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不同

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不同

子宫肌瘤是子宫内的良性肿瘤,30岁以上的女性中,有20%至30%会出现子宫肌瘤。虽然子宫肌瘤会导致痛经等症状,但没有生命危险,所以一般采用保留子宫的激素疗法。而子宫肉瘤却是恶性肿瘤,如果扩散到其他组织,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0%至20%,因此早期发现非常重要。

迄今对子宫肉瘤进行诊断时,都使用磁共振成像或者PET诊断技术。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率受医生水平和经验影响,最高准确率约为80%。进行PET诊断时,利用的是子宫肉瘤细胞会吸收更多葡萄糖的性质,但子宫肌瘤有时也吸收很多葡萄糖,所以较难准确判断。

福井大学的研究人员注意到,子宫肉瘤细胞中接受雌激素的受体会出现异常,导致细胞吸收雌激素的能力降低。研究小组着眼于这一点,通过处理雌激素制作出名为“FES”的药剂。这种药剂会集中到子宫肌瘤而不是子宫肉瘤上,然后利用PET成像,就可以确认是子宫肌瘤还是子宫肉瘤。试验显示,利用原有的磁共振成像或PET诊断后,再用上述新方法进一步检查,在24名患者中有22人的诊断结果准确,准确率达到90%以上。

以前,如果有子宫肉瘤嫌疑,一般是用手术取得活体组织样本进行病理诊断,但这样做有时确诊过晚。新方法不仅能迅速诊断,而且可避免身体创伤。不过,由于稳定制造FES药剂比较困难,目前只有福井大学能够进行这类检查。为推广这种治疗方法,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加简单的药剂制造技术。

子宫肉瘤是恶性肿瘤吗

子宫肉瘤是恶性肿瘤吗?不孕不育专家指出,子宫肉瘤多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来源于中胚层,可来自子宫的肌肉、结缔组织、血管、内膜基质或肌瘤。子宫肉瘤是恶性肿瘤吗?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1%,且恶性程度很高。

据不孕不育专家介绍,临床上子宫肉瘤有时容易和子宫肌瘤相混淆,有时也可被误诊为子宫内膜癌,可通过B超、CT、动脉或淋巴造影等检查协助诊断。子宫肉瘤是恶性肿瘤吗?子宫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而且子宫肉瘤的早期诊断较困难,故开展妇女病普查,特别对绝经前后的妇女很重要,应当每半年至1年普查1次。子宫肉瘤是恶性肿瘤吗?子宫肉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且量多;腹部肿块;排尿障碍,并可有腰腹疼痛;检查可发现子宫明显增大,质软,有时盆腔有浸润块。

临床中易被误诊的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sarcoma of uterus)是一种发病率较低,恶性程度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可以原发于子宫体、子宫内膜间质、子宫颈,亦可继发于子宫肌瘤。子宫肉瘤可有多种组织来源,故其分类复杂。病因尚不清楚,好发于绝经期前后妇女,发生于宫颈的葡萄状肉瘤则多见于幼女。

子宫肉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其次为腹部包块,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肿瘤较大者则出现压迫症状,早期术前有时易被误诊为子宫肌瘤。甚至在过去经常在腹腔镜手术中误当做子宫平滑肌瘤被剔除,从而增加了恶性病变的分期。

晚期患者出现消瘦、乏力、贫血、低热及相应转移部位症状。子宫肉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本病复发率高,预后差。

子宫肌瘤会恶变吗

目前有2种观点:一是子宫肌瘤没有恶变的证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IH,最权威的机构)认为子宫肌瘤恶变没有证据。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子宫肉瘤就是子宫肌瘤转变而来的。

二是认为子宫肌瘤有0.4-0.8%恶变率。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的,但是术后病理提示为子宫肉瘤。

对于认为子宫肌瘤有0.4-0.8%恶变率的看法,99子宫网志愿医生也有不同看法。0.4-0.8%更像是子宫肉瘤误诊断为子宫肌瘤的误诊率。

因为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在早期表现上无明显差异,有的医生也忽视了一些鉴别手段的使用,导致子宫肉瘤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另外大家所担心的子宫肌瘤会变成子宫肉瘤也无确凿根据。就像苹果树的种子长不成梨树一样。

如何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

随着近年来影像技术的提高,B超结合磁共振的检查方案,经体外检查,可发现95%以上的肉瘤,即10万子宫肌瘤中,存在不到5-15(平均10)个子宫肉瘤被漏诊,可能因此死亡。但子宫切除手术的死亡率为1‰,切10万子宫,可能死亡一百!

简言之,超声消融没有病理导致的肉瘤漏诊死亡的机会小于万分之一,子宫切除死亡率为万分之十。

另外,子宫肌瘤剔除虽可获得病理诊断,但是即使做病理诊断,也会有部分子宫肉瘤成为漏网之鱼。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手术需要麻醉,麻醉意外死亡率也可达到万分之一。

面临上面的数据很多姐妹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子宫肌瘤到底应该怎么办,即减少治疗伤害,也不用担心子宫肉瘤可能呢?

子宫肌瘤治疗后都一定要强调“随访”,即最好每3个月能做一次B超检查,了解子宫肌瘤变化情况,如果治疗后子宫肌瘤不缩小反而在短期内快速长大,排除感染,在医生仔细检查并提示有肉瘤可能时,建议手术切除。

子宫肌瘤诊断鉴别

诊断

子宫肌瘤诊断标准:

1、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下腹可出现硬块,少数有疼痛及压迫症状,或伴盆血。

2、子宫增大,质硬。

3、探测宫腔增长或变形。

4、诊刮时宫腔内触及凸起面。

5、B型超声及/或子宫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的诊断一般不困难,有时因为病史不清楚或体征表现不典型,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鉴别诊断的要点是把握住各有关疾病的特点,将所得病史与检查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周密分析,作出鉴别。

1、宫内妊娠

在妊娠前3个月,个别孕妇仍按月有少量流血,如误认为月经正常来潮而子宫又增大,往往错诊为肌瘤,应详细追问以往月经史(包括量的多少),有无生育史,年龄多大(年青的肌瘤机会更少);还应注意有无妊娠反应,如为妊娠,子宫增大符合月经减少的月份;肌瘤者子宫较硬,此外妊娠者外阴,阴道着紫蓝色,子宫颈柔软,乳房胀感,乳晕外可出现次晕,妊娠达4个月以后,可感胎动或听到胎心音,用手探触可感到子宫收缩,除病史,体征外,还可做妊娠试验或B超显象检查来鉴别。

过期流产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尿妊娠试验呈阴性反应,易误诊为子宫肌瘤,但过期流产者有停经史,曾有妊娠反应,子宫形态正常,行B超检查,一般可确诊,必要时可行诊刮鉴别。

子宫肌瘤可以合并妊娠,也必须想到,否则或漏诊妊娠或误诊为葡萄胎,以往如曾查到肌瘤,目前又有早孕史和体征,而子宫大于停经月份,无阴道流血,孕试阳性,则诊断当无困难,但以往未经确诊者,应详细询问月经是否过多,有无不孕史,检查时注意子宫有无肌瘤突出,必要时可严密观察,如为葡萄胎,则停经后常有少量阴道流血,而腹部包块在短期内长大,妊娠试验阳性且滴定度高;B型超声检查葡萄胎呈雪片状特有波型。

2、卵巢肿瘤

卵巢囊肿不易与子宫肌瘤混淆,因为两者硬度不同,前者为囊性而后者为实性,同时前者与子宫中间有分界,可与之分开,而子宫肌瘤则与子宫关系密切不能与之分开,移动宫颈则随之活动,诊断遇到困难较多的是卵巢实性肿瘤与浆膜下子宫肌瘤,两者均为实性肿物,如果肌瘤在子宫的一侧,尤其带蒂浆膜下肌瘤有时鉴别困难,须借B超检查协助,卵巢恶性肿瘤也为实性肿块,与子宫牢固粘在一起融成一个团块时,虽属子宫外在肿块但与之不能分开,有时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年龄是一个重要的线索,肌瘤多见于中年妇女,有月经不调,而卵巢癌多见于老年妇女,若患者为绝经后妇女首先要考虑为卵巢恶性肿瘤,结合其他卵巢恶性肿瘤的体征如子宫直肠陷凹结节或肿块,子宫固定不动等均有鉴别价值,诊断性刮宫了解宫腔大小,方位以及内膜有无病变有帮助,B超检查若见到双侧卵巢即可排除卵巢肿瘤,从子宫肌瘤与卵巢恶性肿瘤B型超声的声像图之不同亦可鉴别,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触之为实性肿物,居子宫的一侧,有时被误诊为卵巢实性肿瘤,卵巢实性肿瘤若不是恶性一般活动度好,而阔韧带子宫肌瘤则活动受限,少见的情况下,巨大子宫肌瘤囊性变可被误为卵巢囊肿,阴道检查:若为大肌瘤囊性变,摸不到宫体,而卵巢囊肿,除囊肿外可触及子宫体。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而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宫骶韧带增粗或有结节,病史上有痛经,经期肛门坠痛,腹泻等症状有助于与子宫肌瘤鉴别,子宫肌瘤有月经过多或经期紊乱,但无痛经。

4、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也表现为子宫增大,月经过多,好发于中年妇女,与子宫肌瘤,从病史与阴道检查所见颇有类似之处,重要的鉴别点是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特点突出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并伴有肛门下坠感;阴道检查子宫呈一致性增大,一般为10~12周妊娠大小,很少大于12周妊娠大小,其质地坚硬,有时经前及经后子宫大小可有变化,经前,经期子宫略增大而于经后较前略小,可能与肌壁间病灶内经期积血有关,子宫肌瘤的子宫多呈不规则增大,质韧,虽有月经过多症状但无痛经,有时两者可以并存,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病史可以出现痛经症状。

5、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常见症状是不规则阴道出血,并有子宫增大,从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相似之处,发病年龄不同,子宫内膜癌好发于老年妇女以绝经后出血为多见,同时有白带增多而子宫肌瘤则多见于中年妇女,阴道检查两者均有子宫增大,子宫内膜癌子宫为一致性增大,质较软,对更年期妇女应警惕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因此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常规作诊断性刮宫可以排除子宫内膜癌。

6、子宫颈癌

宫颈癌症状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白带增多或流恶臭的阴道溢液而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于宫颈口或宫颈黏膜下肌瘤伴有感染均可产生同样的症状,窥器看阴道内肿物表面有溃烂,坏死,外观似菜花状宫颈癌,阴道检查可协助鉴别,子宫颈癌宫颈增大,硬,肿物表面脆,极易出血,穹隆部往往也被累及变硬;而黏膜下肌瘤表面光滑,不硬,不脆,子宫颈质软,穹隆完整质软,带蒂黏膜下肌瘤可以转动,宫颈刮片及组织活检可确诊宫颈癌。

7、盆腔炎性肿块

结核附件炎性肿块,触之实性较硬,与子宫紧密粘连,包块不活动,子宫边界不清,易与子宫肌瘤混淆,但两者的病史与症状均不同,结核包块患者有结核史,特别是肠结核及腹膜炎史,不育史,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为活动性结核则有低热,体弱,血沉快,而子宫肌瘤以月经过多为主诉,诊断性刮宫若为子宫内膜结核即可确诊为结核性包块,子宫肌瘤一般宫腔增大,B超也可协助鉴别包块的来源。

8、慢性子宫内翻

慢性子宫内翻阴道内脱出肿物,其表面为子宫内膜,可误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于阴道,仔细检查于肿物下方两侧可见到外翻的输卵管内口,进一步双合诊检查盆腔内空虚,触不到宫体即可鉴别,追问患者曾有急性子宫内翻的病史,现在此病已很少见,临床须注意的是在检查脱出于阴道外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时应警惕是否同时伴有子宫内翻。

9、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均有子宫增大,阴道出血,有其相似之处,临床往往将子宫肉瘤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发生于育龄妇女,生长缓慢,绝经后逐渐萎缩为其特点,而子宫肉瘤好发生于老年妇女,生长迅速,若子宫肿瘤增长迅速,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子宫增大首先应考虑子宫肉瘤,并须注意是否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出现腰腿痛等压迫症状,阴道检查肉瘤子宫增大,质软或硬,有时从宫口有息肉样赘生物脱出,暗红色,或粉色,质脆,触之易出血,诊刮可有帮助,若未侵及内膜则得不到阳性结果。

10、子宫肥大症

子宫肌壁组织平滑肌细胞肥大,肌层增厚,子宫一致性增大,发生于育龄妇女,往往伴有月经过多,一般子宫孕8~10周大小,多见于经产妇,B超无瘤核,诊刮内膜无异常发现。

11、子宫畸形

双子宫或残角子宫不伴有阴道或宫颈畸形者易误诊为子宫肌瘤,畸形子宫一般无月经过多的改变,如年青患者在子宫旁有较硬块物,形状似子宫,应想到有子宫畸形的可能,常须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以明确诊断,自有B超检查以来,畸形子宫易于诊断,甚至残角子宫早期妊娠于破裂前即可明确诊断。

12、陈旧性宫外孕

陈旧性宫外孕合并盆腔血块并与子宫附件粘连一起者,有可能误诊为子宫肌瘤,然而,仔细询问有无停经史,急性腹痛史及反复腹痛发作,结合病人多伴有严重贫血貌,妇检穹窿部饱满,触痛,盆腹腔包块与子宫难以分开,且包块边界模糊,硬度不如肌瘤等特点,应想到陈旧性宫外孕的可能,此时,可行阴道后穹窿穿刺,必要时注入10ml盐水,则可抽出陈旧性血液及小血块则鉴别容易,B超显象检查可助鉴别。

子宫肉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病史

(1)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症状无特异性,与一般女性生殖系肿瘤症状类似,因此术前诊断很难。有子宫肌瘤病史,子宫增大迅速,尤其是绝经后不仅未缩小,反而不断增大,绝经期前后或幼女不规则阴道流血伴子宫增大,既往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子宫突然增大,伴异常阴道流血;或伴腹痛等症状,应考虑子宫肉瘤的可能性。

(2)子宫增大,宫口有息肉样、分叶状坏死物应考虑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恶性苗勒管混合瘤的可能。

2.体征

(1)盆腹腔包块,或有腹水、腹痛和腰痛。

(2)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常难与子宫肌瘤区别,肿块可硬可软,表面可不平或呈结节样。

(3)晚期可转移至盆腹腔各脏器,并伴血性腹水。

3.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可以显示子宫肿瘤内部结构、边缘情况以及低阻血流信号等。

(2)术前诊刮对子宫平滑肌肉瘤诊断率低,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术中剖视标本子宫平滑肌肉瘤术前诊刮确诊较少,术中剖视若发现肌瘤与肌层界限不清,旋涡状结构消失,呈生鱼肉样,组织糟脆则应送快速冰冻切片,但仍依靠术后石蜡病理确诊。

鉴别诊断

1.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或手术时被偶然发现。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可有月经改变(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或经期延长等,亦可有不规则出血)、疼痛(一般无,但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或带蒂肌瘤发生扭转及黏膜下肌瘤刺激子宫发生痉挛性收缩时,可引起急性腹痛)、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发生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子宫肌瘤压迫输尿管时可导致肾盂积水。子宫后壁肌瘤可挤压直肠,引起大便困难)、阴道分泌物增多、不孕症、贫血(长期月经量多可导致继发性贫血)等。

2.其他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鉴别,以及与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恶性潜能未定型平滑肌瘤等鉴别,最终依靠石蜡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子宫肌瘤诊断鉴别

诊断

子宫肌瘤诊断标准:

1、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下腹可出现硬块,少数有疼痛及压迫症状,或伴盆血。

2、子宫增大,质硬。

3、探测宫腔增长或变形。

4、诊刮时宫腔内触及凸起面。

5、B型超声及或宫腔镜检查可协助诊断,必要时CT或者MRI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的诊断一般不困难,有时因为病史不清楚或体征表现不典型,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鉴别诊断的要点是把握住各有关疾病的特点,将所得病史与检查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周密分析,作出鉴别。

1、宫内妊娠

在妊娠前3个月,个别孕妇仍按月有少量流血,如误认为月经正常来潮而子宫又增大,往往错诊为肌瘤,应详细追问以往月经史(包括量的多少),有无生育史,年龄多大(年青的肌瘤机会更少);还应注意有无妊娠反应,如为妊娠,子宫增大符合月经减少的月份;肌瘤者子宫较硬,此外妊娠者外阴,阴道着紫蓝色,子宫颈柔软,乳房胀感,乳晕外可出现次晕,妊娠达4个月以后,可感胎动或听到胎心音,用手探触可感到子宫收缩,除病史,体征外,还可做妊娠试验或B超显象检查来鉴别。

过期流产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尿妊娠试验呈阴性反应,易误诊为子宫肌瘤,但过期流产者有停经史,曾有妊娠反应,子宫形态正常,行B超检查,一般可确诊,必要时可行诊刮鉴别。

子宫肌瘤可以合并妊娠,也必须想到,否则或漏诊妊娠或误诊为葡萄胎,以往如曾查到肌瘤,目前又有早孕史和体征,而子宫大于停经月份,无阴道流血,孕试阳性,则诊断当无困难,但以往未经确诊者,应详细询问月经是否过多,有无不孕史,检查时注意子宫有无肌瘤突出,必要时可严密观察,如为葡萄胎,则停经后常有少量阴道流血,而腹部包块在短期内长大,妊娠试验阳性且滴定度高;B型超声检查葡萄胎呈雪片状特有波型。

2、卵巢肿瘤

卵巢囊肿不易与子宫肌瘤混淆,因为两者硬度不同,前者为囊性而后者为实性,同时前者与子宫中间有分界,可与之分开,而子宫肌瘤则与子宫关系密切不能与之分开,移动宫颈则随之活动,诊断遇到困难较多的是卵巢实性肿瘤与浆膜下子宫肌瘤,两者均为实性肿物,如果肌瘤在子宫的一侧,尤其带蒂浆膜下肌瘤有时鉴别困难,须借B超检查协助,卵巢恶性肿瘤也为实性肿块,与子宫牢固粘在一起融成一个团块时,虽属子宫外在肿块但与之不能分开,有时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年龄是一个重要的线索,肌瘤多见于中年妇女,有月经不调,而卵巢癌多见于老年妇女,若患者为绝经后妇女首先要考虑为卵巢恶性肿瘤,结合其他卵巢恶性肿瘤的体征如子宫直肠陷凹结节或肿块,子宫固定不动等均有鉴别价值,诊断性刮宫了解宫腔大小,方位以及内膜有无病变有帮助,B超检查若见到双侧卵巢即可排除卵巢肿瘤,从子宫肌瘤与卵巢恶性肿瘤B型超声的声像图之不同亦可鉴别,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触之为实性肿物,居子宫的一侧,有时被误诊为卵巢实性肿瘤,卵巢实性肿瘤若不是恶性一般活动度好,而阔韧带子宫肌瘤则活动受限,少见的情况下,巨大子宫肌瘤囊性变可被误为卵巢囊肿,阴道检查:若为大肌瘤囊性变,摸不到宫体,而卵巢囊肿,除囊肿外可触及子宫体。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而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宫骶韧带增粗或有结节,病史上有痛经,经期肛门坠痛,腹泻等症状有助于与子宫肌瘤鉴别,子宫肌瘤有月经过多或经期紊乱,但无痛经。

4、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也表现为子宫增大,月经过多,好发于中年妇女,与子宫肌瘤,从病史与阴道检查所见颇有类似之处,重要的鉴别点是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特点突出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并伴有肛门下坠感;阴道检查子宫呈一致性增大,一般为10~12周妊娠大小,很少大于12周妊娠大小,其质地坚硬,有时经前及经后子宫大小可有变化,经前,经期子宫略增大而于经后较前略小,可能与肌壁间病灶内经期积血有关,子宫肌瘤的子宫多呈不规则增大,质韧,虽有月经过多症状但无痛经,有时两者可以并存,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病史可以出现痛经症状。

5、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常见症状是不规则阴道出血,并有子宫增大,从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相似之处,发病年龄不同,子宫内膜癌好发于老年妇女以绝经后出血为多见,同时有白带增多而子宫肌瘤则多见于中年妇女,阴道检查两者均有子宫增大,子宫内膜癌子宫为一致性增大,质较软,对更年期妇女应警惕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因此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常规作诊断性刮宫可以排除子宫内膜癌。

6、子宫颈癌

宫颈癌症状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白带增多或流恶臭的阴道溢液而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于宫颈口或宫颈黏膜下肌瘤伴有感染均可产生同样的症状,窥器看阴道内肿物表面有溃烂,坏死,外观似菜花状宫颈癌,阴道检查可协助鉴别,子宫颈癌宫颈增大,硬,肿物表面脆,极易出血,穹隆部往往也被累及变硬;而黏膜下肌瘤表面光滑,不硬,不脆,子宫颈质软,穹隆完整质软,带蒂黏膜下肌瘤可以转动,宫颈刮片及组织活检可确诊宫颈癌。

7、盆腔炎性肿块

结核附件炎性肿块,触之实性较硬,与子宫紧密粘连,包块不活动,子宫边界不清,易与子宫肌瘤混淆,但两者的病史与症状均不同,结核包块患者有结核史,特别是肠结核及腹膜炎史,不育史,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为活动性结核则有低热,体弱,血沉快,而子宫肌瘤以月经过多为主诉,诊断性刮宫若为子宫内膜结核即可确诊为结核性包块,子宫肌瘤一般宫腔增大,B超也可协助鉴别包块的来源。

8、慢性子宫内翻

慢性子宫内翻阴道内脱出肿物,其表面为子宫内膜,可误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于阴道,仔细检查于肿物下方两侧可见到外翻的输卵管内口,进一步双合诊检查盆腔内空虚,触不到宫体即可鉴别,追问患者曾有急性子宫内翻的病史,现在此病已很少见,临床须注意的是在检查脱出于阴道外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时应警惕是否同时伴有子宫内翻。

9、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均有子宫增大,阴道出血,有其相似之处,临床往往将子宫肉瘤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发生于育龄妇女,生长缓慢,绝经后逐渐萎缩为其特点,而子宫肉瘤好发生于老年妇女,生长迅速,若子宫肿瘤增长迅速,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子宫增大首先应考虑子宫肉瘤,并须注意是否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出现腰腿痛等压迫症状,阴道检查肉瘤子宫增大,质软或硬,有时从宫口有息肉样赘生物脱出,暗红色,或粉色,质脆,触之易出血,诊刮可有帮助,若未侵及内膜则得不到阳性结果。

10、子宫肥大症

子宫肌壁组织平滑肌细胞肥大,肌层增厚,子宫一致性增大,发生于育龄妇女,往往伴有月经过多,一般子宫孕8~10周大小,多见于经产妇,B超无瘤核,诊刮内膜无异常发现。

11、子宫畸形

双子宫或残角子宫不伴有阴道或宫颈畸形者易误诊为子宫肌瘤,畸形子宫一般无月经过多的改变,如年青患者在子宫旁有较硬块物,形状似子宫,应想到有子宫畸形的可能,常须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以明确诊断,自有B超检查以来,畸形子宫易于诊断,甚至残角子宫早期妊娠于破裂前即可明确诊断。

12、陈旧性宫外孕

陈旧性宫外孕合并盆腔血块并与子宫附件粘连一起者,有可能误诊为子宫肌瘤,然而,仔细询问有无停经史,急性腹痛史及反复腹痛发作,结合病人多伴有严重贫血貌,妇检穹窿部饱满,触痛,盆腹腔包块与子宫难以分开,且包块边界模糊,硬度不如肌瘤等特点,应想到陈旧性宫外孕的可能,此时,可行阴道后穹窿穿刺,必要时注入10ml盐水,则可抽出陈旧性血液及小血块则鉴别容易,B超显象检查可助鉴别。

子宫肌瘤肉瘤变发生率约多少左右 子宫肌瘤肉瘤变还能活多久

在子宫肌瘤没有发生肉瘤病变前,如果瘤体不大,没有任何症状,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并且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如果发现瘤体突然增大,则需要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一般来说子宫肌瘤发生肉瘤病变后,5年的生存率为20%-30%。

子宫肉瘤主要分为5类: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癌肉瘤、脂肪肉瘤等其他罕见肉瘤。子宫平滑肌肉瘤,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癌肉瘤等类型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五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

子宫平滑肌肉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准确的病理诊断对判定患者的预后及正确处理很重要。典型的子宫平滑肌肉瘤不难诊断。如肿瘤多呈弥漫性生长,无包膜,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切面灰黄或鱼肉样,软脆。镜检核分裂象每10个高倍视野下达10个或10个以上,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和凝固性坏死。

1.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肿瘤组织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新生血管主要为内皮细胞,缺乏平滑肌,其血流阻力下降,在多普勒超声上表现出高舒张血流和低阻抗。Kurjak等(1995)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B超显示所有子宫肉瘤均有子宫形态不规则,子宫肌层回声有改变,有肉样团块侵入肌壁。多普勒检查所有子宫肉瘤都表现子宫动脉充盈,并在肿瘤周围和(或)中央区有新生血管形成,而子宫肌瘤仅有66%可见血管形成。子宫肉瘤肌壁血管的平均阻抗指数为0.37+/-0.03,子宫肌瘤为0.54+/-0.08。两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别,作者提出以阻抗指数小于等于0.40为标准预测子宫肉瘤,其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99.82%,用本法检查有可能区别子宫肉瘤与子宫良性病变。

2.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是早期诊断子宫肉瘤的方法之一,刮宫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恶性米勒管混合瘤有较大价值,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较小,因为子宫平滑肌肉瘤病灶多位于肌壁间,诊刮很难刮出肉瘤组织。协和医院报道,诊刮阳性率为17%,北京大学报道为42.9%,因此,诊刮为阴性,亦不能排除诊断肉瘤的可能。

相关推荐

妇科肌瘤和肉瘤哪个更严重

很多人不知道子宫肌瘤子宫肉瘤这两种病哪一个是比较重,什么区别。这两个病,一个是良性肿瘤,一个是恶性肿瘤。一字之差,结果大不一样。 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在30岁—50岁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子宫肌瘤主要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其中少量结缔组织纤维仅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其确切的名称应为子宫平滑肌瘤,通称子宫肌瘤。又因其发病和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关,故属性激素依赖性肿瘤。 北京保宫人流医院,北京人流医院哪家好?北京保宫人流多少钱?北京东方博

盆腔包块是什么意思 盆腔包块是怎么形成的

女性内生殖器通过阴道与体外直接相通;在一定条件下,无论外源性细菌或阴道内的内源性细菌均可上行进入宫腔,引起内生殖器感染,形成盆腔包块。 盆腔内肿瘤,也可出现盆腔包块,常见的肿瘤性包块子宫肌瘤子宫肉瘤、子宫内膜腺癌、输卵管癌、卵巢肿瘤等。

子宫肉瘤哪些诊治方法

概述 子宫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女性生殖器肿瘤。组织学起源多是子宫肌层,亦可是肌层内结缔组织或子宫内膜的结缔组织。肉瘤可见于子宫各个部位,宫体部远较宫颈部常见约为15:1。子宫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5%,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而宫颈葡萄状肉瘤多见于幼女。因早期无特异症状,故术前诊断率仅30-39%。 临床表现 1.阴道异常出血: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异常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占65.5%-78.2% 2.腹部包块:多见于子宫肌瘤肉瘤变者;包块迅速增大,若肉瘤向阴道内生长、常感阴道内块物突出。子宫常

子宫肉瘤子宫肌瘤什么不同

很多人不知道子宫肌瘤子宫肉瘤这两种病哪一个是比较重,什么区别。 这两个病,一个是良性肿瘤,一个是恶性肿瘤。一字之差,结果大不一样。 子宫肉瘤: 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女性生殖器肿瘤。子宫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临床表现,主要是阴道异常出血(绝经后阴道流血或月经异常)、腹部包块(包块迅速增大,若肉瘤向阴道内生长、常感阴道内块物突出。子宫常增大,外形不规则,质实偏软)、腹痛(由于肌瘤迅速生长令患者腹部胀痛或隐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浆液性、血性或白色,合并感染时可为脓性、恶臭)等

子宫肌瘤的检查

超声检查。为目前最为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超声检查既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提供参考,又助于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 诊断性刮宫。通过宫腔探针探测子宫腔大小及方向,感觉宫腔形态,了解宫腔内无肿块及其所在部位。对于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常需鉴别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性刮宫具重要价值。 宫腔镜检查。在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无赘生物,助于黏膜下肌瘤的诊断。 腹腔镜检查。当肌瘤须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

怎么区分子宫肌瘤子宫肉瘤

很多得了子宫肌瘤的患者都非常担心,怕自己的肌瘤会发生恶变,危及生命。妇科专家告诉她们,子宫肌瘤发生恶变的几率是非常小的,这与子宫肉瘤是不同的。那么,子宫肌瘤和肉瘤的区别在哪里呢?怎么可以把两者区分开?下面,我们中华康网的专家就来告诉大家吧。 首先,子宫肌瘤是良性的,而子宫肉瘤是恶性的,不过两者在外观上也是很难分辨出来的,甚至做仪器检查都可能弄混。结合其症状和发展经过,并通过B超、MRI、CT扫描影像检查也许可以预测到肉瘤,但是仍然不能确诊。只将其组织放在显微镜下检测,才能确诊,因此它的发现几乎都是在手

子宫肌瘤需要检查什么

1.超声检查 为目前最为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超声检查既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提供参考,又助于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 2.诊断性刮宫 通过宫腔探针探测子宫腔大小及方向,感觉宫腔形态,了解宫腔内无肿块及其所在部位。对于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常需鉴别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性刮宫具重要价值。 3.宫腔镜检查 在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无赘生物,助于黏膜下肌瘤的诊断。 4.腹腔镜检查 当肌瘤须与卵巢

子宫肌瘤诊断与鉴别

子宫肌瘤诊断一般不困难,时因为病史不清楚或体征表现不典型,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鉴别诊断的要点是把握住各关疾病的特点,将所得病史与检查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周密分析,作出子宫肌瘤 鉴别。 1.宫内妊娠 在妊娠前3个月,个别孕妇仍按月少量流血,如误认为月经正常来潮而子宫又增大,往往错诊为肌瘤。应详细追问以往月经史(包括量的多少),无生育史,年龄多大(年青的肌瘤机会更少);还应注意无妊娠反应。子宫肌瘤诊断如为妊娠,子宫增大符合月经减少的月份; 肌瘤者子宫较硬。此外妊娠者外阴、阴道着紫蓝色,子宫颈柔软,

子宫肉瘤诊疗指南

子宫肉瘤常见类型三种,最常见的是子宫平滑肌肉瘤,其来源于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的平滑肌细泡,可单独存在或与平滑肌瘤并存。其次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较少见的是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亦称恶性苗勒管混合瘤或癌肉瘤,它来源于苗勒管衍生物中分化最差的子宫内膜间质组织,同时含恶性的上皮成分和恶性的间质成分,即癌和肉瘤成分。 子宫肉瘤的常见症状:(1)阴道不规则流血为最常见的症状(67%)。(2)下腹疼痛、下坠等不适感(25%)。(3)压迫症状 肿物较大时则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急、尿频、尿潴留、便

子宫肌瘤子宫肉瘤是一回事吗

很多女性都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子宫肌瘤子宫肉瘤是一回事吗?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只一字之差,两种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而且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子宫肉瘤是恶性肿瘤,是非常罕见的一种妇科病。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认识一下这两种病,看看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子宫肌瘤常识: 是侵害女性子宫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30到50岁的育龄妇女,主要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其中少量结缔组织纤维仅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又因其发病和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关,故属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