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父母怎样教会儿童保护身体隐私

父母怎样教会儿童保护身体隐私

关于幼儿被性伤害的事件经常有发生,告诉孩子身体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是爸爸妈妈应该重视并要做好的事情。

我在进行儿童性健康教育的研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爸爸妈妈们和幼儿园老师可以参考和借鉴:在一张纸上画出男孩和女孩,如果孩子自己能够画出就让孩子自己画,如果孩子年龄小,就由爸爸或妈妈画,画好以后,让孩子用红笔标记出男孩和女孩身体的隐私部位,在用语时不要直接说“隐私部位”,因为孩子不能够听懂,要说“不能够让别人随便看和随便摸的部位”这样孩子就能够听懂了,也能够按照你的指示进行操作。

在我的经验中,一些孩子是能够正确的标出男孩和女孩的隐私部位,但还是有很多孩子不清楚这些部位,他们标记的隐私部位是眼睛、手和脚等,这些孩子没有建立隐私的概念,所以也就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在让孩子做标记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保护身体隐私的概念了。

在孩子标记完成后,如果不正确,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同时告诉孩子:别人身体的隐私部位你也不能够随便看和随便去摸。

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女孩子的妈妈在一次给孩子冲凉的时候,发现孩子阴部有点擦破皮,就问这个孩子,她还说是睡她旁边的一个男孩子弄得,我们当时真是晕了,还好后来给那个女孩子检查没什么严重问题,我们又再三道歉,那个男孩子的家长还把那个男孩子打了一顿,那个女孩子的家长才罢休。在幼儿园中,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所以,对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可以进行这样的教育了。另外,在这件事情中我们看到,男孩和女孩的父母都没有尽到帮助孩子的责任,男孩被打,女孩也许被骂,他们仍然不知道该怎样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打骂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也的最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幼儿园应该从这个事件后,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父母还要告诉孩子的是:如果有人摸了自己的隐私部位,应该立即告诉爸爸妈妈。很多孩子不知道这样做,所以使罪犯多次对孩子进行性伤害。

目前,对男孩性伤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所以对男孩进行保护隐私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教育孩子尊重你的隐私

孩子在进你的卧室时知道敲门吗?当你正在房间里休息或者正在和老公有一些亲密的举动,突然你的孩子就站在了你们面前,这是不是特别让你们特别惊讶和慌张呢?可能孩子这么做是习惯了,那也说明你没有对孩子进行尊重隐私教育。

在《创世记》里,神在伊甸园外,尽管他明确知道亚当在哪里,但在进园之前,一定会先喊:“你在哪里啊?”这个典故精辟地阐明了禁止惊扰别人的道理。尊重 他人隐私是犹太教相当重视的价值。先哲教导我们:“绝不要突然闯进朋友家。”由于把不要惊扰他人看得这么重要,我们甚至在回自己家时还要敲门呢!

孩子在隐私方面并不在意而且说话时容易泄密,例如孩子会告诉家长:“妈,我们芭比俱乐部开了个会,这可是保密的喔!”我还发现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也不在 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他们告诉我主卧室里到处都扔着孩子的玩具、护胫和脏袜子,而且孩子不分白天晚上,进父母的房间从来不敲门。

我的两位 客户乔和伊丽莎白五岁的女儿汉娜就有这种问题。汉娜每晚会在午夜两点左右爬到他们的床上睡觉,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有三个月了。在我问起个中缘由时,他们 表示,当乔在外地出差时,伊丽莎白觉得寂寞,有一晚就让汉娜跟她睡在一起。既然看到能从家中的常规里找到漏洞,汉娜就借口抱怨一个人睡不着或是睡得不舒 服,每晚都跑到父母的卧室。他们晚上睡觉也把房门开着,“好让汉娜不必敲门”。 几个月后,他们才发现汉娜情绪上有紊乱的症状。

“你们不担心行房的时候突然被她打扰吗?”我问。

“实话实说,我们一直非常担心汉娜的睡眠问题,所以并没有太注意这方面的事情。”伊丽莎白说道。

“三个月呢!自己每晚的睡眠任人打扰是什么感觉呢?”

“我真的有点烦了,可我更担心汉娜。我想她一定是做噩梦了,不然还有什么事会像这样,让她每晚都睡不着觉呢?”

“我想是她自己想醒来的。她醒了以后能来你们床上睡,觉得很赚。我不太担心汉娜,倒是担心你们缺乏隐私。要是你们让这件事继续下去,可能得担心你们的婚姻质量了。”

起初,伊丽莎白尝试“讲理的”办法,告诉汉娜在自己床上会睡得比较好。汉娜却跟母亲说,跟爸妈在一起才睡得比较好。出于下策,伊丽莎白只能采用一种她似 乎不太习惯的方法,她以前总是最关注怎样对汉娜最好,而不是考虑怎样对自己和丈夫最好。现在她告诉女儿:“你得开始睡自己的床,这样爸爸和我才能保护自己 的隐私。”后来,伊丽莎白也意识到这样对汉娜也比较好。当她和丈夫能充分得到休息之后,就变成更为冷静、更有耐心的父母,而汉娜也上了有关成人的尊严和权 利的一课。

你也可以这么做。你不妨让卧室成为一个圣地,孩子没有敲门且得到答应,就不允许进入。他们应该学会把玩具摆在自己的房间,他 们应该学会当你在打电话时不要打扰。假使你开始相信保护自己隐私的价值,并相信教会子女尊重他人值得你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话,那么他们也会学会这一点的。

让孩子学会尊重你的隐私,一方面是保护自己的小秘密,另一方面也告诉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多不想让别人看到或知道的事情,从而学会尊重别人。

儿童性教育四个小窍门

性教育有窍门可循

不单独去你得不到帮助的地方;不要独自呆在僻静的地方;外出活动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尽量避免黑夜单独外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跟不认识的 人外出……这些都是家庭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家庭性教育一定要涉及到性别、隐私的范畴,这是家长最薄弱的环节,这方面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教育。

1、性教育从两岁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性别意识,让他们知道男女有别。

性教育可以从两岁开始,爸妈同孩子一起洗澡的时候,就是教孩子分辨男女和怎样保护自己的最佳时间。比如, 就是告诉孩子,这些器官是女宝宝的,那些器官是男宝宝的,不能乱碰别人,也不能让别人碰这些隐私部位。“我一般建议家长跟女宝宝说,你有一个小妹妹,这个小妹妹好脆弱,需要你的保护。”

2、让孩子了解身体

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有些家长会觉得不好意思,说得含含糊糊。“其实,这种关键部位不仅要让孩子有正确认识,还要告诉他们,这些地方除了爸爸妈妈帮你洗澡时以及医生检查时,其他任何人不能看、不能碰。”郭嘉说。

“还要告诉孩子,只要涉及到身体的隐秘部位,大人、老师的话不是都对的,老师的要求不是非要完全要听。”黄家良提醒道。

3、告之孩子什么是不恰当的触摸

家长平时要与孩子讨论不同种类的触摸的区别,让孩子区分清楚什么是好的触摸,什么是不恰当或有害的触摸,还有哪些触摸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

好的触摸是孩子喜欢的,如父母亲的拥抱,朋友的手拉手;不恰当(或有害的)触摸是儿童想停止的触摸,如打、拍、踢或触摸儿童的隐私部位;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触摸,是让孩子感到迷惑或不舒服的触摸。教育孩子,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触摸时,要迅速离开,跑向人多的地方。

4、要坦荡地说性

家长告诉孩子防范**的知识时,郭嘉医师建议家长尽量用科学的语言告诉孩子一些常识,不要用含糊的,遮遮掩掩欲语还休,这样孩子才会很自然地接受知识,才会有坦荡的心态而不会有羞耻感,也不会觉得这个话题不可言说。

让孩子在成长中接受性教育

孩子一出生,就用自己的感官体验周遭世界。通过拥抱、抚触,感知自己的身体被照顾、被接纳。而作为成人,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爱的表达,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身体意识,如:喂奶,母乳喂养对密切亲子感情当然最好,即使是人工喂养,也要在喂的过程中,和孩子目光交流,说话,抚摸,沟通,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自己被关爱。

让孩子在成长中接受性教育

换尿片:

换尿片是亲子交流的一个重要时机。如果仅仅是匆匆忙忙地换过了事,甚至皱着眉头、一脸厌恶的表情,婴儿就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我的身体是不可爱的。”相反,如果能够在此时和孩子沟通、交流,能够面带微笑,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身体也有正面的认识。

洗澡:

洗澡时的身体接触是沟通亲子情感的好机会。在洗澡时对孩子的关爱、欣赏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身体意识。随着孩子的长大,会逐渐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兴趣,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在洗澡时可以自然而然教给孩子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抚触:

近年来婴儿抚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抚触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特别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好的触摸”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好的体验,对身体接触有更多正面的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关于身体接触的一般原则包括:

1.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应该被尊重;

2.可以抚触自己的身体,但抚触隐私部位不宜当众进行;

3.不能随意接触别人的身体,如果在接触时别人表示反对应该及时中止;

4.不可接触别人的隐私部位(有些对儿童进行性骚扰者就是要求儿童触摸他们的隐私部位);

5.除了父母、其他特别亲近的照看者和医生以外,任何人不得接触自己的隐私部位;

6.如果任何人的接触让自己感到不舒服或“不对”,即使是自己的亲友师长,自己都有权要求中止。

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横的遵循封建旧规的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份,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是过分娇庞,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第三类是放任自流,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可见,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度过性蕾期

性蕾期是指3~6岁孩子所经历的性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了男女之别。性蕾期的到来,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度过性蕾期?母婴专家指出,遇到问题时,父母不应指责、打骂,而是接纳包容孩子的发展行为,适时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满足好奇心。4岁前,可以暂时不强调隐私概念,应该满足孩子对他人或自己身体的探索,有利于孩子了解两性身体特征的差异。孩子的性游戏不同于成年人的性行为,更多的是儿童成长中的正常需要。

不羞辱、不评判。当孩子有“不当”做法时,父母不要羞辱他,不要用成人社会的伦理标准去评判,或者告诉他这是不好、不文明的行为。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性罪恶”的观念,或者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建立隐私意识。4岁之后,要逐渐教育孩子认识隐私、保护隐私。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男人和女人,然后用彩笔标记出哪些身体部位不可以让他人看、摸,自己也不可以去看或摸他人的这些部位。

明确身体界限。不管是多熟悉的人,如果要看或摸自己的隐私部位,都要大声地对他说“不可以”,并立即告诉爸爸妈妈或幼儿园老师。

制止性游戏。孩子了解隐私和身体界限之后,应该制止他们之间的性游戏。父母的语气应坚决果断,不宜多做解释。

减少性伤害。夫妻生活要回避孩子,注意避免孩子通过电视、网络看到成人性爱镜头。若孩子无意中看到,不要躲闪,平静地告诉孩子,那是大人表达爱的方式,小朋友可以通过拉手、拥抱表达喜爱。

建构正确的性别认知。按照传统的性别观念养育孩子,不要把女孩当男孩养,男孩当女孩养。同时,强调两性的平等性,女孩也有“小鸡鸡”,只不过长得跟男孩子的不一样。

引导情感走向。孩子提出要跟某位小朋友谈恋爱或跟妈妈结婚时,首先要肯定孩子良好的情感愿望,同时可以引导他“可以跟小朋友做最好的朋友”,而“即使不结婚,妈妈也会陪伴你很久很久”。

知道了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度过性蕾期,这时候他们意识到自己性器官的独特之处,开始自发地了解性器官的奥秘,并对男女之情有了最初的认识。所以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度过性蕾期,我们要注意到这些事项。

预防儿童性侵犯家庭性教育先行

近来发生儿童性侵害的案件越来越多,而且受害儿童年龄偏于低龄化,不仅是小女生被侵犯,男童也不放过。因此,父母和学校都应该做好性教育工作,有利于预防这类案件的发生。

湖北7岁男童遭老师性侵害半年感染性病。母亲称儿子说老师每天都买好零食让他在厕所等,性侵害半年之久,孩子被查出患有尖锐湿疣。

看到这事件很是震惊,对孩子伤害的不是陌生人,通常是孩子熟悉、信任、尊重的人。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这说明家长对孩子关心和观察得不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作为监护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不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导致孩子被侵犯,也是监护人的失误。

儿童的父母往往忙于打工,无暇顾及年幼子女,常常放任其长时间单独玩耍疏于照顾,缺乏全面保护、管理,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受到侵犯的孩子,遭遇的犯罪对象都是身边看起来无害的熟人——经常给孩子买糖果和小礼物的关心孩子学业的温和老师……。孩子觉得老师是权威,老师总是对的,不会怀疑也不敢得罪,从而不敢反抗。让嫌疑人逍遥法外,甚至多次作案。

有的家长平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太注意回避性别差异,比如父亲给女孩洗澡,母亲给男孩洗澡的现象很普遍。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误解,以为熟人看自己的隐私部位是被允许的,也会降低孩子的性防范意识。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对教师队伍的监督和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学校男性教师可以随意将学生唤至自己的宿舍单独辅导,或以打扫卫生、看管物品为由,安排学生留校,这极易诱发犯罪。

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高发的原因时,缺乏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是直接原因。父母很少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有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和家务,对孩子在校情况疏于过问。多数家长往往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与孩子谈心交心,对孩子发生异常情况难以知晓,这也是孩子遭受性侵害的原因之一。

有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性侵犯不会发生在孩子身上,对此疏于防范和教导。很少告诉孩子,自己身上的某些部位,是不能让外人碰的,如果被人碰了,更要告诉家长。

父母要告诉孩子,自己身体的隐私部分不能随便让别人触碰,只要是衣服遮住的地方都不可以,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不熟悉的人。告诫孩子要提防别人的不良企图,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身体不容侵犯 。

家长如果发现有的男子喜欢单独带孩子去玩耍,就应当多留心了,要多问问孩子去哪里玩了?做了什么事等等。

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家长有职责对孩子开展性教育,家长必须告诉孩子,和老师相处也要有所注意,尽量避免和男老师单独待在办公室或教室,如果老师随便触摸自己,要勇敢地举报。

家长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一旦发现孩子受到性侵害,务必第一时间报警。家长要保持冷静,注意保存好孩子受害时的证据!不要自己大张旗鼓教训嫌疑人,避免造成孩子隐私泄露。 家长要充分承担起合格监护人职责,对孩子加强性安全防范教育,尤其要改变传统观念,对男童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随时留意观察孩子,注意发现异常。

性侵犯对儿童青少年可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上的伤害,这将严重地影响孩子在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环境,保障孩子的安全,教给孩子预防性侵犯的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家长应尽的责任。

怎样让孩子避免性侵害:

1、让孩子了解自己身体的部位,对隐私的地方,如胸部、下体是不能被人随意触碰的,要教会孩子有权拒绝最亲的人所触摸。

2、不刻板规定孩子一切要听大人的话,要教他们适当地拒绝别人的要求。

3、侵犯者包括熟人和陌生人,不应教孩子只提防坏人,而是增强他们对事情的分析力和警惕性。

4、从游戏中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以游戏来扮演侦探,记住他人相貌,也可根据情景,训练孩子的应变能力。

5、教导孩子的秘密有多种性质,安全的秘密会给你带来惊喜,但危险的秘密则伤害自己,是不应遵守的。

6、评估孩子平时上学路线或玩耍的地方是否安全,这有助于孩子确定哪里比较安全。

7、不要轻易让陌生人得知孩子的名字,免得孩子被误叫时,以为是熟人而减低防范。

8、帮助孩子列出他们认为可以信赖和求助的大人名单,如亲友、老师、邻居等,并写下应急的联络电话。

9、鼓励孩子表达感受,接纳他们有惊慌哭泣和发怒的时候,多了解他们的情绪,建立信任和支持的亲子关系。

10、父母平时多拥抱孩子,让孩子感受正常关爱的接触,以区别侵犯性的触摸。

11、父母在平时不要让孩子单独出去,平时要去哪里父母必须清楚。孩子在游戏中也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如“躲猫猫”时,躲得太过隐密,反而给陌生人侵犯的机会。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在遇到性侵害的行为时,要反抗和大声呼救。

12、父母要以自然、正常的态度教导孩子有正确的性观念,并且要教会孩子保护好自己身体的隐私,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怎样培养独生子女的智力问题

1、独生子女真的都自私吗?

有人认为,独生子女就是自私。根据我们观察的结果,并非完全如此。大部分独生儿童都比较慷概,善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其主要原因是:

(1)独生儿童与外界接触机会比较多。独生儿童,在家里居中心地位,被称作“掌上明珠”。家里来了客人,父母想法要他来招待、出头露面或者当众表演一番。客人们为了主人高兴,也一定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一番。父母外出游览,走亲访友也必然要带上自己这唯一的“宝贝”。这样就有助于儿童对社会的了解,可以广泛地接触到各方面的人和事,交往能力就得到很好锻炼。

(2)独生儿童受教育的条件比较好。多子女的父母,虽然把每个子女都当作自己的连心肉,都关心,都爱护,但是,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都全面照顾到、照顾好。而独生子女就不同了,父母可以把感情和精力投入这唯一的子女身上,使他们能更多、更好地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不易产生优愁、烦恼、焦虑的情绪,所以,独生孩子性格活泼开朗、为人大都善于交往。由此可见,儿童是否会养成自私心理,并不在于独生不独生,主要在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如果父母教育方法正确,不论是独生儿童还是非独生儿童,都会养成好的品德。

2、独生子女真的依赖成性吗?

有人说,独生子女就是懒惰,依赖性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公正的。

当然,由于环境影响和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独生子女中确实有慵懒、依赖性较强的,但这不是主流,而是支流。只要父母教育方法得当,不是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不成为孩子依赖的对象,而是有意识地让孩于在实际生活中多锻炼。独生儿童是可以变得很勤劳的。另外,独生子女由于不存在攀比和互相依赖的问题,他们会很自然地把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主动承担起来,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

如何教会幼儿保护身体的隐私

家长要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应该被尊重。可以抚触自己的身体,但抚触有些部位不宜当众进行。不能随意接触别人的身体,如果在接触时别人表示反对,应该及时中止。不可接触别人的一些部位。除了父母、亲近的照看者和医生以外,任何人不能接触自己的隐私部位。如何任何人的接触让你感到不舒服或"不对",即使是亲友师长,孩子都有权要求中止。让孩子树立隐私感。

相关推荐

少年儿童的心声

当今少年儿童的心声是什么?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披露了影响最大的十大“儿童心声”。 这是“儿童心声”课题组就“道德现状研究”、“学业负担状况研究”、“文化现状研究”、“权利维护状况研究”、“网络使用状况研究”等五个方面,对全市6000名少年儿童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十大“儿童心声”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希望有更多的闲暇时间;需要充足的睡眠;希望创作更多我们喜欢的儿童读物;希望老师多理解我们;希望各类教育资源尽可能向我们开放;请家长老师都来保护我们的“小秘密”;请社会各界都来维护少

宝宝入园父母做好三件事

1、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 2、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孩子说话时,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当孩子想去厕所时,应该说“我想去厕所”的完整句子,而不要让他用意义含糊的习惯语代替。 3、在孩子面前正确评价老师 父母

儿童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儿童心理保健与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优良的心理和品质要从小打下基础。那么儿童道德教育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良好的品德与个性,可激发儿童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和踏实刻苦的精神。年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有着重大的影响,身教大于言教,年轻的父母们要从自身做起,要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在儿童道德教育方面,必须从小就要引起高度重视,要逐步培养儿童具有关心别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助互爱、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公共财物的高尚思想品德。 要重视家庭的儿童道德教育,毕竟儿童的大部分

儿童听力需要父母保护

儿童的听力和视力一样,对于我们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听力。但是对于不知世事的孩子来说,妈妈们应该怎么保护他们的听力呢? “三早”原则保护听力 对孩子的听力应该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进行保护。孩子的听力发育有一个逐渐成长的阶段,即便在新生儿筛查时听力没有问题的孩子,平时也 要多注意观察他们的举动,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有听力障碍或者其他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就很有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耳聋分为先天性传导耳聋和先天性感应神经聋,先天性耳

儿童保险有哪些类型

主要类型 编辑 儿童保险主要分为教育型的儿童保险和保障型的儿童保险,具体就是儿童意外保险、儿童医疗保险、儿童教育保险等。 儿童医疗保险 健康医疗保险可防范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疾病而产生的医疗费用造成的风险,预防儿童在罹患疾病后不会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无法得到优质、快速的医疗服务。 儿童意外保险 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缺乏规避危险的意识等特点决定了儿童的意外伤害事故较其他人群高。该类保险可以积极防范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外部突发的意外事故而产生的风险。 儿童教育保险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大事,是父母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教

小儿多动症频发,家庭和社会该担多少责任?

(1)家庭因素:多动症儿童与家庭环境不佳或家长的不合理教养有一定关系: ①做父母的经验有限,对待孩子观点不一致或存在严重的分歧; ②家长工作忙,对子女关心不够,忽视儿童的物质和心理要求或只顾自己玩乐,无心多管子女; ③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子女简单粗暴甚至对子女躯体虐待和心理虐待等; ④对孩子期望太高,严加看管,使孩子失去“自由”,产生极大心理压力或者对孩子过度溺爱、百依百顺、养成娇生惯养的自私心理; ⑤父母关系紧张或家庭不良事件,如父母关系不好、离异或亲人亡故等; ⑥其他:如家长的个性特点等。 (2)社会

宝宝上幼儿园后父母必须做三件事

1、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长进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长进,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能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夸奖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 2、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抱歉”等。孩子说话时,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譬如,当孩子想去厕所时,应该说“我想去厕所”的完整句子,而不要让他用意义含糊的习惯语代替。 3、在孩子面前正确评价老师 父母首先应

夹腿综合症怎么办

其实这是女孩自慰的一种方式,幼儿自慰的方式,男孩是摸弄或摩擦生殖器,女孩就是以交叉双腿的方式进行的。 儿童的性发展和他们其他行为的发展是平行的,性的表现不是到青春期才突然出现的,女孩叉腿的时候是在体验性的感觉,这时候所伴随的面红,兴奋.全身紧张,满头大汗等表现是性兴奋(有点类似于成年人的性高潮)的表现,在婴儿或幼儿时期出现这样的夹腿表现是非常正常的。 有的妈妈担心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带到医院去找医生,医生不懂这是儿童的性表现,于是给孩子安排一些病症,什么缺锌、心理因素、体内含铅、关节病之类,使孩子不得不承受

暑假上的安全 妈咪知多少

1.交通安全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因交通意外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任何一种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还要多,由此可见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假期中,父母要跟孩子强调相关的交通安全知识,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不能红灯过马路,更不能骑车闯红灯。尽量避免单独外出,最好是在有监护人带领乘坐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都是一样的,不要认为坐汽车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而单独要孩子出行。 2.游泳安全 每天暑期各地新闻所传播出来的儿童意外溺水事件,总是让大家在伤心惋惜的同时不得不提高对自家孩子的管教。有些孩子怕热,偷偷背着父母去河边或

留守儿童教育

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凸现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一般指6~16岁)。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