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脑血栓的护理措施

脑血栓的护理措施

首先家有脑血栓病人,家人一定要护理周全,尤其是瘫痪在床的病人,家人更要注意病人皮肤的清洁,经常给患者按摩,一般两个小时翻一次身,大便完后要及时清洗干净,然后擦上爽身粉。患者最好能有全天陪护人员,注意观察病情,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治疗。

有些病人手脚不方便活动,有些是嘴不方便活动,也有的是吞咽肌肉不能很好的工作,这些都是不能确定的,因为血栓后压迫的脑神经区域不同发病也不同,如果病人病后出现吞咽困难,对饮食要求很大,轻型病人需要食流质食物或粘稠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重症病人将通过胃管进食,不然会让食物误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病人肢体活动不便,家人要经常为病人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也要经常帮助和鼓励病人进行活动,防止患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防止肢体挛缩变形。

家人应该更关心患者,尽理满足他的一些需求,病人刚得病时心情比较急躁,家人要好好的开导病人,病后家人的护理可以更好的缓解病人的病痛,所以作为患者的家人一定要多陪陪他们。康复期可配合服用以活性地龙蛋白和多种动植物多肽为主要原料的多肽地龙配方,随着血栓的溶解,血管的软化、微循环的改善,激活大脑血管,促进大脑微血管的再生,对康复意义重大。

脑血栓的6大护理措施

1、环境护理

1、脑血栓患者的房间,要有充足的阳光,温湿度要保持适中,要经常开窗透气。

2、脑血栓患者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减低脑代谢,减少脑需痒量。

3、脑血栓患者的床单、被套等要按时的清洁,以防褥疮的发生。

4、脑血栓患者的床,要加床栏,以防病人坠床而加重病情。

2、口腔护理

脑血栓患者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洁,清除口臭,防止口腔粘膜干燥,排除蓄积的细菌,这样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口腔炎等合并症。如果有痰和其他分泌物时,要立即吸痰、排除分泌物。

3、饮食护理

脑血栓患者的饮食,要有营养且容易消化。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发病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如果患者吞咽苦难,可以给流食或者半流质饮食,如果有尿路感染,则要补充足量的水分。

4、心里护理

脑血栓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暴躁等情绪,家属朋友们一定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安慰和鼓舞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给予患者心理的安慰和呵护,要对他们有耐心,不要辱骂它们。

5、药物护理

脑血栓患者在用药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给药前要做相关的化验,严格注意给药的计量,密切观察皮肤粘膜、大小便、血压、有无出血等情况,一旦发生出血要立刻通知医生。

6、一般护理

脑血栓患者在用药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给药前要做相关的化验,严格注意给药的计量,密切观察皮肤粘膜、大小便、血压、有无出血等情况,一旦发生出血要立刻通知医生。

脑溢血的护理措施

1 评估病情加强预见性观察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了解术中详细情况,以便对病情有基本评估。做好术后第一次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的监测等(后半小时监测1次)并记录,以利进行病情动态观察对比分析。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是判断病情轻重和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呼唤和给予刺激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对瞳孔大小、形状、光反射严密观测,一旦有异常改变立即报告医生。如护理观察中发现意识状况改变,有加深之趋势;患者病情曾一度有好转,意识障碍减轻或神志基本清楚,后又渐渐转变成反应迟钝、神志不清;或有不同程度术侧瞳孔散大、光反应减弱,应报告医生行CT复查证实颅内有无再次出血。

2 保持术后血压稳定,避免发生再出血 术后血压波动大或急剧增高是发生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故监控血压尤为重要,况且术后72 h内为脑水肿高峰期,病情尚不稳定,尤其用降压药物时观察效果,用硝酸甘油和立其丁时,随时调节泵入量,设置5~15 min监测血压1次。可进食者或有胃管者改用口服降压药。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 mmHg,不宜过度降血压,否则导致脑灌注不足,引起脑组织广泛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不利脑功能恢复。

3 有效控制高热,减少再出血诱因 高血压脑出血多累及丘脑下部可致高热发生。体温38.5 ℃~40.0 ℃,给予物理降温、冰盐水加阿司匹林保留灌肠,尽量控制体温在37 ℃以下,对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冰帽冰毯降温,实施亚低温疗法,冰帽持续应用保护脑组织,并做好减轻脑水肿的护理,保证脱水药物的快速输注,观察尿量了解脱水降颅压效果及肾功情况。

4 加强肺部护理,预防感染和低氧血症亦是预防再出血的重要环节 为保持气道通畅改善有效通气量,可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持续吸氧SpO2监测,q2 h翻身叩背1次,头部制动,持续气道湿化每昼夜不少于200 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及时吸痰,要注意自上而下旋转吸痰,不可在气道内反复上下抽吸,以免损伤气管黏膜,调节合适的负压300~400 mmHg,每次吸痰持续时间不宜超过15 s,也不可引起剧咳、发绀,头部不可过分抬起摆动、同时观察监护仪显示SpO2数值,如荧屏上持续出现心率增快或不整、呼吸不规则、SpO2下降应停止吸痰,并给予高流量吸氧,待症状改善后再行气道内吸痰。吸痰注意无菌技术操作最为重要,先吸气管内再吸气管外痰液及口、鼻腔分泌物,不可重复使用,一次1根。

5 避免躁动引起颅压增高 对术后躁动、癫痫发作的均应及时排除原因和应用镇静和抗癫痫药物,并施于安全防范措施(如约束带、床栏等),防止脑缺氧、脑水肿加重,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6 做好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再拔管,最长者放置达16天,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特别重要。防止打结、扭转、拔脱,检查是否通畅,可用一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另一手由内向外挤压引流管,这样可把凝固的小血块挤掉。对侧脑室或血肿腔置引流管的患者,除注意防管脱落、保持通畅、预防感染外,重点观察每日引流量、颜色。颜色鲜红,提示脑内有继续出血的可能,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处治。床头可抬高15°~30°,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减轻脑水肿,减少引流液的分泌。拔管后注意伤口敷料的干燥,合理安排20%甘露醇静滴降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以免颅内压过高,脑脊液从未愈合伤口处渗出。不利伤口愈合,增加颅内感染体会。

脑溢血的护理措施

脑溢血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是及其高的,但脑溢血又是非常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疾病,所以对脑溢血的护理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护理得好可以预防脑溢血再次复发,所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脑溢血的护理措施。

1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1.1 评估病情加强预见性观察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了解术中详细情况,以便对病情有基本评估。做好术后第一次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的监测等后半小时监测1次并记录,以利进行病情动态观察对比分析。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是判断病情轻重和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呼唤和给予刺激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对瞳孔大小、形状、光反射严密观测,一旦有异常改变立即报告医生。如护理观察中发现意识状况改变,有加深之趋势;患者病情曾一度有好转,意识障碍减轻或神志基本清楚,后又渐渐转变成反应迟钝、神志不清;或有不同程度术侧瞳孔散大、光反应减弱,应报告医生行CT复查证实颅内有无再次出血。

1.2 保持术后血压稳定,避免发生再出血 术后血压波动大或急剧增高是发生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故监控血压尤为重要,况且术后72 h内为脑水肿高峰期,病情尚不稳定,尤其用降压药物时观察效果,用硝酸甘油和立其丁时,随时调节泵入量,设置5~15 min监测血压1次。可进食者或有胃管者改用口服降压药。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 mmHg,不宜过度降血压,否则导致脑灌注不足,引起脑组织广泛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不利脑功能恢复。

1.3 有效控制高热,减少再出血诱因 高血压脑出血多累及丘脑下部可致高热发生。体温38.5 ℃~40.0 ℃,给予物理降温、冰盐水加阿司匹林保留灌肠,尽量控制体温在37 ℃以下,对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冰帽冰毯降温,实施亚低温疗法,冰帽持续应用保护脑组织,并做好减轻脑水肿的护理,保证脱水药物的快速输注,观察尿量了解脱水降颅压效果及肾功情况。

1.4 加强肺部护理,预防感染和低氧血症亦是预防再出血的重要环节 为保持气道通畅改善有效通气量,可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持续吸氧SpO2监测,q2 h翻身叩背1次,头部制动,持续气道湿化每昼夜不少于200 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及时吸痰,要注意自上而下旋转吸痰,不可在气道内反复上下抽吸,以免损伤气管黏膜,调节合适的负压 300~400 mmHg,每次吸痰持续时间不宜超过15 s,也不可引起剧咳、发绀,头部不可过分抬起摆动、同时观察监护仪显示SpO2数值,如荧屏上持续出现心率增快或不整、呼吸不规则、SpO2下降应停止吸痰,并给予高流量吸氧,待症状改善后再行气道内吸痰。吸痰注意无菌技术操作最为重要,先吸气管内再吸气管外痰液及口、鼻腔分泌物,不可重复使用,一次1 根。

1.5 避免躁动引起颅压增高 对术后躁动、癫痫发作的均应及时排除原因和应用镇静和抗癫痫药物,并施于安全防范措施如约束带、床栏等,防止脑缺氧、脑水肿加重,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1.6 做好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再拔管,最长者放置达16天,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特别重要。防止打结、扭转、拔脱,检查是否通畅,可用一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另一手由内向外挤压引流管,这样可把凝固的小血块挤掉。对侧脑室或血肿腔置引流管的患者,除注意防管脱落、保持通畅、预防感染外,重点观察每日引流量、颜色。颜色鲜红,提示脑内有继续出血的可能,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处治。床头可抬高15°~30°,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减轻脑水肿,减少引流液的分泌。拔管后注意伤口敷料的干燥,合理安排20%甘露醇静滴降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以免颅内压过高,脑脊液从未愈合伤口处渗出。不利伤口愈合,增加颅内感染体会。

温馨提示:以上所讲的都是脑溢血的护理措施,这对防止脑溢血复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如果病情严重,就应该及时的前往医院治疗,最后,希望大家身体健康。

脑血栓的护理措施 环境护理

1、脑血栓患者的房间,要有充足的阳光,温湿度要保持适中,要经常开窗透气。

2、脑血栓患者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减低脑代谢,减少脑需痒量。

3、脑血栓患者的床单、被套等要按时的清洁,以防褥疮的发生。

4、脑血栓患者的床,要加床栏,以防病人坠床而加重病情。

肺栓塞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急性肺栓塞溶栓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松动,极易脱落,要绝对卧床2周,不能做双下肢用力的动作及做双下肢按摩。另外,要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要积极治疗,以免咳嗽时腹压增大,造成血栓脱落;吸烟者应戏劝其戒烟;卧床期间所有的外出检查均要平车接送。

溶栓后患者临床上自觉症状减轻,均有不同程度的想下床活动的愿望,这时患者应了解溶栓后仍需卧床休息,以免栓子脱落,造成再栓塞。

急性肺栓塞溶栓后,卧床时间较长,平时要注意患者皮肤保护,如床垫的软硬度要适中,保持皮肤干燥、床单平整。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每2~3小时翻身1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破损。

肺栓塞的病人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为宜,保证疾病恢复期的营养。

肺栓塞的病人除了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或甘油灌肠,避免保持大便通便,防止血压升高引起再次肺栓塞。

1、定期随诊,按时服药,特别是抗凝剂的服用,一定要保证按医嘱服用;

2、自我观察出血现象;

3、按照医嘱定期复查抗凝指标,了解并学会看抗凝指标化验单;

4、平时生活中注意下肢的活动,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可穿弹力袜等,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液滞留,血栓复发;⑤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就医。

脑血栓的6大护理措施

脑血栓护理方法:

1、环境护理

1、脑血栓患者的房间,要有充足的阳光,温湿度要保持适中,要经常开窗透气。

2、脑血栓患者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减低脑代谢,减少脑需痒量。

3、脑血栓患者的床单、被套等要按时的清洁,以防褥疮的发生。

4、脑血栓患者的床,要加床栏,以防病人坠床而加重病情。

2、口腔护理

脑血栓患者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洁,清除口臭,防止口腔粘膜干燥,排除蓄积的细菌,这样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口腔炎等合并症。如果有痰和其他分泌物时,要立即吸痰、排除分泌物。

3、饮食护理

脑血栓患者的饮食,要有营养且容易消化。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发病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如果患者吞咽苦难,可以给流食或者半流质饮食,如果有尿路感染,则要补充足量的水分。

4、心里护理

脑血栓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暴躁等情绪,家属朋友们一定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安慰和鼓舞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给予患者心理的安慰和呵护,要对他们有耐心,不要辱骂它们。

5、药物护理

脑血栓患者在用药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给药前要做相关的化验,严格注意给药的计量,密切观察皮肤粘膜、大小便、血压、有无出血等情况,一旦发生出血要立刻通知医生。

6、一般护理

脑血栓患者在用药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给药前要做相关的化验,严格注意给药的计量,密切观察皮肤粘膜、大小便、血压、有无出血等情况,一旦发生出血要立刻通知医生。

细述血栓性静脉炎护理措施

一、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应避免肢体活动,忌用手按摩患肢皮肤以防止栓子脱落; 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

二、适当应用止血剂。应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止血剂的用法,一般术后 24~ 48小时即应停用。长时间止血合剂无明显治疗作用,反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三、加强患者术后的肢体锻炼。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 6小时协助患者做下肢伸屈运动,改善足、趾与肢体血液循环; 对于术后 24小时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做深呼吸,促进血液回流; 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在床上做肢体活动; 活动不便者,应做肢体上下被动活动或腓肠肌的按摩,以便改善下肢血运。

四、输液时注意更换穿刺部位,如盆腔手术后的患者,不宜采用下肢补液。

五、密切观察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高危因素患者,如手术大、手术时间长、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其早期症状及体征,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六、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的宣教工作,向患者细 致地解释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脑溢血的护理措施

1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1.1 评估病情加强预见性观察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了解术中详细情况,以便对病情有基本评估。做好术后第一次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的监测等(后半小时监测1次)并记录,以利进行病情动态观察对比分析。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是判断病情轻重和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呼唤和给予刺激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对瞳孔大小、形状、光反射严密观测,一旦有异常改变立即报告医生。如护理观察中发现意识状况改变,有加深之趋势;患者病情曾一度有好转,意识障碍减轻或神志基本清楚,后又渐渐转变成反应迟钝、神志不清;或有不同程度术侧瞳孔散大、光反应减弱,应报告医生行CT复查证实颅内有无再次出血。

1.2 保持术后血压稳定,避免发生再出血 术后血压波动大或急剧增高是发生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故监控血压尤为重要,况且术后72 h内为脑水肿高峰期,病情尚不稳定,尤其用降压药物时观察效果,用硝酸甘油和立其丁时,随时调节泵入量,设置5~15 min监测血压1次。可进食者或有胃管者改用口服降压药。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 mmHg,不宜过度降血压,否则导致脑灌注不足,引起脑组织广泛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不利脑功能恢复。

1.3 有效控制高热,减少再出血诱因 高血压脑出血多累及丘脑下部可致高热发生。体温38.5 ℃~40.0 ℃,给予物理降温、冰盐水加阿司匹林保留灌肠,尽量控制体温在37 ℃以下,对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冰帽冰毯降温,实施亚低温疗法,冰帽持续应用保护脑组织,并做好减轻脑水肿的护理,保证脱水药物的快速输注,观察尿量了解脱水降颅压效果及肾功情况。

1.4 加强肺部护理,预防感染和低氧血症亦是预防再出血的重要环节 为保持气道通畅改善有效通气量,可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持续吸氧SpO2监测,q2 h翻身叩背1次,头部制动,持续气道湿化每昼夜不少于200 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及时吸痰,要注意自上而下旋转吸痰,不可在气道内反复上下抽吸,以免损伤气管黏膜,调节合适的负压300~400 mmHg,每次吸痰持续时间不宜超过15 s,也不可引起剧咳、发绀,头部不可过分抬起摆动、同时观察监护仪显示SpO2数值,如荧屏上持续出现心率增快或不整、呼吸不规则、SpO2下降应停止吸痰,并给予高流量吸氧,待症状改善后再行气道内吸痰。吸痰注意无菌技术操作最为重要,先吸气管内再吸气管外痰液及口、鼻腔分泌物,不可重复使用,一次1根。

1.5 避免躁动引起颅压增高 对术后躁动、癫痫发作的均应及时排除原因和应用镇静和抗癫痫药物,并施于安全防范措施(如约束带、床栏等),防止脑缺氧、脑水肿加重,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1.6 做好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再拔管,最长者放置达16天,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特别重要。防止打结、扭转、拔脱,检查是否通畅,可用一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另一手由内向外挤压引流管,这样可把凝固的小血块挤掉。对侧脑室或血肿腔置引流管的患者,除注意防管脱落、保持通畅、预防感染外,重点观察每日引流量、颜色。颜色鲜红,提示脑内有继续出血的可能,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处治。床头可抬高15°~30°,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减轻脑水肿,减少引流液的分泌。拔管后注意伤口敷料的干燥,合理安排20%甘露醇静滴降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以免颅内压过高,脑脊液从未愈合伤口处渗出。不利伤口愈合,增加颅内感染体会。

脑梗溶栓治疗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患者为急性发病,来势凶,发展快,自理能力下降,精神及心理压力大,加上对溶栓治疗不了解,往往心存疑虑和恐惧。护士应耐心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同时要关心、同情、体贴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说明溶栓的必要性,详细介绍溶栓的方法和效果,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和恐惧,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把握溶栓最佳时机溶栓治疗的效果与患者接受治疗的时机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认为发病6h以内为治疗有效的最佳时间。护士须即刻准确采取血标本送检,如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等,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措施落实患者的诊治护理[2]。

3排除禁忌症进行溶栓治疗前详细做入院评估,准确快速采集病史,严格掌握溶栓禁忌症。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脑溢血病史,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排除,给与急查CT和血常规。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8O~200mmHg,舒张压<10OmmHg。

相关推荐

脑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由于担负任务过重,精神极度紧张或长途旅行和过于疲劳等情况极易诱发脑出血。在这些情况下应该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注意保暖,天热时注意降温。在患者病情稳定送往医院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还可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 脑出血患者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理,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保持镇静立即将患者平卧。千万不要急着将病人送往医院,以免路途震荡,可将其头偏向一侧,

脑震荡的护理措施

头部受到暴力打击后,引起暂时的意识丧失,称为脑震荡。 脑震荡是闭合性颅脑损伤。 中程度最轻的一种。 它可单独发生,也可同其他脑损伤如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等合并存在。 脑震荡的表现为意识丧失,一般程度比较的轻,历时也比较的短,有很少的人超过半小时以上的; 近事遗忘,即伤员不仅对记忆受伤当时及受伤前后的事情,对伤后最近发生的事情亦往往遗忘,然而对过去的事情则能清楚回忆。 此外,脑震荡患者在清醒后常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但这些症状一般比较轻微,不致引起伤员躁动不安等情况。 脑震荡可以自愈。 在受伤后数天之内应

贫血护理措施

1.依据贫血患者的具体状况给予休息和活动。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2.饮食按照贫血患者饮食原则,结合贫血的原因补充缺乏物质和调整饮食结构。如对于营养不良性贫血,给予富含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的饮食;口腔炎、舌炎患者进温热软食。重型再障患者有出血倾向,宜给予无渣半流食物;高热或消化道出血时,应给予无渣或流质饮食;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应禁食。 3.遵医嘱正确给予治疗贫血药物,及时

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观察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的观察护理,主要分为现场急救的护理,还有一般情况的护理。现场急救那就是争分夺秒地抢救心脏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的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出血注意补充血容量,还要注意颅脑有没有外伤,伤口有没有脑组织外露,注意脑组织的消毒保护,避免脑组织受压。然后尽早地使用抗生素,还有破伤风,严密地监测生命体征。 一般护理主要就是包括体位,营养支持,体温的管理,还有躁动的护理,包括呼吸道的通畅护理。体位一般意识清醒的,就采用斜坡位,如果昏迷的患者,一般采用侧卧或者侧俯位。营养支持一般来说昏迷的患者是禁食的,但

小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1、预防并发症 (1)每日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2)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并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应及早治疗。 (3)瘫痪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为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需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以足够水分。定时定点给便器排便,必要时应用通便药物、灌肠。 2、心理护理 病人常有忧郁、沮

常见的脑血栓急救措施

常见的脑血栓急救措施!脑血栓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患者朋友的正常生活,所以一旦患病就要及时的治疗,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常见的脑血栓急救措施吧! 常见的脑血栓急救措施! 1.适当地活动 可以起到改善脑循环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2.改善脑部血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面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维脑路通、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等药。 3.溶血栓疗法 常用尿激酶、链激酶溶解血栓。溶栓治疗应早期应用的原因,是由于血栓形成

脑血栓预防措施 饮食预防

饮食疗法在预防脑血栓中有重要的作用。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等的摄入,要多吃蛋白类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长期吃葱有降低胆固醇、减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饮食要少糖,控制总热量,养成合理均衡的进食习惯。

老年痴呆护理措施

常见的老年痴呆护理措施!这一直是患者家属关心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得了老年痴呆不但要及时的治疗,还要合理的护理,那么常见的老年痴呆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常见的老年痴呆护理措施! 首先老年痴呆患者的保健应注意多补充维生素d,老人除了常吃富含维生素d的多脂鱼和鸡蛋之外,更重要的是经常晒太阳。银杏黄酮可促进大脑血管微环,直接保护神经细胞,从而做好老年痴呆的保健工作。新研究发现,缺少维生素d的老人罹患老年痴呆的危险增加5倍。 其次专家建议老年痴呆患者每天喝1杯茶或咖啡,就是最有效的老年痴呆的保健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是如何治疗的

一、脑血栓: 脑栓塞的治疗应包括对于原发病即栓子来源器官病变的治疗和脑栓塞的治疗两部分。脑栓塞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脑循环,减轻缺血缺氧所致的脑损害。各种治疗措施与脑梗死大致相同,由于脑栓塞极易发生梗死后出血,故抗凝治疗必须慎重。这是介绍治疗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1.一般处理: ①卧床及镇静处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心脏功能。③注意营养状况,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④加强护理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等并发证的发生。 2.脱水降颅压: 是治疗脑栓塞的主要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以降低病死率。常用

预防脑血栓措施都有哪些

预防脑血栓措施一、保证充足的饮水 饮水不足则体内血液粘稠度会增高,囤积的废物也难以排出。所以充足的饮水对于脑血栓的预防很重要。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毫升。对老年人来说更要多饮水,因为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 预防脑血栓措施二、饮食调整 按照多品种适量与平衡的饮食原则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适当选用对于脑血栓的预防效果很好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番茄韭菜、芹菜、海带、紫菜、黑木耳、银耳、桃仁山楂、香瓜、木瓜、草莓、柠檬、葡萄、菠萝、鲑鱼、鲭鱼、沙丁鱼等,对降低血粘度,减少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