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饮食养生 适当吃点零食
老年人饮食养生 适当吃点零食
1、老年人吃板栗
板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醇厚香甜的口感总是令人念念不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都有所下降,而栗子能强脾健胃、活血止血,对肾虚也有良好的功效,这对老年肾虚、糖尿病患者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因此,糖炒栗子是可供老年人选择的零食佳品。
2、老年人吃核桃、杏仁、花生
这些坚果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这对老年人的心脏是非常有益的。爷爷奶奶们辛苦了一辈子,是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冬日的午后躺在安乐椅上悠哉的晒着太阳,随手拿起旁边摆放好的核桃、杏仁、花生等坚果品尝品尝,伴着坚果们香甜可口的味道,幸福也就更加浓厚了。
3、老年人吃金橘饼和柿饼
金橘饼和柿饼普通而且价格低廉,但千万可别小瞧它们,它们具有很棒的医疗辅助作用,非常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先说金橘饼吧,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金橘饼纯属于绿色食品,明亮金黄的颜色就足以勾起人们肚里的馋虫,甘甜的味道以及消食下气通窍化痰的功效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4、老年人吃酸奶
酸奶也是好选择,只是酸奶必须低温饮用,脾胃虚弱的老人要谨慎。患糖尿病的老人尽量不要选择饼干、糕点类零食;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可吃些富含维生素c、e和抗氧化剂的零食,如葡萄干等。脾胃功能差的老人,可以将水果制成水果羹,加些蜂蜜,效果不错。某些蔬菜,也可以当作零食来吃,如蒸山药、红薯、南瓜等。
老人适当吃零食也可以养生
营养专家指出,65岁以上的老人适当吃些健康零食,适时、适宜有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适合的时间是上午九、十点钟,下午三、四点钟,晚上八、九点钟。选择的食物必须要有营养,但热量不要太高,以水果、牛奶、豆浆及少量的干点面食为主。偶尔也可适量选择坚果类,如花生、瓜子、开心果、榛子、核桃等。
睡眠不好的老人,可在睡前喝一杯温热牛奶,或吃两颗核桃,其中的钙、镁元素有助于睡眠。对记忆力减退的老人,对吃坚果比如核桃、榛子、杏仁、瓜子、花生等,有助于健脑和增加记忆力。
患糖尿病的老人,应选低糖食物,如低脂牛奶、全麦面包、荞麦面、黑米粥、黄瓜、西红柿等。高血压患者则可以在两餐之间吃一些含钾高的水果,如橙子、苹果、香蕉、哈密瓜,或豆浆、红薯、煮土豆等零食,既可以补充热量又可以调节血压。
患有动脉硬化的老人,可常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大枣、猕猴桃、柚子、葡萄干等,以增加血管弹性。
很多老人都喜欢吃零食,但子女们通常都不允许老人家吃零食,因为人们觉得零食会影响老人的健康,不过专家就表示,适当吃点零食并不会影响老人身体健康,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适量不可过量。
老年人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老年人饮食要注意清淡
出于老年人味觉减迟,因此特别喜欢吃味浓油腻和油炸的食物,但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应该节制。中医认为,过食肥。厚味,容易助湿生痰,甚至化热为漾,所以应以“消痰饮食”为主。以谷为养、果莱为充,肉类益之,既可满足各种信养索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但清谈刁;等于吃素。
2、老年人要注意少食多餐
老年人肝脏合成粮元的能力降低,糖天储备较少,对低笥苁嗥悍血馆耐受力较差,容易感到饥俄和头晕。因此,在睡前、起床后或二餐间老年人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作为点心。棒瀹跏癞一般每日可安排五镁,每镁的量不宣太多,餐问不吃零食,特别是甜食,以免影响食欲,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温度适宜。由于老年入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抵抗力下降,故不宜进过热的食物。据调查认为进食过热饮食,是引起食道癌的原因之一。
3、老年人饮食的质量要好
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4、老年人的饮食要多样化
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品种应保持10种左右。
5、老年人饮食要注意缓慢
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利。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另外吃的慢些也容易产生饱腹感,防止进食过多影响身体健康。
老年人吃零食需注意哪些
老年人适当地吃些零食,对热量的补充和营养平衡是很有好处的,由于天气寒冷,老年人消化功能也容易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健康零食,有助于抵御寒冷,补充营养。但一定要注意吃零食不等于吃甜食。
老年人吃零食需注意哪些说到吃零食,很多人都认为吃零食对身体没有好处,但对老年人而言,适当吃零食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冬季寒冷,人体散热快,老年人消化功能本已比较弱,在寒冷刺激下,更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的情况。调研报告适当补充一些健康零食,能起到改善体质,防寒保暖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冬季都有进补的习惯,但大肆进补并不适合老年人。
过多地吃甜食,不仅会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容易诱发糖尿病,而且由于老年人体力消耗减少,加之胰腺功能降低,因而糖代谢较慢,吃甜过多会促进肝脏合成脂类,从而加速血管硬化;摄入体内的糖可转化为中性脂肪,又可促进胆固醇血症,易导致肥胖和动脉硬化,同时过多的糖还会大量消耗人体中的维生素B,造成胃酸过多、消化不良。
过年时零食集中,其中甜食占了很大比重,老年人吃零食一定要抵制住“甜蜜蜜”的诱惑,吃零食也要吃得科学。
对老年人来说,早餐后2至3小时,约上午10点左右吃一次零食,可以选择维生素含量高的苹果、香蕉、橘子、猕猴桃、西瓜等新鲜水果。午饭后休息一会儿,下午3点左右来点种子类的零食是个不错选择,如葵花子、花生、核桃仁、松子等。
老年人冬季吃零食要适量,在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左右吃一些,不会影响到正餐。最好选择加工少的天然食物,远离油腻、高糖、高盐的零食,饼干、糕点要少吃,烟熏、炸、烤制作的食物也要少碰。
此外,经常吃零食,还可锻炼脸部肌肉,咀嚼的同时,还会增加唾液分泌清洁口腔,同时增加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灭细菌,防治口干,达到“叩齿保健”的目的。
老年人饮食养生 多吃坚果
板栗
栗子对辅助治疗肾虚有益,故又称“肾之果”。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要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新鲜栗子容易发霉变质,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所以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葵花子
是瓜子中的佼佼者,营养相当丰富。每天吃一把葵花子,就能补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葵花子所含的蛋白质可与各种肉类媲美,特别是含有制造精液不可缺少的精氨酸。常嗑食葵花子对预防冠心病和中风、降低血压、保护血管弹性有一定作用。医学家认为,葵花子能治失眠、增强记忆力,对预防癌症、高血压和神经衰弱有一定作用。
开心果
可谓“心脏之友”,可降低胆固醇含量,减少心脏病。但贮藏时间太久的开心果不宜再食用。开心果有很高的热量,并且含有较多的脂肪,怕胖的人、血脂高的人应该少吃。
南瓜子
具有杀虫和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功效。美国的研究发现,每天吃50克左右南瓜子可较有效地防止前列腺疾病和前列腺癌。南瓜子中含有丰富的泛酸,而泛酸可以缓解静止性心绞痛,并具有降压作用。但也要注意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南瓜子最适合高血压病人食用,胃热病人宜少食,否则会感到脘腹胀闷。
花生
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及多种微量营养素,在调整人们(特别是孩子)的营养平衡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最近科学家发现,花生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及白藜芦醇,前者具有潜在的抗结核作用,后者能抑制癌细胞浸润与扩散。因此,花生是结核病人及肿瘤患者颇佳的食疗品。但花生衣有增加血小板数量、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故高黏血症者宜去皮食用。人体对花生的消化吸收率较低,过量食用花生会加重胃肠负担,需引起注意。
松子
被誉为“长寿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而且松子中所含的脂肪大部分为亚油酸、亚麻酸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必需脂肪酸,钙、磷、铁等含量也很丰富,常吃可滋补强身。松子存放时间过长会产生哈喇味,不宜食用。胆功能不良者应慎食松子。
老年人饮食养生密码
远离“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是指除热量外无其他营养成分的食物,也指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这些食品之所以被称为“垃圾”,是因为其经过炸、烤、烧等加工工艺使营养成分部分或完全丧失,或在加工过程中添加或产生了有害物质。
“垃圾食品”在我国的消费群非常庞大:青少年主要偏好食用汉堡、薯片、炸鸡等外来“垃圾食品”,中老年人则是油条、咸菜等传统“垃圾食品”的主要消费群。
尽管现在一部分人已经有意识地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但大部分人还是偏爱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品,很少有人爱吃淡而无味的低脂食品。这是因为“垃圾食品”口味通常比较重,味道、口感俱佳,对人的味觉产生刺激,而人的味觉一旦接受了这种美味的刺激后会上瘾,很难再拒绝食欲的诱惑,很多人对“麻辣烫”偏爱也正是这个原因。另外,有些“垃圾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还添加了香料、色素、调味剂、膨化剂等人工添加剂,这些化学制剂使食物在颜色、味道、外观上对人产生巨大的诱惑,令人难以抗拒。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是定量的,营养素对于人体就像肥料对于植物那么重要。只有全面、充足的营养素供给,才能保证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摄入的营养超过了人体正常的需求,就会给身体带来负担,造成营养堆积,还会带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在日常的食物中,没有哪一种营养含量是齐全的,任何食物单一、大量的食用,都会导致营养过剩或者身体需求失衡,那些公认的垃圾食品更不用说了。
孕妇可以吃零食吗
我们的饮食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主食、副食、零食。其中零食,包括糖果、糕点、坚果、水果等,品种多样,有荤有素,约占饮食结构的5%至10%。
准妈妈就该少食多餐、爱吃零食,对胎儿的健康发育都会大有好处。由此可见,准妈妈是可以吃零食的。零食不仅能补充人体的营养素,而且对养生、健美有一定的功效。科学研究证明,适当吃一些零食,不但不会影响健康,而且对身体有益。
老年人饮食养生谨记三低
低脂肪油吃多了有害身体。高脂饮食,特别是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与发生心血管疾病、胆囊炎、胰腺炎的关系密切。
一般人平均每天动物食品摄食量达到150克时,就应控制食油量在20克左右为宜。老年人活动减少,消耗的脂肪也少,更宜少吃,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如果饮食是以素菜为主,可适量增加一点脂肪。
低糖老年人常食高糖食品,弊大于利。因为老年人消耗的能量不多,血糖调节功能逐渐减弱,经常吃甜食和糖果,容易造成龋齿,引起缺钙,身体易发胖,还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
低盐盐是人体内氯和钠的主要来源。但常吃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水分潴留、心脏排血量增加,易引起肾病和高血压。
老年人运动量不足,出汗较少,耗盐量低,故食盐量宜少,每天不得超过8克。患高血压、肾炎、肝脏病、心力衰竭等病时,饮食更要偏淡,食盐量每日以2克~4克为宜。
老年人饮食养生10字真经
杂食
杂食是指,饮食品种要多,要吃得杂、吃得全面,才能使人体所需营养均衡,保障身体健康。中医指出,《黄帝内经》总结出健康饮食指南:“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讲,田夫寿,膏粱夭,指种地的老汉吃五谷杂粮长寿,而富家公子哥吃得精细反而早夭。中医认为,老年人食物多样化、粗细结合、荤素并重、以素为主,才能吃出好的身体。
慢食
慢食顾名思义就是要吃得慢。人到老年后,胃肠功能减弱,而慢食的人,食物经过充分咀嚼,更容易消化。此外,研究表明,慢食的人更容易保持苗条。
老年人吃饭最忌吃饭过快,吃得快比较容易造成“误吸”,误吸进入肺部的食物多会引起吸入性肺炎,导致发热、咳嗽,如果是大块食物尤其是汤圆、饺子、桂圆等, 可能阻塞气管甚至窒息死亡。近年来,医院里也经常会见到类似“最昂贵的鸡肉”之类的病例。即老年人因不慎把鸡翅吸入气管,花了很多钱来治疗,结果回天乏术。
老年人由于体弱或疾病,特别是有过中风经历的病人,往往吞咽反射迟钝,因此吃饭一定要放慢速度,并且集中注意力,以免造成悲剧。
素食
素食指老年人的饮食要以素食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吃肉,而是要荤素搭配,吃80%的素食,和20%的荤食。古语说:饮食清淡自然补益之功明显,肥甘厚味则易于伤及脏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人体构造来说,人的肠道比较长,迂回越多。而肠道长的动物,更适合草食、杂食。虽然肠道摄入动物蛋白,对人的体能提升比较快。但现代人比较“宅”,平常体力劳动的比重不大,更应该以素食为主。
淡食
淡食有三个要求,即少盐、少油、少糖。盐跟高血压的关系非常密切。数据表明,北方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这跟南北方的饮食差异有关,北方饮食偏咸。而油 腻吃得过多,较易引起中风、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多吃糖,易使胃肠道出现胀气,从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另外,老年人新陈代谢较慢,若吃糖过多, 会使多余的糖分转化为脂肪而导致肥胖,并可诱发糖尿病。
针对淡食,中医举了个形象的比喻。人体就像公交车一样,公交车在沿线不断上下人,如果上的人多于下的人,车早晚要超载。而人体不断地摄入热量,消耗热量。当消耗热量少的时候,就需要减少摄入。或者是你摄入多的时候,你得增加活动,保持平衡,否则就会诱发各种身体疾病。
稀食
稀食是指老年人的饮食要以吃粥为主。俗话说:老人吃粥,多寿多福。一来吃稀粥老年人比较容易消化,不容易引起“误吸”的问题,也不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另一方面,粥比较容易搭配山药、枸杞等食材,营养比较容易释放在粥里。
我国古代就讲究吃粥养生。《老老恒言》中说:“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细。“其老人养生的方法是每日清晨空腹时,食淡稀饭一 碗。宋代大诗人陆游专作《食粥》,其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寿逾八秩,可见其食粥的补养之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