5~7次,然后术者站在患者之后,沿两侧之胸锁乳突肌拿捏,拿肩井3~5次。3、患者俯卧位:术者在其背部用滚法,操作3~5分钟。心脾亏损者,可多按揉心俞、脾俞;肾虚者,可多按揉肾俞(腰部两侧),关元俞,最后再点按神门、足三里、三阴交。4、自我按摩:可在每晚睡觉前,坐于床上进行如下按摩:(1)揉百会50次。(2)擦拭肾俞50次。(3)摩脐下气海、关元50次。(4)揉按足三里、三阴交各50次。(5)擦涌泉100次。(6)仰卧于床上作细而均匀的深呼吸30次,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即可入睡。5、每晚临睡前先揉足三里、三阴交,每穴1分钟,再掐按内关、神门穴1分钟,再用双手掌根部揉擦背部,以有热感为宜,重点按揉心俞、脾俞、肝俞。最后平卧闭目养神,不生杂念,用拇、食指按揉双侧睛明穴,连续揉按3~5分钟即可产生睡意。
按摩哪里治疗失眠 按揉安眠穴
按揉安眠穴有助于治疗失眠,心慌,头痛,烦躁,头晕耳鸣,高血压等症。
安眠穴位置:在颈部,约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翳风穴位于耳根部,在耳朵遮蔽的风池穴之前,取穴时,可采取正坐或侧伏姿势,耳垂微向内折,于乳突前方凹陷处取穴;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当两条隆起的肌肉上端之间凹陷处取穴)
按摩方法:取坐位,首先要求全身放松,先做3次深呼吸,然后呼吸保持均匀,用双手拇指按于安眠穴,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手法要求柔和,以局部酸胀为佳。
失眠的最好治疗方法
第一节,快速安眠。
劳累一天,好不容易躺在床上可以好好休息了,但是白天的思虑过度,让身体疲惫的你精神却异常活跃,这个时候按揉印堂两分钟,先在穴位上向下按揉,然后再穴位之处均匀来回按揉,使之有酸胀就足够了。印堂在额头两眉毛之间,鼻尖直上的地方。印堂,是一个人精气元神聚集的地方,按揉、针刺都有助于入睡。
第二节,清目醒神,拿捏五经。
人体有五条经络走行于头部,用五指按摩五经在头部的穴位,可刺激穴位,打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放松全身。张开五指,将中指对准头部前半部分头发正中,其余四指并列自然放下,然后立起指尖,点按5-10秒,然后原地按揉20秒,接着可以轻轻磋摸,放松穴位;然后五指向上移动半厘米的距离,再继续点按,方法同上,点按到后脑勺根部就可以了。
第三节,养心安神。
用指甲按揉神门两分钟,左右各一分钟,使局部有酸胀即可。神门,在手掌心小指外侧根部凹陷处。按摩神门,可以安神宁心、通心络,缓解精神疲劳,提神解乏,使精气神进入,能够有效治疗健忘失眠、神经衰弱、多梦。
第四节,清心养胃。
拇指按揉内关,与此同时食指、中指按揉外关,两个穴位同时进行指柔两分钟,左右手各一分钟。内关在前臂正中手掌侧,腕横纹上两寸的地方,外关在内关对应的手背侧。内关在手少阴心经上,按摩此穴可疏导水湿,清心,缓解头痛、心悸;外关在手少阳三焦经上,按摩此穴可以促消化,养胃,缓解疼痛,两个穴位配合着按摩可放松颈部肌肉、缓解头痛、耳鸣,提高睡眠质量。
第五节,交通心肾促睡眠。
用手指掌根按摩足底涌泉穴,顺着脚掌方向来回摩擦生热,配合点按,左右脚各一分钟就足够了。涌泉穴足底中央凹陷处,在足少阴肾经上,按摩此穴,可散热生气,使身体温热,在寒夜里安然入睡;常按可以益肾、清热,而刺激穴位,打通经络,交通心肾二经,安稳心神,自然一觉到天亮了。
每晚睡前,坚持做安眠操啊,只要十分钟,就可以让你轻松入睡,一夜无梦,睡到大天亮哦。
血压低按摩哪里最管用
按揉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
按摩主治:低血压眩晕,眼花,头痛,心悸,健忘,中风,耳鸣,失眠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在其身后,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先顺时针方向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放散为佳。
按揉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背部,两肩胛骨内侧,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宽处。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头晕,心慌,心痛,心悸气短,困倦乏力,易疲劳,咳嗽,吐血,失眠,健忘,梦遗等症状。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心俞穴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指推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心悸,心慌,呼吸气短,咳嗽,胸部疼痛,乳腺增生,乳房疼痛,缺乳症,肥胖,消瘦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站于一旁,用拇指自上而下推膻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两侧乳房放散为佳。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贫血,腹胀,腹痛,腹泻,反酸,呕吐,便秘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先用拇指或中指点按中脘穴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点按关元穴
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3/5处取穴。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四肢不温,神经衰弱,失眠症,遗尿,尿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遗精,阳萎等。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站立于一旁,用拇指或中指点按关元穴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