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健脾利湿的豆类
5种健脾利湿的豆类
一、豇豆
又名豆角。性平、味甘咸,归脾、胃经;具有理中益气、健胃补肾、和五脏、调颜养身、生精髓、止消渴的功效;主治呕吐、痢疾、尿频等症。尤其适宜于糖尿病、肾虚、尿频、遗精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
推荐食谱:鱼香豇豆
【原料】 豇豆350g、花椒1g、干辣椒2g、姜10g、葱15g、蒜25g、剁椒30g、糖3g、盐2g、酱油20ml、醋15ml、香油5ml、牛肉粉1g、食用油30ml、黄酒10ml。
【制法】
1、鱼香汁:姜末、蒜末、葱末、剁椒、糖、酱油、醋、香油、牛肉粉拌匀。
2、主料豇豆掐去两头,洗净,切成寸段。
3、豇豆入锅煮至断生,捞出后放入冷水中,拔凉后捞出沥干。
4、锅烧热,放入油、花椒、干辣椒煸香后捞出。
5、放入豇豆、黄酒翻炒至八、九成熟。
6、倒入鱼香汁中火翻炒入味,根据口味加盐调整即可。
二、豌豆
又名荷兰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脚气、痈肿、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
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故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中所含的某些物质还有抗菌消炎、加强新陈代谢的功能。
推荐食谱:香菇荷兰豆炒马蹄
【原料】鲜香菇3朵(干香菇也可以)、荷兰豆100克、马蹄6只、红椒少量(完全为了颜色)、蒜2瓣(剁成蒜蓉)、色拉油适量、盐、鸡精。
【制法】
1、香菇洗净切片,荷兰豆去老筋撕成小片洗净,马蹄洗净去皮切片。
2、炒锅烧热下油,烧至5成热,下蒜蓉炒香。
3、下香菇翻炒几下,下荷兰豆翻炒几下,下马蹄、红椒同炒,可以下少量高汤,下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三、毛豆
味甘、性平,入脾、大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主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因毛豆是黄豆的嫩豆,其所含的卵磷脂成分丰富。
推荐食谱:盐水毛豆
【原料】毛豆一斤,干辣椒,花椒,姜片,八角,盐
【制法】
1、买回来的毛豆要仔细清洗,至少要洗3-4遍或者更多,先洗掉泥土,后洗掉浮毛。
2、用剪刀剪掉毛豆2头,虽然麻烦,但为了更好的效果,我觉得值。这样会比较好入味。剪掉这些毛豆花了我十几分钟的时间,开着音乐也就是四五首歌的时间,也不觉得枯燥。
3、锅中倒入清水,放入干几个八角,一些花椒,几片生姜和几个干辣椒。大火烧开后,放入剪好角的毛豆,放入盐开锅后,中小火煮五分钟,时间不要太久。
4、五分钟过后关火,用余温来焖熟毛豆。焖好的毛豆带汤盛入碗中,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一晚后吃,味道更佳哦。
四、蚕豆
传统医学认为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
蚕豆鲫鱼粥
【原料】蚕豆90克,鲫鱼150克 ,茯苓30克,稻米30克,大蒜(白皮)30克,姜3克,盐3克,植物油20克
【制法】
1、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
2、起油锅,放下鲫鱼,煎香铲起;
3、蚕豆、茯苓、生姜、大米洗净;
4、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时,再放入大蒜,煮十分钟,调味即可。
五、扁豆
扁豆能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推荐食谱:酱爆鸡蛋扁豆
【原料】扁豆、鸡蛋、姜、蒜。红油豆瓣酱、盐。
【制法】
1、扁豆洗净择去老筋,斜切成段;姜、蒜切小片;
2、鸡蛋打散,里面滴入几滴料酒和几滴清水;
3、锅入少许油,将鸡蛋炒至基本凝固后关火,然后用铲子铲成小块;
4、另起锅入油,爆香姜蒜,倒入扁豆,翻炒至颜色略微变深,然后调入适量酱料翻炒;
5、继续翻炒至扁豆基本熟透,中途可加少许水;
6、扁豆炒熟后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即可。根据个人口味酌情加盐,基本不用再加了。
祛湿健脾汤的种类
鸡骨草煲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30-50克、猪横脷250-350克。
制法:鸡骨草、猪横脷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去火,利尿。
土茯苓清热去湿汤
材料:土茯苓250克,赤小豆50克,粉葛2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制法:土茯苓去皮切段,将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3小时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适合湿郁化热者饮用。
木棉花薏米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薏米30克,槐花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制法:木棉花、瘦肉、薏米、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草龟祛湿汤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土茯苓250克,红枣6个。
制法:把草龟、猪肉、土茯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2至3个小时即可。
功效:有清热祛湿及解毒功能。
膳食医生建议老火靓汤不宜煲过久;配料最好以食材为主,比如冬瓜、莲藕、萝卜、菜干,不同食材应该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及自己的体质加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汤水才能起到食疗作用。例如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汤料,如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如绿豆、冬瓜、莲子等清火、滋润类的食物,身体寒气过盛,那么就应选择参类作为汤料。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用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服用,因为容易加重感冒症状。
另外,膳食医生提醒汤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类,加热时间过长,会产生新的物质,营养反而被破坏,一般鱼汤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3小时左右足矣,所以并非煲的时间越久越好。肾功能不好尽量少喝老火汤。
小叶莲的营养价值 健脾利湿
小叶莲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对于咳嗽气喘、泄泻痢疾、白带的治疗都有较好的疗效。
赤小豆怎么煮才烂得快 赤小豆有什么功效
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主治水肿、脚气,而有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也可通过用赤小豆熬汤或研磨成粉服用辅助治疗。
在西方营养学里,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且富含叶酸,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针对需要祛湿健脾的朋友来说,可用鲮鱼和赤小豆共煮来调理,因《纲目拾遗》里提到,鲮鱼有“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的功效,两者一起煮汤,对祛湿有较好的效果。还可以喝一种健脾去湿茶,怡清茶。
吃砂仁有什么作用 春砂仁鲫鱼汤
主料:春砂仁末5克,豆蔻1枚打碎制成粉,活鲫鱼500克(毛重),姜、葱、黄酒、味精、烹调油、食盐适量。
制作:将活鲫鱼宰杀后,去鳞及内脏洗净,悬吊沥水。待锅中油热后将鱼煎至微黄,煽葱及姜加清汤及黄酒、味精、食盐用武水煮沸,然后用中火继续煮至鱼汤呈白色,将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纱布包好投入同煮,待鱼肉熟即可。
功效:本品主要营养成分含蛋白质4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12克,热1628千焦耳(389千卡)。砂仁消食开胃,温脾止泻,温胃止呕,行气化湿;豆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鲫鱼健脾利湿,滋养脏腑。因此本品具有健脾补虚,行气利水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虚寒气胀,脘腹胀痛,食欲不振,体虚水湿停滞,腹水及水肿等患者。但不宜与芥莱同食,鲫鱼不能与麦门冬同煮。
菜心鲫鱼汤健脾利湿益气补虚
主题:菜心鲫鱼汤
食材:小鲫鱼两条,菜心适量,香菜,食盐,姜,白胡椒粉,调和油
做法:
1、首先将小鲫鱼清理干净,菜心,香菜,姜,切好备用;
2、干锅擦姜,再干锅入油,待油热,将鱼放入锅中煎,待将鱼煎至两面金黄,捞出放入砂锅;
3、将砂锅中放入适量的水,在放入适量的盐,把之前切好的姜也放入其中;
4、加盖熬开后,再改为小火煮约40分钟,待汤汁变白,入菜心;
5、当菜心发软,则撒入香菜、白胡椒粉,搅匀即可。
豇豆角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利湿
豇豆角味甘、性平,入脾、肾经,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对于一些小便不利、脾胃虚弱、身体湿肿的人群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吃一些豇豆角可以起到一定的健脾作用,从而可以起到较好地利水消肿、去除湿气的作用。
吃蚕豆的好处和禁忌 健脾利湿
蚕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脾胃健康,而脾主管运化水湿功能,可以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传输到全身各脏腑,同时含有的钾元素有一定里利尿的功能,也可将体内多余水分排出,达到去除湿气的作用。
水茴香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水茴香茎叶含精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受草脑、顺式及反式茴香脑、茴香醛、茴香丙酮、丁香烯、葎草烯、异愈创木烯。花茎的精油中含胡椒酚甲醚、茴香醛及基他5种成分。
1、由本植物全草提取的石吊兰素(1)3.1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的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均有显着的降血压作用、用花后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在30min内大约下降6.65kPa(50mmHg)。
2、水茴香健脾利湿、燥湿去痰,在治疗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咳嗽、小儿乳积、疮疖方面有所成就。
3、古书《四川常用中草药》中写道,水茴香健胃,顺气,解郁,利尿。治风湿热邪头痛,水肿,虚肿,胃气痛,胸腹胀满。
蚕豆和什么一起吃最好
月季花与健脾、止血、利尿的蚕豆相配食用,具有健脾利湿、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的功效。最适合于治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水肿、慢性肾炎等病症。
冬瓜皮性凉味甘,入脾、肺经,能解风热,利水消肿。蚕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经,健脾利湿。二者合用,有健脾、清热、利湿之功。
海参、蚕豆煮羹食用,具有健脾益气、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子宫功能性出血量多者食之。
砂仁的食用功效
ZHENGSHICAI12|北京印花税|砂仁的食用功效
食用功效
一般将春砂仁干果用布包好,然后用锤子之类的东西把它们砸成碎末,然后就可以用来做调味料了。如果用在煲汤上一般不用砸成碎末,成颗放进去煲就可以。或者也可以去皮炒一下这个干果。
一、春砂仁焖排骨
:温暖脾胃,补气养血。
春砂仁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据宋代的《开源通宝》和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春砂有性味辛温、健胃、行气调中、消食安胎的作用。用其制成的菜式,享誉四方。
春砂仁焖排骨的制作材料:
二、春砂仁鲫鱼汤
功效:本品主要营养成分含蛋白质4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12克,热1628千焦耳(389千卡)。 砂仁消食开胃,温脾止泻,温胃止呕,行气化湿;豆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鲫鱼健脾利湿,滋养脏腑。因此本品具有健脾补虚,行气利水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虚寒气胀,脘腹胀痛,食欲不振,体虚水湿停滞,腹水及水肿等患者。但不宜与芥莱同食,鲫鱼不能与麦门冬同煮。
特点:本汤味极鲜美,芳香诱人。
三、春砂仁蒸鲫鱼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止呕之功效。
四、春砂仁蒸鸡
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润肾安胎。
五、砂仁蒸猪腰:
砂仁蒸猪腰,有益气和中、和肾醒脾的功效,是民间传统的保健食品,用以治疗小儿脾虚久泻引起的脱肛。[做法]每次用砂仁3克,研末,猪肾一个洗净切片,以砂仁拌匀,加油、盐少许调味,上笼蒸熟食用。[特色]清香可口。砂仁,性味辛、温、入脾、胃经。猪腰,性味咸、平、入肾经。
水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利湿
《陆川本草》:行气消肿,健胃止痛。治水肿、食欲不振、心气痛。
冬季吃一种鱼健脾利湿有奇效
鲫鱼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丰富的蛋白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而且还能健脾利湿,所以非常受人们的青睐。
俗话说“冬鲫夏鲤”,冬季以后,正值鲫鱼产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鲜美。
鲫鱼红烧、干烧、清蒸、做汤均可,但尤以炖汤最为普遍。说到炖汤,鲫鱼有3个好搭档,那就是白萝卜、豆腐和冬笋,用它们分别与鲫鱼炖汤,不但味道鲜,而且营养好。
白萝卜和鲫鱼炖汤有温中下气、抗癌利湿的功效。这道汤还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萝卜浸在奶白色的鱼汤里,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
鲫鱼富含动物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豆腐含大量植物蛋白质和钙,两者一起炖汤,不但味道好,营养还互补。
冬笋体积肥大,美味爽口,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用冬笋配肥美的鲫鱼炖汤,汤鲜醇浓,肉嫩笋脆。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鲫鱼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食鲫鱼,阳虚体质和有内热症状的人也不能食用。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
多种中成药适宜补气健脾祛湿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比较多,包含但不包括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六君子丸、理中丸、人参养容丸等。虽然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很多,但不同原因导致的气虚、脾胃虚弱、体湿通常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特点,而不同药物在功效上也细微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的补气健脾祛湿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
根据身体筛选切记胡乱用药
由于中药具有一定的药性,特备是不同中成药在治疗补气健脾祛湿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不能乱用,进而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食用导致的系列危害,甚至是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所以应特别注意。
与中成药相比较,食疗的方式在补气健脾祛湿也具有辅助的效果,而且与中成药相比,更加安全,但缺点是必须长期检查,所以有条件的朋友不妨多吃小豆、薏苡仁、茯苓、丝瓜、小米、燕麦、莴苣、胡萝卜、玉米、冬瓜、鲫鱼、牛蒡、山药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