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胰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1.解除梗阻的手术
胰头部癌多较早发生胆总管梗阻,随后出现十二指肠的梗阻;体尾部癌在一定阶段也将引起肠道的梗阻。在胆道梗阻、肝功受损的状态下进行化疗和放疗等损害性较大的治疗也非常危险。所以,手术解诀胆道和肠道的梗阻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至关重要,它包括:① 解除梗阻性黄疸的胆道内、外引流术。近年多采用内窥镜技术,向胆管内置入支架管行胆道内引流术;②解除或预防十二指肠梗阻的胃空肠吻合。目前,对接受解除黄疸手术时尚未发生十二指肠梗阻的患者,行预防性胃空肠吻合已得到多数人赞同。
2.缓解疼痛的手术
胰腺癌侵袭腹膜后神经丛引起的顽固性疼痛妨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70%~90%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疼痛的轻、重程度不一。多见于胰体尾癌和胰头部癌,肿瘤扩散、浸润神经丛,引起难以忍受的顽固性腹部或腰背部疼痛。受累的神经丛多位于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周围,手术切除上述神经丛相当困难。如完全切除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神经丛,可导致发生难以控制的腹泻,甚至会引起患者营养障碍而死亡。目前,对于不能切除胰腺癌患者的疼痛,较为有效的方法为放疗及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手术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腹腔神经丛切除术、放射及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局麻药物注射阻滞内脏大神经等。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内脏大神经切断术不仅止痛效果好,维持时间长,不伴有难以控制的腹泻,而且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基本夼给患者增加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在行胆肠或胃肠吻合术时附加该手术,可以为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创造条件。另外,引流胆胰管及放疗也可能使部分患者疼痛缓解。术中一次大剂量20Gy直接照射肿瘤组织,可使癌细胞溶解、坏死,能迅速明显缓解胰腺癌导致的顽固性疼痛。对不能手术的病例可采用体外放疗,照射剂量为50~65Gy,约有半数的患者可缓解疼痛。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是经皮或术中直接注射化学药物将内脏神经阻滞,以破坏神经节而缓解疼痛。①经皮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常用的药物为50%~75%乙醇20~40ml或5%石炭酸杏仁油40ml。如注药准确,其疼痛缓解有效率可达80%。②术中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术中注射部位为腹腔动脉周围或胃小弯上方,经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到达第一腰椎前方的间隙内注药。
胰腺癌手术治疗效果好不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胰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然而胰腺癌无特异症状。首发症状极易和胃肠、肝、胆等疾病相混淆。首发症状就行手术切除者约占百分之五十,不幸的是首发症状往往被医生或病人忽视而延误诊断。
目前,尽管医学不断进步,但术后5年胰腺癌的存活率仍在5%左右。由于胰腺过于复杂的位置,使手术没有良好的手术空间,胰腺癌早期治愈率比较高。肿瘤早期发现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胰腺癌亦不例外。虽然临床发现的早期胰癌比例非常低,但如果单独分析这部分病例就会发现,早期胰癌手术切除率为90%~100%,5年生存率可达70%~100%,与进展期胰腺癌相比,两者治疗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胰腺癌本身进展迅速,确诊后自然病程仅有3-6个月。由于其发展很快,外科干预措施可应用的时间比较少。据统计,胰腺癌首次诊断时80%已属晚期,丧失了最佳诊断与治疗时机。特别当肿瘤病灶已经转移到身体各处或出现禁忌症时,再进行手术切除的意义不大。
身体情况良好,癌细胞未转移的患者一经确诊都应该尽早行胰腺切除手术。对于肿瘤占位在胰尾部,可以单纯切除胰体尾部;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胰头癌,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全胰切除术。侵犯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系统也是胰腺癌的常见情况,过去认为此类患者无法进行手术;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合并血管切除已经不是胰腺癌手术的禁忌症。
胰腺癌存活率
胰腺癌存活率是多少?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上逐年增加,而总的胰腺癌5年存活率不超过1%,在60余种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英国统计每年胰腺癌的存活率仅为0.4%。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术后5年胰腺癌的存活率仍在5%左右。
胰腺癌的治疗在不断的进步,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也在不断的完善,由于很多新的治疗尚无对生存期影响的具体数据,以下给出的结果是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
IA-IIA期: 5年平均生存率为30%左右,少数病人有可能被治愈;IIB期:5年平均生存率为10%左右,极少数病人有可能被治愈;III期:平均生存期为8-12个月;IV期:平均生存期为3-6个月。
据调查,40岁以下的人患胰腺癌极少,平均患病年龄为63岁,男性略高于女性。胰腺癌的死亡率几乎与发病率一致,5年生存率很低,并且几乎都接受过手术治疗。未接受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4个月,接受旁路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约7个月,切除手术后病人一般能生存16个月。根据最新的统计,20%的病人生存期为1年,3%的病人生存期为5年。
一、胰腺癌的存活率情况的国内外对比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不易早期发现,转移早而快、预后差。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有增高。
在美国胰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3倍,胰腺癌的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仅次于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与前列腺癌相仿。在日本增加4倍。英国、德国增加了2倍。1986年美国诊断为胰腺癌的新病例高达25550例,死于该病为24000例。
胰腺癌以男性多见,好发于40岁以上者,以胰头发生率为高占70-80%,是消化道肿瘤中难以早期诊断的肿瘤,临床发现进展期胰腺癌仅有10-30%可以根治,胰腺癌经根治后生存率仍很低,5年生存率为0.18-5%。
若以胰头癌而论,其3、5年生存率为消化道癌中最低者。为提高胰腺癌的生存率,关键是提高早期的临床检出率。
二、胰腺癌的存活率与发现的早晚
英国一项统计发现,晚期胰腺癌的存活率仅为0.4%。胰腺癌的存活率的好坏在于治疗效果的好坏。早期发现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胰腺癌亦不例外。早期胰癌手术切除率为90%-100%,5年生存率可达70%-100%,与进展期胰腺癌相比,两者治疗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由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不易,患者出现首发症状至确立诊断的时间约为4-9个月,手术切除率在24%以下,故多数报告的5年生存率在10%以下。
专家提醒: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胰腺癌,并且能到医院及时的进行治疗,就能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三、能够及早发现症状是提高胰腺癌的存活率最重要的条件
胰腺癌不易早期发现,除了胰腺癌本身的特点之外,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足够的重视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在西方国家,25%的病人确诊前6个月已有上腹部不适的症状;15%的病人到医院就诊后,仍需6个月以上才能获得确诊。我国由于误诊而影响治疗的比例更高,当患者获得确诊时,多数已失去了行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如果患者初次就诊时,门诊医生能够意识到有胰腺癌存在的可能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就可显著降低胰腺癌的误诊率,缩短确诊时间,提高早期诊断率和5年生存率。
壶腹部肿瘤临床表现
胰腺癌临床表现隐匿,不易早期发现,80%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约5%~15%。胰腺癌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其中胰头癌最为多见。
CA19-9是最有希望的早期胰腺癌诊断标志,诊断率达90%。胰腺癌属放射不敏感肿瘤,局部放疗,可使30%~50%患者疼痛缓解,可一定程度抑制肿瘤发展。70%胰腺癌病人血清CEA升高,CEA可用于胰腺癌手术前﹑后的动态随访,定期测定CEA对预测癌肿复发有参考价值。
腹背痛﹑体重减轻﹑黄疸是胰腺癌三大症状,胰腺癌可压迫侵犯腹腔神经丛导致剧烈持续性腹痛。化疗对胰腺癌无明显效果,加之手术切除率较低,有效的特异性抗癌治疗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系统有效的活性植物抗癌药治疗可使部分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带瘤生存。
胰腺癌出现明显的腹背痛多属于癌性疼痛,有效地抗癌治疗是止痛的前提。“抗癌止痛法”对胰腺癌的腹背疼痛有理想的止痛效果。
得了胰腺癌怎么办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一、手术治疗:
胰腺癌手术切除癌肿是早期治效方法。胰腺癌细胞对化学药物不敏感,疗效不佳。最近有人开展植入放射源的胰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延长生存期有一定作用,且止痛效果明显。不过单纯的放疗并不能延长生命、提高生存率 , 故目前学者们已将该方法与化疗或其他疗法结合的综合治疗作为提高疗效的临床研究重点。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二、辅助的治疗:
(一)化疗:手术后可以辅助化疗,联合其他的药物,可以延长生存期。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或者为预防术后复发,均可进行化学治疗。对胰腺癌的化学治疗是期望着能降低术后癌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
(二)中药治疗:腺胰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比较少见,好发于胰头部(约占80%),其余在体部或尾部。本病发展较快,易发生转移,病程较短。 中药治疗就是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材。 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理。
(三)放射治疗:胰腺癌是对放疗敏感性较低的肿瘤。由于胰腺位置深在,周围的胃肠、肝肾、脊髓等对放射线耐受性较低,不利于胰腺癌的放射治疗。但近年来,随着术中放疗及在 CT 精确定位下制订治疗计划和多野体外放疗的开展,放射治疗已成为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术后和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单纯放疗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显著影响。联合放、化疗则可有效地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改善生存质量,并使生存期延长。近年来,有主张在术前进行放、化疗,以控制肿瘤的转移。
虽然近年来针对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早期诊断问题远未解决。85%的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临床确诊的病例中只有10%~15%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其中能根治者仅为5%~7.5%,因此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另据美国的调查统计显示,胰腺癌总的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在过去20年中无显著变化,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不得不承认,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对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医务工作者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加强综合治疗,改善预后,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并进一步努力。
胰腺癌的症状是怎样的 胰腺癌切除率低的原因
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在胰腺癌早期常无特异的临床表现。 所以患者在发现胰腺癌的时候,一般都是晚期了。
胰腺癌的周围有血管,有神经,一旦发现在晚期的话,手术难度是很高的,很难手术切除,这就是胰腺癌手术切除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
胰腺癌治疗费用大约要多少钱
1、一般来说,在胰腺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会根据,各个地区的差异略有不同,大体来讲,一次性的手术费用在3万到5万不等。但是,对于手术的胰腺癌患者来说,需要加上住院以及术后的观察期,因此综合治疗费用往往就会很高,可能需要花费十万左右,但是如果再加上放化疗等费用,患者的治疗费用就会增加很多,有的患者甚至有几十万的费用。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往往是一个不能承受的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对于胰腺癌的治疗,很多时候治疗的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2、胰腺癌手术费用大概要花多少,不是一个具有统一标准的事情。治疗费用的多少跟很多因素有关。例如患者的病情,患者选用的医疗器材和治疗方法,患者本身,对于治疗的敏感程度,以及选择医院的级别不同,那么相对来说,治疗的费用都会出现多多少少的差别。
3、胰腺癌治疗,考虑到个人情况的不同,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治疗胰腺癌的费用也不同。如:多长时间的治疗合理、治疗后要进行哪些适当的护理,是否需要多次治疗都会影响最后的价格。
请问早期胰腺癌能活多久
胰腺癌手术后能活多久涉及到很多因素,无法一概而论,即使诸多的数据显示胰腺癌手术预后并不乐观,但胰腺癌尚属早期,手术方法得当,服用中药如人参皂苷Rh2(护命素)等,能够增加白细胞,使病人的身体机能改善,还能防止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至自然存活年龄的可能性也不无可能。
胰腺癌手术后在护理上要注意什么
1、要注意胰腺癌手术后,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手术伤口受到影响,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雾化吸入2-3次/日,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排痰。因胰腺癌手术范围大,病人术后疼痛剧烈,可使用自控止痛泵。
2、要注意胰腺癌手术后观察身体的情况,比如是否会出现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等等,并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
3、由于胰腺癌手术后,会影响到很多身体各种引流管,所以要确保胰腺癌手术后保证其通畅,重建消化道,因此引流管较多。
4、胰腺癌术后的护理要做好。就算是手术做得很成功,术后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研究发现胰腺癌手术后3/4的病例中腹腔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极度增高,遂加强导管护理,每小时检查各种导管的通畅情况。胰腺癌手术的细小问题也不能忽视。
胰腺肿瘤手术后遗症早了解
1.术后出血,胰腺癌手术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为5%~7.5%。术中仔细操作和止血(特别是胰残端部)是预防胰腺癌手术术后出血的基本保证;处理好胰瘘可避免继发性出血;引流通畅能防止腹腔脓毒症后期的腐蚀性出血;加强支持方法和常规甲氰脒胍类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因止血不全所致的术后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之内。胰腺癌手术术后出血可从引流管中引出。如果量少,可持续严密观察。腹腔积血甚多而无法引出时,病人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此时应在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手术探查。消化道化出血主要来自三个吻合口和胃粘膜,其表现为呕血和黑便。胰腺癌手术术后3~4周发生腹内大出血者,要考虑肠系膜上静脉、胃左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端腐蚀性出血的可能。有条件时要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
2.术后腹内脓肿,胰腺癌手术术后腹内脓肿乃术后引流不畅所致,发生率约为4%~10%。其表现为畏寒、高热、腹胀、胃蠕动障碍和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如不及时处理,常可继发腐蚀性血管出血和腹腔脓毒症。B超和CT扫描有助于此并发症的诊断和定位。可在B超引导下行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必要时还应再次胰腺癌手术引流。
胰腺肿瘤有良性的吗
有的,但是ca199的值很高,癌的可能性大。早期胰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若手术切除完全,患者有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但胰腺癌手术会造成患者机体组织的损伤和气血损耗,使患者体质虚弱,容易导致癌症的复发、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因此,胰腺癌手术治疗后应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服用具有抗肿瘤功效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等药物,降低术后复发的几率。中晚期胰腺癌多数已发生多处转移,手术的几率不大,即便能进行手术,也仅为姑息性的局部切除。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且应以中西医结合为治疗原则。
胰腺癌患者的饮食原则
避免暴饮暴食
经过与胰腺癌手术治疗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的饮食。进食原则为“少食多餐”,如果患者吃太多,会增加消化负担,容易产生并发症。而胰腺癌晚期的患者应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为主,如糯米、赤豆、蚕豆、山药、枸杞、淡菜、无花果、榛子、牛奶、菱角粉等。
选择有营养的食物
胰腺癌患者的饮食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刺激性小,低脂肪的饮食,可以给高蛋白,多糖的食物,如奶类、鱼肉、肝、蛋清、精细面粉食品、藕粉、果汁、菜汤、粳米等。并配合具有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的食物。
饮食禁忌
胰腺癌患者应避免进食霉变,油炸,烟熏,腌制的食物,如鱼,花生,葵花籽,酸菜,核桃,芝麻,糕点,奶油,油炸食品,冰淇淋。另外坚硬、黏滞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也不宜吃。粗糙、富含纤维、对肠道刺激的食物如粗粮、玉米、糯米等食物也不可吃。
胰腺癌手术治疗患者如何护理
一、术后要持续的给予患者吸氧,密切的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现象时要及时同时医生。
二、术后要保护好身体存留的各种引流管,保持其正常的运行,在翻身的时候,术后勿折、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三、术后要禁食两天,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营养,在恢复正常的排气之后,可以进食半流食的食物,之后随着病情的恢复逐渐的给予正常饮食。
四、术后每天都要保持两到三次的雾化吸入治疗,提醒患者深呼吸,帮助患者排痰,进而保持呼吸的畅通,避免呛咳。
治疗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相当多的病人就诊时属中晚期而无法作根治性切除。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在15%左右,胰体尾部癌的切除率更低,在5%以下。胰腺癌手术治疗的常用术式有以下几种。
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胰腺癌的首选根治性切除术式,由Whipple在1935年首创。虽在以后的50年间不少学者在关于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面作了许多改革,但至今仍习惯地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简称为Whipple术。适应症是对一般状态好,年龄<70岁,无肝转移,无腹水,癌肿末浸润周围血管的胰头癌,均适于行PD。
2、全胰切除术(TP):适应症为癌波及全胰,无肝转移及腹膜种植者为全胰切除术的绝对适应症。全胰切除术的优点,除了彻底切除胰内多种病灶外,还使清除胰腺周围淋巴结更为方便和彻底。全胰切除术后不再存在胰-空肠吻合,可完全避免胰瘘的产生。但全胰切除术后也有不少问题,可发生继发性糖尿病及消化吸收障碍,终生需要应用胰岛素及消化酶治疗,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因此,行TP时不能只凭胰腺病变局部情况来决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胰腺癌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胰腺癌病人及家属对术后出现糖尿病是否充分理解,能否自行注射胰岛素,家属能否协助管理糖尿病,以及经济状况等,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决定行TP。
3、胰体尾部切除术(DP):适应于胰体尾部癌无转移者。连同脾脏、胰体尾部肿瘤及周围淋巴结一并切除。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胰体尾部癌多在发生腹部包块或腰背部疼痛时才被确诊,多属中晚期胰腺癌。能作根治性切除者不到5%。由于切除时已有胰外转移,故术后生存期常不满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