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妈妈的口腔护理要点
孕期妈妈的口腔护理要点
女性怀孕后,会因体内增高的荷尔蒙而引发齿龈充血、水肿、肥大,甚至发生炎症、尤其是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及分娩前的三个月更为加重。医学上称此为"妊娠期龈炎",孕妇常常伴有牙痛、牙出血、口臭等表现。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孕妇须比平时更加注意口腔的护理与保健,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每天早晚必须各刷一次牙。餐后及时用漱口水漱口。刷牙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牙膏,但是一般建议妈妈们选用专门为孕妇设计的孕妇牙膏及牙刷,在孕期经常去口腔科进行检查,彻底洗牙。如果牙齿有龋、牙龈炎、牙周炎,应及早进行治疗。
而在选择牙刷时,要刷毛柔软而有弹性的细丝软毛牙刷。用这类牙刷刷牙,可减少对孕妇牙龈的刺激,预防刷牙时牙龈出血,并能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有条件的话,每次饭后都要刷牙,尤其是晚上临睡前的一次刷牙更为重要。
剖腹产妈妈的伤口如何护理
有的准妈妈检查的时,候医生会告诉准妈妈胎儿营养很好有点大,建议剖腹产这样没有风险。剖腹产以后宝妈要等一星期以后才可以出院,但是在这期间剖腹产的伤口是疼的。今天小编给大家说一下怎么缓解疼痛。
1、衣物要宽松
生完孩子的宝妈注意生完孩子不要穿塑身衣。特别是那些剖腹产的宝妈们,穿塑身衣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宝妈们要选一些穿上去宽松的衣服,这样子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也可以避免衣服对伤口的摩擦,从而减轻伤口的疼痛。
2、经常换药
剖腹产的宝妈出院以后回到家也不要忘记伤口抹药,在家里面也要很好的护理伤口,按时的清理伤口抹药,劲量不要出汗这样会感染伤口的。让伤口干燥使伤口愈合更快速,使宝妈更早远离疼痛。
3、杜绝用手挠痒
剖腹产的宝妈们有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去挠伤口,因为在长伤口的时候伤口会痒的,这个时候宝妈用手挠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来容易造成伤口破裂,二来还容易造成细菌感染。所以宝妈们一定要忍忍。
剖腹产妈妈的伤口如何护理
剖宫产分娩后,身体抵抗力较弱的新妈妈或腹部脂肪较厚的新妈妈有可能引起伤口感染。另外,有些人因体质关系,瘢痕会越长越大,不但影响外观,还会有瘙痒的困扰,处理上十分棘手,如果有这种体质,手术后不久应该使用硅胶片,以减少蟹足肿瘢痕疙瘩发生。由于手术伤口范围较大,皮肤的伤口在手术后 5~7日即可拆线或去除皮肤夹,也有的医院进行可吸收线皮内缝合,不需拆线。但是,完全恢复的时间需要4~6个星期。
因此,一定要细心呵护这些伤口,避免给非常忙乱的月子里增添更多麻烦。
要少用止痛药物
剖宫产术后麻醉药的作用慢慢地消失了,于是腹部伤口的痛觉开始恢复,一般在术后数小时,伤口开始剧烈疼痛。为了能够很好休息,使身体尽快复原,可请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夜给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就要多一些忍耐,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物止痛,以免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一般来讲,伤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会自行消失。每天用手指头轻轻按摩伤口3~5分钟,减少瘢痕产生。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应用术后镇痛泵,分为静脉和硬膜外两种,可以由产妇自行控制。又称PCA(pacient controlledanesthesia),可以帮助度过前两天疼痛的日子。
术后应该多翻身
麻醉药物对肠蠕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肠胀气,因而发生腹胀。因此,产后宜多做翻身动作,促进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及早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术后12小时,可泡一些番泻叶水喝,以帮助减轻腹胀。煮萝卜汤也是常用的方法,但不要太油腻。
卧床宜取半卧位
剖宫产术后的新妈妈身体恢复与阴道自然分娩者相比要慢得多,在产后24小时后就可起床活动。因此,剖宫产者易发生恶露不易排出的情况,但若采取半卧位,配合多翻身,促使恶露排出,避免恶露淤积在子宫腔内,引起感染而影响子宫复位,也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剖宫产术后的新妈妈最好睡硬板床。
保持腹部切口清洁
手术后2周内,要避免沾湿腹部的伤口,应该禁止全身的淋浴,而采用擦浴,在此之后可以淋浴,但恶露未排干净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伤口未愈合前请勿弄湿或弄脏,万一弄湿的话,必须立即擦干,并涂上优碘。每天冲洗外阴1~2次,注意不要让脏水进入阴道;伤口较平的人使用透气纸胶带,若是易过敏、易产生瘢痕体质的新妈妈,则可按医师指示,使用硅胶。如果伤口发生红、肿、热、痛,不可自己随意挤压敷贴,应该及时就医,以免伤口感染延误治疗,使整个产假都 “泡”在伤口处理上。
尽量早下床活动
不要以伤口疼痛为借口,而逃避运动。只要体力允许,产后应该尽量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增加肠蠕动的功能,促进子宫复位,而且还可避免发生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下肢血栓。下床时先行侧卧,以手支撑身体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在咳嗽、笑、下床前,用手及束腹带固定伤口部位。
要忌食胀气食物
剖宫产术后约24小时,胃肠功能才会逐渐恢复,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应该进食流食1天,如蛋汤、米汤,忌食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甜食、水果等胀气食物。肠道气体排通后,改用半流质食物1~2天,如稀粥、汤面、馄饨等,然后再转为普通饮食。
要尽早顺畅排尿
在拔除尿管后,要多喝水,稍有尿意就要试着去解小便。新妈妈第一次排尿可能会稍有不适,要多喝水,多解小便,慢慢就会消失。还要注意排尿一定顺畅,如果一点点挤着尿就是膀胱功能没恢复好,需要重新插尿管,锻炼膀胱功能之后就可以顺利排尿了。
孕期口腔护理须知
孕期口腔护理之使用软毛牙刷
对于怀孕的女性来说,孕期由于体内分泌的变化,就会导致牙龈变的脆弱了,所以在刷牙的时候如果稍微用力的话,那么就会导致牙龈出血。因此,小编建议准妈妈们在牙刷的选择上面,最好是选择软毛且刷头小的牙刷就可以了。
孕期口腔护理之保持口腔卫生
准妈妈们必要要早晚做到个刷一次的呀,并且餐后及时的用漱口水漱口。刷牙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牙膏,如果有龋齿的话,那么还是要选用含氟或者是含锶的牙膏。如果有牙龈出血的,水肿的话,那么就最好是要是能消炎止血的药物牙膏,而如若是由于吃酸性零食过多而引起的牙齿过敏的话,那么就应该选用脱敏牙膏。
平时准妈也可以多做做上下叩齿的动作,这样不仅能增强牙齿的坚固性,同时还可以增加口腔唾液分泌的量。
孕期口腔护理之做好口腔检查
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们除了要做常规的血常规检查在,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外,最好还是要进行口腔检查。要彻底的洗牙。如果有龋齿,牙龈炎,口角炎那么要及早的进行治疗。
如果一定要拔牙的话,那么时间最好一定要选择在怀孕的3个月之后,7个月以前的时间进行,因为在怀孕的头三个月拔牙,容易诱发流产病加重孕吐,并且在怀孕后的7个月,因为身体笨重而不便医生配合的话,那么就可能会引发早产的可能。
孕期口腔护理之不要使用药物
对于准妈妈们来说,如果牙齿出现了病症,那么要避免的药物有镇静剂,止痛药,抗生素,尤其是四环霉素,它会导致胎儿的牙齿生长发黄。所以无论使用任何种药物,都必须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切莫自己滥用药物,以免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此外,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口腔问题来说,那么也是可以通过食物来缓解的,比如如果患有口腔炎,口角炎,那么孕妈妈就应该要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牙龈出血的话,那么就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孕期妈妈的口腔护理要点
孕期妈妈的口腔护理要点
孕期妈妈的体质会因为服用宝宝的带来而逐渐的降低,很容易感染口腔疾病,会给胎儿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起来了解下孕期妈妈的口腔护理要点吧。
女性怀孕后,会因体内增高的荷尔蒙而引发齿龈充血、水肿、肥大,甚至发生炎症、尤其是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及分娩前的三个月更为加重。医学上称此为"妊娠期龈炎",孕妇常常伴有牙痛、牙出血、口臭等表现。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孕妇须比平时更加注意口腔的护理与保健,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每天早晚必须各刷一次牙。餐后及时用漱口水漱口。刷牙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牙膏,但是一般建议妈妈们选用专门为孕妇设计的孕妇牙膏及牙刷,在孕期经常去口腔科进行检查,彻底洗牙。如果牙齿有龋、牙龈炎、牙周炎,应及早进行治疗。
而在选择牙刷时,要刷毛柔软而有弹性的细丝软毛牙刷。用这类牙刷刷牙,可减少对孕妇牙龈的刺激,预防刷牙时牙龈出血,并能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有条件的话,每次饭后都要刷牙,尤其是晚上临睡前的一次刷牙更为重要。
温馨提示:孕期妈妈的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一旦出现不适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的发生。
婴儿口腔护理的要点
新生宝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些常规护理的任务也可能会使你觉得非常失败。绝大多数新手妈妈不知道如何护理宝宝的口腔,如何让宝宝口气清新。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这些难题将迎刃而解。
口腔护理是日常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新生宝宝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一些婴儿口腔护理的要点:
1. 经常给宝宝喝些温开水,可以有效起到滋润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如果宝宝吃奶后睡着难
以喂水,妈妈可用一次性消毒棉签沾水,轻轻地给宝宝口腔清理一下。
2. 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吸奶速度较慢或吃吃停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吸奶速度较慢或吃吃停停,妈妈千万不要用橡皮奶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以此催促宝宝吸吮,这样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停,妈妈千万不要用橡皮奶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以此催促宝宝吸吮,这样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3. 严格保持奶头、奶具的卫生。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保持RUTOY的清洁很重要,每次哺乳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RUTOY,擦试RUTOY的毛巾要先用热水消毒。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再使用。
4. 冲调的奶粉温度要适当,每次喂之前先在大人手臂上试一下温度。如果奶温较高,很容易烫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5. 经常帮有口腔问题的宝宝按摩牙床。用手指轻轻按摩宝宝红肿的牙肉,会让宝宝感到舒服一点。
6. 当宝宝因为口腔问题不愿意进食时,试试准备些温度稍低的凉凉奶液,这样会降低对宝宝口腔的刺激,促进宝宝进食。
7. 因为口腔问题或乳牙萌出前有啃噬抓咬现象的宝宝,可以为其准备些磨牙棒、胡萝卜、苹果等有硬度的食物,但要有大人在旁监护。
婴儿口腔清洁护理知识
1、新生儿期的口腔护理
(1)整个新生儿期(初生至28天),应喂宝宝喝少量温开水,以清洗口腔。
(2)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每次吃完奶,要养成喝少量白开水的习惯,尤其是宝宝发烧、感冒时,更应勤喂温开水。
(3)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吸奶速度较慢或者吃吃停停时,妈妈不能用橡皮奶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催促宝宝吸吮,这样频繁操作,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4)严格保持奶头、奶具的卫生。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保持乳头的清洁很重要,每次哺乳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试乳头的毛巾要先用热水消毒。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再使用。
(5)冲调的奶粉温度要适当,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试一下温度。如果奶温较高,很容易烫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2、长乳牙前的口腔护理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生6个月就会开始长牙(也有更早的),并会伴随一些不适症状,如牙龈肿胀、发烧、疼痛等,妈妈就要学会判断宝宝长牙的不适症状,并正确护理。
给宝宝做口腔护理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先让宝宝侧卧位,用小毛巾或围嘴袋围在他的颌下,以防止护理时沾湿衣服;同时准备好消毒过的筷子、棉签、淡盐水和温开水,妈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待准备好一切再开始护理。
护理时,先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擦宝宝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张口不合作的宝宝,爸妈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捏小儿的两颊,使其张口,必要时也可用勺子柄或筷子帮助撑开口腔,但一定不能用力过猛,会伤着孩子。擦洗时应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洁卫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脏污染。擦洗一个部位要更换一个棉签,同时棉签上不要蘸过多的液体,以防止宝宝将液体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险。
口腔护理后,用小毛巾把宝宝嘴角擦干净。口唇有干裂的可涂消毒过的干净植物油;口腔溃疡者可涂金霉素鱼肝油;鹅口疮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或根据需要遵医嘱涂其他药物。
3、长牙后的口腔护理
1岁以内的宝宝,刚长出乳牙时,用指套牙刷或纱布蘸上温开水,轻轻擦拭乳牙和牙床。牙齿清洁也要有规律地进行,每天早晚各一次,晚上喂完最后一次奶后要一次,以免奶液长期留在口中,容易导致龋齿。1岁以后,要选择婴幼儿专用的牙刷和牙膏组合。
鹅口疮为什么反反复复
鹅口疮主要是菌群失调引起的一个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常见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患儿,如果宝宝他营养不良,抵抗力明显低下,或者经常反复生病,反复的用抗生素,鹅口疮有可能会有反复发作的可能性,这种一般就是注意口腔的护理,如果他出现了明显的拒食,吞咽困难,这种是需去医院进行一些相关的治疗的。如果只是轻症的,他吃奶情况还好,体重增长还可以,家里注意口腔护理,用小苏打水或者是用制霉菌素片溶到水面的溶液加强口腔护理,还有口服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是可以抑制真菌生长,然后妈妈喂母乳,注意卫生,也可以预防鹅口疮的发作。
宫外孕确诊护理措施有哪些
1、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即使手术做得很成功,但若手术后的生活没有规律,也会加重出血或留下后遗症。手术后可在医院休息一天,或回家。随后的几天还要去医院接受观察和治疗,并保证充分的休息。
2、加强口腔护理
病人处于大后,体质虚弱,且多日禁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溶液,及时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和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
3、心理护理
针对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理解和同情、耐心安抚病人,解除病人心理压力,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使他们信任,有安全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准妈妈要如何护理口腔健康
1、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营养平衡。除了充足的蛋白质外,维生素A、D、C和一些无机物如钙、磷摄入也十分重要。怀孕期间增加摄入营养素,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母亲的作用,使肌体组织对损伤的修复能力增强,对胎儿的牙齿的发育也很有帮助。
2、做好定期口腔检查和适时的口腔治疗。孕期里口腔疾病会发展较快,定期检查能保证早发现、早治疗,使病灶限于小范围。对于较严重的口腔疾病,应选择妊娠中期(4~6月)相对安全的时间治疗。
3、重视怀孕期口腔卫生,掌握口腔保健的方法,坚持每日两次有效刷牙。有证据表明,如果能完全保持口腔卫生,牙龈炎症将很难产生。对于容易感染蛀牙的孕妇,可以适当用一些局部使用的氟化物,如氟化物漱口液、氟化物涂膜等。
4、使用不含蔗糖的口香糖清洁牙齿,如木糖醇口香糖。木糖醇是一种从白桦树或橡树中提取的甜味剂,不含蔗糖,因此不会引起蛀牙。这种口香糖具有促进唾液分泌、减轻口腔酸化、抑制细菌和清洁牙齿的作用,如果能在餐后和睡觉前咀嚼一片,每次咀嚼至少5分钟,可以使蛀牙的发生率减少70%左右。
所谓母婴安全无小事。为预防口腔问题发生,孕妇除了须比平时更注意口腔护理和保健外,还要选对护齿用品,这就要求孕妇选用牙膏必须谨慎。
首先孕妇不能使用药物牙膏,药物牙膏虽然能杀灭口腔病菌,维护口腔健康,但是药物牙膏含有药物成分,甚至含有抗生素,容易对胎儿造成伤害。其次,慎用含氟牙膏,临床表明,过量的氟对人体有害,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建议孕妇不要使用含药物和含氟配方的牙膏。
准妈妈如何做好孕期口腔护理
妊娠期的准妈咪如果有口腔疾病,不仅容易引发并发症,还会影响胎儿发育,而宝宝口腔疾病护理也是作为宝宝护理的重要部分之一。口腔如此重要,需要我们认真呵护,本期我们请来口腔外科博士田丰祯,为各位妈妈们详细解答口腔护理方面的内容,让您和您的宝贝拥有一个健康清新的口腔环境。
1、孕前是否需要做全面的口腔检查?
Q1:最近积极备孕中,做了很多孕前检查,我想问一下田医生,孕前有必要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吗?
A1:非常必要。
Q2:孕前口腔检查对备孕和怀孕有什么好处吗?
A2:由于拍X光和药物治疗在怀孕期间都不是很方便进行,所以孕前的口腔检查就非常重要了,尽量在怀孕前就进行一次彻底及全面的口腔检查,有问题及时治疗,等完全治疗好再怀孕,那就无后顾之忧了。
2、备孕期间,如何预防孕期口腔疾病?
Q1:田医生,我打算要宝宝,但在我们老家有句老话“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是真的吗?
A1:此说法不科学。
Q2:备孕期间可以通过哪些方法预防孕期出现口腔疾病?
A2:在怀孕前要进行全面的牙科检查,如有牙周病或蛀牙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洗牙和治疗。
3、孕期需要选择专用口腔护理品吗?
Q1:孕期怎么选择口腔护理品?
A1:不需要特别选购口腔护理品,和平常一样就可以。
Q2:孕妇需要用专门的牙膏吗?为什么需要,不用专门的孕妇牙膏会怎么样?
A2:据我了解,还没有孕妇专用牙膏,使用普通牙膏就可以。
Q3:现在很多牙膏都含有氟,孕期可以用含氟的牙膏吗?会影响宝宝的智商吗?
A3:可以使用含氟的牙膏。不会。
Q4:孕妇专用漱口水有用吗?对宝宝有影响吗?
A4:不清楚孕妇专用的漱口水,但是普通漱口水对宝宝也没有影响。
4、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如何进行口腔护理?
Q:我是一位刚刚怀孕的准妈妈,我想知道孕早期口腔保健要注意哪些问题?到孕中期和后期,口腔保健的方法也和孕早期一样吗?
A:都一样,都是保持口腔健康,最好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5、嚼口香糖能保护牙齿吗?
Q:怀孕4个月了,我怀孕之前特别爱嚼口香糖,我想问怀孕之后还可以嚼口香糖吗?嚼口香糖有利于保护牙齿吗?
A:口香糖对于保护牙齿没有帮助。
6、孕期牙痛怎么办?
Q1:我已经怀孕4个月了,这几天牙龈肿痛,连饭都吃不进去,还不能吃药!请问,怎么能速度的把牙龈肿痛治好?
A1:没有什么快速的方法,建议去看牙医,洗牙。
Q2:我老婆在怀孕10天左右,由于牙痛。拔牙的时候用了麻醉剂,后又吃了消炎药。请问对胎儿有影响不?
A2:通常来讲,对胎儿没有什么大影响,请向您的医生详询。
Q3:孕妇牙痛可以去看牙科吗?会不会影响到宝宝?
A3:可以,不会影响到宝宝。
Q4:怀孕7个月牙疼,门牙旁边有颗牙很疼,牙龈肿了,那颗牙一舔就疼,现在都不敢嚼东西,冷热都吃不的。能吃消炎药吗?或者针灸了可以吗?
A4:要看具体情况,建议去看牙医,不要乱吃消炎药。对针灸不了解。
7、期牙周炎怎么办?
Q1:想要怀孕,但有牙周炎,嘴里味道很大,怎样能在怀孕前治好牙周炎,彻底不复发?
A1:建议去看牙医,并洗牙。
Q2:怀孕4个月,得了牙周炎怎么办?右边的脸都肿了,吃东西也吃不下去,牙根疼得厉害,医生给洗了牙,还是很疼。
A2:建议继续看医生,看看是否有其他口腔疾病。
Q3:怀孕四个多月得了牙周炎,用了康中医的口腔宝漱口水,内含硼砂的成份,对宝宝会有影响吗?
A3:放心,对宝宝没有影响。
Q4:猕猴桃对孕妇的牙周炎有帮助吗?
A4:没有直接帮助,只能说猕猴桃富含维他命C,帮助提高身体抵抗力。
8、期口腔异味怎么办?
Q:我怀孕了四个月,口腔有严重的异味很久了,会不会影响宝宝健康?
A:不会影响宝宝健康,口腔异味多是牙周疾病影响,建议看牙医。
9、期牙齿出血怎么办?
Q:孕妇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跟怀孕应该是没关系吧?
A:牙齿出血一般情况下是牙周炎。跟怀孕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多数孕妇在怀孕前就有牙周炎,因为怀孕时抵抗力会低一点,这样在怀孕期间会特别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