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瘙痒怎么办 血海穴
冬季瘙痒怎么办 血海穴
位置:位于大腿的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的隆起处。取穴时可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膝盖侧面凹陷的地方,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功效: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祛风的作用,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症的症状有哪些
多见于成人,瘙痒常从一处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严重者呈持续性瘙痒伴阵发性加剧,饮酒、咖啡、茶、情绪变化、辛辣饮食刺激、机械性搔抓、温暖被褥、甚至某种暗示都能促使瘙痒的发作和加重。常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湿疹样变、苔藓样变、脓皮病以及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1)老年性瘙痒症。多发于老年人,常以躯干最痒,多因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干燥等因素所致,女性患者可能是绝经后综合征的一种表现。
(2)冬季瘙痒症。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也可发病。多发生于秋末和冬季气温急剧变化时,病人常在进入温暖的室内或睡前脱衣时,便开始瘙痒。
(3)夏季瘙痒症。常以湿热为诱因而引起瘙痒,夏日汗液增多可使瘙痒加重。
冬季干燥皮肤痒怎么办 脾经——血海穴
血海穴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祛风的作用。
艾灸后皮肤痒怎么处理
一般情况下,艾灸后皮肤痒的现象几天后会自行消失,可以继续艾灸;但如果痒的太厉害,一周后还没有消失,最好检查看是不是过敏现象,这样的情况就不适合继续艾灸了。如果你对这种瘙痒感还能忍受,可以继续艾灸,也可以通过点刺放血后拔罐或是在体表刮痧的办法来控制瘙痒感;此外也可以艾灸如曲池穴,血海穴,膈俞来止痒。
冬季如何利用泡澡润肤解决皮肤干燥问题?
冬季皮肤干燥出现瘙痒等症状非常的常见,对于很多女性,一直都会关注着在冬季如何预防皮肤干燥这个问题。冬季要滋养肌肤,泡澡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泡澡的时候加入一些物质能起到滋润肌肤,保养肌肤的功效。
方法/步骤
冬季的天气非常干燥,人的身体肌肤容易变得干燥,冬季皮肤干燥而引发的瘙痒问题难以避免。冬季全身皮肤干燥怎么办?如何滋润肌肤?在冬季进行泡澡是一个不错的养肤方法,特别是在泡澡水中加入某些物质,其润肤的效果更佳,有效缓解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
一进入冬季开始,天气就会变得非常的干燥,而人体的肌肤也会受到周围空气湿度的影响,随着变得干燥,进而引发瘙痒等症。冬季全身皮肤干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润肤方法?可以在冬季进行泡澡滋润肌肤,尤其是在泡澡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物质,提升润肤的功效。像淀粉、醋、米糠、白酒等等都可以加在泡澡水中。
有皮肤科的医生表示,水疗泡澡的方法可以辅助治疗一些皮肤疾病,比如患有牛皮癣的患者可经常泡泡硫磺温泉。而对于皮肤属于干性的人,慢性皮炎湿疹的皮肤疾病患者,则可以在泡澡的时候加些淀粉或者是米糠,这样可以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能令肌肤持续保持光滑,并且可以为肌肤止痒。
除了添加上述的这些物质,在家里自己泡澡的时候还可以添加食醋、白酒、粗制海盐等物质。食醋是弱酸性的,它可以 起到柔肤的作用。在泡澡的时候加入白酒,白酒可以帮助身体活血。而加入粗制海盐,能够促进肌肤新陈代谢,有助改善血液循环。但是要提醒一下,因为酒精有着去油脂的作用,所以不要使用得过于频繁。
冬季泡澡滋润肌肤,防止冬季皮肤干燥,在泡澡的时候还要注意水温调节。如果只是为了使肌肤镇静,为了滋润止痒,那么泡澡的水温最好是在36到38摄氏度,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泡澡水温也应是这个温度。而如果是想要活血醒脑提神的话,泡澡的水分应在38到40摄氏度间。在每次泡澡时都要注意时间,通常泡15到20分钟为宜,注意在空腹的时候以及吃饱之后不要泡澡。
冬季瘙痒怎么办 涌泉穴
位置: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功效:可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节律的运动性,从而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在体内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
皮肤瘙痒的鉴别诊断
巨痕症:巨痕症也叫蟹足肿或疤痕疙瘩,是纤维瘤的一种,是由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的产物。
冬季皮肤瘙痒:冬季瘙痒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下肢臀部尤为严重。这些人皮脂腺功能减弱,皮肤干燥。到了冬季,洗澡所花时间长,使用的肥皂多,皮肤更加干燥。随着气温降低,瘙痒就开始了。
脾不好按摩哪个部位 按摩血海穴健脾化湿
血海穴是脾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经常刺激血海穴有化血胃气,运化脾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白带异常,痛经,经闭,阴部瘙痒,疥疮,疮疡,丹毒,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贫血,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病症。
穴位定位:屈膝,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血海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冬季瘙痒怎么办 太溪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具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
冬季干燥皮肤痒怎么办 肝经——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穴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平肝祛风、止痒的作用。
四个“止痒穴”,这个冬天,不妨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3~5次。
此外,冬季还可以多吃有养血作用的黑芝麻,有润燥作用的梨、荸荠、胡萝卜、藕,这些食物对缓解冬季瘙痒都有一定的作用。
血海的作用与好处 养血祛风
养血祛风也是血海的一大好处。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只要阴血旺盛,风邪便难以肆虐,所以经穴治疗皮肤过敏瘙痒类疾病,大多离不开血海穴。
引起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的因素有哪些
随着冬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皮肤瘙痒的困扰,特别是在洗澡后或睡觉时感觉四肢和身上奇痒难耐,而且是越抓越痒。 每年入冬以后,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皮肤瘙痒病人都会成倍增加,有时一个上午就接诊30多位。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如果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则称为瘙痒症。老年性瘙痒症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引起,以躯干多见。冬季瘙痒症常因寒冷诱发,多发生于冬季气温急剧变化时,特别是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或在夜间脱衣睡觉时,便开始瘙痒。
冬季瘙痒症因复杂,内因主要为机体内在的疾病,如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异常、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贫血、肾炎、习惯性便秘等。
刮痧后皮肤痒怎么回事
刮痧治疗皮肤瘙痒穴位及刮痧方法:
定位:
1、血海:屈膝时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约三横指。
2、曲泉:膝内侧,屈膝时,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
3、百虫窝:正坐屈膝,在大腿内侧端,血海上一拇指横指。
刮痧方法
血海、曲泉、百虫窝三穴形成的三角区后,在此部位涂上刮痧油或润肤乳用刮痧板在此处刮痧3-5分钟,3-6天一次,局部皮肤表面会出现红、紫、黑斑的现象,称之为“出痧”,数天即可自行消退,刮痧治疗皮肤瘙痒不必强行出痧。
刺血:先找到阴陵泉后,在穴位处用拇指指尖在穴位处画一十字来定穴,接着用酒精棉球消毒,用食指、拇指捏起皮肤,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将皮肤刺破使其出血,挤出3-5滴,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
冬季皮肤瘙痒怎么护理
1、减少洗澡次数加强皮肤护理
在冬天洗澡的时候应根据季节气候及个人的皮肤状况随时调整——减少洗澡次数,并随着环境干燥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少;洗澡的时间不要过长,水温以不感觉到冷为宜,而且不要搓澡;洗澡宜选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沐浴露,而且尽量减少沐浴露的使用次数,浴后全身涂抹有滋润保湿功能的润肤剂。
如果皮肤十分干燥的人,可选用甘油、凡士林、橄榄油等滋润性较强的护肤产品,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但要注意纯甘油涂得太多也会引起皮肤干燥,最好是将纯甘油加在沐浴露或护肤膏中使用。
2、补充含维生素A、E的食物
冬季天气干燥,平时应多饮水,补充肌体和皮肤的水分丧失,专家表示,如果感到口渴时才想起喝水,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而人体一旦缺水就会从皮肤中夺取水分,因此最好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在洗澡前或后喝一杯温开水,也是可以补充全身的血液容量。
在饮食方面,防治皮肤瘙痒必须多摄取某些维生素,饮食中要尽量多摄入些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卷心菜及花生、芝麻等类的果仁、香菇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按医嘱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同时,皮肤瘙痒者少食用咖啡及火锅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烟、酒、辣椒、胡椒、大蒜、葱、芥末、生姜、咖啡等;少吃高脂肪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会增加皮肤上油脂的负担,特别是皮肤表面的毛孔易发生堵塞的现象;少吃糖类食物,过多的糖会增加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瘙痒;少吃鱼、虾、蟹等海产品,它易使皮肤血管周围的活性物质释放出来,加剧皮肤的瘙痒。
冬季瘙痒四不宜
老年人皮肤萎缩、变薄、汗少,又缺乏皮脂润滑,而且易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所以冬季更容易诱发瘙痒。老人冬季皮肤瘙痒症的产生,还与一些生活习惯有关。因此,老年人冬季防治皮肤瘙症,应注意“五不宜”。
冬季不宜常洗澡。冬季老人洗澡次数不宜过多,一般平均每周一次为宜。水温不宜太高,应保持在50℃左右;不宜使用碱性大的皂或药皂,应选择中性护肤浴皂。
不宜过食有刺激性的食品。辛辣食品不仅使人容易上火,而且对皮肤的保养也十分不利。
有的老人到了冬天特别喜欢喝酒,意在御寒。但酒后身体发热只是一时性的,更多的会促使皮肤干燥,诱发皮肤瘙痒。
不宜完全拒绝高脂食物。许多老人在饮食方面,到了冬季还是坚持素食为主,惧怕吃高脂肪食物。其实,脂肪能产生热量,帮助人们抵御寒气,并能使皮肤得到滋润。同时,脂肪食物有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摄入。因此,适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可以预防皮肤干燥、老化和皮肤瘙痒症的发生。
不宜无休止地搔抓。痒时千万不能去搔抓,应转移注意力,忍耐片刻就可过去。实在忍耐不住,宁可用手拍打、捏几下,也不要乱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