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为何抽取三只试管
脑脊液检查为何抽取三只试管
浙江读者:我爸前段时间头痛、发热,呕过两次,前几天才看医生,医生建议他到神经科住院治疗。过了两天,医生来帮他作腰椎穿刺,说要取脑脊液去化验。医生总共取了三试管,每管大概3毫升。请问,为什么要分三只试管装这些脑脊液?脑脊液检查有何作用?
柯大夫:脑脊液是循环与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成人的正常容量在90~150毫升。正常生理状况下,脑脊液和血液之间存在血脑屏障,对营养物质有选择性,并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对稳定。如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发生感染、出血、肿瘤、阻塞、水肿等,脑脊液都会有所反映,成分会发生改变。因此检查脑脊液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脑脊液一般通过腰椎穿刺抽取获得。穿刺前先做脑脊液压力测定。撤去测压管后,为了分类检查,一般都要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三个无菌试管里。第一管作细菌检查,第二管留作化学和免疫检查,第三管留作细胞计数和分类。如怀疑有恶性肿瘤,还要另留一试管,作肿瘤脱落细胞检查。
你爸爸一直头痛、发热,还呕吐过两次,原因待查,需要排除病毒性脑炎,隐球菌性闹脑膜炎、脑肿瘤等疾病。而了解脑脊液的成分是否改变,正好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脑动脉硬化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多数患者脑脊液正常。
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影像学检查
1.颈部彩超检查:可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及溃疡,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有助于除外椎动脉型颈椎病。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可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评估脑动脉硬化程度,检测脑内微栓子等。
3.CT和MRI检查:可发现多发腔隙性梗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排除其他脑器质性疾病。
流脑的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10~3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有DIC者,血小板减少。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在病程初期仅可压务升高、外观仍清亮,稍后则浑浊似米汤样。细胞数常达1×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显著增高,糖含量常低于400mg/L,有时甚或为零。暴发型败血症者脊液往往清亮,细胞数、蛋白、糖量亦无改变。
对颅内压高的病人,腰穿要慎重,以免引起脑疝。必要时先脱水,穿刺时不宜将针芯全部拨出,而应缓慢放出少量脑脊液作检查。作完腰后患者应平卧6~8小时,不要抬头起身,以免引起脑疝。
3.细菌学检查
(1)涂片检查 包括皮肤瘀点和脑脊液沉淀涂片检查。皮肤瘀点检查时,用针尖刺破瘀点上的皮肤,挤出少量血液和组织液涂于载玻片上染色后镜检,阳性率可达80%左右。脑脊液沉淀涂片阳性率为60~70%。
(2)细菌培养:①血培养脑膜炎双球菌的阳性率较低,但对慢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的诊断非常重要。②脑脊液培养:将脑脊液置于无菌试管离心后,取沉淀立即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同时注入葡萄糖肉汤,在5~10%CO2浓度下培养。
4.血清学检查 是近年来开展的流脑快速诊断方法。
(1)测定夹膜多糖抗原的免疫学试验 主要有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反向被动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用以检测血液、脑脊液或尿液中的夹膜多糖抗原。一般在病程1~3日内可出现阳性。较细菌培养阳性率高,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强。
(2)测定抗体的免疫学试验 有间接血凝试验、杀菌抗体测定等。如恢复期血清效价大于急性期4倍以上,则有诊断价值。
梅毒潜伏期多长 什么是梅毒的潜伏期
潜伏梅毒是指已被确诊为梅毒患者,在某一时期,皮肤、粘膜以及任何器官系统和脑脊液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物理检查,胸部X线均缺乏梅毒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正常,而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者,或有明确的梅毒感染史,从未发生任何临床表现者。
脑膜炎如何检查呢
1.血象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流脑的重要依据。
3.细菌学检查
(1)涂片检查:包括皮肤瘀点和脑脊液涂片检查,为诊断本病的不可缺少的检查步骤。
(2)细菌培养:
①血培养:血培养在流脑时阳性率约为30%,在败血症期或暴发型为50%~75%。
②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培养虽较脑脊液涂片阳性率为低,但仍属必要检查步骤。
③细菌药物敏感度试验:培养阳性者应作药物敏感度试验以作治疗的参考。
4.免疫血清学检查
(1)测定抗原的免疫学检查:一般在病程的3天以内易获阳性。国内报告普遍较细菌培养阳性率为高,认为有灵敏、特异、快速和简便等优点。
(2)测定抗体的免疫学检查:有间接血凝、杀菌抗体测定等。如恢复期血清效价大于急性期4倍以上,则有诊断价值。
5.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PCR技术以其灵敏、快速、特异的特点,作为诊断技术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6.其他 血液、尿素氮、肌酐、血气分析、血pH值、电解质、血及尿常规,以及休克时的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等监护,必要时选择有关项目进行测定。
确诊脑动脉硬化症的检查有哪些
1.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 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多数患者脑脊液正常。(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 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2.影像学检查(1)颈部彩超检查 可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及溃疡、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有助于除外椎动脉型颈椎病。(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 可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评估脑动脉硬化程度,检测脑内微栓子等。(3)CT和MRI检查 可发现多发腔隙性梗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排除其他脑器质性疾病。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查
1、影像学诊断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1)头颅B型超声(B超)检查:对脑水肿,脑实质病变和脑室增大显示清楚。
(2)头颅计算机扫描摄影(CT)检查:作头颅水平位横断面多层次摄片,对硬膜下少量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的显示较B超检查清楚,因此CT和B超互补检查可更提高诊断率。
2、脑电图和脑电功率谱检查
脑电图可出现异常棘波,脑电功率图可发现功率降低或错位。
3、脑脊液检查
为减少对患儿的扰动,应避免作脑脊液检查,只有在需要排除化脓性脑膜炎时才作这项检查,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新生儿脑脊液可能有极少量红细胞进入脑脊液,或因黄疸使脑脊液呈淡黄色,并不表示有颅出血。
脑动脉硬化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多数患者脑脊液正常。
2.血尿便常规 及生化检查: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影像学检查
1.颈部彩超检查:可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及溃疡,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有助于除外椎动脉型颈椎病。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可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评估脑动脉硬化程度,检测脑内微栓子等。
3.CT和MRI检查:可发现多发腔隙性梗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排除其他脑器质性疾病。
脑动脉硬化症的检查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多数患者脑脊液正常。
(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 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2.影像学检查
(1)颈部彩超检查 可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及溃疡、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有助于除外椎动脉型颈椎病。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 可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评估脑动脉硬化程度,检测脑内微栓子等。
(3)CT和MRI检查 可发现多发腔隙性梗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排除其他脑器质性疾病。
急性脊髓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优先选择的检查为脊髓MRI和脑脊液检查。
1.脊髓MRI
典型MRI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斑点状病灶,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强度不均,可有融合。但有的病例可始终无异常。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若脊髓严重肿胀造成梗阻则压颈试验异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正常。
腰椎穿刺的偏见
取脑脊液不是“抽骨髓
其实取脑脊液不是“抽骨髓”,也不会留下后遗症,而对于李力病情却绝对必须。
做腰椎穿刺时,穿刺针是扎在脊髓腔内,而不是骨髓腔内。取脑脊液根本不是抽“骨髓液”,腰椎穿刺也完全取不到什么“骨髓”,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通过穿刺,抽出少量脑脊液,检查里面有没有血细胞、蛋白质含量有多少,有无病原菌等,就可以帮助诊断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如转移性脑肿瘤,细菌性脑膜炎等。 常规的取脑脊液的腰椎穿刺部位,成人一般定在腰椎第3、第4椎间隙,该处进针不会损伤脊髓。每次抽取脑脊液的量一般约为4~6毫升左右,取完后约20分钟脑室又会产生相同的量,根本不存在脑脊液被抽出后,脑脊液总量会出现减少的可能性。
不用担心后遗症
可以肯定地说,作为诊断性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按照医学常规操作,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
腰椎穿刺的术后并发症主要是低颅压性头痛,表现为坐起后有明显头痛,而平卧后头痛减轻或消失,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患者手术后,仍有部分脑脊液从穿刺针口中外漏,造成颅内压力降低,牵拉神经,导致头痛。所以,在做完腰椎穿刺术后,一般都嘱托患者卧床4~6小时,并鼓励多饮水,以预防低颅压性头痛的发生,此外即便发生了低颅压性头痛,一般持续4到6天后常可自愈。
总而言之,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是个损伤不大、耗时短的手术,顺利的话,不到20分钟就可以结束。
像李力这样,脑脊液被送到检验科后一小时,检验科的口头报告便出来了,脑脊液墨汁染色在显微镜下发现大量的隐球菌,可以明确地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症下药使病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