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致密性骶髂关节炎

致密性骶髂关节炎

主要表现为腰腿痛。疼痛一般较轻,也有无症状或疼痛较重者。疼痛为慢性、间歇性酸痛,并可随妊娠或生产次数的增加而加重。骶髂部疼痛,多为一侧性,尤以步行、站立及负重为剧,但多可忍受。

骶髂关节部叩痛及压痛,多数病例病变发生于两侧骶髂关节髂骨部。骨盆分离挤压试验、“4”字试验及盖氏试验等均阳性。

本病主要与骨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结核、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及化脓性骶髂关节炎等鉴别。后两种多为一侧关节受累,两侧极罕见。

1.强直性脊柱炎(AS)

强直性脊柱炎几乎100 %侵犯骶髂关节,典型X线为关节间隙的明显狭窄,关节面呈锯齿状破坏,伴局限性的骨质疏松,且腰椎呈竹节样变,但髂骨无明显规则的骨质硬化区。

2.骶髂关节炎(OA)

OA 是一种以骨质增生为主的非炎性退行性疾病,X线表现为髂骨耳状面下面的骨赘形成,但关节面清楚,亦无三角形骨密度增高影。

3.骶髂关节结核

骶髂关节结核的发病不局限于髂骨耳状面,可有渐进性的骨质破坏,很少出现骨质硬化,骶髂关节因边缘破坏而显示较为模糊,多为单侧发病。

致密性骶髂关节炎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比较常见的症状是单侧发病,而且这类症状是比较缓慢形成的可能对于患者来说刚开始没有知觉。在日常出现上述病症的患者应该及时的接受检查,并坚持日常的锻炼,对于强健骨骼促进血液循环具有很好的效果。

做什么检查可以准确的确定强直性脊柱炎

(1)骶髂关节炎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根据之一,正常的骶髂关节几乎可以排除本病.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比脊柱的X线改变更早,这有利于早期诊断.骶髂关节炎的X线表现分三期.早期可见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腐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cm.晚期可见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2)胸椎疼痛及强直.

(3)下腰痛,强直已超过3个月,虽休息也不能缓解.

(4)腰椎活动受限.

(5)胸部扩展受限.

(6)虹膜炎或其他继发症.

以上6项指标中第1项再加一项即可确诊.在后5项中有4项也可诊.

强直性脊椎炎做什么检查好?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增加,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可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约50%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虽然90%~95%以上AS病人HL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HLA-B27来诊断AS,HLA-B27不作常规检查。

X线检查对该疾病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98%~100%病例早期即有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髂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

骶髂关节炎X线诊断标准分为5期: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期为可疑骶髂关节炎,Ⅱ期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袭病变,关节间隙无改变,Ⅲ期为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一项(或以上)变化: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增宽、骨质破坏或部分强直,Ⅳ期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硬化。

左侧骶髂关节炎原因应该看哪些

1.原发性骶髂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活性低下,髋部肌肉等软组织支持力量减弱,软骨呈退行性变。往往受年龄、体质、遗传等因素影响。年龄越大,积累的损伤越多,老年人的关节软骨基质中黏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加,软骨的韧性降低,易遭受损伤而产生退行性变。肥胖体形的人发病率较高。

2.继发性骶髂关节炎。可产生生物力学的不平衡,使承重区范围缩小,承重区关节软骨承受压力增加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引起骨性关节炎。扁平髋、股骨头骨骺滑脱、关节面不平整,机械性磨损,可引起骨性关节炎。髋关节某些疾病损害关节软骨如化脓性髋关节炎、髋关节结核、血友病、神经性髋关节病等。

左侧骶髂关节炎应会让我们按到很多可以看出的方面,确实我们会简单的以及多一点有关左侧骶髂关节炎的一些看法,在什么原因上还有就是在什么其他表现上,特点还有就是可以认可的几个特征要多多认识才行。

孕妇全身酸痛是怎么回事

全身酸疼 当人体立正的时候,因为肌肉和韧带彼此协调,身体重心左右前后保持平衡。而在怀孕期间,因为子宫慢慢扩大,腹部膨胀逐渐隆起,身体重心会前倾,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各组肌肉以及韧带就会加重负荷和张力。所以,肌肉的动作是由自然性转变成有意识性的,长期保持这种状态,有些准妈妈易于感到疲累,进而肌肉就会产生酸痛。所以在孕期,应少干重体力劳动。

手部疼痛 准妈妈有的时候食指、中指、大拇指的指端可能会感觉到有异常的发生或手指发生疼痛,疼痛会在夜间加重,有的时候疼痛还会向肘、肩部蔓延,可一侧或者双侧。在医学临床上,此类症状称为腕管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孕期的生理性水滞留,导致手腕腕管部部分水肿并挤压神经所引起的,通常在怀孕晚期症状开始逐渐减轻、产后多可逐渐消失。 腰部疼痛 腰部疼痛通常是发生在妊娠晚期,主要是由于两种疾病所致的,一是致密性骶髂关节炎,二是骨盆疼痛综合征。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孕妇可感觉到钝痛,疼痛感是由于骨盆位置向子宫、大腿、腹股沟等位置扩散。

孕妇可感觉到宝宝已经很靠近盆腔下部了,分娩也接近了,但并不是临产的时候不断宫缩造成的规律性阵痛。致密性骶髂关节炎的孕妇可感到腰骶部发生疼痛,有的时候可向下蔓延至两侧臀部以及大腿。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内分泌作用下,使到肌腱韧带变得松弛,使骶髂关节松动,没有了稳定性。

科学地了解这些常识,那么对帮助孕期女性缓解这种酸痛感,才能够带来更好的帮助,同时也希望每个怀孕时期的妈妈们,能够注意自己的身体保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注意预防感冒问题发生。

骶髂关节炎的病因是什么

(一)原发性骶髂关节炎

原发性骶髂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细胞活性低下,髋部肌肉等软组织支持力量减弱,软骨呈退行性变。往往受年龄、体质、遗传等因素影响。年龄越大,积累的损伤越多,老年人的关节软骨基质中黏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加,软骨的韧性降低,因之易遭受损伤而产生退行性变。肥胖体形的人发病率较高。

(二)继发性骶髂关节炎

继发性骶髂关节炎的基础疾病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髋臼发育不良 可产生生物力学的不平衡,使承重区范围缩小,承重区关节软骨承受压力增加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引起骨性关节炎。

2.扁平髋、股骨头骨骺滑脱 关节面不平整,机械性磨损,可引起骨性关节炎。

3.髋关节某些疾病损害关节软骨 如化脓性髋关节炎、髋关节结核、血友病、神经性髋关节病等。

4.医源性因素 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软骨病变等。

5.股骨头病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6.髋关节创伤 如脱位及股骨颈骨折处理不当。

7.髋关节内结晶病变 如焦磷酸盐关节病与痛风性关节炎等。

8.内分泌异常和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肢端肥大症、黄褐病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

血常规及血沉血常规可大致正常,部分病人可有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白细胞增多,多数病人在早期或活动期血沉增速,后期则血沉正常,血沉增速有助于对临床和X线表现可疑的病人进行诊断,尿常规当肾脏发生淀粉样变病时,可出现蛋白尿。

1、血液生化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可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约50%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虽然90%~95%以上AS病人LH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LHA-B27来诊断AS,LHA-B27不作常规检查,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放射线证据。

2、免疫学检查 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不高,血清IgA可有轻-中度升高,并与AS病情活动有关,伴有外周关节受累者可有IgG,IgM升高,有人报道AS患者可有血清补体C3,C4升高,抗肽聚糖抗体,抗果蝇93000抗体,抗肺炎克雷伯杆菌固氮酶还原酶抗体等抗体水平增高,抗组蛋白3亚单位抗体与患者虹膜炎密切相关,HLA分型检查90%左右的病人HLA-B27阳性。

3、微生物学检查 AS患者大便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人。

4、HLA-B27检测 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绝大部分的患者只有通过病史,体征和X线检查才能作出诊断,尽管该试验对某些种族来说对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对有腰痛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来说,它并不作为常规检查,也不作为诊断和排除诊断的筛选试验,其临床用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的背景。

5、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检查

(1)骶髂关节改变:这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可以这样说,一张正常的骶髂关节X线片几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的X线片改变比腰椎更具有特点,更容易识别,一般地说,骶髂关节可有三期改变:

①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

②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腐蚀与致密增生交错,呈锯齿状。

③晚期: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呈骨性融合。

但目前仍有学者沿用1966年纽约放射学标准,将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为正常;Ⅰ级为可疑;Ⅱ级为轻度异常;Ⅲ级为明显异常;Ⅳ级为严重异常,关节完全强直。

(2)脊柱改变: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

①韧带骨赘(即椎间盘纤维环骨化)形成,甚至呈竹节状脊柱融合(图6)。

②方形椎。

③普遍骨质疏松。

④关节突关节的腐蚀,狭窄,骨性强直。

⑤椎旁韧带骨化,以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椎间纤维环的骨化最常见(晚期呈竹节样脊柱)。

⑥脊柱畸形,包括:腰椎和颈椎前凸消失或后凸;胸椎生理性后凸加大,驼背畸形多发生在腰段和下胸段。

⑦椎间盘,椎弓和椎体的疲劳性骨折和寰枢椎半脱位。

(3)髋膝关节改变:髋关节受累常为双侧,早期骨质疏松,闭孔缩小,关节囊膨胀;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囊性改变或髋臼外缘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韧带骨赘形成);晚期见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关节呈骨性强直。

(4)肌腱附着点的改变:多为双侧性,早期见骨质浸润致密和表面腐蚀,晚期可见韧带骨赘形成(骨质疏松,边缘不整)。

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症性肠病,Rei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等的伴发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炎伴脊柱不规则的跳跃性病变表现,可资鉴别。

脊椎外关节的其他X线表现有,肩关节也可有骨质疏松,轻度侵蚀性破坏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最后呈骨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炎和骨膜炎,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早期X线检查阴性时,可行放射性核素扫描,CT和MRI检查,以发现早期对称性骶髂关节病变,但必须指出,一般简便的后前位X线片足可诊断本病。

6、强直性脊柱炎的CT,MRI和造影检查 X线平片对较为典型的骶髂关节炎诊断较易,但对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比较困难,容易漏诊,骶髂关节CT或MRI检查敏感性高,可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病变,CT能较满意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及关节面骨质,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轻微关节面骨侵蚀及软骨下囊性变等,尤其是对临床高度疑诊而X线表现正常或可疑者,MRI能直接显示关节软骨,对早期发现骶髂关节软骨改变以及对骶髂关节炎的病情估计和疗效判定较CT更优越,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放射性核素扫描缺乏特异性,尤其是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骨扫描,放射性核素在骶髂关节附近非特异性浓集,易造成假阳性,因此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意义不大,但有学者认为,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骨扫描可能对AS的诊断也有帮助,椎管造影适用于下肢有神经障碍的患者,并有助于手术时进行彻底减压。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有哪些

类风湿因子 血清补体C3 尿常规 血常规 造影检查 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 脊柱MRI检查 脊柱活动度

血常规及血沉血常规可大致正常,部分病人可有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白细胞增多,多数病人在早期或活动期血沉增速,后期则血沉正常,血沉增速有助于对临床和X线表现可疑的病人进行诊断,尿常规当肾脏发生淀粉样变病时,可出现蛋白尿。

1.血液生化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可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约50%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虽然90%~95%以上AS病人LH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LHA-B27来诊断AS,LHA-B27不作常规检查,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放射线证据。

2.免疫学检查 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不高,血清IgA可有轻-中度升高,并与AS病情活动有关,伴有外周关节受累者可有IgG,IgM升高,有人报道AS患者可有血清补体C3,C4升高,抗肽聚糖抗体,抗果蝇93000抗体,抗肺炎克雷伯杆菌固氮酶还原酶抗体等抗体水平增高,抗组蛋白3亚单位抗体与患者虹膜炎密切相关,HLA分型检查90%左右的病人HLA-B27阳性。

3.微生物学检查 AS患者大便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人。

4.HLA-B27检测 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绝大部分的患者只有通过病史,体征和X线检查才能作出诊断,尽管该试验对某些种族来说对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对有腰痛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来说,它并不作为常规检查,也不作为诊断和排除诊断的筛选试验,其临床用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的背景。

5.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检查

(1)骶髂关节改变:这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可以这样说,一张正常的骶髂关节X线片几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的X线片改变比腰椎更具有特点,更容易识别,一般地说,骶髂关节可有三期改变:

①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

②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腐蚀与致密增生交错,呈锯齿状。

③晚期: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呈骨性融合。

但目前仍有学者沿用1966年纽约放射学标准,将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为正常;Ⅰ级为可疑;Ⅱ级为轻度异常;Ⅲ级为明显异常;Ⅳ级为严重异常,关节完全强直。

(2)脊柱改变: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

①韧带骨赘(即椎间盘纤维环骨化)形成,甚至呈竹节状脊柱融合(图6)。

②方形椎。

③普遍骨质疏松。

④关节突关节的腐蚀,狭窄,骨性强直。

⑤椎旁韧带骨化,以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椎间纤维环的骨化最常见(晚期呈竹节样脊柱)。

⑥脊柱畸形,包括:腰椎和颈椎前凸消失或后凸;胸椎生理性后凸加大,驼背畸形多发生在腰段和下胸段。

⑦椎间盘,椎弓和椎体的疲劳性骨折和寰枢椎半脱位。

(3)髋膝关节改变:髋关节受累常为双侧,早期骨质疏松,闭孔缩小,关节囊膨胀;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囊性改变或髋臼外缘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韧带骨赘形成);晚期见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关节呈骨性强直。

(4)肌腱附着点的改变:多为双侧性,早期见骨质浸润致密和表面腐蚀,晚期可见韧带骨赘形成(骨质疏松,边缘不整)。

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症性肠病,Rei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等的伴发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炎伴脊柱不规则的跳跃性病变表现,可资鉴别。

脊椎外关节的其他X线表现有,肩关节也可有骨质疏松,轻度侵蚀性破坏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最后呈骨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炎和骨膜炎,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早期X线检查阴性时,可行放射性核素扫描,CT和MRI检查,以发现早期对称性骶髂关节病变,但必须指出,一般简便的后前位X线片足可诊断本病。

6.强直性脊柱炎的CT,MRI和造影检查 X线平片对较为典型的骶髂关节炎诊断较易,但对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比较困难,容易漏诊,骶髂关节CT或MRI检查敏感性高,可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病变,CT能较满意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及关节面骨质,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轻微关节面骨侵蚀及软骨下囊性变等,尤其是对临床高度疑诊而X线表现正常或可疑者,MRI能直接显示关节软骨,对早期发现骶髂关节软骨改变以及对骶髂关节炎的病情估计和疗效判定较CT更优越,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放射性核素扫描缺乏特异性,尤其是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骨扫描,放射性核素在骶髂关节附近非特异性浓集,易造成假阳性,因此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意义不大,但有学者认为,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骨扫描可能对AS的诊断也有帮助,椎管造影适用于下肢有神经障碍的患者,并有助于手术时进行彻底减压。

相关推荐

强直性脊柱炎辅助检查方法

化验检查 一般患者出现血小板升高、贫血、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但也有部分患者腰背痛等症状较明显但上述指标正常。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因子为阴性,免疫球蛋白轻度升高,多数患者HLA-B27(人体白细胞抗原)呈阳性。 X线检查 检查显示:骶髂关节软骨下缘模糊,骨质糜烂,关节间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关节融合。骶髂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可分为5级:0级正常;Ⅰ级可疑;Ⅱ级表示轻度骶髂关节炎;Ⅲ级有中度骶髂关节炎;Ⅳ级为关节融合强直。严重者出现“竹节样脊柱”。 骶髂关节CT CT显示:骶髂关节密度增高、关节间隙模糊、骨质轻

到医院我们应该怎么鉴别强脊炎

虽然典型的强直性脊柱炎或强直性脊柱炎的晚期并不难诊断,然而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或遇到非典型病例时,却常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⑴致密性髂骨炎:致密性髂骨炎常见于女性病人,多于产后发病,腰骶部疼痛比较轻,X线片在髂骨侧可见到致密带,但骶骨侧改变轻微,血沉等化验室检查无异常。 ⑵骶髂关节结核:一般为单侧骶髂关节受累,女性较多,多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史。X线片显示病变以骨质破坏为主,致密硬化不明显,骨病灶内常可见死骨形成。 ⑶机械性背痛:机械性背痛是由于脊柱结构变化所致的疼痛,如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强直性脊柱炎

骶骨关节炎的病因

骶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一)原发性骶髂关节炎 原发性骶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细胞活性低下,髋部肌肉等软组织支持力量减弱,软骨呈退行性变。往往受年龄、体质、遗传等因素影响。年龄越大,积累的损伤越多,老年人的关节软骨基质中黏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加,软骨的韧性降低,因之易遭受损伤而产生退行性变。肥胖体形的人发病率较高。 (二)继发性骶骨关节炎 继发性骶骨关节炎的基础疾病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髋臼发育不良 可产生生物力学的不平衡,使承重区范围缩小,承重区关节软骨承受压力增加导致关节软骨磨损

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

1.纽约标准(1966年):有X线片证实的双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按前述0~Ⅳ级分级),并分别附加以下临床表现的1条或2条,即:①腰椎在前屈、侧屈和后伸的3个方向运动均受限;②腰背痛史或现有症状;③胸廓扩展范围小于2.5 cm。根据以上几点,诊断肯定的强直性脊柱炎要求有: X线片证实的Ⅲ~Ⅳ级双侧骶髂关节炎,并附加上述临床表现中的至少1条;或者X线证实的Ⅲ~Ⅳ级单侧骶髂关节炎或Ⅱ级双侧骶髂关节炎,并分别附加上述临床表现的1条或2条。 2.修订的纽约标准(1984年):①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

腰痛久治不愈警惕骶髂关节炎

骶髂关节炎是骨关节炎的一种分型,临床表现为,在身体弯曲时会发生严重腰痛,晚上疼痛加剧,睡觉不舒适感强,出现晨僵,活动后疼痛有所缓解。疲劳过度或是遇冷发生疼痛都成为诱发骶髂关节炎加重的原因。疼痛具备症状反复性、周期长特点。 很多女性常年腰痛,以为是妇科疾病,妇科病治好了,腰痛自然而然就好了,其实很多常年腰痛的人群,应该警惕骶髂关节炎。腰痛是导致骶髂关节炎的一个重要表现,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同时,应注意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及风湿关节炎的区分。 骶髂关节炎与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状很相似,腰痛患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1.骨关节炎 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过程大多缓慢。手、膝、髋及脊柱关节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关节较少受累。病情通常随活动而加重或因休息而减轻,晨僵时间多小于半小时。双手受累时查体可见Heberden和Bouchard结节,膝关节可触及摩擦感。不伴有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少数老年患者可有低滴度阳性。 2.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的多关节炎型和类风湿关节炎很相似。但患者有特征性银屑疹或指甲病变,或伴有银屑病家族史。常累及远端指间关节,早期多为非对称性分布,血清类风湿因子等抗体为

孕妇腿跟痛的原因

1、全身酸疼 正常人体立正时,由于各组肌肉及韧带彼此调和,身体重心前后左右维持平衡。而在妊娠期,由于子宫逐渐扩大,腹部膨胀隆起,身体重心前移,为了维持身体前后平衡,各有关的肌肉、韧带势必加重负荷及张力。因此肌肉的动作则由自然性转变为有意识性,经常处于这种张力状态下,有的孕妇很容易感到疲乏,从而产生肌肉酸痛。 因此妇女在怀孕期,应该认识到生理解剖的变化,适当活动是应该的,但也要多休息,尽量少做或避免做重体力劳动。 2、手部疼痛 妊娠期有的妇女有拇、食、中指指端感觉异常或手指疼痛,疼痛又以夜间为甚,有时还会向

有效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方法是什么

1、体格检查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现之一,通过体格检查可初步判断有无骶髂关节炎。 (1)直接按压骶髂关节:患者俯卧,检查者双手直接按压骶部相当于骶髂关节处,有炎症时患者往往感到局部疼痛。 (2)骨盆挤压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双手按压其髂嵴,若患者感臀部疼痛,也提示骶髂关节病变。 (3)“4”字试验:患者仰卧,一腿伸直,另一腿屈膝并将足置于对侧大腿上。检查者一手压住直腿侧髂,此时患者臀部出现疼痛,提示屈腿侧骶髂关节炎。 (4)髂嵴推压试验:令患者仰卧,检查者双手放其髂嵴部,拇指放在髂

退行性骶髂关节炎的表现

1.疼痛 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受损,对关节保护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时一样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患者可能疼醒。 骶髂关节有广泛的神经支配,因此在临床上表现为多种疼痛形式,如下腰痛、臀区疼痛、大腿近端疼痛及腹股沟区疼痛。骶髂后韧带由S2-4支配,骶髂前韧带由L2-S2支配,骶髂关节韧带有致密的无髓神经纤维构成伤害感觉系统分布,遍及关节囊整个厚度。由

骶髂关节炎病因

机体因素(55%) 原发性骶髂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细胞活性低下,腰骶部肌肉、韧带支持力量减弱,软骨呈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加,肌肉的肌力下降、积累的损伤越多,老年人的关节软骨基质中黏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加,软骨的韧性降低,骶髂关节遭受超越其生理范围的扭转力量则可发生关节损伤。久坐、习惯跷二郎腿、运动量少和肥胖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疾病因素(45%) 长时间不良姿势、外伤均可产生腰骶部生物力学的不平衡,使承重区范围缩小,承重区关节软骨承受压力增加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引起骨性关节炎。扁平髋、股骨头骨骺滑脱、关节面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