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有哪些症状 宝宝不同疾病的发烧症状
宝宝发烧有哪些症状 宝宝不同疾病的发烧症状
1、过热
脸色潮红、易发脾气、没有胃口、头发湿、长痱子。宝宝可能是坐在太阳下、关着门的车里、温暖的房间或穿得太厚了。
2、流感
感冒症状严重、流鼻涕、咳嗽、腹泻、呕吐、胃口不好、易发脾气,突然发烧,一般在38.3℃以上。常见于冬春季节。
3、普通感冒
流清鼻涕,一周左右后清鼻涕多半会变成灰、黄或绿色的浓鼻涕,可能会咳嗽或发低烧。烧退后,宝宝玩耍和吃饭都相当正常,如果不是这样,那可能是有比感冒更严重的问题。
4、手足口病
长小水泡,比如嘴里、手心或脚掌(也可能在屁股上)。低烧、嗓子疼、没有胃口。在四五岁的小朋友中最常见,但任何年龄段的宝宝都可能出现。
5、龈口炎
嘴里或嘴唇上长小红泡。发烧,可能会不愿意吃喝、口臭,可能有脱水现象。
6、幼儿急疹
发烧通常超过39℃,持续3~5天,可能会在发烧前或伴随发烧流鼻涕。然后身上起红色的皮疹,进而扩散到脖子、脸和胳膊上。6个月~3岁的孩子最容易出现。
7、尿路感染
易发脾气,可能会表现出小便疼痛的某些迹象,小便混浊、带血或有臭味。有时候还会呕吐或拉肚子。通常会发烧,有时也没有其他症状。
8、肺炎
感冒似乎越来越重,持续咳嗽,呼吸急促而费力,发烧,打冷战。
9、胃肠炎
发烧可能是最先出现的症状,接着会恶心、抽筋、打冷战、呕吐或拉肚子。
11、血液感染,要立即去医院。
高烧、呕吐、腹泻、易发脾气。有时候只有发烧这一种症状。
12、脑膜炎,要立即去医院
发烧、呕吐、易发脾气、胃口不好、前囟门突出。
13、耳部感染
烦躁、哭闹、拽耳朵,发烧,体温超过37.8℃,可能会呕吐、拉肚子、胃口不好。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耳朵里会流出黄水或白水。感冒后最常见。
宝宝发烧有什么症状
给孩子测体温,不是随便一个体温计就可以的,也不是直接放入腋窝就准确。为了准确判断孩子的体温,家长首先要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临床儿科常采用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耳温枪、红外线温度计。
①最新的“欧洲宝宝发热指南”(2016 SIP指南:宝宝发热的管理)建议:5岁以内宝宝测量体温,推荐测量腋窝体温,不建议测量肛温和口腔温度。
肛温测量体温宝宝常有不适感,需要将体温计插入孩子肛门1.5cm,故也需要家长有一定护理水平;口腔测量温度,小年龄段宝宝易咬碎体温计,或可能伤害口腔黏膜。
②指南建议选用体温计测量如下:
4岁以下婴幼儿,建议腋窝下使用电子体温计。因水银体温计小年龄组测量体温不配合,容易引发破碎,进而水银外漏和玻璃片损伤,而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差异度很小,所以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
4-5岁宝宝,可以选用以下任意一种:腋窝下使用电子体温计,腋窝下使用水银体温计,红外线耳膜温度计。5岁以上宝宝,可以选择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或口腔温度。
③注意:
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额部体温不可靠,不能代表体表实际温度,不建议使用。在宝宝洗澡、喝热水热饮、剧烈活动后,不建议测量体温,以上情况影响实际体温,需要半小时后再测量。
④测量方式:
将体温计用酒精棉球擦洗;清水冲干净,待擦干体温计后,把水银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用纸巾擦干宝宝腋窝的汗水;放置体温计的温度感应端于腋窝深处,腋窝夹紧静置3-5分钟后,可取出读数。而电子体温计待嘟嘟响后取出读数。
宝宝发烧有什么症状
发烧症状
发烧有什么症状呢?相信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体温升高。体温身上的确是发烧的一种症状,那发烧还有什么症状呢?不知道的朋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体温上升期
体温上升期常伴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皮肤苍白是因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冲动经交感神经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减少所致,甚至伴有皮肤温度下降。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中枢发出的冲动再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及竖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
(1)骤升型
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发生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等。
(2)缓升型
当出现发烧情况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变现出体温不断的升高,在数日的时间内达到高峰,患者这个时候会出现寒战现象。而主要引起这类发烧的原因大多数是伤寒、结核病等。
2.高热期
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则可为数周。在此期中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不再发出寒战冲动,故寒战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使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宝宝发烧的症状
宝宝发烧有哪些症状呢?其实,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宝宝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宝宝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宝宝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宝宝出现了脖子僵硬、不灵活的情况。大腿、手臂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有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的症状。
5、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宝宝发烧症状表现
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身体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种自动反应,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探讨是什幺疾病引起的,再来治疗,而不是马上退烧到正常体温。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宝宝发烧,可能会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如:脸红、咳嗽、全身倦怠无力、酸痛、头晕、头痛、呕吐、腹痛、嗜睡、活动力差、食欲不振、吵闹、不安、哭泣等,让妈咪感到很心疼。不过,也有些宝宝发烧时并无任何异状,有的宝宝发烧会被长辈误认为是在长牙,而遭到忽略。
遇到宝宝体温偏高,建议妈咪不妨先做客观的评估,如小宝宝是否刚洗完热水澡,或是天气太热、穿太多、室内通风不良、刚喝完热的饮料等,约待半个小时后再帮孩子量一次体温,通常会有1~1.5℃的落差。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后,再来考虑是否需要送医院的问题。
当身体体温大于38℃时(肛温、耳温),可称为发烧。它是人类身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提醒我们 “宝宝可能生病了。”许多家长会误以为发烧都是有害的,烧太久可能会把小宝宝的脑子烧坏掉。但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烧坏脑袋”,其实烧坏脑袋的并不是单纯的发烧,而是由于小宝宝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而言,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症状,真正影响脑部的是脑部严重感染病症。
宝宝发烧抽搐症状
小儿发烧抽搐主要表现于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小儿发烧抽搐的症状,最好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此外要进行物理降温,可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以帮助降低体温。若抽搐不止,应立刻上医院就诊。
小儿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临床上将小儿发烧抽搐(高热惊厥)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
宝宝发烧症状
如果爸妈怀疑宝宝发烧,除了从体温上确认,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判断:
额头很烫,脸蛋发红,手心滚烫;
孩子会感觉口干;
相对平时,宝宝哭闹情况会加重;
精神状态不好;
有时候也会出现酣睡;
提不起食欲。
儿童发烧38.7应该怎么做
如果宝宝不是高烧,或者没有其他不良症状,宝宝发烧38.5℃以下时,家长为宝宝退热主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洗澡、热水泡脚、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给孩子充足的水分补充,如果室温足够高不要给孩子穿戴太多,适当散热。
宝宝发烧38.5℃以上时,家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为宝宝退热的同时,还可以借助药物为宝宝退热,退热药可选择宝宝较容易接受的退热栓。建议家长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送宝宝立即就医。
注意: 发烧若伴有下列任何情况则应立刻送医。
发烧超过38.5℃;活动力差、虚弱、呼吸困难、无法进食、剧烈呕吐、抽筋、头部僵硬、身上出现紫斑、二个月以下之幼儿、儿童本身患有严重疾病、连续发烧二天以上。
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