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按摩哪个地方 揉神阙穴通腑降压
降压按摩哪个地方 揉神阙穴通腑降压
取穴:在腹部,肚脐中央。
按摩方法:患者平卧,将一只手平放于肚脐处,另一只手叠于上面,之后按照顺时针方向揉30次,逆时针方向再揉30次,此为1回,每日一次即可。
功效:通腑降压,促消化,消水肿。
神阙的作用与好处有哪些
神阙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刺激神阙穴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紊乱,延缓衰老等作用。能调理脾阳,改善疾病,对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或全身性阳气不足引发的怕冷,四肢发凉,以及男女生殖系统疾病引起的疾病等有治疗作用。此外,它对腹胀,腹痛,肠鸣,腹部水肿,泻痢脱岗及中风引发的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因此也是人体重要的急救穴位。
按摩手法:正坐,仰卧或 站立均可,双手放在脐旁,用左手中指的指腹按压在肚脐中央,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压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上,用两手中指同时用力揉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胀的感觉为宜,每天早晚左右手轮流按摩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摩1-3分钟。
降血压按那个穴位 按揉合谷穴降压
顺着手背上拇指与食指指骨的交汇处摸下来,在交汇区稍微向前,靠近食指的地方,在此处按压,会有麻胀的感觉。此处为合谷穴,刺激合谷穴,可以使兴奋的神经得到抑制,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高血压患者如用食指,拇指挟住按揉合谷穴,按揉时缓缓呼气,吸气时手不要动,每只手上的合谷按揉2-3分钟,然后左右手交替4-5次,即为一回,一般每天进行2-3回,坚持进行,就会起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高血压按摩降压方法 揉前胸穴稳定血压
用右手鱼际和掌根部按揉,其余四指自然放松,从膻中开始,边绕圈边下行,至巨厥结束,此为1次,共做15次。
膻中调理气机,缓解胸痹,降肺胃逆气;巨厥可调心,止痛,降肺气,解胸痹,安神。配伍中庭,鸠尾一同按压,可起到安定心神,稳定血压的作用。
位置: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巨厥位于剑突下。
幼儿积食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1.揉中脘:两乳联机中点,与肚脐联机之中点用中指揉穴,五分钟。
2.揉天枢:脐旁旁开二寸用中指或食二指同时分揉二穴,五分钟。
3.摩神阙:即肚脐用手掌以顺时钟方向,摩脐50下。
4.按合谷:手大指、食指掌骨交接处以单指按压穴位100下。
5.推拇指:施行者以拇指指腹,推小儿拇指掌面100次,方向由掌向指端方向。
6.推六腑:孩子前臂阴面靠小指沿一直线自肘推向腕,每次300次。
7.推四横纹:在食、中、无名、小指的靠近手掌的指关节横纹处来回推拿,每次3分钟。
贫血怎么按摩
穴位按摩是治疗贫血较为有效的辅助方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帮助调理各脏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益气补血的目的,能有效缓解包括头晕在内的各种贫血症状。贫血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脾俞穴-贫血特效穴脾俞穴是脾经在背部的腧穴,“脾主运化”,主管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所吸收的营养的物质增多,造血的原料也就增多;脾又“主血”,主管人体造血功能,造血的原料充足,贫血症状自然可以缓解。
脾俞穴定位:位于人体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左右共2穴。
按摩方法: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按揉1-3分钟,也可以用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在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2-3分钟。
贫血按摩常用穴位:
中脘穴:将双手手掌置于中脘穴处,以振动手法操作1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神阙穴:将食指,无名指,小指并拢,用指腹揉按神阙穴3分钟,以局部透热为度。
足三里: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揉按足三里5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主。
按摩功效:膻中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中脘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神阙回阳固脱,健运脾胃;足三里理脾胃,调气血,补虚损。四穴搭配,可增强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之功,缓解贫血及其引起的头晕乏力等症。
保健按摩轻松告别职业病
职业病一:颈椎病
穴位与部位:
风池穴: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风府穴:两风池穴连线中点处;列缺穴:手掌大鱼际根腕横纹直上两寸处。
方法与步骤:
两手中指端按揉两侧风池穴1~3分钟。
右手中指端按揉风府穴1~3分钟。
两手拇指相互交替按揉两侧列缺穴1~3分钟。
职业病二:头痛
穴位与部位:
印堂部:即前额部;印堂穴:两眉中点处;太阳穴;百会穴:头顶部中点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食、中、无名指由内而外按摩印堂部1~3分钟。
两手中指按揉印堂穴1分钟。
两手拇指按揉两太阳穴1分钟。
职业病三:腰痛
穴位与部位:
腰部阿是穴;两侧腰肌;委中穴:腘窝中点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双手掌擦热后,擦揉两侧腰肌,致局部温热为度。
右手握拳,轻揉腰部阿是穴。
两拇指按揉两委中穴。
职业病四:慢性胃肠炎
穴位与部位:
神阙穴:即肚脐;天枢穴:神阙穴旁开两寸处;大横穴:神阙穴旁开4寸处;足三里穴:髌骨外下缘之下3寸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按摩腹部5~10分钟。
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
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
保健按摩 缓解头痛失眠
头部是身体重要的部位之一。中医认为,头为精明之府,没事挠挠头,具有耳聪、目明等功效,还可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因此,平常可经常按摩头皮,挠挠头,刺激头部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脑部气血。
中医学中称“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头皮是大脑的保护层,分布着许多穴位,人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均起经头面部,故又说“头为诸阳之会”。如手、足阳明经分布前头部及面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侧头部,足太阳经分布后头及头项背部等。人们平时经常以手指挠头。不仅能疏通脑部气血,且对全身脏腑的功能也有协调作用。
另外,头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针灸这些穴位,能够防治疾病。按摩这些穴位,虽不像针灸那样强烈,但是按摩的面积较大,动作轻柔,同样能够通经活络,起到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没事经常挠挠头,尤其是脑力工作者。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经常按摩头皮能刺激头皮上的毛细血管,使它们扩张变粗,血液循环旺盛,供给大脑组织更多的养料和氧气。头皮血液循环改善了,还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发育,防止头发脱落和变白,老年人经常按摩头皮,能够延年益寿。
按摩头皮的按摩方法简便易行,随时随地均可,按摩时将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开,用手指头在头皮上轻轻按摩,先前后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后转圈按摩,一般5-1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不过贵在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降压按摩哪个地方 按摩耳背沟降压
取穴:位于耳郭背面,由耳郭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走,用手摸时能清晰的抹到一条凹沟。
按摩方法:双手四指并拢微屈,分别沿着同侧的耳背沟反复按摩,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功效:耳背沟又叫降压沟,是耳朵上的降压反应点,按摩此穴位可间接的刺激脊神经,经常按摩不但能降压,对脏腑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对人体产生良性刺激。
按摩降血压最好按哪里
按摩耳背沟降压
取穴:位于耳郭背面,由耳郭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走,用手摸时能清晰的抹到一条凹沟。
按摩方法:双手四指并拢微屈,分别沿着同侧的耳背沟反复按摩,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功效:耳背沟又叫降压沟,是耳朵上的降压反应点,按摩此穴位可间接的刺激脊神经,经常按摩不但能降压,对脏腑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对人体产生良性刺激。
揉太阳穴调理血压
取穴:在耳郭前,前额两侧,当眉梢和外眼角的中点向后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按摩时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精神集中,以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边太阳穴上,顺时针按揉3分钟,力度不宜太重,感觉有压迫感即可,每日1次。
功效:促进脑部气血运行,调理血压。
点揉太渊穴调节血压
取穴:在手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点按另一侧手的太渊穴,力度感觉以酸麻重胀为宜,持续点按3分钟,之后换手法同法点按另一侧太渊穴,每日1次。
功效:太渊穴为手太阴经的腧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刺激此穴可通调血脉,调节血压。
推膻中穴稳定血压
取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按摩时,先用拇指按揉膻中3分钟,由轻到重,以膻中为中心,上下推12次,每日早晚各一次。
功效:膻中穴是八会穴之一,全身之气均会于膻中穴,按摩膻中可疏肝气,开胸解郁,使肝气及全身气机调畅,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对高血压患者的情绪具有调节作用,心情舒畅则有利于稳定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