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人的标准是什么
健康老人的标准是什么
(1)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2)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环境;处世乐观积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
(3)能恰当地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活动。
(4)日常生活活动正常,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5)营养状况良好,体重适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注解:
适用于≥60岁人群,其中60~75岁为老年组,≥80岁为高龄老年组;
“相关高危险因素”指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指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紊乱。
老人健康标准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人健康的标准提出了多维评价。这种多维评价包括五个方面:
(一)精神健康。老人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心态要平和、宽容,切忌焦虑、疑心。用爱滋润身边的一切事物。
(二)躯体健康。这就是平时说的健康。老人易见的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等,而且易出现中风。所以,老人一定要经常锻炼,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三)日常生活的能力。即生活上自理能力,包括自己能照顾自己,自己理家等能力。
(四)社会健康。包括人际关系,社区参与程度,与子女的关系等。
(五)经济状况。当今的老人一部分靠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也有一部分是由子女赡养。而老人在经济上若是独立,自己会更生活得有信心,更好地娱乐。
总之,做一个健康老人,要学会以动养静,以素为补,以宽容作准则,从生活的各方面使自己跟上时代,做一个健康的老人。
老年人健康的标准
关于健康的标准,从古至今众说纷纭。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扩展。概括起来,老年人身体是否健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看:
1、 目光炯炯有神,说明视觉器官与大脑皮层生理功能良好。祖国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而且为肝气所通,肝肾充足,则耳聪目明。眼睛是人体精气汇集的地方,故眼有神,是精气旺盛,肝、肾功能良好的明证。所以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眼睛应该是亮的。
2、 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说明发音器官、言语中枢、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良好。祖国医学认为声息和是正气内存的表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就不容易得病,所以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声音洪亮,呼吸 均匀通畅。
3、 指小便正常、畅通无阻。说明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功能良好。祖国医学认为小便淋漓不畅,可谓“膀胱气化失利”,表明泌尿系统或生殖系统功能受损。所以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肾功能良好,膀胱功能正常,排尿通畅,尿量每天为1000―1500毫升,每天约5―6次,每次200-250毫升左右。如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或多于2500毫升,说明肾功能不正常或有疾病。
4、 肛门括约肌紧张度良好,肠道无特殊疾病。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人由于脾肾阳虚导致中气下陷,可发生五更泻、便秘或大便失禁。所以,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排便通畅,一般每日一次或两次,或隔日一次,最好每天早晨起来按时大便,这样可减少大便内有毒物质重新被吸收,即所谓影响人类长寿的“自身中毒”学说。
5、 老年人体型应偏瘦,不应肥胖,始终保持标准体重。经调查,我国百岁以上老年人,无一例肥胖者。老年人肥胖不仅气喘嘘嘘,行动不便,且易引起“肥胖综合症,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和胆囊炎,胆石症等。过分肥胖必然影响寿命。有的科学家研究提出,如果超过本人标准体重10公斤,短寿13%;超过标准体重20公斤,短寿25%;超过30公斤短寿42%。如世界上最胖的女子美国的约翰・史泰美丝腰围两米,体重682公斤,仅38岁就病死了。
老年人标准体重的简单计算公式为(厘米)-105=体重(公斤)
女子(厘米)-100=体重(公斤)
6、 牙齿完坚者老化慢。祖国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自然多寿。如肾虚则骨败齿摇。古代医书有记载著名医学家华陀的弟子吴普90岁高龄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说明长寿者口腔健康状况都比较好。
7、 腰腿灵活自如,说明腰腿的骨骼、肌肉、运动神经以及运动中枢生理功能良好。俗语说:“人老腿先老,将老腰先病。”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人腰腿灵活,说明肝、脾、肾尚实。因为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肝好筋强,脾好肉丰,肾好骨硬。
8、 血压不高,心律正常,动脉血管硬化程度低,脉形就小。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人多因肾水亏虚,肝阳偏亢,故脉常粗大而强。如果60岁以后还能保持较小的脉形,说明阴平阳秘,气血调和。国内外长寿老人之所以身体健康,其重要原因,就是心脏功能好,血压、脉搏正常,血管硬化程度低,脉形小。
老年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据医学专家介绍,1982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曾制定了我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1995年依据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又对这一标准进行了补充修定。具体标准如下: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神经系统无病变,如偏瘫、老年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无明显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无内分泌
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6)有一定的视听功能;
(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9)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
我国制定的这一健康老人标准,既符合当前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又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健康标准的具体规定。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健康标准是躯体没有疾病,并符合以下条件: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健康老人生活方式良好
1.食疗。每天要保证摄取1斤半蔬果,1个鸡蛋,不少于1200毫升的水,2两以内的油,不超过6克的食盐(相当于1啤酒瓶盖)。
2.戒烟。研究表明,戒烟3个月后,肺脏功能开始改善,1年后,心脏病发作危险降低50%。
3.运动。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步走、游泳、跳舞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运动量要达到心率在120次/分钟,身体微微出汗的标准。
4.慎酒。适度地饮酒才有益健康,具体标准是酒精≤25克/日,约等于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高浓度白酒≤50毫升。高血压患者最好戒酒。
5.心理健康。健康老人应该做到:努力学习,了解时尚;多做家务,心灵手巧;朋友聚会,多多参加;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老年人健康的六标准
首先表达好
应从药疗、食疗着手,保证脑部循环充沛,治疗与大脑相关的已有疾病。日常积极学习新知识,理解新事物,与人主动交谈,做到言辞有据,逻辑分明。
气色好
应从外调饮食,内调情志,适当运动三方面着手。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膳食,适当增加补肾益脑的食品,如核桃、芸豆等。平时注意保养“精气神”,经常谈笑风声,坚持运动。
睡眠好
大脑充分休息,对提高智力水平大有帮助。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周卫东教授介绍,宁静益智,噪声损脑。营造避光、避免噪声的睡眠环境,睡前足浴、按摩等都能使睡眠更香甜;卧床后尽量不想事,争取尽快入睡。
自理好
生活行为自理好可间接反映大脑处理问题的能力。研究发现,遍布双手的末梢神经与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勤用双手,活动手指可显著强化脑功能。老人应尽可能地积极参与家务及社会活动,强化锻炼,并注重能适应各种场合的仪表与着装。
行为好
老人应尽量争取从心理上融入家庭及社会,使自身的行为符合家庭及社会的行为规范及道德准则。
参与好
是指老人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氛围,并处理好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周卫东强调,抑郁症和老年痴呆通常是影响老人达到脑健康的两个重要问题。有抑郁症的老人应调整睡眠,开阔胸襟。另外,退休前可以多培养些与工作无关的爱好,以预防退休综合征的出现,减少抑郁症的可能。此外,控制体重、多听音乐、营造芳香居室等,都是保持脑健康的好方法。
老人是否健康参照这8个标准
早在1982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就提出过健康老人的标准,认为主要脏器无器质性病变的老人是健康老人。在此基础上,健康老人应符合以下八项标准,老人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进行评判,并照着这个标准管理好身体:
1、声息和: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说明发音器官、言语中枢、呼吸及循环系统生理功能良好。
2、前门松:小便正常、畅通无阻。说明泌尿和生殖系统良好。
3、后门紧:肛门括约肌紧张度良好,肠道无特殊疾病。
4、形不丰:老人不宜过胖,研究发现,超过本人标准体重10公斤,短寿几率就可达到13%。
5、牙齿坚:说明卫生习惯好,一般消化功能也比较好。
6、腰腿灵:肌肉关节强壮,有利于推迟衰老速度。如果能胜任长途步行,也能反映心脏功能良好。
7、脉形小:血压不高,心律正常,动脉血管硬化程度低,脉形就小。
8、眼有神:证明精气旺盛,肝肾功能良好。
老人如何养生才健康
老年人健身时要考虑的问题比年轻时要多。首先是需要规避风险,注意安全,当然还要注意是否有效。有些老年人往往会不顾天气和个人感觉而一味坚持锻炼,中年时候的运动方式、速度和强度保持到老年,这是不符合生理规律的。
运动要随年龄增长,适当减量减强度。喜欢拉韧带的老人,不能只拉韧带而不练习力量,可以在健身方式上增加腿部和上肢的肌肉训练。
喜欢球类运动的老人也要注意,有些球类运动强度过大,容易导致心脏血管中的栓子破裂或脱落,堵住大血管,造成心肌大面积坏死,心脏停跳。所以老年人做球类运动时要调整心态,万不可求胜心切。如果在打球过程中感到心前区有短暂的刺痛、闷痛,休息后就好转,那就不能再打球了。
老年人健康现代标准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社会医学家认为,对老年人的健康评价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日常生活能力:首先指可以自理,如洗澡、穿衣、进食等,不需要别人监护。当然也包括老人操持家务能力,如打电话、购物、自理经济、做一点家务等等。
精神健康:主要指没有精神障碍和精神症状。由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发生了生物学改变,信息加工速度减慢,认知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固执、疑心、自私和偏执等心理障碍。
躯体健康:传统习惯所说的健康,多指躯体健康而言。躯体健康不佳,可表现为多种器质性疾病和症状,如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糖尿病及肿瘤等。
社会健康:是指个体人际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及社会参与的程度。如家庭居住情况,婚姻状况,与亲属、朋友、邻里关系,与社会组织关系,职业状况等等。一个老人如果长期独自呆在家里,不与人打交道,不能进行社会参与,就不能算一个全面健康的人。
老年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神经系统无病变,如偏瘫、老年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无明显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无内分泌
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6)有一定的视听功能;
(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9)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