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降压按摩哪个地方 揉神阙穴通腑降压

降压按摩哪个地方 揉神阙穴通腑降压

取穴:在腹部,肚脐中央。

按摩方法:患者平卧,将一只手平放于肚脐处,另一只手叠于上面,之后按照顺时针方向揉30次,逆时针方向再揉30次,此为1回,每日一次即可。

功效:通腑降压,促消化,消水肿。

神阙的作用与好处有哪些

神阙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刺激神阙穴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紊乱,延缓衰老等作用。能调理脾阳,改善疾病,对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或全身性阳气不足引发的怕冷,四肢发凉,以及男女生殖系统疾病引起的疾病等有治疗作用。此外,它对腹胀,腹痛,肠鸣,腹部水肿,泻痢脱岗及中风引发的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因此也是人体重要的急救穴位。

按摩手法:正坐,仰卧或 站立均可,双手放在脐旁,用左手中指的指腹按压在肚脐中央,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压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上,用两手中指同时用力揉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胀的感觉为宜,每天早晚左右手轮流按摩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摩1-3分钟。

降血压按那个穴位 按揉合谷穴降压

顺着手背上拇指与食指指骨的交汇处摸下来,在交汇区稍微向前,靠近食指的地方,在此处按压,会有麻胀的感觉。此处为合谷穴,刺激合谷穴,可以使兴奋的神经得到抑制,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高血压患者如用食指,拇指挟住按揉合谷穴,按揉时缓缓呼气,吸气时手不要动,每只手上的合谷按揉2-3分钟,然后左右手交替4-5次,即为一回,一般每天进行2-3回,坚持进行,就会起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高血压按摩降压方法 揉前胸穴稳定血压

用右手鱼际和掌根部按揉,其余四指自然放松,从膻中开始,边绕圈边下行,至巨厥结束,此为1次,共做15次。

膻中调理气机,缓解胸痹,降肺胃逆气;巨厥可调心,止痛,降肺气,解胸痹,安神。配伍中庭,鸠尾一同按压,可起到安定心神,稳定血压的作用。

位置: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巨厥位于剑突下。

幼儿积食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1.揉中脘:两乳联机中点,与肚脐联机之中点用中指揉穴,五分钟。

2.揉天枢:脐旁旁开二寸用中指或食二指同时分揉二穴,五分钟。

3.摩神阙:即肚脐用手掌以顺时钟方向,摩脐50下。

4.按合谷:手大指、食指掌骨交接处以单指按压穴位100下。

5.推拇指:施行者以拇指指腹,推小儿拇指掌面100次,方向由掌向指端方向。

6.推六腑:孩子前臂阴面靠小指沿一直线自肘推向腕,每次300次。

7.推四横纹:在食、中、无名、小指的靠近手掌的指关节横纹处来回推拿,每次3分钟。

贫血怎么按摩

穴位按摩是治疗贫血较为有效的辅助方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帮助调理各脏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益气补血的目的,能有效缓解包括头晕在内的各种贫血症状。贫血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脾俞穴-贫血特效穴

脾俞穴是脾经在背部的腧穴,“脾主运化”,主管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所吸收的营养的物质增多,造血的原料也就增多;脾又“主血”,主管人体造血功能,造血的原料充足,贫血症状自然可以缓解。

脾俞穴定位:位于人体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左右共2穴。

按摩方法: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按揉1-3分钟,也可以用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在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2-3分钟。

贫血按摩常用穴位:

中脘穴:将双手手掌置于中脘穴处,以振动手法操作1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神阙穴:将食指,无名指,小指并拢,用指腹揉按神阙穴3分钟,以局部透热为度。

足三里: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揉按足三里5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主。

按摩功效:膻中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中脘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神阙回阳固脱,健运脾胃;足三里理脾胃,调气血,补虚损。四穴搭配,可增强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之功,缓解贫血及其引起的头晕乏力等症。

保健按摩轻松告别职业病

职业病一:颈椎病

穴位与部位:

风池穴: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风府穴:两风池穴连线中点处;列缺穴:手掌大鱼际根腕横纹直上两寸处。

方法与步骤:

两手中指端按揉两侧风池穴1~3分钟。

右手中指端按揉风府穴1~3分钟。

两手拇指相互交替按揉两侧列缺穴1~3分钟。

职业病二:头痛

穴位与部位:

印堂部:即前额部;印堂穴:两眉中点处;太阳穴;百会穴:头顶部中点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食、中、无名指由内而外按摩印堂部1~3分钟。

两手中指按揉印堂穴1分钟。

两手拇指按揉两太阳穴1分钟。

职业病三:腰痛

穴位与部位:

腰部阿是穴;两侧腰肌;委中穴:腘窝中点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双手掌擦热后,擦揉两侧腰肌,致局部温热为度。

右手握拳,轻揉腰部阿是穴。

两拇指按揉两委中穴。

职业病四:慢性胃肠炎

穴位与部位:

神阙穴:即肚脐;天枢穴:神阙穴旁开两寸处;大横穴:神阙穴旁开4寸处;足三里穴:髌骨外下缘之下3寸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按摩腹部5~10分钟。

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

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

保健按摩 缓解头痛失眠

头部是身体重要的部位之一。中医认为,头为精明之府,没事挠挠头,具有耳聪、目明等功效,还可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因此,平常可经常按摩头皮,挠挠头,刺激头部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脑部气血。

中医学中称“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头皮是大脑的保护层,分布着许多穴位,人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均起经头面部,故又说“头为诸阳之会”。如手、足阳明经分布前头部及面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侧头部,足太阳经分布后头及头项背部等。人们平时经常以手指挠头。不仅能疏通脑部气血,且对全身脏腑的功能也有协调作用。

另外,头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针灸这些穴位,能够防治疾病。按摩这些穴位,虽不像针灸那样强烈,但是按摩的面积较大,动作轻柔,同样能够通经活络,起到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没事经常挠挠头,尤其是脑力工作者。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经常按摩头皮能刺激头皮上的毛细血管,使它们扩张变粗,血液循环旺盛,供给大脑组织更多的养料和氧气。头皮血液循环改善了,还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发育,防止头发脱落和变白,老年人经常按摩头皮,能够延年益寿。

按摩头皮的按摩方法简便易行,随时随地均可,按摩时将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开,用手指头在头皮上轻轻按摩,先前后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后转圈按摩,一般5-1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不过贵在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降压按摩哪个地方 按摩耳背沟降压

取穴:位于耳郭背面,由耳郭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走,用手摸时能清晰的抹到一条凹沟。

按摩方法:双手四指并拢微屈,分别沿着同侧的耳背沟反复按摩,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功效:耳背沟又叫降压沟,是耳朵上的降压反应点,按摩此穴位可间接的刺激脊神经,经常按摩不但能降压,对脏腑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对人体产生良性刺激。

按摩降血压最好按哪里

按摩耳背沟降压

取穴:位于耳郭背面,由耳郭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走,用手摸时能清晰的抹到一条凹沟。

按摩方法:双手四指并拢微屈,分别沿着同侧的耳背沟反复按摩,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功效:耳背沟又叫降压沟,是耳朵上的降压反应点,按摩此穴位可间接的刺激脊神经,经常按摩不但能降压,对脏腑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对人体产生良性刺激。

揉太阳穴调理血压

取穴:在耳郭前,前额两侧,当眉梢和外眼角的中点向后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按摩时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精神集中,以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边太阳穴上,顺时针按揉3分钟,力度不宜太重,感觉有压迫感即可,每日1次。

功效:促进脑部气血运行,调理血压。

点揉太渊穴调节血压

取穴:在手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点按另一侧手的太渊穴,力度感觉以酸麻重胀为宜,持续点按3分钟,之后换手法同法点按另一侧太渊穴,每日1次。

功效:太渊穴为手太阴经的腧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刺激此穴可通调血脉,调节血压。

推膻中穴稳定血压

取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按摩时,先用拇指按揉膻中3分钟,由轻到重,以膻中为中心,上下推12次,每日早晚各一次。

功效:膻中穴是八会穴之一,全身之气均会于膻中穴,按摩膻中可疏肝气,开胸解郁,使肝气及全身气机调畅,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对高血压患者的情绪具有调节作用,心情舒畅则有利于稳定血压。

相关推荐

肚脐是什么穴位

一、肚脐是什么穴位 肚脐眼是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

血压高按摩哪里降压快 血压高穴位按摩降压

位置:膝盖内下侧,胫骨内侧突起的下缘凹陷中。 按摩方法:顺时针方向按阴陵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脾气急躁,腹胀,腹泻等。 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内踝尖直上4横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端着力,顺时针方向按三阴交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2分

肚子疼按摩哪里

按摩神阙穴 位置:神阙穴就是肚脐的中点。 手法:用掌心对准神阙穴下按,并按顺时针方式连续按30-50次。神阙穴也可以用吹风机加温。治疗肚子疼,特别是受寒后肚子疼,给腹部加温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 深压天枢穴 位置:天枢穴位置肚脐两旁的两个拇指宽度的位置。 手法:按压天枢穴的时候,取坐位或者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的深压左右天枢穴1-2分钟,然后再慢慢的天气手指,反复的做几次,就会感到腹痛会明显减轻。 按压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但肚脐中上4寸,也就是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 手法:仰

小孩腹痛怎么推拿

寒凝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伤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腹痛,腹部,四肢均冷,面色青黑或苍白,身体蜷缩,小便不黄,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或青。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掐二扇门,小天心,外劳,一窝风,拿肚角,摩脘腹,点按脾俞,胃俞及擦脉督,令热深透。 推拿原理:外劳与一窝风为阳掌阳穴,功能温里散寒,通治各种寒症。配二扇门发脏腑止汗,除脏腑之寒;小天心通经活络,畅运三焦,调理阳气之道;拿肚角与摩脘腹对病变部位直接作用。点按脾胃之俞可调理脾胃,二者相配,止痛最宜。 燥热腹

血压高按什么穴位好

1、耳背沟 耳朵的形状就像一个头下脚上倒置的胎儿,不仅是人类采集声音信息的器官,更与人体脏腑经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血压多为肝阳上亢所致,可以通过对耳部肝胆经穴位的刺激,达到清肝胆、除肝热、稳血压的目的。 中医发现,经常按压耳背沟有助于降血压。因此,这道沟又有“降压沟”之称。平时若感觉血压偏高有所不适,可以按此穴。如果想持久见效,也可以请医生采取外用疗法。即,取王不留行籽一粒,用医用胶布包埋在耳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沟处。平时常按压王不留行籽。此法降压效果较明显。 2、涌泉穴 脚被称为人体第

春季按摩三大部位 让你更健康

腰眼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腰部酸软怕冷,经常尿频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 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肾俞穴位置: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中医小贴士: 肾俞穴的主治病症: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肾俞穴保健方法: 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9次,如此连作36次。意守肾俞穴。每天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等作用。 小腿

帮助排便的方法

①按压商丘穴与大横穴 有助减轻便秘与宿便造成的不消化,与腹部油脂肥厚,脂肪囤积状况严重的小腹凸出等现象, 脚掌内侧较凸起的的内踝骨与较前侧的舟状骨之间,有一较凹陷的地方,即是商丘穴。在肚脐两侧大约5指宽之处,即是大横穴。 ②按压带脉穴 身体两侧,与带脉交会的点即为带脉穴,此处脂肪若较肥厚,可使用木制按摩棒帮助按摩,更可刺激到穴点。 带脉位置约在穿裤子时系腰带的位置,也是全身唯一横向走的经络,按压其中的带脉穴,可以帮助促进身体水分循环,消除水肿型下半身肥胖。 ③按压水分穴与神阙穴 多按摩任脉上的水分穴与神阙

慢性胆囊炎按摩哪里

慢性胆囊炎可以采用以下按摩方法: 胆俞穴 本穴属膀胱经腧穴,为胆之肾俞穴,有疏肝利胆,理气解郁的功效。 腧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按穴位,并做横向拨动,配合阳陵泉穴,对胆道疾病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每次5分钟。 阳陵泉穴 本穴属足少阳胆经,有活血通络,通调经脉的作用,是治疗胆腑病症的要穴。 腧穴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按摩方法:正坐,用拇指指尖稍用力掐按穴位,以有酸麻胀痛感觉为度,每次5分钟。 全身按摩 1.患

经络治疗高血压有效果吗?

高血压病的日常按摩法 推头:用两手大小鱼际按住头部两侧动,由太阳穴到风池穴,然后改用两手拇指风池穴,以达到酸胀感为度。 顺气:双手平放在胸上,掌心贴胸部,用鼻深吸一口气,接着用口呼气,双手慢慢向下扶到小腹部,反复做10遍。 按腰:两掌手指并拢,并按腰背脊柱两侧,从上往下挤压至臀部尾骨处,每次20遍。 捏手掌心:血压急剧上升时,捏手掌心可作为紧急降压措施。其做法:先从右手开始,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右手掌心,并从手掌心一直向上按到指尖,从手掌各个部位起至每根指尖。然后再照样按左手掌。 按摩涌泉穴:晚上睡前,

彩超憋尿多久 技巧六:按摩利尿穴

通过按摩身体上的利尿穴不仅可以有效防治淋沥,血尿,遗尿,肾炎,腹痛,泄泻,痢疾,肠炎,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症,还能有助于某些情况下需要急速憋尿的情况。 1、定位:位于下腹部,腹正中线上,脐下2.5寸处,当神阙穴与曲骨穴连线的中点处。 2、方法:以拇指按压穴位,逐渐加大压力,至一定程度则小便感觉有尿液排出,再停止用以按压,切勿中途停止用力。亦可按摩,按法、摩法3—5分钟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