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上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的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的表现

感冒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指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毒性感染。广义上还包括流行性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更严重,额外的症状包括发热、冷颤及肌肉酸痛,全身性症状较明显。

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较长。起病突然。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在48h达高峰(病毒脱壳),急性鼻咽炎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可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咽喉黏膜水肿。咽喉和气管炎出现与否因人和因病毒而异。鼻腔分泌物初始为大量水样清涕,以后变为黏液性或脓性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⑴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⑵高热时卧床休息。

⑶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⑷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⑸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感冒后要注意什么 感冒的三个真相

第一个: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有超过100种以上的病毒可能诱发感冒;

第二个:一般来说,感冒的症状会持续一星期,不论服药与否;

第三个:感冒的起点,应该是出现症状的一天前,此时病毒已经在你的体内驻扎。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治疗原则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严重或年老体弱者。

2.具体治疗方珐

(1)对症治疗:高热与身体疼痛较重者可用解热镇痛药,但应防止出汗较多所致的虚脱,在儿童中禁用阿司匹林,防止Reve综合征的发生。干咳者可用咳必清、棕色合剂或可待因。高热、中毒症状较重者,应予以输液与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有继发细菌感染时,针对病原菌及早使用适宜的抗菌药物。中药如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在发病最初1~2日使用,可减轻症状,但无抗病毒作用。

(2)抗生素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

1)青霉素640万~960万U/d,分为2~4次静脉滴注。

2)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轻氨苄每次0.5 g,口服,每日3次;或头孢唑林4-6g/d,分为2~3次静脉滴注;或头孢拉定3-4 g/d,分为2~3次静脉滴注。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2g/d。分4次口服;或1~2g/d。静脉滴注;或罗红霉素0.15 g,口服,每日2次;或阿奇霉素0.5 g,口服。每日1次:

4)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每次0.4 g。静脉滴注,每口 1次;或环丙沙星,每次0.4 g,静脉滴注,每日 1次。

(3)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药有一定效果。可减少病毒的排毒量,抑制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并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1)金刚烷胺:为M2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对甲型流感有效。发病48小时内用药效果好。

用量:成人为每日100~200 mg,老人每日100 mg,儿童为4—5 mg/(kg·d);

用法:分2次口服,疗程5日;

不良反应:口干、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甲基金刚烷胺用量:100-200 mg/d,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高2-4倍,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

(4)中医中药治疗:可选用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每次10 ml,口服,每日3次;或双黄连口服液每次10-20 ml,口服,每日3次。流行性感冒

(5)可能有用的药物或疗法

1.维生素C:有报道称大剂量的维生素C(8.0g/L)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2.葡萄糖酸锌锭剂:体外实验显示其对鼻病毒有抑制作用,有临床对照试验表明症状持续时间缩短,但不良反应较多。

3.呼吸加热湿化气:因为鼻病毒复制的最适宜温度是33℃,故提倡呼吸加热湿化气治疗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的检查

白细胞偏低,早期中性粒细胞稍增高。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4、病因诊断有赖于病毒分离、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

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 上呼吸道感染饮食禁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为特征。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大量饮水后,可通过多次排尿减少体内病菌,缓解病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期时,部分患者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辛辣(如辣椒、姜、葱蒜等)、肥腻(如肥肉、油炸食品等)食物不易消化,而且还能助湿生热,加重胃肠道症状。因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以流质饮食为主,忌食辛辣肥腻食物。

咸菜、咸鱼及各种过咸水产品,其性寒凉,食后会使病变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症状。过咸之物还易生痰,引起咳嗽加剧,故本病患者不宜多食咸寒食物,特別是风寒型上感,尤不宜多食。

咖啡、浓茶都属兴奋之物,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兴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机体抗病能力低些,需安心静养。此外,茶叶中的茶碱还可降低解热药的作用。故上感期间最好不饮用以上兴奋之物。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

您可以吃些去痰的食物如:冰粮炖雪梨,款冬花,桔梗

桔梗(其根)是常用的祛痰药,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功效,可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等疾病。因桔梗辛散苦泻,善于宣通肺气、祛痰排脓,所以很适用于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及肺痈症。现代药理分析,桔梗促进气管分泌,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其祛痰效果与西药氯化铵相似。

实用便方有:

1、肺痈多痰:桔梗30克,甘草9克,水煎,作1日量,分3次温服。

2、感冒咳嗽:桔梗10克,荆芥、防风各9克,杏仁6克,水煎服。

3、咽喉肿痛:桔梗、薄荷、牛蒡子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4、胸满胁痛:桔梗、枳实各30克,山楂9克,水煎服。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临床可分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如寒咳、热咳、伤寒暴嗽、肺塞咳嗽、肺热咳嗽、痰热嗽、秋燥咳嗽内伤咳嗽如食积咳嗽、呷嗽、涎嗽、痰血嗽、肺燥久咳、脾虚久嗽、肾虚久嗽等。

1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各100 次

2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内八卦处作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

3用中指在天突和膻中穴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各2分钟。

4用手指点揉肺穴、咳喘点、胸腔呼吸器区每穴点揉2分钟。5用拇指推大鱼际区100次。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普通感冒,宝宝会有感冒症状。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

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

3、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

4、咽结膜热,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病毒感染(45%):

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免疫力降低(15%):

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

发病机制:

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本病。

上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的表现

感冒是大众人群特别容易得的一种病,不管是因为受凉了,还是受热了都容易发生感冒,如果我们感冒去医院的话,医生大多提到感冒都会提到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是指喉部以上的呼吸道。是引起喉部以上呼吸道感染的所有疾病,让大家有所了解,我们来说明下上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的表现。

感冒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指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毒性感染。广义上还包括流行性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更严重,额外的症状包括发热、冷颤及肌肉酸痛,全身性症状较明显。

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较长。起病突然。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在48h达高峰(病毒脱壳),急性鼻咽炎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可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咽喉黏膜水肿。咽喉和气管炎出现与否因人和因病毒而异。鼻腔分泌物初始为大量水样清涕,以后变为黏液性或脓性

。黏脓性分泌物不一定表示继发细菌感染。咳嗽通常不剧烈,持续时间可长达2周。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鼻病毒以外的病毒合并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儿童感冒时其症状多较成人为重,常有下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等)。感冒多属自限性的,如无并发症,病程4~10天。

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大概有70%-80%是由于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因,除此之外,细菌也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以下为详细介绍。

其他还有20%-30%是因为细菌的原因而引起的,这个可能单纯的发生或者是因为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但是如果我们接触到病原体之后是否可能会发病,这个还是要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相关推荐

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呼吸道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广义的上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咽炎、喉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狭义的上呼吸道干染即普通感冒,发生率较高,多具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90%左右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统称,是指包括了鼻腔、烟、喉等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一般病情较轻,预后好,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需积极防治。 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上感多发时期可在屋子里将食用醋拿来熏蒸。 觉得浑身无力者,可适当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排出病毒。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增强抵抗力。饮食应以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鸡汤、面条等。 上感多由病毒引起,早期应给与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利巴韦林、盐酸吗啉胍等。 当出现扁桃体炎等细菌感染症状时,需根据化验得出的病原菌来选择其最为敏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及护理 (1)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2)高热时卧床休息。 (3)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5)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2、对症处理 (1)降温:39℃以上高热可采下列降温措施: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 (2)止惊及镇静: ①安定每次0.3mg/kg 静注20—30分钟后可重复注射。 ②鲁米那纳每次5—8mg/kg 肌注。 ③水化氯醛每次60mg/kg灌肠。 ④冬非合剂:冬眠灵、非那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大概有70%-80%是由于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因,除此之外,细菌也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以下为详细介绍。 其他还有20%-30%是因为细菌的原因而引起的,这个可能单纯的发生或者是因为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何为上呼吸道感染

一、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初期出现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肠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三、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一般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及护理。 (1)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2)高热时卧床休息。 (3)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5)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2、对症处理。 (1)降温:39℃以上高热可采用下列降温措施: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 (2)止惊及镇静:①安定每次0.3mg/kg 静注20—30分钟后可重复注射。②鲁米那纳每次5—8mg/kg 肌注。③水化氯醛每次60mg/kg灌肠。④冬非合剂:冬眠灵、非那更

甲流与感冒的区别

甲流也叫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他的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与普通的感冒不同,他的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这种病毒在人群中很容易感染,并且甲流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差不多所以很难区别,包括发热、咳嗽、喉痛、头痛、发冷和疲劳,有时会出现腹泻或呕吐、眼睛发红的症状。甲流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1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也会被感染。甲流的潜伏期比较长,潜伏期一般在一周左右大概1-3天。免疫力差的患者病情会很凶猛,体温超过38℃,也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有流泪、轻咳或咽部不适,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 重症: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可因为鼻咽部分泌物引起较频繁的咳嗽。咽部微红,发生疱疹和溃疡时称为疱疹性咽炎。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加重,鼻咽部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稠厚。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压痛明显。如果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及护理。 (1)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2)高热时卧床休息。 (3)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5)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2、对症处理。 (1)降温:39℃以上高热可采用下列降温措施: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 (2)发生热性惊厥者可给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3)咳嗽:一般不用镇咳药,常用祛痰止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