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斜视的治疗
隐斜视的治疗
1.矫正屈光
有屈光不正者,应首先矫正屈光不正。
2.内隐斜的矫治
由AC/A比值过高引起的内隐斜,可配双焦点眼镜,或可用缩瞳剂治疗。AC是指调节性集合,一定量的调节必伴有较恒定的调节性集合,形成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AC/A)。正视眼行使1D调节时,就产生一米角的集合。
3.融合训练
用同视机训练融合功能,以扩大融合范围。对青少年因集合不足所致的外隐斜,可作集合训练。
4.加强锻炼,防止视疲劳
增强体质,注意眼卫生,不要过分使用目力,防止视力疲劳。
5.矫正处理
必要时可戴适度的三棱镜矫正,甚至手术治疗。
小儿斜视的表现症状是什么
儿童轻度的内、外隐斜视不会引起眼睛不舒服,斜度高的才有眼睛不适垂直性隐斜视有较明显的眼睛不舒服,旋转性隐斜视引起眼睛及全身不适症状很明显。隐斜视的症状也与全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隐斜视常出现以下症状:
1、久视之后常出现头疼、眼酸疼、畏光,这是由于持续使用神经肌肉的储备力而引起眼肌疲劳。
2、阅读时出现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叠、串行,有时可出现间歇性复视,间歇性斜视,如果用单眼看反而觉得清晰、省力等,甚至发生双眼视觉紊乱。
3、立体感觉差,不能精确地判定空间物体的位置和距离。隐斜视还可出现神经放射性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结膜和睑缘充血等症状。
隐斜视的偏方
隐斜视的偏方一、蚕蝎生地茶:
食谱原料:生地24克、赤芍9克、当归9克、川芎3克、防风5克、柴胡6克、炙僵蚕12克、白附子6克、全蝎3克。
制作方法:先把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25~30分钟,每剂药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眼外肌麻痹,适用于斜视患者。
隐斜视的偏方二、丝瓜桃仁茶:
食谱原料: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6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牛膝15克、土鳖10克、地龙10克、丝瓜络15克。
制作方法:将原料浸泡洗净后,一同放进锅中水煎,去渣即可。
隐斜视的偏方三、滋肾柔肝汤:
食谱原料:熟地20克,枣皮10克,山药2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杞子15克,菊花10克,当归10克,白芍60克,甘草30克,何首乌30克。
制作方法:先把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水煎去渣饮用即可。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滋肾柔肝,适用于麻痹性斜视的患者。
隐斜视的偏方四、棱镜矫正
棱镜是由于两个不平行的平面所构成的光学元件。其主要截面为三角形称为三棱镜。主要用于眼肌的正位训练及对隐斜视的矫正。人眼在水平方向融合力大,能耐受的棱镜度成隐斜视度较大,垂直方向融合力小,能耐受的棱镜度小,一般不超过1△有隐斜视而无症状者无须矫正。有症状者应先矫正其屈光不正。
对水平方向隐性斜视,一般用三棱镜矫正其全部隐性斜视的1/2.垂直方向隐性斜视可直接用三棱镜进行全部矫正。
用三棱镜矫正时可通过透镜移心或在镜片上加磨三棱镜的方法。为获取所需棱镜度数,其底朝方向与隐性斜视轴偏斜方向相反,如上隐斜视用底朝下三棱镜矫正,应用均分法,将矫正所需棱镜度均分于两眼且每只眼不超过6△,如右眼需3△底朝上矫正三棱镜均分到两眼为:右眼1.5△度底朝上,左眼1.5△底朝下。若偏斜是混合性的,当垂直性偏斜矫正后,常因正常反射以获得使水平误差得到改善,因此可以认为在三棱镜矫正垂直隐斜部分,对全部干扰症状得解除会有很大得帮助。反之水平误差合并垂直偏斜存在,如只做水平矫正其矫正结果几乎会失败。当偏斜度很小时,可用偏离光心得透镜作为廉价的权宜办法,有时可得到同样的矫正结果。
上面介绍的四种治疗隐斜视的偏方,在治疗隐斜视的效果方面还是不错的,但是偏方治疗始终只能作为平时的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常规的医学治疗的。所以我们的家长朋友在自己的孩子得了隐斜视之后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是可以使用隐斜视的偏方来治疗的。
斜视可以治好的吗
根据斜视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无症状的隐斜视,因儿童的融合和辐辏能力较强可不作任何治疗,但有的患隐斜儿童近距离工作后有眼胀、眼眶酸痛、头痛等视疲劳症状,可适当治疗。内隐斜要散瞳、验光,远视者配合适眼镜,外隐斜可作辐辏训练以加强双眼内转肌的力量克服外隐斜,若效果不佳,还可配戴三棱眼镜,对看近大于10°(20δ)的外隐斜,可考虑手术治疗。
间歇性内斜视多为远视,一旦发现应散瞳验光配足量远视眼镜矫正,戴镜后多能使间歇性内斜完全正位。
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应作斜视度及同视机检查了解其双眼视功能情况,在双眼视功能未丢失以前尽早手术治疗。如双眼视功能丧失,7岁前手术矫正仍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如斜视度数很小,可以戴负镜及辐辏训练,但只能减轻症状,不易治愈。
斜视的治疗
受到斜视危害以后,我们的视力就会出现问题,并且让我们在看物体的时候会特别的痛苦,所以说斜视是极其可怕的,一旦发生就会带来很多的威胁,需要及时的投入到治疗当中才行,究竟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治疗斜视这种疾病呢。
斜视分为4大类。包括:1、共同性斜视。根据是否被融合反射所控制,分为隐性斜视及共同性内斜、外斜。2、非共同性斜视。又称麻痹性斜视,是因为支配眼球的神经或肌肉麻痹而引起的斜视。3、a、v综合征,水平位的斜视程度与垂直方向有关,即水平性斜视向上、下注视时其原有的斜视程度发生改变,呈象形的英文字母a或v型的改变。4、特殊类型斜视:甲状腺相关眼病,先天性的解剖异常等。
(1)根据斜视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无症状的隐斜视,因儿童的融合和辐辏能力较强可不作任何治疗,但有的患隐斜儿童近距离工作后有眼胀、眼眶酸痛、头痛等视疲劳症状,可适当治疗。内隐斜要散瞳、验光,远视者配合适眼镜,外隐斜可作辐辏训练以加强双眼内转肌的力量克服外隐斜,若效果不佳,还可配戴三棱眼镜,对看近大于10°(20δ)的外隐斜,可考虑手术治疗。
间歇性内斜视多为远视,一旦发现应散瞳验光配足量远视眼镜矫正,戴镜后多能使间歇性内斜完全正位。
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应作斜视度及同视机检查了解其双眼视功能情况,在双眼视功能未丢失以前尽早手术治疗。如双眼视功能丧失,7岁前手术矫正仍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如斜视度数很小,可以戴负镜及辐辏训练,但只能减轻症状,不易治愈。
相信通过上述我们大家的讨论,广大朋友们对于斜视能治疗好吗,心中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更标准的答案。当然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虽然网络很好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电脑的辐射却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用电脑的时间。
宝宝对眼
对于无症状的隐斜视,因儿童的融合和辐辏能力较强可不作任何治疗,但有的隐斜患儿近距离视物后有眼胀、眼眶酸痛、头痛等视疲劳症状,可适当治疗。内隐斜要散瞳、验光,远视者配合适眼镜,外隐斜可作辐辏训练以加强双眼内转肌的力量克服外隐斜,若效果不佳,还可配戴三棱眼镜,对看近大于10°(20Δ)的外隐斜,可考虑手术治疗。
根据不同斜视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共同性斜视中先天性内斜视虽与眼的调节无关,但对双眼单视功能发育影响很大,最好的治疗是在2岁视功能发育初期做手术矫正。2~3岁以后发生的内斜多与远视眼引起的调节辐辏过度有关,这种斜视要充分散瞳后验光,有远视者配足量眼镜,坚持戴镜3~6月使斜视矫正或部分矫正后,再对于残存的内斜手术治疗。戴镜后内斜无改变的,只有手术治疗。斜视完全矫正的继续戴镜,若远视度数很高,也可通过手术矫正斜视而降低戴镜度数。
从调节和斜视间的密切关系看,远视眼容易导致内斜视,近视眼容易发生外斜视。另外,良好的视力是正常视网膜对应和两眼共同固视的基础,不同视也可引起斜视、弱视。可见斜视、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很密切,故散瞳验光是儿童斜视检查的首要步骤。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是治疗儿童斜视的重要方法。有屈光不正的斜视儿童,特别是2~3岁发生且合并远视眼的内斜视儿童,更应戴镜治疗,因为此时用远视矫正眼镜治疗特别有效,可使眼的调节过度得以纠正,辐辏力恢复正常,许多儿童只需戴眼镜治疗一段时间,内斜视就能完全矫正。
临床上除了完全由远视眼调节过度、辐辏过强引起的调节性内斜,戴镜可以使斜视全部矫正外,其他各类斜视基本都需要手术矫正。斜视手术后获得一定程度的融合功能将有利于维持眼球正位,眼球正位可使部分病人恢复正常的或一定程度的立体视,特别是间歇性或新近发病患者可望获得良好的双眼单视功能。故不论何种斜视,用保守方法及训练疗法无效时,如手术可使眼肌恢复正常协调一致的功能,斜视不但在原位时变为正位,而且各方向运动时同步一致,能双眼单视,有立体视,手术无不良并发症者,都可手术。
遮盖法检查斜视有几种方法
遮盖法检查斜视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即交替遮盖法和遮盖打开法两种。
交替遮盖法又称单眼遮盖法或连续遮盖法,临床上主要用于隐斜视的检查。具体方法为用一宽5厘米,长15厘米的黑色纸板作遮盖板,医生手持遮盖板坐在患者对面交替遮盖患者左、右眼,在移动遮盖板时注意观察原被遮眼的移动方向,根据取遮眼的移动情况,即可确定隐斜视的类型。一般需进行近距离(33厘米)和远距离(5米以外)两种注视状态的检查。如遮盖板由左眼移向右眼时,左眼向鼻侧转动,遮盖板由右眼复移回左眼,右眼亦向鼻侧转动时,说明被遮眼在被遮盖时处于向颞侧偏斜位置,则诊断为外隐斜。反之,如遮盖板由左眼移向右眼,左眼向颞侧转动,遮盖板由右眼复移回左眼时,右眼亦向颞侧转动,说明被遮眼在被遮盖时处于向鼻侧偏斜位置,则诊断为内隐斜。交替遮盖试验中取遮眼向上、下方移动时则为垂直性隐斜,一般诊断为上隐斜。如取遮眼表现为向侧方旋转移位则诊断为旋转隐斜。在交替遮盖试验中如取遮眼始终不转动则说明被遮眼一直保持在正位无偏斜现象,则为正位视眼。用交替遮盖法检查配合三棱镜插片,将三棱镜尖端指向隐斜视方向放置一眼前,逐渐加大三棱镜度数,直至放置一合适度数三棱镜后交替遮盖双眼取遮眼不再转动,该三棱镜的度数即是该患者隐斜的度数。由于调节集合作用的参与,注视33厘米近目标与注视5米以外远处目标所测得的隐斜度数可有差别。
遮盖打开法又称遮与不遮法或双眼暴露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共转性斜视的检查。具体方法为先用遮板遮盖患者一眼,之后把遮板拿开让患者恢复双眼注视,同时注意观察双眼转动情况。再遮盖另一眼同样拿开遮板再恢复双眼注视,观察双眼转动情况,即可确定共转性斜视的方向、类型及何眼为注视眼。如遮盖右眼,出现左眼向颞侧转动,右眼取遮后双眼均向右侧转动,右眼转至注视位,左眼恢复内斜位。遮盖左眼及取遮后双眼均不转动者,则为左眼内斜视,右眼为注视眼。如遮盖右眼后,左眼外转呈注视位,取遮后双眼不转动,右眼呈内斜位。遮盖左眼,右眼外转呈注视位,取遮后双眼仍不转动,左眼呈内斜位者,则为交替性内斜视,双眼均可作为注视眼。
总之,交替遮盖法与遮盖打开法是检查斜视时常用的两种方法。前者主要用于证实隐斜视的方向及类型,配合三棱镜检查即可测定隐斜视的程度。后者用以检查显性斜视,主要用于共转性斜视的检查。可以确定共转性斜视的方向及类型,何眼为注视眼等。当然用交替遮盖法亦可检查共转性斜视,遮盖打开法亦可用于隐斜视的检查,只是其结果不如前述精确而已。
斗鸡眼怎么矫正
散瞳验光是儿童斜视检查的首要步骤,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是治疗儿童斜视的重要方法。
1、斜视,如果有眼胀、头痛这些视疲劳症状,要采取治疗哦。内隐斜远视需要戴眼镜,外隐斜可以通过训练加强眼内转肌力量予以纠正,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佩戴三棱眼睛。对看近大于10°(20Δ)的外隐斜,可考虑手术治疗。
2、共同性斜视中先天性内斜视虽与眼的调节无关,但对双眼单视功能发育影响很大,最好的治疗是在2岁视功能发育初期做手术矫正。
3、2~3岁以后发生的内斜多与远视眼引起的调节辐辏过度有关,这种斜视要充分散瞳后验光,有远视者配足量眼镜,坚持戴镜3~6月使斜视矫正或部分矫正后,再对于残存的内斜手术治疗。
小孩斗鸡眼
而且大家可别认为只是这些问题。这个斗鸡眼是不会自己痊愈的,也就是说它其实就是一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使眼睛在看东西的时候看不准,并且在做事情的时候受到阻碍。那么小孩得了斗鸡眼该怎么办
儿童斜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由于儿童视功能发育特点所决定的。婴儿期和幼儿期双眼的视觉反射是不稳定的状态,以后波动逐渐减少,5岁基本停止,8岁波动期基本结束,如无严重障碍则将终身保持。但在此不稳定时期任何影响双眼单视觉的障碍均可导致斜视,而任何斜视都会导致双眼单视功能丧失。
另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双眼单视功能形成不稳定,容易丧失也容易恢复,如果一发现斜视,及早就诊,尽早治疗,不但可以矫正斜视,而且可使丧失或发育不良的双眼单视功能也得到恢复,从而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理想目的。反之,若延误治疗,错过视功能发育期,则双眼单视功能丧失、骨骼畸形、代偿头位都无法恢复。即使以后通过手术矫正了斜视,也仅仅是美容矫正,而且没有双眼单视功能这个“粘合剂”的作用,仍有再度斜视的危险。
儿童斜视的发病原因不同,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1)根据斜视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无症状的隐斜视,因儿童的融合和辐辏能力较强可不作任何治疗,但有的隐斜患儿近距离视物后有眼胀、眼眶酸痛、头痛等视疲劳症状,可适当治疗。内隐斜要散瞳、验光,远视者配合适眼镜,外隐斜可作辐辏训练以加强双眼内转肌的力量克服外隐斜,若效果不佳,还可配戴三棱眼镜,对看近大于10°(20Δ)的外隐斜,可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显性斜视除了调节性内斜视外,多需早期手术治疗。
(2)根据不同斜视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共同性斜视中先天性内斜视虽与眼的调节无关,但对双眼单视功能发育影响很大,最好的治疗是在2岁视功能发育初期做手术矫正。2~3岁以后发生的内斜多与远视眼引起的调节辐辏过度有关,这种斜视要充分散瞳后验光,有远视者配足量眼镜,坚持戴镜3~6月使斜视矫正或部分矫正后,再对于残存的内斜手术治疗。戴镜后内斜无改变的,只有手术治疗。斜视完全矫正的继续戴镜,若远视度数很高,也可通过手术矫正斜视而降低戴。
所以说家长们千万不要忽略孩子斗鸡眼的问题,如果发现了一定要立刻领孩子去看才对,以免耽误治疗耽误了孩子一生。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不要选一些没有正规执照的小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