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保护心脏的好方法
夏季保护心脏的好方法
关于夏季心衰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是我们必须知道的医学常识。心衰是一种由各种病因而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必须提高认识。
专家表示,夏天由于气温过高,人体皮下血管容易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5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另外,人们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还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所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夏季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心衰的症状
心衰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或者说并不典型,有的患者会在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时出现气短,上楼时胸闷、气短,休息后即可缓解。有的晚上入睡后憋气及胸闷,需用好几个枕头垫高才舒服,每晚双下肢浮肿、疲乏无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
另外,心衰最典型的症状是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严重者端坐呼吸、咳嗽并伴大量白色绒粉红色泡沫痰、食欲降低、双下肢浮肿等。此外,有风湿性心脏病、得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以及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病患者等,在炎夏到来时更要提高警惕,需定期对自己的心脏进行检查。
二、夏季心衰的预防措施
1、调节水盐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夏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要注意液体的进出量和盐的摄入量,平时尽量不要让脚肿出来,不要出现疲乏无力感,一旦有这些症状或体征出现,就要及时化验电解质,以便更好地调整用药量和水盐的补充量。
另外,特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突然发生的胸痛、气急、喘促要提高警惕,持续15分钟不能缓解者要立即到医院就诊,持续30分钟以上者,即使缓解了也要马上去医院检查。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者,比如原来散步较长距离没有问题的,突然走100米就走不动了,原来爬三四层楼没问题的,突然爬两层楼就心慌气急了,也应及时到医院去诊治,以免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
2、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大家都知道,夏天的饮食习惯随着气温的升高,变化很大。一是夜排档、夜宵的增加,导致暴饮暴食、饮酒无度,二是夏季病原菌繁殖旺盛,食物容易腐败,不洁饮食容易引起急性胃肠道感染,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所以,夏季不但饮食要清淡,而且不可暴饮暴食,不可过度饮酒,并且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此外,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危险的因素,且是可预防的因素,所以吸烟者一定要积极戒烟。
3、低脂膳食保证水分充足摄入
心衰患者夏天饮食一定要多样化,更要经清淡为主,另外,保持体内酸碱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淡热的夏季,心血管病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可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另外,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最好喝一些白开水。少吃动物脂肪和甜食,多吃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减少钠盐的摄入量。
4、保持乐观的心态
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人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平时的生活应该减少熬夜以及夜生活,因为人情绪剧变可诱发急性冠脉事件,而且长期处于高温下,人的心情也易烦闷、紧张、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的猝死、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因此,保持情绪稳定、起居有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5、坚持适当的运动
夏季天气炎热,稍微动一下就会出汗。但是,适当的运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可增加肌能储备,对改善心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运动适度的前提是,运动后不能有不适的症状出现,运动量因人而异,可循序渐进地增加,一般每周锻炼3小时以上。
另外,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是非常必要的,二者结合可以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而且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量运动,预防和消除疲劳。所以说,健身锻炼有益心脏健康,另外,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大步行走。身体的局部锻炼(如哑铃、拉簧)则对心脏无甚益处。
内关穴保护心脏
到过古城西安、开封的人都知道,这类古城有城里城外之分。城里住的是皇亲国戚、国之重臣,只有经过东、西、南、北四个关口才能入内。人体也一样,它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免疫系统,外邪要想入侵人体,就必须冲过重重关卡,而内关穴就是守护人体“内城”的关口。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是守护心脏的一个重要关口。因此,常按内关穴对心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对治疗心、胃疾病以及神经性疾病都有明显的效果,能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在平日的养生保健中,你可以经常按压这个穴位,能够舒缓疼痛、消除疲劳。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按摩内关穴还有补心健脾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祛除心脾邪火。按摩内关穴如打开城门,让心中的苦闷之气、脾胃上逆之气从此离开。常按内关穴可以说是补泻兼得,心律不齐的人可以经常按摩、针灸这个穴位。
俗话说: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山势险峻的地方,一个人把着关口,就是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内关穴就相当于这样一个要塞,它是保护人体的关口。只要每天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胳膊的内关穴,按捏5~10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压左侧的穴位,就能巩固这个关口,将疾病阻挡在外。
内关穴很好找。手掌朝上,当握拳或手掌上抬时,就能看到手掌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这两条筋中间,腕横纹上两寸。取穴时可以将右手3个手指头并拉,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间点就是内关穴。
保护肾脏就是保护心脏
肾病会使心脏疾患恶化,而心脏隐患也会以肾病发作表现出来。所以说,心肾健康需要同时关注,在临床上,经常会有一些心脏病患者肾脏也同时出现问题,同样肾病也是会影响心脏的。肾功能不好,会让身体的毒素排出难度比较大,长期下去会出现尿毒性心脏病,甚至造成心衰竭。
肾病专家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要害是肾脏不能有效地排毒,通过分析中西医的优缺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治疗肾病。中医理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脾功能正常,才能养肾,所谓“补脾健肾”就是这个道理。这里健肾的目的就是要使已经变性坏死的肾单位部分发挥生理功能,使健存的肾单位发挥超常的排毒功能。
什么食物对心脏好 燕麦保护心脏
燕麦中的叶酸,钾和欧米茄-3脂肪酸含量丰富,每天早餐吃一碗燕麦,除了对心脏有好处之外,还能够很好的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能够起到保持动脉血管通畅的作用。
吃什么对心脏好
吃什么对心脏好
心脏作为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如果心脏出现了问题,对我们身体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病的患者,所以平时我们就可以多吃一些保护心脏的食物。那吃什么对心脏好呢?特别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的病人更应当注意饮食的问题。
有的人是先天性的心脏病,有的人是由于年老而引发的心脏血管类的疾病,不同原因造成的心脏病在治疗上面是不同的,但是在平时的饮食上面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脏不好吃什么食物,吃什么能够预防心脏病,吃什么对心脏好?
一、豆类:
豆类食物特别是黄豆含有大量的亚麻二烯酸,能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的粘滞性。
把黄豆泡上一夜,然后晾干放在塑料袋中冰冻起来,随时可做各种菜,如煮豆、炒豆、豆汤等。此外经常吃些豆芽、豆腐以及豆制品可保护心脏。
二、纤维类食物:
纤维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着同样作用,特别能保护心脏。
三、海产品:
能够降低胆固醇,但吃鱼时,要限制玉米油、葵花子油和豆油的摄入,因为这些油会抵消鱼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四、茄子:
它能够限制人体从油食中吸取胆固醇,并能把肠内过多的胆固醇裹在一起带出体外。
五、大蒜:
蒜是保健食物,它能带走有损心脏的胆固醇;蒜能降低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够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阻止血液的凝固,预防血栓的形成。每天至少吃1至3瓣大蒜,最好是未经加工或未除蒜味的大蒜,这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
六、洋葱:
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效能,不论是生吃、油煎、炖或煮,洋葱永远是心脏的“朋友”。
七、水果类:
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
香蕉,钾元素的含量很高,这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很有好处
樱桃,能帮助人保护心脏健康。在对心脏有益的食物中,核桃排在首位。
对心脏有益的食物有:全麦、燕麦、糙米、扁豆、洋葱、蒜头、菇、茄子水果类: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香蕉,钾元素的含量很高,这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很有好处.樱桃,能帮助人保护心脏健康。柚子,可防心脏病。吃苹果可以预防心脏病。杏仁露,能保护心脏。杏仁具有这么大的保健作用,主要归功于其中含量颇高(达6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它的作用是保持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从而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杏仁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在工作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很难坚持每天吃足量杏仁。这种情况下,常喝杏仁露就是您最好的选择。喝一瓶大约250毫升的杏仁露,相当于吃50粒左右的杏仁。
了解了吃什么对心脏好,其实我们更应当了解的就是吃什么食物对心脏不利,这也就是提醒心脏病患者平时要少吃哪些食物,或是不吃哪些食物。这样才能防止到心脏病的复发。不过建议心脏病患者,平时就可以多吃我们给大家介绍的以上的这些食物即可。
保护心脏小秘诀
心脏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一大“杀手”,对人的生命已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当务之急。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小方法就能保护心脏。
饮食把关
饮绿茶:每天饮1杯绿茶对心脏大有裨益。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酸,可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和血管硬化。
吃核桃:每天吃3个核桃可使胆固醇下降,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吃苹果:苹果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可及时清除体内代谢“垃圾”———氧自由基。
少吃盐:将盐的摄入量减少1/3,可能会让患心脏病的危险降低40%。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左右,但也要防止出现低钠血症。
以“静”养动
午睡30分钟:每天坚持午睡30分钟,可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30%。午睡保护心脏健康,但不宜超过1小时,姿势应采取头高脚低位。
日照30分钟:阳光可促进人体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可补充更多钙质,阳光能帮助人们解脱消极情绪,振奋精神,从而保护心脏。
运动15分钟:每天坚持至少15分钟体育锻炼,如散步、气功、太极拳,可使心脏肌肉强壮,心肺功能良好。冷静不发火:经常保持冷静,不发火,会使体温相对降低,使心脏搏动更稳定。
保护心脏就是保护大脑
心脏与大脑“血脉相连”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发现,身体中的动脉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硬,而血管硬化可能会导致认知改变,研究人员由此表示,保持心脏及血管弹性能减缓认知衰老。对此,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徐顺霖分析说,一切大脑认知功能,都与心脏和血管有着重要关系。血管不好,会增加脑部损伤疾病的风险。另外,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也会影响人的智力。中医则认为,五脏是一个系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周迎春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从中医讲,心脑也是相通的。脑需要心血供养才能正常活动。人的心血充足,则精神焕发,心情愉快,思维聪敏,记忆力强;心血不足,则精神萎靡,失眠健忘,思维迟钝,心情抑郁或焦虑不安。所以,在养护大脑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五脏,尤其是心脏的保养。
伤“心”因素都可能伤大脑
诸多研究发现,能增加心脏病风险的因素,也会导致大脑功能下降。
吃盐太多。《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文指出,盐是威胁心脏健康的祸首之一,长期吃较咸的食物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会导致体液里的盐分提高,最终慢慢导致高血压。
哪些食物对心脏好处多 人参保护心肌
人参具有很好的补气作用,吃人参可以保护心肌,增强心脏功能,帮助控制高血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参虽然滋补功效佳,但并非人人都适宜食用,它只适合于真正体质虚弱的人群,一般最好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服用人参,如果血压不稳或者刚出血之后服用,容易造成相反的效果,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