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肿瘤多是由于父母造成的
儿童肿瘤多是由于父母造成的
■儿童中最常见的实体瘤是各种“母细胞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以及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
■夫妻开始备孕,准爸妈就要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怀孕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感染;怀孕期间准妈妈应避免接触放射线
■如孩子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淋巴结肿大;孩子突然生长变慢或是消瘦,精神不好、不哭不闹;给孩子洗澡时发现腹部、四肢有包块等,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儿童肿瘤成第二大杀手,发病率已经达到万分之一。儿童肿瘤多由基因突变引起,而这种基因突变主要原因是“爸妈没给孩子一个好底子”,因此,预防儿童肿瘤需要从父母做起。
儿童肿瘤主要分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两大类,其中实体瘤的病种与成人差别很大。儿童中最常见的实体瘤是各种“母细胞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也比较常见。
研究表明,各种母细胞瘤与父母家族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都可以在患儿的家族中找到相关遗传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如果孩子的父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油漆、石油产品、溶剂、农药等,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接触电磁、离子辐射等,会使发育中的胎儿受到损伤,从而增加孩子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此外,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可以使胎儿细胞的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或发生基因突变,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也会提高肿瘤发生的几率。
如果一对夫妻开始备孕,准爸妈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等;不要乱用抗生素,如果确实需要用,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怀孕期间准妈妈应避免接触放射线。
尽管娃娃也会罹患癌症,但好在孩子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他们中大约有一半可以彻底治愈。因此,即使孩子确诊得了癌症,家长也不要放弃希望,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孩子肿瘤如何预防
1.遗传带来的恶果
不少小儿肿瘤,尤其是一些伴发多种先天性畸形的患儿,往往可以追溯到父母的相似病史。这些孩子细胞染色体上往往携带有突变的基因,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即可发生肿瘤。也有一些患儿尽管带有突变基因,但并不发病,在出生一段时间后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发生二次突变而发生肿瘤,导致某些遗传性恶性肿瘤在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时才发。
2.怀孕时留下了祸根
大多数小儿恶性肿瘤属于先天性和胚胎性恶性肿瘤,即父母生育时或母亲怀孕时患有某些疾病,或长期受到某些化学物品、电离放射辐射、服用某些激素或其它药品所导致。这些感染、刺激均会使母体内的生殖细胞基因突变而发生肿瘤。
3.周遭的危险因素
学龄期或青春期的恶性肿瘤,常与儿童出生后的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如医疗性放疗、化学药品、长期高脂肪少纤维饮食、反复轻微损伤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而某些可能致癌的先天性畸形和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其癌变率均在80%以上。
【误区】
1.活泼的孩子不可能患癌症
不少患儿是在体检或洗澡时偶然发现肿块而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的。在成人常见的消瘦、贫血、食欲不振、乏力等症象在小孩常常不明显,甚至肿瘤已扩散或转移时,小孩仍然生龙活虎、玩耍自如。许多父母和非专业医生对小儿肿瘤的缺乏警觉,也是儿童肿瘤就诊时60%以上已达晚期的主要原因。
小儿恶性肿瘤就是成人的“癌”
小儿肿瘤的发生往往受先天因素和个体发育的影响很大。成人最常见的胃癌、直肠癌、甲状腺癌等上皮组织的“癌”在儿童十分罕见,儿童肿瘤大多发生于造血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来源于胚胎组织的“白血病”或“母细胞瘤”。儿童肿瘤既有生长迅速、转移早的临床特点,又有可能自然消退,化疗敏感等有利因素,其治疗和转归均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提醒】
那么如何预防小儿肿瘤的发生呢?赵小方教授提醒大家:由于现在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并没什么特效方法,为了避免小和晨的悲剧再次上演,请把预防放在首位。
1.爱的种子请在健康时播下
为了孩子的健康,新婚夫妇或计划生育的未来父母应该注意生殖健康。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电离辐射或放射治疗的父母,应该在脱离接触一段时间后生育;某些慢性或感染性疾病患者,应该在完全康复后再考虑生育;尽量避免在服用避孕药或长期服用激素后停药不久即受孕。
2.十月怀胎需精心呵护
准妈妈在将为“人之母”而欣喜和骄傲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妊娠时期的卫生保健,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照射、超声检查,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服用药物时必须谨慎,就诊时主动向医生表明自己正处于妊娠期。
我国高发的五种儿童脑肿瘤
在1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第一个原因是意外伤害,第二就是各种类型和部位的肿瘤,约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1%。在儿童所有类型和部位的肿瘤中,第一位发病率是白血病,约占33%,即3个儿童肿瘤病人中就有1个是白血病;第二发病率就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是脑肿瘤),约占20%,即5个儿童肿瘤病人中就有1个是脑肿瘤。虽然这个数据我曾在很多医学讲座中反复提及,但为了引起大家对儿童脑肿瘤的了解和重视,我将一再地重申和强调这组数字。
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展大范围的关于儿童脑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在2007年我就职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的日子里,我曾经的同事周大彪,罗世祺,马振宇等,在天坛小儿神经外科1267例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病历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流行病学的分析和调查,并将结果发表在了当年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调查结论如下:
儿童最常见的前5位脑肿瘤是:星形细胞瘤(30%)、颅咽管瘤(20%)、髓母细胞瘤(16%)、生殖细胞瘤(8%)和室管膜瘤(6%)。
这5种类型均是恶性的肿瘤,占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的80%。在全部儿童神经系统肿瘤中,恶性肿瘤占91%,而良性肿瘤只占9%。
儿童脑瘤多发的原因分析
脑肿瘤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儿童与青少年患脑瘤的几率也非常高。数据表明:我国每年至少有7000~8000名儿童被查出患脑肿瘤,其中70%~80%是恶性肿瘤。在儿童易患的恶性病变中,脑肿瘤仅次于白血病,排在第二位。有统计显示,5~8岁是儿童脑肿瘤发病高峰。小儿发病年龄越小,脑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发病速度越快。在脑肿瘤儿童中,男孩比女孩更多一些。
近些年来,儿童脑肿瘤发病呈现增多的趋势。这主要与四大“罪魁祸首”有关。
一是环境污染:独生子女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孩只要想吃什么,家长都会尽量满足。殊不知,现在很多食品、快餐以及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增稠剂等等,其中很多并不能确定是否会致病。成年人身体代谢能力强,可能吃了没什么问题,但是儿童肝肾能力本来就弱,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性病变。
二是电磁辐射:现代家庭中的各种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等,本身都存在电磁辐射。很多母亲怀孕时常用电脑,也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不少家长为了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小小年纪就给他们配备了手机。即使自己没有手机,孩子也可能经常拿着父母的手机玩儿。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是已经经过研究证明了的。
三.是病毒感染:母亲怀孕期间乃至初出生的婴儿,如果受到乳头状病毒、EB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体内病变。
四是滥用药物:对新生儿用了不该用的药物,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等,以及孕期滥用药物,都可能对婴儿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大多数是父母造成的
孩子专注的时候,你是否觉得他在胡闹?
在火车上,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不停地将手中的饮料瓶砸向地下,妈妈拣起给他,他又砸,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周围的成人都感觉心烦和焦虑,妈妈也准备斥责他了。
这时,中铺上的一个10岁的男孩,伸出头对孩子的妈妈说:“阿姨,他想学猴子,像砸坚果一样把瓶盖砸开。”妈妈拣起瓶子问小孩子:“你是想把瓶盖打开吗?”小男孩认真地点点头。所有的大人都感到释然,释然中又带有惊奇。可能,相对于30岁的成人,10岁的大孩子更容易接近这个两岁小孩子的世界。
这个两岁的小孩子,如果没有大孩子的提醒,可能会继续砸下去,直到他认为这个方法不能帮他打开瓶盖时,才会想到换另外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眼睛不会去观察瓶子之外的世界,不会想到他是否打扰了别人,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在高度地专注于如何才能打开瓶盖。
但是如果没有大男孩诠释他的这个行为,专注的小孩子极有可能会遭到责备。因为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孩子在胡闹,越来越想禁止和斥责他。
这样的例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容易看到的。成长是最高的法则,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孩子自我成长的冲动,这一冲动会使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其中。正如我们在上一期所阐述的那样,在自由和不受打扰的前提下,专注力原本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品质。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成长的环境里总是充满了干扰因素。
如何在可能的情况下不阻挠孩子的专注呢?我们给家长以下这些建议:
建议1.预备一个不受干扰的房间。
如果您的家庭条件容许的话,请一定要为孩子预备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玩具架,高低正好能适合孩子自行取用(尺寸大约为:高0.8米,长1.1米)。
玩具都需要分类、敞开地摆放在玩具架上,孩子可以独立选择。房间里还可以同时备有给孩子画画的小桌子和凳子。这样,当孩子选择自己的活动时,大人与孩子不会相互打扰。
另外,成长中的孩子更喜欢席地而坐,所以地面最好铺有地毯或地板,或者放一个薄的床垫。这样,妈妈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有了休息的地方。如果条件容许的话,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台电视和DVD,这样就可以确保孩子不受成人所观看的电视节目传达出的信息的影响,能保证为孩子提供高品质的内容。
这个房间是属于孩子的空间,让孩子知道他可以在这儿自由地玩,即使房间乱一些也没有关系。家里来客人,或者过多的家庭成员的语言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的重叠都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独立空间的孩子。这实际上是在父母无意识时不破坏儿童成长的最好保证。
这样的一个独立空间还可以确保父母在情绪烦乱的时候,能够独自处理情绪,而不至于影响到孩子——您可以选择离开这个空间躲到自己的卧室或客厅里。这个空间保护了您,也保护了孩子。
实际上,除了上述这些好处外,不受打扰的空间保护了孩子的专注力,也等于同时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
建议2.带孩子去一些不需要遵守很多具体规则的场所。
如果必须去一些需要遵守很多规则的场所,您要事先告诉孩子,并且为孩子预备必须保持安静时可以玩耍的玩具或物品。让一个孩子陪伴着大人,什么也不做,只是等待,那会让孩子发疯,最后也会让大人发疯。
建议3.建立规则,然后放手。
怎样保证父母不去打扰孩子呢?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由地探索。
这里有3个规则可以保护孩子的自由:第一,不可以伤害自己;第二,不可以伤害环境;第三,不可以伤害他人。
只要孩子没有违背这3个基本规则,就不要去打扰他。对于3岁前的孩子尤其要坚定地这样做,3岁以后,您可以告诉他这样做的理由。
例如,孩子喜欢爬高,如果这个高度危害到他的安全,就把他抱到一个不危害他安全的地方让他继续玩耍,而没有必要谴责他。
再比如,瓜瓜的妈妈看到孩子在教室的木地板上来回跑动,发出很大的响声,影响了旁边午休的孩子。她并没有禁止瓜瓜,只是跑过去脱掉了瓜瓜的鞋,让瓜瓜光脚在地板上跑,响声没有了。
现在我们看看父母该如何来把握下面这个问题:4岁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用餐,妈妈在桌上放了一个透明的开口塑料瓶,瓶里放着漂亮的雨花石做装饰。男孩伸出手就要去抓石头玩。这时妈妈该怎么面对他呢?
同样,妈妈可以问自己:他伤害自己了吗?没有。他伤害他人了吗?没有。他伤害环境了吗?没有。答案已经出来了,他可以去玩这个石头,我们不应该在旁边斥责或者禁止他。
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时间里,只要孩子醒着,他是不可能停止活动的,只可能用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活动是儿童心智成长的通道。活动是儿童成长的法则,人不应该也不能够跟自然法则来斗争。
陪伴宝宝快乐成长——父母课堂。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都可以获取更多的孕期、产后、新生儿护理、育儿、瘦身、坐月子等知识,育儿百科,会一直陪着你和宝宝一起快乐的成长。
婴幼儿患肿瘤父母是毒源
恶性肿瘤发病人群年轻化,这是全球趋势,儿童也没能幸免。世界肿瘤流行病学最新资料显示,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每10万儿童就有20~90人有肿瘤,这跟我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目前,恶性肿瘤已位居儿童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意外伤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伟良教授介绍,从门诊病例来看,儿童肿瘤患者确实呈现上升趋势。该科近年来每年收治儿童口腔颌面-头颈良恶性肿瘤患者上千例,和五年前相比增加两倍。而收治的患儿中,恶性肿瘤约占25%,比例也在上升。“恶性肿瘤患儿有幼龄化趋势,”陈伟良说,“以前一般都是学龄期儿童(6~10岁)患病占绝大多数,现在肿瘤的小患者有3岁以内的,甚至出生后数月的婴幼儿。”
婴幼儿患肿瘤,父母是“毒源”
婴幼儿出现肿瘤,病因其实跟成人一样,除了遗传易感性因素以外,跟成长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陈伟良说,化学和物体辐射等污染对全人类都有伤害,但对胎儿及婴幼儿的伤害比成年人大得多。
当宝宝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妈妈们接触的油漆、石油产品、溶剂、农药、颜料、焊接气溶胶等有害物质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家居装修中的苯、甲醛、氡等有毒气体等,空气、水污染等也是致癌的罪魁祸首。所以,准爸妈们尤其是准妈妈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至关重要,自己要懂得避免这些伤害。
此外,25%~30%的肿瘤发病因素与食物有关,水果残留的化肥、杀虫剂,铅等重金属元素危害,食品的添加剂、防腐剂等都是“隐形杀手”。物理因素如电磁场、电离辐射和氡气等对儿童致癌作用比成年人更大。
婴幼儿长时间暴露于烟草烟雾污染下,也会造成儿童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因为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等致瘤物质对儿童的健康会造成更大的威胁。所以,家长应该自律,别让孩子被动吸“二手烟”。
除环境因素外,父母的健康是儿童健康的基础。母亲携带的部分病毒会诱发母体内的生殖细胞基因突变而形成肿瘤,陈伟良曾诊治1例出生30天上腭恶性肿瘤新生儿,父母毒品依赖同时又是艾滋病患者。
看来预防儿童肿瘤关键靠父母,从妊娠期开始,孕妇要十分注意避免上述提到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的致癌因素。保持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乐观的情绪,做好孕前检查、产前检查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是非常有利的。等BB出世后,学龄期之前同样要尽量避免与上述各种致癌因素接触。
身体包块要检查
陈伟良说,儿童癌肿与成人癌肿在组织学类型有所差别,儿童实体瘤多来源于中胚叶组织,而成人的癌多来自上皮组织。所以,儿童与成年人患肿瘤的病种不太一样,儿童常见的肿瘤有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和横纹肌肉瘤等。
并且,儿童肿瘤生长快、病情进展迅速,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并发症多,危害极大。陈伟良提醒,当小孩出现口腔、头部、脸部、颌下区、颈部等出现包块,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者牙龈、鼻腔出血,或皮肤有出血点,脸色苍白,贫血及不明原因的低烧或高烧、日渐消瘦、精神萎靡等症状就应及时到大型正规医院诊治。
继发性脑瘤为什么呈高发趋势
小儿发病年龄越小,脑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发病速度越快。临床统计显示:5~8岁是儿童脑肿瘤发病高峰。在脑肿瘤儿童中,男孩比女孩更多。儿童脑肿瘤发病呈现增多的趋势。主要有四大“罪魁祸首”,还因早期误诊率造成后期治疗难度增强。
儿童脑肿瘤为什么呈高发趋势
对新生儿用了不该用的药物,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等,以及孕期滥用药物,都可能对婴儿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
现在很多食品、快餐以及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增稠剂等等,其中很多并不能确定是否会致病。成年人身体代谢能力强,可能吃了没什么问题,但是儿童肝肾能力本来就弱,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性病变。
现代家庭中的各种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等,本身都存在电磁辐射。很多母亲怀孕时常用电脑,也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此外,不少家长为了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小小年纪就给他们配备了手机。即使自己没有手机,孩子也可能经常拿着父母的手机玩儿。
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是已经经过研究证明了的。
儿童恶性肿瘤3岁5岁是高发期
三龄童确诊恶性肿瘤
昨日,记者在儿童医院肿瘤外科病房见到了鑫鑫,父母正陪着他在看电视。据父亲介绍,孩子出生后就比较胖,平时胃口也比较好,肚子经常都是圆鼓鼓的,他们也没引起重视,一直以为那是“死肚山”。但今年年初开始,孩子经常喊肚子疼,他们才带小孩到医院检查,结果查出竟然患上了神经母细胞瘤。昨日,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王珊介绍,目前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发病数量位列前三。中国抗癌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恶性肿瘤是导致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王珊主任表示,70%的儿童恶性肿瘤会在3岁以前就发病。儿童恶性肿瘤有两个高发期,分别是3岁和5岁以内,大部分儿童肿瘤是因先天因素引起。以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为例,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的患儿有150例,住院的患儿中,60%以上都是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与遗传有关
据了解,儿童的恶性肿瘤发病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遗传并非单指父母遗传给子女,还包括在胚胎形成期发生基因突变,然后出生以后在环境的影响下,基因发生二次突变,最终再形成肿瘤。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小儿肿瘤的发病原因可能跟环境污染、妊娠期保健等诸多因素有关,孕妇应该尽量远离化工、放射污染,做好妊娠期保健。“不过,虽然肿瘤很凶险,但如果早期治疗,儿童肿瘤总体治愈率能达到70%以上。”王珊说。
神经母细胞瘤存活率是多少
神经母细胞瘤存活率是多少: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肿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肿瘤。有将近一半的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神经母细胞瘤约占6-10%的儿童肿瘤,15%的儿童肿瘤死亡率。对于4岁以下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10;对于4-9岁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4例。
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可以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意神经脊部位。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肾上腺,但也可以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经组织。目前已知有少数几种人类肿瘤,可自发性地从未分化的恶性肿瘤退变为完全良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就属于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