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易房颤心慌气短最要警惕
冬天易房颤心慌气短最要警惕
房颤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房颤患者数量非常多,6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房颤有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高的趋势。针对冬天一些人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疲劳、眩晕的现象,专家提醒说,这样的症状如果频繁出现,就要警惕房颤。
正常人的心跳在每分钟60次至100次,激动或紧张时心跳可能在每分钟140次左右。房颤时心房各部分呈现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心房每分钟“颤动”350次至600次,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如果病情延误太久,最终可能诱发心衰、肺水肿、心绞痛、休克、猝死等重症疾病。”专家说,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往往是房颤患者最先发现的异常情况,体力明显下降、轻微活动就气喘。随着病情的发展,房颤逐渐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据介绍,房颤治疗目前主要有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属于微创介入技术的导管消融术等方式。导管消融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开刀、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一般12小时左右即可下地活动。导管消融术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建议患者去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规范治疗。
冬季可以通过添加衣服、加强保暖以及限制酒精性饮料的摄入,降低高危人群发生房颤的危险。房颤患者要戒烟,限制饮酒,避
怀孕期间心慌怎么办
孕期心慌一般都是正常反应,无需治疗
一般而言,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到了妊娠晚期,多数孕妇都会感觉或轻或重的心慌,或稍微活动之后,就会感觉心慌气短,气喘吁吁。
孕妇到了妊娠晚期,其心脏的工作量要比没有怀孕之前变大了许多,心律一般每分钟增加10次以上,因此有的孕妇反应会比较敏感,出现心慌的表现。另外,到了妊娠晚期,孕妇的子宫明显增大,腹中的胎儿发育也逐渐加快,为了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为了给腹中胎儿提供足够的养分,孕妇往往需要通过加快呼吸来获得更充足的氧气,从而导致心律加速。一般来说,这都是正常的妊娠反应,无需紧张。
孕期也要警惕妊娠期心脏病
孕期并非所有的心慌都是生理性的,尤其是对于稍微运动就会出现心慌症状,且休息之后心慌的症状没有减轻的孕妇,要及时到医院查明发病的原因,谨防合并妊娠期心脏病。
心梗前兆有哪些症状 突然心胸出现不适
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就应警惕了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心慌气短 房颤的警报
房颤危害不仅在心脏
一般人正常情况下的心跳为每分钟60到100次左右,当感到激动或紧张时,心跳一般会有所加快,达到每分钟160次左右。但房颤发生时,心房快速颤动并传到心室,患者会明显感到心脏不规整的“怦怦”跳动。此时,心房每分钟“颤动”的频率会达到350到600次,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从而丧失有效的收缩。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流行病,心房颤动的危害不仅在于心脏,更在于会大大增加血栓和中风的危险。房颤发作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滞留心房内,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就会增高。如果血栓离开心脏进入血液循环,就会阻塞动脉,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中断。一旦血栓流入脑动脉就会导致脑中风。由房颤所引发的脑梗塞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
高血压老人尤需警惕
我国目前有着一支庞大的“房颤大军”,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升高,我国60岁以下人口中房颤的发病率约为1%,6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3%到4%,8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9%。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房颤人数还在不断增长。
指甲上有横纹是怎么回事 补充:容易死亡的6种病症表现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及时就诊。
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出现疲劳,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
老年人活动量通常较小,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心慌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心律失常,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是房颤作祟,如果房颤伴发心脏传导疾病,也很容易进展为室颤。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死亡。
备注:出现上述6种病症时,要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预防下一次病症的出现甚至猝死的发生。
心悸心慌气短是什么情况
当出现心悸心慌气短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还有心功能不全,就是慢性的心力衰竭或者是急性的心力衰竭,有部分的神经官能症它也可以出现。
心慌气短憋气是什么病
1.心慌气短,怕累,一干活就会气短,要吸一大口气才能缓过来,胸口不得劲;
2.怕冷,像现在的天气,一冷就容易感冒,用凉水洗衣服也是不知不觉身体就不舒服,就是感冒。
腰腿酸痛,站欠或走路多脚跟痛,手脚现在容迷易发麻,还爱出汗有时很冰凉,便干尿黄,口苦,易怒,脱发健忘,头晕有时后脑痛,心慌气短,声音低沉,阴囊湿,性功能急降。反正全身很累没精神。请问我得了什么病?极需你们的帮助解救。谢谢!
这情况考虑是阳虚所致的症状。可以服用一些温肾助阳的中成药来调理,比如金匮肾气丸,就应该有比较好的效果。同时,
结合自己按摩一些穴位来调理,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选关元、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每天按摩20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也当显著。
得了心慌气短的人千万要冷静不能做事匆匆忙忙这样更容易加重自己的病情,不要把它当一件,很小的事,一定要去医院就医在医生的叮嘱下,进行用药,千万不能拖,不然,会导致严重的心脏病或心理疾病。
心慌气短警惕肺气肿
很多老年人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血脂、血糖、血压等都挺正常,但平时走路会有气短、心跳加快的现象,令人费解。对此,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心血管科二病区主任医师陈远平教授表示,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多种情况都可能引发心脏危机,而有时不一定是心血管疾病,例如肺气肿在病发的初期,也可表现为心慌、气短。
肺气肿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病理诊断。肺气肿是缓慢发生的,早期无症状,或仅有咳嗽、咯痰,病变发展后,可在运动后感到呼吸困难、气短,继续发展则逐渐力不从心,难以胜任日常工作。肺气肿多与平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长期吸烟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有关。所以一些患有长期支气管炎的老年人需注意。
心慌气短怎么办?
一、土豆 土豆性平微凉,入脾、胃、大肠三经。有效改善肠胃气虚的状况。其实土豆的好处还很多,被誉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补气的食物吃太多会出现胸闷、腹胀的问题,可吃点陈皮。
二、山药 山药补益肺肾之气,贯通天地之气。而且,它不热不燥、性味非常平和,不用担心气机雍滞的困扰。特别适合气虚者食用。 因山药有收敛作用,上火、有实邪或者便秘的人要少吃或者不吃。
三、红薯 补中和血、暖胃生津、益气通便。最好是红皮或者紫皮,且瓜瓤是黄色品种。 老年人不适合吃太多。
四、香菇 性平、归肝经和胃经,对于气血亏虚、不耐劳累有调理作用。补气滋阴。 野香菇多长在山坡之上较为潮湿的地方,对湿气有很强的防御力,所以还有祛湿功能。
五、牛肉 指黄牛的肉。 老幼及消化能力弱的少吃。
六、泥鳅 性平,入脾肺两经。补中益气、利尿祛湿。
七、兔肉 对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人适用。归肝、大肠经,有凉血解毒的作用。
八、糯米 补脾胃、益肺气。能缓和地补养人体正气。
九、韭菜 入肝、胃、肾经。生韭菜辛而行血,熟则甘而补中,能益肝散瘀。吃熟韭菜补肝肾、暖腰膝、温补肾阳,有补气壮阳的作用。 冬、春季节吃比较好。
十、蜂蜜 性平,归脾、肺、大肠经。补益脾气和肺气。通肠道。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都有什么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
房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听诊特点为:①心律绝对不齐;②第一心音强弱不等;③脉率低于心率,这种脉搏脱漏现象称为脉搏短绌或短绌脉
房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忧虑不安。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房颤发作开始时心室率很快,可出现眩晕,甚至晕厥,有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不一,短者仅数秒,可频频发作,长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
二、持续性房颤症状与原有的心脏病和心室率有关。这种房颤的症状主要为:房颤病人感心悸、气短,尤其是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快。持续性房颤者易于发生心力衰竭。房颤时因心房无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紊乱,易发生附壁血栓,导致体、肺循环栓塞,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
三、如果没有其它心脏病,且房颤时心跳又基本正常,病人可以没有任何房颤症状,是在偶然的机会被发现,如果房颤引起心跳过快,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惊慌等,如果有其它的心脏病,就会加重心脏病的症状,尤其会加重心力衰竭,这也是房颤的症状之一。
心房颤动的表现 心慌气短
房颤的时候会有心慌气短的感觉,其实心慌气短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比如说激烈运动时、爬楼梯时,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在休息时不定时出现心慌、难受、气短等症状,一般需要进一步检查,筛查是否有房颤。
如何第一时间发现心房颤动
如何第一时间发现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会有明显的心脏跳动紊乱或者是心跳加快的情况,除此之外还会感到疲劳,头晕眼花、胸部不适或气短等症,如果有这症状应尽快到去医院检查。
张阿姨今年六十有余,从年初到现在,已经进了好几次医院急救中心。发病时心惊肉跳、心慌气短、头晕乏力,过几个小时,也就没事了。反复折腾后,张阿姨才知道自己患了“房颤”。
您总是感到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容易感到疲劳,头晕眼花、胸部不适或气短吗?如果是,那您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患了房颤。房颤的诊断并不困难,房颤发作时的心电图就是确诊的依据。
心房颤动发作时间短暂、频繁者,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目前还没有找到房颤的根本致病原因,但与房颤相关的疾病或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合并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等。
另外,酗酒、长期精神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也有可能引起房颤。
心慌气短的分型
肺源性心慌气短
见於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肺纤维化等。
神经功能性心慌气短
常见於心血管功能紊乱。
心源性心慌气短
见於心脏病患者出现肺淤血、心功能不全,当平卧位时,肺淤血加重,产生胸闷与呼吸困难,坐起後好转。胸闷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绞痛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