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瘫痪老人生褥疮了应该要怎么办

瘫痪老人生褥疮了应该要怎么办

瘫痪老人因为身体比较虚弱,无法自行翻身,所以其皮肤会因为长期受压而受到损害,发生坏死以及溃烂的情况。想要治疗褥疮首先就是需要避免皮肤长期受压,家人应该经常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定期检查,同时按摩患者的受压部位,最好是每日早晚都按摩一次。如果受压部位皮肤有发红的迹象则可以在给患者翻身后使用红花酒精按摩局部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

褥疮这类疾病多发于长期卧床的人群,其是由于皮下组织缺血而导致的,一开始患者身体上会出现红斑,然后就是发展成水疱,最后就会发生溃疡的现象。褥疮需要尽早进行治疗,治疗的第一步就是保证患处不再受压,因为只有血液循环正常了褥疮才有消退的可能性。出现溃烂现象说明褥疮已经达到二度或是三度,如果是二度褥疮可以使用外涂抗生素软膏的治疗办法。三度褥疮患者则需要在清除腐肉后再进行治疗。

脊柱骨折引起什么并发症

( l )褥疮:截瘫患者皮肤失去感觉,局部血循不佳,骨隆起部皮肤长期受压后易发生褥疮,引起感染和炎性渗出,并可向深部发展达到骨骼引起骨髓炎,褥疮不易愈合甚至可因大量消耗和感染而死亡。

( 2 )泌尿系统感染:因尿醋留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和结石。

( 3 )关节僵硬和畸形:因肢体瘫痪或痉挛在下肢常发生足下垂、髓内收畸形,并常发生关节僵硬,另外在骸关节周围可发生异位骨化。

( 4 )呼吸系统感染:高位截瘫患者肋间肌麻痹,肺活量小,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肺部感染。

( 5 )对症治疗:体温失调:颈髓损伤时常发生高烧(40 ℃ 以上)或低温(35 ℃ 以下),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调节和适应能力所致。加上瘫痪平面以下无汗不能排热。

中风怎么锻炼

1、坚持锻炼四肢,避免肌肉萎缩。

中风后老人可能会行动不便,这时最好不要一直卧床休息,反而要适量运动四肢,防止肌肉萎缩。另外,经常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方法。等到肢体可以主动活动时,就应鼓励老人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档或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轻者可用健身球)。再进一步,则可搀着老人练习站立和行走了。

2、注意防止四肢畸形

老人中风后可能会出现四肢中某些部位无力的状况,即俗称的瘫痪。此时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度,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度。

3、注意预防褥疮

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并压迫疮面。

褥疮是怎么形成的

褥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血氧,组织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溃烂甚至坏死,致使皮肤正常功能尚失,俗称褥疮。因瘫痪、老弱等原因造成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发生。

一般家庭成员大多会因压疮的防范知识缺乏,使很多卧床居家老人,引发压疮,继之又继发感染,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而且,家属往往是在压疮达到II-IV期或不可分期时,才将患者送到医院治疗。此时创面的修复过程已是非常困难,过程也较为漫长。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应重视做好压疮发生的防范,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

首先将创面用生理盐水消毒清洗后,将药膏直接涂在创面上,15分钟左右立即止痛。褥疮病情稍严重者可能在创面出现分泌物,可以是水点、水珠、脓血、腐肉等异物,一般可自动脱落,清理过程中不要用力摩擦,创面发白也是正常现象。

脑膜炎的注意事项

1、脑炎发病时多有高热,当患儿体温上升、有寒战时要注意保暖;用退热药时要充分给患儿补充水分;热退后,要及时帮患儿更换掉汗湿的衣服。

2、让昏迷的患儿采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便随时让分泌物排出;每两小时帮患儿翻身1次,妈咪可以轻拍患儿的背部以帮助痰顺利排出。

3、有瘫痪后遗症的患儿,要让瘫痪的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且及早对患儿肢体的肌肉进行按摩及做伸缩运动。

4、对卧床的患儿,要注意避免发生褥疮,所以妈咪要帮患儿多翻身,并且使用防褥疮气垫;若已经发生褥疮,症状轻微可用灯烤,方法为,用一只60瓦灯泡,放在离褥疮3~4厘米处,每次烤15分钟,每天2次,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

如何给瘫痪老人按摩

1、给瘫痪老人按摩的手法

1.1、抚摩:手法较轻,从肢体远端顺着一个方向向近端抚摩,可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1.2、揉擦:手法较重,以手指或手掌均可,方向不限,可来回反复揉擦。有助于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

1.3、揉捏:根据病情而确定手法轻重。硬瘫(瘫痪肢体的肌肉比较僵硬)手法宜轻,软瘫(瘫痪肢体的肌肉松软无力)手法要重一些。可以对肌肉起到一定的促进代谢、恢复功能的作用。

2、经常按摩预防发生褥疮

因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床铺要干燥平整,并保持好个人卫生,可以擦浴,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

3、经常按摩预防患上便秘

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10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可用甘油栓或中药,仍然不能排便时,应予灌肠。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应放置导尿管,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在翻身时应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

另外,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止肢体挛缩、畸形。

脑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脑炎发病时多有高热,当患儿体温上升、有寒战时要注意保暖;用退热药时要充分给患儿补充水分;热退后,要及时帮患儿更换掉汗湿的衣服。

2.让昏迷的患儿采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便随时让分泌物排出;每两小时帮患儿翻身1次,妈咪可以轻拍患儿的背部以帮助痰顺利排出。

3.有瘫痪后遗症的患儿,要让瘫痪的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且及早对患儿肢体的肌肉进行按摩及做伸缩运动。

4.对卧床的患儿,要注意避免发生褥疮,所以妈咪要帮患儿多翻身,并且使用防褥疮气垫;若已经发生褥疮,症状轻微可用灯烤,方法为,用一只60瓦灯泡,放在离褥疮3-4厘米处,每次烤15分钟,每天2次,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

5.对于脑炎恢复期的患儿,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协助患儿继续进行主动锻炼,更好康复。

老年人中风后怎么办 防止肢体畸形

老人中风会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瘫痪,老人长年卧床不起,为了防止四肢畸形,应该将瘫痪老人的肢体用绷带,枕头或沙袋固定在“功能位”。患者易发生足下垂,千万不可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

相关推荐

突发性脑血栓的护理方法

(1)病人应平卧休息,给予营养丰富、多维素及易消化食物饮食。(2)呕吐时,应将口腔内容物及时清除。(3)保护瘫痪肢体,避免擦伤。(4)多翻身和肢体早期作被动运动,以防肌挛缩和恢复肌力。(5)尽早送往医院治疗。 脑血栓的护理点一:注意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的偏瘫病人,且长时间保持某一固定位置或姿势,其身体受压部位,如下背及腰背部皮肤和软组织血循环受阻,营养不良,抵抗力差,致使局部皮肤发红、破溃、糜烂、溃疡,缍形成褥疮。严重时溃疡扩大加深,继发全身感染,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命。为了预防褥疮注意改变卧床姿势

急性脊髓炎恢复期怎么护理

病情观察: 观察有无呼吸肌瘫痪症状,如无感觉平面上升,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时即刻吸氧,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对症护理: 1.做好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男性患者阴囊处易发湿疹,可用2%硼酸液湿敷或涂新松糊软膏。避免损伤皮肤,损伤平面以上忌用热水袋和其他暖具,以防烫伤。 2.预防褥疮,做到四勤。如已发褥疮,应积极换药治疗。 3.做好便秘、尿失禁、尿储留的护理,防治尿路感染。 4.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经常拍背和坐卧位,帮助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 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每Zh更换体位一次。瘫痪肢体

高位截瘫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1.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因尿潴留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泌尿道感染和结石。防止方法:①插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技术,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②冲洗膀胱每日1~2次,可用理盐水,3%硼酸液或0.1%~0.05%呋喃西林液冲洗。③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训练形成自动膀胱,避免膀胱长期空虚而挛缩使膀胱容量减小。④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3000毫升以上。⑤膀胱残余尿量小于100毫升时即可拔除导尿管。⑥有感染时使用抗菌素治疗。目前认为预防泌尿系感染处理尿潴留的最好措施是不予留置导尿管,采用4小时一次的间歇性导尿。 2.关节僵

急性脊髓炎康复治疗注意什么

患者发肢体瘫痪,其预后直接影响其活质量,急性期就应注意肢体按摩及被动活动,保持正常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下肢关节畸形、挛缩和强直。在脊髓受损初期,就应与康复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康复的目的是保持各关节的正常功能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次翻身后将肢体位置摆放正确,做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瘫痪肢体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有利于肌力的恢复。 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大小便失禁、腹泻、发热、出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都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环境中,而在潮湿的环境下。发褥疮的危险会增加5倍,因此须加

脑血管病如何护理

1.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一般脑血管疾病愈后常留后遗症,如偏瘫或全瘫。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使受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甚至溃疡。所以在康复的初期,每2小时翻身按摩皮肤一次,以后时间逐渐延长,每4小时一次,翻身时避免推、拖、拉等动作。被褥平整,无渣屑。 2.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首先促使病人消除依赖心理,建立乐观主义情绪,激励患者达到活自理,坚持锻炼。具体措施:病情稳定24小时后即可施行。初为按摩,家属帮助患者活动四肢,目的为促进血循环、刺激机体感受器,引起反射冲动,防止肌肉、韧带挛缩,保持

为何高位截瘫病人易患褥疮疾病

相信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很多患上褥疮这种疾病的人都是高位截瘫病患者,这与他们身体上原有的疾病难道会存在必然的联系吗?对此褥疮疾病专家介绍,当身体上有高位截瘫之后,病人则需长时间卧床休息,身体各个部分都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运动,机体某一部位如果长期处于受压状态的话,会使得机体微循环受阻,进而引起褥疮疾病的患发。 褥疮的原因主有以下几点: 褥疮原因一、压迫: 许多研究表明,褥疮最主原因是机体组织特别是骨突表面组织长期或过度受压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这一观点已被临床观察证实。人在仰卧位时,骶部、

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1、半身不遂,瘫软无力,或肢体麻木,手足肿胀,气短乏力,自汗心悸,食少便溏,脉细缓,舌黯淡或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还有肢冷畏寒、关节冷痛、便溏腰酸、脉沉迟或沉细等。 2、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反应迟钝,苔腻,脉弦滑或沉滑,腰酸腿软,眩晕耳鸣,舌下脉络曲(粗)张,或见瘀点瘀丝,脉多细或沉涩等。 3、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软瘫。临床上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4、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瘫痪、硬瘫。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

老年人骨折后怎么护理

1.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褥疮。这就是老人骨折后的护理方法之一。 2.预防泌尿道感染 老年骨折病人因卧床大小便需别人照顾,害怕麻烦别人而不敢多喝水,结果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特别是女性病人感染率高。这种老人骨折后的护理较为有效。 3.继续牵引 保持平卧体位,抬高患者脚尖朝上,足跟悬空,由骨科医负责牵引,以保证牵引合理、到位。这也属于老人骨折后的护理措施。

康复期中风偏瘫病人防止跌倒

偏瘫除了脑血管意外之外,脑外伤、脑手术、脑肿瘤等一些使脑细胞损伤的病变,也可造成大脑的运动功能障碍,形成中枢性瘫痪,根据脑的损伤部位,临床上可表现为偏瘫,也可表现为双侧瘫。瘫痪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症状,得当的护理有利于病人康复和存质量提高。护理点如下: 中风偏瘫如何护理 防止跌倒。康复期病人跌交会造成运动能力下降,还会使病人因怕跌交而不愿多动,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 预防褥疮: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换洗,勤整理,勤检查,勤交换(七勤);使用轮椅可加用新型聚氨酯坐垫;床单保持干燥清洁;每周至少擦洗或洗澡一

高位截瘫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因尿潴留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泌尿道感染和结石。 防止方法:①插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技术,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②冲洗膀胱每日1~2次,可用理盐水,3%硼酸液或0.1%~0.05%呋喃西林液冲洗。③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训练形成自动膀胱,避免膀胱长期空虚而挛缩使膀胱容量减小。④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3000毫升以上。⑤膀胱残余尿量小于100毫升时即可拔除导尿管。⑥有感染时使用抗菌素治疗。目前认为预防泌尿系感染处理尿潴留的最好措施是不予留置导尿管,采用4小时一次的间歇性导尿。 2.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