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疫苗事件孩子怎么办 出现严重病例的可诉讼赔偿
假疫苗事件孩子怎么办 出现严重病例的可诉讼赔偿
虽然目前对于假疫苗问题暂无发现临床上有严重病例,但还不能排除风险存在的可能性,若是有患者因为打疫苗出现严重病例,甚至导致死亡的,可提出诉讼,请求赔偿。但以下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
1、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疫苗质量事故: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接种事故: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心因性反应: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以上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情况中,偶合症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是最容易造成误解的。
百白破免费疫苗打几针
百白破免费疫苗通常是指DTaP-Hib四联疫苗,是打4针。
百白破疫苗是用来预防小儿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是属于国家计划免疫内的药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百白破疫苗属于国家计划免疫内的第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
一般在出生的时候会给你发一种小儿预防接种的小绿本,在本上的那些品种,都是国家免费的。一般免费的疫苗主要是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麻疹、乙脑、脊髓灰质炎等。
另外,针对近期的“百白破假疫苗”事件,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接种的百白破疫苗为不合格的,可以到原接种单位免费补种。
打了假疫苗会怎么样 正确对待假疫苗事件
在接种对象不明确自己打的疫苗是不是假疫苗的情况下,为了以防万一,都建议到医院及时检测体内抗体,看是否有产生相对应的预防疾病的抗体。
若接种对象没有产生对应抗体成分的,应及时补打,需跟接种疫苗的医生沟通好,更换疫苗的品牌和厂家,做好对应的疫苗剂量补种调整,确保自身抗体的产生。
虽然除了此次长春长生假疫苗的事件,但目前不合格的疫苗仅有此厂家生产的而已,其他厂家生产的疫苗是合格正规的,而且研究预防疫苗的疾病往往是不容易治疗或死亡率高的疾病,又或者是感染后并发症多、传染性高的疾病,如狂犬病,致死率100%,因此对于需要打的疫苗我们还是要打,选择大型正规医院以及认准合格厂家生产的疫苗接种即可,不应完全抵制疫苗。
家庭暴力怎么办
1、如果发现对方存在着暴力倾向,并且已经不止一次向施暴的话,那么必须尽早决定解除婚姻关系,远离伤害。
对于存在长期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来说,不要期望他能够忏悔并痛改前非,即使他向承认错误也不能心软。
2、一旦决定离婚,要冷静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以后的家庭暴力再次发生。
例如分居,向妇联、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机关以及所在单位反映情况。
一方面保留对方施暴的证据,另一方面可请求这些单位对施暴者给予批评教育和惩罚,予以劝阻和调解,以保护自己。
3、如果不幸的遭受了家庭暴力,建议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并到医院就诊作记录。
伤势较重的进行法医鉴定,坚决要求公安机关追究施暴者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不可认为是家务事象征性处理就行了。
4、在准备好相关证据后,马上分居,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根据国婚姻法规定,实施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这种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5、家庭暴力怎么办?四大措施帮解决!现在对于家暴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遭受家暴是不幸的。但是不能否认很多的人包括孩子和妇女很多人长期遭受家暴,让他们的心理遭受重创,在解救他们逃离魔窟时,应该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让他们从家暴阴影中完全走出来,迎接新的生活。
6、遭遇家庭暴力如何解决?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情况:
(一)逃离加害人;(二)报警;(三)验伤;(四)求助;长期的家庭暴力生活会使一方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受到伤害,也可起诉到法院离婚并要求精神赔偿。
家庭暴力的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而且还伤害到受害方的人格尊严。也会给双方的家庭都带来伤害,家庭暴力不仅仅涉及到身体伤害,还会涉及到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子女心灵的伤害,起诉到法院离婚还会涉及到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精神的赔偿等问题,而且对财产分割可能还会涉及到照顾受害方。
儿子打疫苗肾衰竭接种出血热疫苗导致
儿子注射出血热疫苗之后导致肾衰竭!2002年,禄护仓的儿子只有11岁8个月大。当时,村里广播通知说县防疫站(现为县疾控中心)到该村接种出血热疫苗,禄护仓专门找到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咨询,不到12岁的孩子还能不能打。当时对方说“10岁以上就能打,而且还能预防感冒。”于是,禄护仓带孩子分三次打了该疫苗。第一针由防疫站的工作人员打,后两针是村医给打的。
就在最后一针注射后的第二天,孩子出现异常,孩子回忆,当时感觉眼睛胀得厉害,“第三天放学时,觉得脚后跟疼。”很快,他的全身开始浮肿。禄护仓和妻子赶紧将孩子送到医院,经西安市儿童医院、肾病医院等诊断,确诊患上了肾病综合征。
而在这之前,孩子的身体一直很好。事发后,禄护仓查看儿子注射的“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使用说明书”发现,该说明书“接种对象”一栏显示疫苗接种主要对象为“16-60岁的高危人群”。因此,他认为儿子的肾病就是打出血热疫苗引起的。2013年,记者多方求证给禄护仓儿子接种的医师张某和黄某,发现两名接种医师当时并无医师从业资格。
两种疫苗竟使用同一药品批号
最初,对禄护仓坚持儿子患病系接种疫苗异常反应的说法,周至县卫生局,西安市卫生局、陕西省卫生厅相继给出了结论,认为“患病没有证据证明与疫苗有关”。为此,禄护仓曾试图自杀,也曾暴怒之下打砸当时相关负责人的办公室,还因此被拘留。
2004年,禄护仓开始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此事。当时,西安交大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所作的最终鉴定称,因“禄护仓的儿子接种时年龄不足12岁,在28天内接种三针,注射量过大”,导致了三型变态反应,造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组织,成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因此,“接种出血热疫苗和其所患肾病综合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此鉴定推翻之前各级卫生部门的结论。从那以后禄护仓与防疫站、疫苗生产厂家打了十几场官司,先后获得赔偿近30万元,但相对50多万元外债,仍远远不够。
2012年,禄护仓在一场庭审中无意间发现,当年县卫生防疫站给儿子接种的“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I型+II型)”,居然与一种“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共用一个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90020”。禄护仓意识到,当年儿子打的疫苗可能有问题。
资料显示,“国药准字S19990020”的批准文号下登记的是“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而无“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I型+II型)疫苗”。因此,禄护仓认定,当年儿子打的疫苗是假冒伪劣产品。2012年9月,禄护仓将疫苗的生产厂家浙江天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起诉至周至县法院。
同年,案件转至周至县公安局补充侦查,周至县公安局多次到国家食药监总局调查。同时,禄护仓本人也先后多次向国家药监总局、省药监局进行投诉,要求药监部门对该批疫苗造假进行认定并查处假冒药品,但至今未得到明确答复。由于相关部门未对该疫苗是否涉假做出确认,因此周至县公安局未立案。
起诉省药监局 监管未履行职责胜诉
由于各级药监部门迟迟不能对当年的疫苗做出认定,禄护仓认为食药监部门未履行疫苗生产流通环节监管的法定职责,他曾试图起诉国家食药监总局不作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立案。
2015年9月份,在法律人士的建议下,禄护仓起诉陕西省食药监局,要求省食药监局履行对疫苗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职责,对浙江天元公司生产的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双价)的造假行为进行查处,对疫苗的监管失职和行政不作为行为向受害者及家属公开道歉并赔偿相关经济损失。2015年11月13日,雁塔区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今年8月4日法院进行了判决,8月27日禄护仓拿到了判决书。
法院认为,按照相关规定,原告投诉举报的疫苗问题属于重要投诉举报范围,被告省食药监局对原告投诉的疫苗问题,做了调查取证的工作和疫苗规程的理解、请示工作,所取得的证据资料是否完整,是否能满足完成履行审查环节所具备的要件,在案件中均没有予以体现。
而被告在承接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交办案件,在办理中又接原告数次投诉,在履行了一定职责后,仅是把所取得的回复送达给了原告,没有证据证明被告履行了审查义务,对于原告投诉举报中的诉求,没有依法给予答复。因此,被告辩称其已履行了法定职责的理由与法相悖,责令被告依法继续履行职责。
法院一审判决责令省食药监局于判决生效后两个月内履行法定职责,按照相关法律反馈禄护仓投诉举报事项的处理结果。另外,由于无相关证据、法规支持,法院驳回了禄护仓要求省食药监局公开道歉和相关赔偿的请求。
禄护仓的儿子今年26岁,由于肾病不敢剧烈运动,也无法参加劳动,只能在家休养治疗。
禄护仓的儿子接种出血热疫苗导致肾衰竭,那么在接种出血热疫苗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接种出血热疫苗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接种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哪些人群不能接种出血热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出血热疫苗副作用
1.常见不良反应:接种本疫苗后,注射部位可出现局部疼痛、发痒、轻微红肿。全身性反应表现为轻度发热反应、不适、疲倦等,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退。
2.罕见不良反应:
(1)短暂中度以上发热:应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或继发其他疾病。
(2)局部中度以上红肿,一般3天内即可自行消退,不需任何处理,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反应较重的局部红肿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天数次,每次10-15分钟可助红肿消退。
3.极罕见不良反应:
(1)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2)过敏性休克:一般接种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3)过敏性紫癜:出现过敏性紫癜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醇类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癜性肾炎。
(4)周围神经炎:应及时就诊。
得过百日咳还会再得吗 百日咳疫苗是免费的吗
免费的。
百白破疫苗是用来预防小儿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是属于国家计划免疫内的药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接种的百白破疫苗属第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
一般在出生的时候会给你发一种小儿预防接种的小绿本,在本上的那些品种,都是国家免费的。一般免费的疫苗主要是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麻疹、乙脑、脊髓灰质炎等。
另外,针对近期的“百白破假疫苗”事件,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接种的百白破疫苗为不合格的,可以到原集中单位免费补种。
如何查询是否打了假疫苗 第6步:正确对待疫苗事件
中国每年接种的疫苗达10亿剂次,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我国将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且公民必须接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则由公民选择性自费接种。
即使现在出了假疫苗事件,我们仍然要打疫苗,因为假疫苗最多是无效,但不打疫苗的后果更严重,可能是致命的,如被感染了狂犬病的狗咬了,不打狂犬疫苗,若是发病了,致死率接近100%。
而且制作疫苗的厂家有很多,这个厂家生产的有假,不代表市面上流通的所有厂家疫苗都是假疫苗,我们应根据自身家庭条件以及宝宝年龄和身体免疫能力采取正确的态度,选择合格正规的疫苗接种,有效预防疾病。
二手房过户注意事项
1、签合同时需看到的东西:
(1)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正本。(房地产管理部门查询此产权的真实性。)(房地产交易中心查验房屋的权属登记情况。)
(2)产权证所有人及其共有人(配偶)身份证、户口、婚姻证明复印件。
(3)卖方身份证及户口薄。
(4)如卖方非产权证权属人,则产权证权属人需出具书面格式的委托书。
(5)原契税完税证明。
(6)原购房发票(复印件)、原购房合同、由房屋土地测绘部门提供的房屋勘丈表、房屋平面图和房屋地籍图。
(7)水、电、煤结清帐单。(上个月)
(8)交房日上月的有线电视费收据凭证,以及有线电视凭证。
2、《房屋买卖合同》上需注明事项:
(1)买卖合同已签订,买方首期款也已支付业主后,办理产权过户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非买方责任问题致使产权无法顺利过户时,业主需全额退还卖方订金及首付款,并赔偿。(款清后必须拿到房产证和土地证。)
(2)卖方必须保证产权证的真实性,若产权证不被房地产管理部门认可(真实性),卖方全额退还房价总额56万。
(3)房屋位置、性质、面积、结构、格局需与产权证一致,如有不同,卖方必须补偿差价。
(4)屋内设施陈列清楚(包括门窗、地板等)以及确保没有缺陷。如有缺陷,由卖方补偿。
(5)有无抵押、共有人是否同意出售;产权人书面委托书附进买卖合同。
(6)付款方式流程做出明确、具体的约定。并注明,如因非个人原因而引起的任何付款上的拖延,买方可免除责任。
(7)写明交房时间、条件、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及费用;及应由哪方于交房前结清包括水、电、煤、物管费、维修基金等相关费用。
(8)房价是否包含了燃气设施费?房价是否包含了维修基金余额? 卖主需在交房日前将其户口迁出。
(9)如果买卖双方发生纠纷,中介公司有无能力负责赔偿损失。
(10)违约责任:明确出现何种情况时即视为违约,违约金、定金、赔偿金的计算与给付。产生纠纷协商不成 时如何解决争议(仲裁、诉讼等);
(11)写明合同生效、中止、终止或解除条款;在合同中约定变更与转让的条件或不能进行变更、转让的禁止条款。另外,补充一些条款时,一定要落实在文字上,并要求中介方在上面加盖公司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