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渚的正确位置 中渚的功效与作用

中渚的正确位置 中渚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等。

2.功效:清热通络,开窍益聪。

中渚具体位置作用 中渚快速取穴方法

1.俯掌,在手背部第4,5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即为中渚穴。

2.俯掌,液门上1寸处,第4,5掌指关节后的凹陷中。

按摩哪些穴位缓解肩膀痛

风府穴

双手微微分开,沿着后颈部脊柱左右,轻按穴位。“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中医认为,督脉之气在风府穴吸湿化风,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有散热、吸湿的功能。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后脑勺,后背正中往上,头发边缘。如果后脑勺疼痛、麻木,按摩这里可以有效缓解。

风池穴

风池穴有两个,也在后脑勺。中医认为,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作用。如果头痛头晕,容易耳鸣,可以多按摩这个穴位。经常偏头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这个穴位。平时如果偏头痛,就按摩疼痛方向对应的那个风池穴,见效会很快。

2、按摩手背三穴位

中渚穴

中渚位于小指和无名指指间,下方约2厘米处(手腕侧)的部位。用手指触摸时,大约是在小指和无名指指骨之间的凹处。

阳池穴

阳池位于手腕中央,靠近小指侧的部位。仔细地说,就是将指尖反翘起来,各手指在手腕处会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无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为止的部位,就是阳池的位置。

关冲穴

关冲位于无名指指甲、靠小指侧的下端。正确地说,应该是在无名指指甲左边,画上一条直线,在指甲下端画一条横线,这二条线相交的地方,就是关冲。

中渚的定位和主治 中渚穴穴位解剖

在第4骨间肌;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及第4掌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掌背神经。

坐骨神经痛按什么穴位

1、坐骨神经痛按殷门穴

位置:正坐,将双手食指和中指伸直并拢,其他手指以握拳的方式弯曲,放在大腿后侧正中间及臀部与膝盖中间偏上的位置,中指所指的区域就是殷门穴。

功能:臀股麻木,腰脊疼痛,及急性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

手法:利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日1次,每次2分钟。

2、坐骨神经痛按秩边

位置: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功能:此穴具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调理下焦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腰背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

3、坐骨神经痛按中渚穴

手法:拇指按压中渚穴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

功效:刺激此穴可舒经活血,对头晕目眩、耳鸣、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有治疗作用。

4、坐骨神经痛按环跳穴

位置: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手法: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两手抱两膝搂怀后再伸直,以此反复,一伸一屈共做50下。

功效: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挫闪腰疼,坐骨神经痛等。

5、坐骨神经痛膀胱俞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膀胱的背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主治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6、坐骨神经痛巨髎穴

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主治腰腿痹痛:腰痛,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等。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7、坐骨神经痛大肠俞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坐骨神经痛。

中渚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自然握拳,手背部第4,第5掌骨指后可触及凹陷处即是中渚穴。

中渚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本经腧穴,五行属性属木,系本经木穴,其疏调通达之力颇强,针之可推动三焦之气机,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善治外经病;而三焦又属火,从手循臂,入耳中,上达头面,所以泻木穴可减火热,本穴具有泻三焦之郁热,清头面风火,疏手臂上肢经络之功,而治疗三焦郁热所致的热病,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疾患,及上肢疼痛,功能受限等疾患;另外由于本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之母穴,凡三焦元气虚弱,久病不愈之耳聋等疾患,可补中渚以治之。

中渚的定位在哪里

中渚属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的指根间下2厘米的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之感。

中渚快速取穴方法:1.俯掌,在手背部第4,5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即为中渚穴。

2.俯掌,液门上1寸处,第4,5掌指关节后的凹陷中。

中渚的作用

中渚在手背之上,具有泄热利窍,疏络止痛,清肝泻火,豁痰开窍的功效,对于治疗手指屈伸不利或是手臂疼痛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对耳聋,耳鸣,头痛,头晕,咽喉,失眠,前额疼痛,具有疗效;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落枕,肩背疼痛,肋间神经痛等症状也具有很好的调理和保健在作用。

中渚保健按摩手法

1.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上下用力揉按另一只手的中渚穴, 先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约按5-7秒,然后再以同样的程序按另一只手,每只手做5次。

2.正坐,手平伸,肘向自己胸前,掌心向内,手背向外,轻轻握拳,把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放在手掌心,其余四指放在手掌背部,食指弯曲,用指头旁侧边缘垂直揉穴位,有酸胀和痛感,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1-3分钟。

中渚的正确位置 中渚的按摩手法

在突然觉得头昏眼花的时候,用手按住中渚穴,或者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首长,深呼吸后按压,大约6秒后,缓慢吐气再按压。左右交替,各做5次。这样效果很明显。对于患有头晕目眩的人,有很好的疗效。

中渚的位置及方向 中渚穴名解析

中,与外相对,指本穴内部;渚,水中小块陆地或水边。“中渚”的意思是指随三焦经气血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穴中囤积,本穴物质为液门传来的水湿之气,到达本穴后,随水湿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并形成了经脉水道穴旁边的小块陆地,因而得名。

中渚的准确位置图 中渚保健按摩疗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中渚穴1-3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长期坚持按摩。可以缓解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预防肩周炎,关节肿痛。

中渚意思是什么 中渚的配伍疗法

中渚穴配太白穴:缓解治疗大便难;

中渚穴配支沟穴、内庭穴:缓解治疗嗌痛;

中渚穴配角孙穴:缓解治疗耳鸣耳聋。

中渚的准确位置图 中渚的作用主治

类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属木。

功效:散风清热,通窍聪耳,疏经活络。

主治:热病,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肩背肘臂疼痛,手指屈伸不利。

作用:中渚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本经腧穴,五行属性属木,系本经木穴,其疏调通达之力颇强,针之可推动三焦之气机,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善治外经病;而三焦又属火,从手循臂,入耳中,上达头面,所以泻木穴可减火热,本穴具有泻三焦之郁热,清头面风火,疏手臂上肢经络之功,而治疗三焦郁热所致的热病,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疾患,及上肢疼痛,功能受限等疾患;另外由于本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之母穴,凡三焦元气虚弱,久病不愈之耳聋等疾患,可补中渚以治之。

中渚具体位置作用 中渚保健按摩手法

1.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上下用力揉按另一只手的中渚穴, 先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约按5-7秒,然后再以同样的程序按另一只手,每只手做5次。

2.正坐,手平伸,肘向自己胸前,掌心向内,手背向外,轻轻握拳,把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放在手掌心,其余四指放在手掌背部,食指弯曲,用指头旁侧边缘垂直揉穴位,有酸胀和痛感,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1-3分钟。

相关推荐

头痛针灸治疗有效果吗 中渚穴祛风通络

定位:位于手背第4,5指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刺法:用28号1.5寸亳针向上斜刺左侧中渚穴0.5-1.0寸,强刺激手法,使针感上达头部,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行针1次,痛后起针。 功效:偏头痛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多因风邪侵袭,上犯头部,经络阻遏,气血不通,或肝郁气滞,循经上扰所致,取中渚穴能祛风通络,舒筋活血,理气降逆镇痛,故治之。

中渚意思是什么

中渚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输(木)穴。 1.“中渚穴”:“中”,与外相对,指本穴内部。“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或水边之意。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囤积。本穴物质为液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随水湿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并形成了经脉水道穴旁边的小块陆地,故名“中渚穴”。 2.三焦经俞:俞,输也。三焦经气血温度不高,所行之地无外界提供的充足热能使其水液气化上升,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只有少部分的水气吸热上行才保证了三焦经经脉的气血畅通,本穴也就如三

小儿中耳炎推拿有用吗

急性中耳炎推拿手法 症状表现:发热恶寒,耳内作痛,或轻或重,跳痛难忍,咳嗽吞咽疼痛加重,脓溢耳外疼痛减轻。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推拿方法:分阴阳3分钟,揉外劳宫3分钟,掐中渚2分钟,泻脾土3分钟,推大肠3分钟,推六腑5分钟,清天河3分钟,补肾水5分钟。 推拿功效:分阴阳,揉外劳宫,掐中渚解表退热,引火归元;泻脾土,推大肠,推六腑清脾利胆,泻三焦之火;清天河,补肾水以清热解毒。 慢性中耳炎推拿手法 症状表现:急性未愈,迁延而来,反复流脓或流粘液,恶臭低热,耳痛眩晕。 治法:滋阴降火,清肝利胆。 推拿

什么治疗高血压会比较好

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主要是伤肾、郁怒伤肝造成的肝肾阴阳亏损,所以治疗疾病的同时,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个好心情。 1、冰糖豆腐粥治高血压:豆腐适量,粳米60克,冰糖适量; 用豆浆渚硬米→渚好后加冰糖煮1-2沸即成。 治:高血压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 2、醋浸花生米: 生花生,精醋适量,倒醋浸泡7天,早晚各10粒,待血压降后可隔日服用。 具有清热等功效,可治高血压症,对保护毛细管壁,阻止血栓形成都有较好作用。 3、芹菜苦瓜汤治高血压: 芹菜500克(段)、苦瓜60克(

委中的准确位置功效 委中的准确位置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在腘窝正中,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具体取穴位置如下图所示:

中封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封准确位置

标准定位:在踝区,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足舟骨与内侧楫骨之间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于内踝前下方,当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内侧凹陷处取穴。

脊中的准确位置 脊中的功效作用

1.缓解治疗风湿痛、腰腿疼痛、腰脊强痛等; 2.缓解治疗黄疸、暗疮、红血丝、眼睑浮肿、面黄浮肿、油脂旺盛、嘴周痤疮等; 3.缓解治疗腹泻、腹胀、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痢疾等; 4.舒筋活络、调理气血、壮阳益气、缓解治疗癫痫等。

中注的准确位置图 中注穴功效作用

中注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交汇穴。属肾经,位于脐下,与冲脉相交,冲为血海,故可调理月经。该穴内应肠道,可通调腑气,用于气滞腹痛,便秘,疝气,及湿热内壅之泄泻,痢疾;肾脉和冲任脉均经过膀胱,故该穴还可治疗膀胱气化失职之小便不利等。

液门针刺方向 液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上焦风热之热病,目赤,头痛等。 2.配翳风,听会,中渚,听宫,耳门,侠溪,针刺泻法,清泄少阳,治疗少阳火盛之耳鸣,耳聋。 3.配少商,关冲,侠溪,鱼际,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火之咽喉肿痛。 4.配陶道,大椎,后溪,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治疗邪郁少阳之疟疾。 5.配中渚,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中封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封穴位功效作用

中封穴属足厥阴肝经,为该经经穴。有清肝胆热,利下焦湿,舒筋通络之功效。临床上主治疝气,阴茎痛,遗精,腰痛,小便不利,胸腹胀满,黄疸,内踝肿痛,足冷,少腹痛,嗌干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