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缩写为BMI)
体重指数(BMI)=个体的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2),该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正常人的BMI为18.5-24.9,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而我国常用的BMI标准为:BMI的正常范围是 18.5-22.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现在BMI指数不仅用来评价肥胖,在许多与肥胖有关疾病的死亡危险判断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暂不详述。
超重百分比
理想的体重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最常用的公式为:标准体重(kg)=身高 (cm)- 105或100(女性),超重百分比=(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根据上述两个公式计算得出的超重百分比在20%-30%之间为轻度肥胖;超重百分比在30-50%之间为中度肥胖;超重百分比大于 50%为重度肥胖。肥胖者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含量比例失调,大大影响了体型美。
标准体重(理想体重,IBW)
Broca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男性×0.9,女性×0.85。
简易计算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cm)
一般实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为消瘦;实测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为正常,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而小于20%者,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为肥胖。
目前评估肥胖最简便而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
BMI = 体重(kg)/(身高)2(m2)
国外诊断标准为:25为正常上限,25~30为超重,≥30为肥胖。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在24万人资料的横面分析和7万多人的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于2001年提出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认为中国人BMI在18.5~23.9为适宜范围,24.0~27.9为超重,28.0以上为肥胖。由于体质指数是按体重与身高的关系计算的,对于骨骼较粗和肌肉比较发达者就无法依据这一标准进行诊断,必须参考其它检测方法。如体脂百分率(体脂百分率测定(F%):F%=(4.570/D-4.142)╳ 100% 。D为体密度,对于成人男性D=1.0913-0.0016 ╳ X 女性D=1.097-0.0013 ╳ X X=右肩胛角下皮皱厚度(mm)+右上臂肱三头肌皮皱厚度(mm),成人男性F%=15%,超过25%为肥胖,女性F%=22%,超过30%为肥胖)、腰髋周径比值、皮肤褶厚度测定等。
腰围(WC)及腰髋周径比(WHR)
腰围是衡量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标,《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将腰围的测量方法规定为:让受试者直立,两脚分开30~40 cm,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放在右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环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吸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mm。WHO规定亚太地区,男性腰围≥90 cm(2尺7寸),女性腰围≥80cm(2尺4寸)即为肥胖。
髋部周径是指臀部最大周径,腰髋周径比(WHR)男性>0.9, 女性>0.85即定为中心型肥胖又名内脏型肥胖。
另外,平卧时腹部的高度超过了胸骨的高度也可诊为肥胖。
皮肤褶厚度测定
常用测定部位为肱三头肌和肩角下肌部位,两者之和大于51mm(男性)、70mm(女性)可认为是肥胖。
肥胖的标准
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肥胖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即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以及体内脂肪比例三项。
首先是每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
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判断是不是腹型肥胖。对于6岁以上儿童,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得小于0.46。
最后,如果有条件测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则应该知道,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应该小于20%;12岁以上女孩小于25%。
根据以上信息,对于孩子是否肥胖相信家长们也有所了解了吧!对着上面的肥胖标准,家长们赶紧为自己的孩子衡量一下吧!
肥胖的症状
肥胖患者除了体重超过标准外,内分泌失调、糖尿病、湿疹等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就要意识到患上肥胖症。
具体症状如下:
1、体重超标: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的状态称为肥胖。标准体重是依大多数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关系而制定的。符合中国人实际的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48
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50
如果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发现体重超标,即为肥胖。
2、内分泌失调:肥胖女性易内分泌失调而使得更胖,使子宫内外脂肪细胞过多而不易受孕。所以肥胖的女性可能存在月经不调等情况。
3、皮肤病:肥胖者常患对磨疹,多发于头部、腋窝、阴部及股间等皮肤皱折处,造成红色发痒的湿疹。且常在腰部、大腿等处出现妊娠纹样的线纹,称为肥胖纹,是由于真皮组织迅速生长时断裂所产生。
4、糖尿病:肥胖会造成血中胰岛素过度分泌,越为严重的肥胖者,其空腹时胰岛素浓度越高,而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无法相对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现象。并且实验发现,较胖者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较少,或是在接受胰岛素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肥胖者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若是体重减轻,则会改善血糖不正常的情况。
孕前肥胖对怀孕的影响有哪些
孕前肥胖对怀孕的影响:
孕前肥胖的妇女很容易导致妊娠上和医疗上的并发症,比如妊娠性糖尿病、高血压、子痫前症、静脉血管栓塞症、静脉炎、贫血、肾炎、妊娠周数超过四十二周、分娩时宫缩无力发生难产、须剖腹产的机会增多。剖腹生产过程中,对肥胖的妇女常见的并发症有较大量的出血、开刀的时间延长和增加术后感染的机率,尤其对非常肥胖的人而言(身体质量指数大于40以上),止痛性的麻醉药物对其呼吸抑制是非常的敏感。
孕前肥胖的标准:
孕前肥胖标准可以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按照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BMI=公斤/m^2))计算出个人的BMI数值。以BMI=22为基准,介于18.5-24间为标准体重;低于18.5为体重过轻;高于24为体重过重;若BMI超过27就算是肥胖。EX:50kg/(1.60×1.60)=19.53为标准体重。另外腰围及体脂肪率也可以用来做评估工具。如果男性腰围大于90公分、女性腰围大于80公分,属于肥胖;若30岁以上男性体脂肪率大于25%、女性体脂肪率大于30%,即使体重不重、腰围不大,也属于肥胖族群。
肥胖标准是什么
1、肥胖标准是什么
对于肥胖的判定标准,目前国际间皆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作为标准。所谓的“身体质量指数”是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最有利于健康与寿命的理想值为22,正负百分之十以内都是符合理想的范围,但如果BMI指数大于25,就应该要注意是否必须开始减肥了。
不过BMI值是世界卫生组织抽样外国人所订定的参考标准,并不见得适用东方人的体型。严格来讲,肥胖的定义是指体内脂肪过量,如果以体重为基准,正常体脂肪含量男性应为12%~20%,女性为20%~30%,过高表示肥胖,但过低也不利健康,女性有可能会有停经的情形。
2、肥胖的计算式
BMI 法 体重指数 = 体重(公斤) 除 身高(米)的平方 kg/m2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 - 25
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40
肥胖指的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长期超——肥胖症病友康复指南过消耗量,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症状。目前认为,当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体重指数,BMl)>25kg/m2 (国外以男性>27kg/m2、女性>25kg/m2为指标)时,就称为肥胖。
肥胖的症状
1、体重超标: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的状态称为肥胖。标准体重是依大多数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关系而制定的。符合中国人实际的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48
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50
如果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发现体重超标,即为肥胖。
2、内分泌失调:肥胖女性易内分泌失调而使得更胖,使子宫内外脂肪细胞过多而不易受孕。所以肥胖的女性可能存在月经不调等情况。
3、皮肤病:肥胖者常患对磨疹,多发于头部、腋窝、阴部及股间等皮肤皱折处,造成红色发痒的湿疹。且常在腰部、大腿等处出现妊娠纹样的线纹,称为肥胖纹,是由于真皮组织迅速生长时断裂所产生。
4、糖尿病:肥胖会造成血中胰岛素过度分泌,越为严重的肥胖者,其空腹时胰岛素浓度越高,而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无法相对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现象。并且实验发现,较胖者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较少,或是在接受胰岛素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肥胖者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若是体重减轻,则会改善血糖不正常的情况。
关于标准体型
特指运用人为手段降低体重,特别降低体内脂肪,使体型越来越苗条健康。整形专家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腰部很容易肥胖,如果腰变细了,一定是人整个都变瘦了,因此想瘦腰如果只做局部的动作效果并不太好,除了控制饮食搭配低脂 植提纤外,还要作全身的运动,例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美丽身材的标准
从体质指数来看,最标准的身材BMI值在20-22之间,BMI是营养师用来评判身体肥胖标准的一个指数。体重指标(BMI) =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正常体重:18.2-22.9
过重:23-24.9
一级肥胖:25-29.9
二级肥胖:>30
儿童肥胖标准是什么
我国大多数门诊的衡量标准是按照理想的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但这种判断方式极有可能遗漏矮小的肥胖儿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诊断。肥胖病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
3~7岁的体质指数(BMI)指标:
男BMI均值
3岁15.62
4岁15.43
5岁15.52
6~7岁15.58
女BMI均值
3岁15.34
4岁15.02
5岁14.78
6~7岁14.77
体质指数(BMI)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对于大人来说体质指数大于24即是肥胖。而3~7岁的儿童仍处于生长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标准,超过BMI均值则可以判断为肥胖儿童。
3~7岁常规的理想身高体重标准:
男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5.4399.34
4岁17.76106.27
5岁20.40113.86
6~7岁23.46121.06
女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4.9097.71
4岁17.24105.50
5岁19.37112.54
6~7岁21.99119.11
理想的身高体重判别方式是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的10%,即是肥胖病。这也是现今大多数门诊的判别方式。
TIPS:肥胖病的2种类型
肥胖病大体上可以分为单纯性与病理性两种。单纯性肥胖是由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孩子的生活习惯不佳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主要指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与病理性肥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孩子属于病理性的肥胖,建议就医检查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