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老人生褥疮了应该要怎么办
瘫痪老人生褥疮了应该要怎么办
瘫痪老人因为身体比较虚弱,无法自行翻身,所以其皮肤会因为长期受压而受到损害,发生坏死以及溃烂的情况。想要治疗褥疮首先就是需要避免皮肤长期受压,家人应该经常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定期检查,同时按摩患者的受压部位,最好是每日早晚都按摩一次。如果受压部位皮肤有发红的迹象则可以在给患者翻身后使用红花酒精按摩局部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
褥疮这类疾病多发于长期卧床的人群,其是由于皮下组织缺血而导致的,一开始患者身体上会出现红斑,然后就是发展成水疱,最后就会发生溃疡的现象。褥疮需要尽早进行治疗,治疗的第一步就是保证患处不再受压,因为只有血液循环正常了褥疮才有消退的可能性。出现溃烂现象说明褥疮已经达到二度或是三度,如果是二度褥疮可以使用外涂抗生素软膏的治疗办法。三度褥疮患者则需要在清除腐肉后再进行治疗。
脊柱骨折引起什么并发症
( l )褥疮:截瘫患者皮肤失去感觉,局部血循不佳,骨隆起部皮肤长期受压后易发生褥疮,引起感染和炎性渗出,并可向深部发展达到骨骼引起骨髓炎,褥疮不易愈合甚至可因大量消耗和感染而死亡。
( 2 )泌尿系统感染:因尿醋留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和结石。
( 3 )关节僵硬和畸形:因肢体瘫痪或痉挛在下肢常发生足下垂、髓内收畸形,并常发生关节僵硬,另外在骸关节周围可发生异位骨化。
( 4 )呼吸系统感染:高位截瘫患者肋间肌麻痹,肺活量小,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肺部感染。
( 5 )对症治疗:体温失调:颈髓损伤时常发生高烧(40 ℃ 以上)或低温(35 ℃ 以下),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调节和适应能力所致。加上瘫痪平面以下无汗不能排热。
中风怎么锻炼
1、坚持锻炼四肢,避免肌肉萎缩。
中风后老人可能会行动不便,这时最好不要一直卧床休息,反而要适量运动四肢,防止肌肉萎缩。另外,经常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方法。等到肢体可以主动活动时,就应鼓励老人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档或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轻者可用健身球)。再进一步,则可搀着老人练习站立和行走了。
2、注意防止四肢畸形
老人中风后可能会出现四肢中某些部位无力的状况,即俗称的瘫痪。此时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度,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度。
3、注意预防褥疮
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并压迫疮面。
褥疮是怎么形成的
褥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血氧,组织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溃烂甚至坏死,致使皮肤正常功能尚失,俗称褥疮。因瘫痪、老弱等原因造成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发生。
一般家庭成员大多会因压疮的防范知识缺乏,使很多卧床居家老人,引发压疮,继之又继发感染,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而且,家属往往是在压疮达到II-IV期或不可分期时,才将患者送到医院治疗。此时创面的修复过程已是非常困难,过程也较为漫长。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应重视做好压疮发生的防范,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
首先将创面用生理盐水消毒清洗后,将药膏直接涂在创面上,15分钟左右立即止痛。褥疮病情稍严重者可能在创面出现分泌物,可以是水点、水珠、脓血、腐肉等异物,一般可自动脱落,清理过程中不要用力摩擦,创面发白也是正常现象。
脑膜炎的注意事项
1、脑炎发病时多有高热,当患儿体温上升、有寒战时要注意保暖;用退热药时要充分给患儿补充水分;热退后,要及时帮患儿更换掉汗湿的衣服。
2、让昏迷的患儿采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便随时让分泌物排出;每两小时帮患儿翻身1次,妈咪可以轻拍患儿的背部以帮助痰顺利排出。
3、有瘫痪后遗症的患儿,要让瘫痪的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且及早对患儿肢体的肌肉进行按摩及做伸缩运动。
4、对卧床的患儿,要注意避免发生褥疮,所以妈咪要帮患儿多翻身,并且使用防褥疮气垫;若已经发生褥疮,症状轻微可用灯烤,方法为,用一只60瓦灯泡,放在离褥疮3~4厘米处,每次烤15分钟,每天2次,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
如何给瘫痪老人按摩
1、给瘫痪老人按摩的手法
1.1、抚摩:手法较轻,从肢体远端顺着一个方向向近端抚摩,可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1.2、揉擦:手法较重,以手指或手掌均可,方向不限,可来回反复揉擦。有助于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
1.3、揉捏:根据病情而确定手法轻重。硬瘫(瘫痪肢体的肌肉比较僵硬)手法宜轻,软瘫(瘫痪肢体的肌肉松软无力)手法要重一些。可以对肌肉起到一定的促进代谢、恢复功能的作用。
2、经常按摩预防发生褥疮
因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床铺要干燥平整,并保持好个人卫生,可以擦浴,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
3、经常按摩预防患上便秘
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10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可用甘油栓或中药,仍然不能排便时,应予灌肠。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应放置导尿管,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在翻身时应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
另外,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止肢体挛缩、畸形。
脑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脑炎发病时多有高热,当患儿体温上升、有寒战时要注意保暖;用退热药时要充分给患儿补充水分;热退后,要及时帮患儿更换掉汗湿的衣服。
2.让昏迷的患儿采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便随时让分泌物排出;每两小时帮患儿翻身1次,妈咪可以轻拍患儿的背部以帮助痰顺利排出。
3.有瘫痪后遗症的患儿,要让瘫痪的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且及早对患儿肢体的肌肉进行按摩及做伸缩运动。
4.对卧床的患儿,要注意避免发生褥疮,所以妈咪要帮患儿多翻身,并且使用防褥疮气垫;若已经发生褥疮,症状轻微可用灯烤,方法为,用一只60瓦灯泡,放在离褥疮3-4厘米处,每次烤15分钟,每天2次,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
5.对于脑炎恢复期的患儿,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协助患儿继续进行主动锻炼,更好康复。
老年人中风后怎么办 防止肢体畸形
老人中风会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瘫痪,老人长年卧床不起,为了防止四肢畸形,应该将瘫痪老人的肢体用绷带,枕头或沙袋固定在“功能位”。患者易发生足下垂,千万不可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