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人怎样按摩通便 便秘辩证加减按摩方法
便秘的人怎样按摩通便 便秘辩证加减按摩方法
1.按揉曲池,支沟,以酸胀为度。
曲池:屈肘呈90°,肘横纹外侧段和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支沟: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侧指尖,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2.从足三里向下推至下巨虚,5分钟。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向外一寸处,沿胫骨上摸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处,旁边1寸处。
下巨虚: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1.按揉章门,肺俞,膈俞,肝俞,均以酸胀为度。
章门:在人体侧腹部,当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横擦胸上部,以透热为度;斜擦两胁,以微热为度。
1.横擦胸上部,透热为度。
2.按揉足三里,脾俞穴各2分钟,可配合捏脊三遍。
儿便秘试试按摩
当小儿出现便秘后,一般情况下只需按揉膊阳池穴,向下推按后承山穴,并加以按揉腹部就可缓解这种症状。
膊阳池穴为治疗便秘主穴,在腕背横纹上约三指中间处,在此穴位用拇指旋转按揉1-2分钟,可双侧对称同时进行,力度要稍大,进行强刺激,按摩此穴位可以止头痛、通大便。
后承山穴位于腿肚下凹陷中人字纹处,按摩此穴位需要自下而上直推约50-100次,可以起到止抽搐、通经络的作用。
推摩腹部时要用指腹在腹部顺时针方向环转快摩,直至感觉腹部发热、变软即可停下。一般一天按摩一次,5天为一疗程,便秘急性期按摩1-2次即可见效。
专家提醒说,预防小儿便秘,一定要让小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要改变单一饮食结构,不偏食,多吃粗纤维食物,适量进食高蛋白食品。
专家医师特别提醒说,如果孩子便秘并伴有脱肛或肛裂,就必须要到医院进行诊治了,切不可擅自在家里处理。
缓解便秘 食疗加按摩
食疗配方:
1.黑芝麻首乌糊。早晨空腹一碗。黑芝麻炒熟,磨成粉500克,何首乌粉500克,玉米粉500克,藕粉500克,黄豆粉200克,糯米粉 200克,核桃仁粉100克。分批混合拌匀,装入密封大口瓶内待用。临吃时,一人只需一满调羹混合粉放碗内,用冷水浸润和成浆,再添加少许蜂蜜,待一碗水烧开,把糊浆倒入锅中用筷子搅拌煮熟吃。
2.红薯或胡萝卜煮饼、馒头。晨练后吃二餐。一人配方:鲜红薯或胡萝卜200克(干品4∶1),桂圆、大枣各5个,先放一碗多水烧开,放锅里煮烂后,再放全麦饼或馒头半个,打一只鸡蛋,倒点豆油煮熟吃。
3.五谷杂粮八宝营养粥。晚餐一人配方:花生米5克,莲子(莲芯更好)、桂圆、枣各5个,玉米片10克,山芋或胡萝卜干25克(鲜品1∶4),先放一碗多水,最好用小电饭锅烧开后,断电,让它焖烂。一小时后,再将淘好的小米10克,大麦粯子10克,粳米20克,倒入锅中,酌情添些水煮熟吃。
以上三餐混合配方,有互补作用,尤其红薯、胡萝卜、玉米、芝麻,可加速胃肠蠕动,利于润肠通便排毒,效果显着,比药物好。而且营养丰富,全面均衡,纤维素多,脂肪低,热量不高,具有养心血,安神志,健脾和胃补肾,清热降火、降压、降脂、降胆固醇,防癌、防动脉硬化、防衰老之功效,是老年人健康长寿很好的食疗药膳。
但要注意:因人而异,随症加减。如出现大便过烂,可减去核桃粉;出现腹胀腹泻,可减去黄豆;胃寒者少用绿豆,糖尿病患者不宜用蜂蜜、藕粉、花生、胡萝卜、核桃、蛋黄、香蕉、枣等含糖分和淀粉多的食物。
4.中餐:粳米为主菜饭、瓜饭、胡萝卜饭、豆豆饭、角子饭、玉米、麦粯子饭等交替吃。菜要注意荤素搭配,以蔬菜、豆制品为主,清淡为佳。
5.下午餐:喝一杯新鲜益生菌酸牛奶,吃半个小面包或馒头或饼,以利消化吸收,排毒排便。
按摩:
①留内衣,自我双掌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正反揉摩旋转各100下。
②双手掌并列从胸口往下推抹擦至阴部,两拇指着力肚腹中心线,中指点按会阴穴(肛门与阴囊之间),呼气;再返回吸气提肛,反复进行50下。
除此还要①要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②多喝汤水。③少吃辛辣食物。④适当运动。⑤戒烟酒。
便秘按摩哪里
支沟穴
拇指点按支沟穴2~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支沟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是改善便秘的特效穴位,刺激此穴,可通调腑气,增强机体的排毒功能,缓解便秘症状。
合谷穴
拇指按揉合谷穴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常按摩此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食欲不振、情绪烦躁和腹痛等症。
大凌穴
屈食指点按大陵穴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刺激大陵穴可泻出体内的积热和湿气,可用于消除便秘所致的口臭。
曲池穴
拇指按揉曲池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曲池穴为改善便秘的大肠经要穴,按摩此处能有效增强大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大肠穴
拇指点掐手部大肠点3~5分钟,以感觉酸痛为宜。此法可以起到清热泻火、通利肠胃的作用,对改善便秘有显著效果。
小肠穴
以拇指点掐手部的小肠点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经常按摩此处病理反应点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对便秘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胃反射区
拇指指腹按揉胃反射区3~5分钟,以透热为宜。此法可提高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胃脾大肠区
拇指按揉手部胃脾大肠区3~5分钟,以透热为宜。按摩此处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肠道的废物排出,有效预防并改善便秘。
升结肠反射区
拇指推手部升结肠反射区2~3分钟。按摩此反射区能有效调理便秘、腹痛、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患。
肛门反射区
拇指指腹推揉手部肛门反射区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宜。此法可促进直肠蠕动,提高便意,缓解便秘症状。
孕妇便秘怎么按摩 怀孕便秘按摩方法
孕妇取坐姿,右手手指放松后稍用力张开,找到左手的二间穴和三间穴,每个穴位按揉2分钟左右,换另一只手重复相同按摩,接着,孕妇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拇指依次对准手腕部的神门穴和支沟穴,其余四指在下,按顺时针方向旋揉2分钟,然后换另一只手重复相同动作。饭后30分钟按摩,排便效果更佳。
大便不通畅怎么按摩 大便不通辩证加减按摩
胃肠燥热:强刺激足三里,大肠俞;点揉外关,合谷,曲池以泄热。
气机郁滞:加一指禅推膻中,期门,章门,中府,云门,按揉肺俞,肝俞,胆俞,膈俞,搓两胁,胸腹部梳法。
气血亏损:按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一指禅推气海,关元,神阙,时间稍长。擦两侧膀胱经,横擦八髎,并捏脊。
阴寒凝结:按揉命门,肾俞,一指禅推气海,关元,时间稍长,直擦膀胱经,督脉,横擦八髎,背部两侧用拍法。
哺乳期便秘怎么办 按摩通便法
每天早上起床后,用手指按摩小腹部位,打圈按揉,按摩10分钟左右,之后就会有便意。
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按摩治便秘注意什么
1.揉腹前应排空小便。
2.不宜在饭后、过饱或过于饥饿的情况揉腹。
3.恶性肿瘤,如结肠癌等便秘者不宜用揉腹法。
4.揉腹时出现肠内温热感,饥饿感,或有便意、肠鸣、放屁等,属正常现象。
如何通过按摩缓解便秘
腹部按摩
疏通三焦
医者站其一旁,用双手四指重叠置于患者天枢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按揉1-2圈向上或向下点压1-2次,以其有酸、麻、胀、痛等得气感向胃和二阴处反射为宜,反复5-8遍。向上反射到胃部以上,说明上焦通畅。向下反射到二阴部,说明下焦通畅,否则就是上焦或下焦不通。做完一侧做另一侧。如果不通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直至三焦相通为宜。
补脾和胃
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其旁,用双手掌重叠按顺时针揉腹部2-3分钟。以补脾和胃,促进胃肠蠕动。
振腹
患者仰卧位,医者站或坐于一旁,用一手手掌置于患者腹部,手心对准肚脐,中指对准上脘,上肢自然放松,以腕关节静止发力,进行上下颤动10-15分钟。以患者腰部发热为宜。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提高脏腑功。
用单指或多指按揉:三脘(上、中、下)、三门(梁、关、滑肉)、天枢、气海、关元、阴都、石关、商丘、肓俞、大横、府舍、五枢等穴。
背部操作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其旁,用双手按揉两侧膀胱经1、2侧线,自胸7至骶1段,反复3次,以放松为主。然后再用拇指拨揉两侧膀胱经1、2侧线,重点施术于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等穴,反复3次。再以擦法擦命门、八髎以热为度。
腿部操作
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其旁,用拇指拨揉下肢胃经。点按足三里、上巨虚、丰隆、解溪、商丘、太白、大都等穴
宝宝便秘怎么调理 按摩通便
使用按摩法也有一定的通便效果。每天清晨和睡前,家长用手轻轻地按在宝宝腹部,顺时针以肚脐为中心进行按摩50次,然后逆时针按摩50次,以促进肠道蠕动。
小孩便秘怎么按摩马上通便
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疗湿热、饮食、痰饮等停积肠道、气机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黄疸等。大肠的清理是十分重要的,只要大肠足够的顺畅,那么,便秘的问题也解决了一半了。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抖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泻热,滑肠泻下,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坚。各位妈妈们注意了,在按摩的时候,要小心,别伤害到宝宝稚嫩的小手哦!
肾水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功效,对于便秘,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摩腹是治疗宝宝便秘最好的按摩方式之一。它的按摩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用掌或四指轻贴腹部,缓缓顺时针移行。有调和脾胃,降逆消导,补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顺应肠道走向,促进肠蠕动。
便秘的按摩操
耳朵按摩
耳朵上有很多反射区与穴位,通过手对耳朵施力按摩30秒,能刺激身体的其他部位,令自主神经系统恢复平衡,同时分解体内的废物硬块。
反手用拇指与食指掐着左右耳朵,然后轻轻施力,从后往前地以圆弧状扭动耳朵。同样的方式用拇指与食指掐着耳朵,向后轻轻拉扯耳朵,令耳朵充分拉伸,注意力度要适当。
脚底按摩
双腿盘坐,将右脚脚背架在左边大腿上,右手扶着脚腕固定,一边深呼吸,一边用左手手掌轻擦脚底,令温度上升,刺激血液循环。左右各按摩30秒。穴位按摩前,可以先在脚底上涂抹一些乳液或精油,不但能起到护理足部的功效,还能减少手与脚之间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