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对宝宝有什么危害
滥用抗生素对宝宝有什么危害
1.易致肝肾受损
因为很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在其代谢过程中已经对肝、肾器官产生损害,而孩子体内的各种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遭到抗生素的残害或潜在地残害,首当其冲就是肝、肾两个器官。
2.造成二重感染
如果在病毒感染早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也可使体内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加重患儿病情;还会增加小孩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导致小孩二重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湿疹、哮喘等疾病。
3.出现耐药性
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如果细菌出现耐药性,一旦生病,就会用更多的抗生素对抗致病菌,致病菌为了抵抗抗生素就会加速基因变异。
4.可致营养不良
抗生素会影响肠道菌群,导致肠道内益生菌减少,会导致一些肠道疾病,影响营养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5. 缺乏维生素K
因为维生素K是人体肠道益生菌合成,受抗生素的影响肠道内益生菌减少,所以维生素K也就随之减少。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其缺乏会导致易出血以及出血不止情况出现。
6.破坏儿童免疫力
抗生素杀死细菌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模仿细菌所需营养成分的结构,让细菌“吃掉”抗生素,使其不能再获得其他营养,最后把细菌“饿死”。长期使用抗生素对抗细菌,身体就会对抗生素产生依懒性,儿童体内的免疫力变得越来越“懒”,不会主动的对抗细菌,致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会下降。
淋病莫滥用抗生素
该中心的传染病学家艾弗森医生说:“我们对此很担忧。青霉素和四环素80年代已失去效力,我们现在又看到对两种新抗生素的抗药性。”
美国联邦卫生官员说,该国第二号的性病———淋病病毒,对抗美国人常用来治疗性病的抗生素能力越来越强。
该中心的传染病学家艾弗森医生说:“我们对此很担忧。青霉素和四环素80年代已失去效力,我们现在又看到对两种新抗生素的抗药性。”
仅在堪萨斯市,去年就有数十宗淋病病毒抵抗新抗生素的个案。夏威夷地区1997年对这些抗生素药物有抗药性的淋病个案只占1.4%,但去年就增加至9.5%。
益生菌抗生素宝宝感冒了该怎么选
感冒就用抗生素?宝宝滥用抗生素后果很严重!
孩子感冒后,家长为了宝宝能快速痊愈,经常凭借对于抗生素“见效快”的认识而“建议”医生:“给孩子打个针、输个液!”,还有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宝宝服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头孢等“消炎药”(实际这些就是抗生素)。但事实上,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盲目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仅对病毒感冒无效,如果用药不当,使用了不适合婴幼儿的成人药品,还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致聋、致哑、哮喘等)。抗生素的滥用、误用对宝宝的健康存在很大的隐患!
①摧毁肠道菌群平衡--抗生素(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就是通过消灭身体内的致病细菌来治愈疾病。但是,抗生素并不能够辨别“好菌”和“坏菌”,在消灭致病菌(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身体中的有益菌(益生菌)。因此,滥用抗生素必然会影响到宝宝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稳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而肠道菌群与人体又是互利共生的,保护着人体健康并产生有益物质。一旦肠道菌群被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和多项正常生理功能都将会被破坏,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长此以往,身体的肠道菌群平衡可能会被彻底摧毁,甚至需要数年才能恢复。
②助长“超级细菌”--抗生素无异于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杀菌抑菌小能手,另一方面却是“超级细菌”形成的“加速器”。因为细菌在面临被抗生素杀灭或抑制的过程中一直在“反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生活下来,有些细菌便发生了变异反应,产生耐药性,“进化”成所谓的超级细菌。长期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无疑会增加耐药性风险,当真正需要抗生素时,身体则会面临无药可用的情况。
后抗生素时代,益生菌已成为免疫健康卫士
受到“抗生素-超级细菌”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利用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来达到治愈感冒的目的。通过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益生菌)的数量,让人体内的有益菌有足够数量去抗衡有害菌,打败疾病恢复健康。同时也克服了服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耐药性菌株增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副作用,可以说是宝宝的“绿色抗生素”。
优势之一:加快病情康复
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后会提高多重免疫调节作用,全身的粘膜免疫力都会因此得到提升,帮助对抗流感病毒,加快病情康复。不仅如此,益生菌还能提高整体免疫力,病愈后会提高下一次对抗病毒的能力,有效促进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也就是说,平常补充益生菌的宝宝,粘膜免疫力够强,日后不容易感冒生病,即使感冒也会症状较为轻微而且恢复时间也会更快。
优势之二:减轻抗生素副作用
有的宝宝由于细菌感染,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的,而这个情况下,不少宝宝可能会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这样的副作用,而且抗生素在消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伤害肠道内的有益菌,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而有关研究证实,补充益生菌可有效减少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这是因为服用抗生素后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一般在停药一周后,肠道菌群才能逐步恢复。在服用抗生素同时额外补充益生菌,并且连续服用到抗生素停药后至少1周,无疑可以促进正常菌群的恢复,完美的减少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并且也能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
在给宝宝选择益生菌产品时,应该遵循安全、适合、有效的原则,最好选用为宝宝量身定制的产品,例如由婴童营养补充领导品牌“伊可新”研制的益生菌粉系列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但菌种身出名门(杜邦丹尼斯克),还是少有的能保证有效期内活菌数充足的产品。其中“伊儿畅”益生菌粉配方中的“嗜酸乳杆菌NCFM”会附着于上消化道,能够减少肠道内有害菌数量,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乳双歧杆菌Bi-07”则附着在下消化道,提高免疫力,减轻服用抗生素后对体内有益菌的伤害。该系列的另外一款“伊儿感”益生菌粉则是针对易感冒宝宝研发的专业配方益生菌,其中的“HOWARU Protect配方”含有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据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配方可降低发烧、咳嗽以及流涕的发生率;而且其中含有的“干酪乳杆菌LC-11”可抑制肠道有害菌,增强宝宝免疫力,降低发烧、咳嗽、流涕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减少服用抗生素对身体有益菌的伤害。
对于抗生素家长一定要遵循医嘱使用,不可丧失警戒之心。但抗生素终究“治标不治本”,想要宝宝健康强壮,还要坚持补充益生菌,从内部增强免疫力!
宝宝用抗生素药有哪些危害 伤害宝宝的耳朵
滥用抗生素还会伤害宝宝的耳朵,有数据表明,在聋哑孩子中,有一半以上变聋的原因跟滥用抗生素有关。常见的耳毒性抗生素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九个月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
宝宝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不足,酶的功能也不完善,胃及肠道内黏膜柔软,消化功能还比较弱。如果父母不能正确的喂养宝宝,什么都给宝宝吃,使他饮食的质和量不当,损伤了肠胃,宝宝就会出现肚子胀、吐奶、大便稀、口腔发出酸臭味,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等消化不良的表现。
九个月宝宝宝宝口臭的病因
1、饮食不当。夏天炎热,宝宝出汗多却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或因天气原因胃口不好,又或进食太多冷饮及过多糖分的食物和碳酸饮料,从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都会造成口臭。
2、肠道炎症。夏天是细菌繁殖的高峰期,宝宝如果不小心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便会引起胃肠道发炎,也会出现口臭的现象。
3、口腔不卫生。口腔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是发生口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另外当宝宝出现龋齿后,食物长期嵌入牙齿的窝沟裂隙,与细菌代谢产物等混合存在,就会产生臭味。
4、滥用抗生素。宝宝生病时有可能接触到抗生素,但过度服用会使胃肠道内菌群失调,并使用正常细菌如乳酸杆菌受到抑制,杂菌却大量地生长繁殖,因此造成宝宝口臭。
看了本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导致九个月宝宝口臭的原因主要有:饮食不当、肠道炎症、腔不卫生、滥用抗生素。如果家长们要想有效预防小宝宝口臭的出现的话,那么在平时就要注意小宝宝的饮食,而且当孩子有疾病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治疗。
滥用抗生素可能伤眼
1.青霉素:在眼部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幻视、一过性视力障碍等。
2.氯霉素:主要可引起视神经炎共济失调、幻视,连续1个月使用可引起中毒性弱视、视神经萎缩等。过敏病人,滴眼可导致过敏性结膜炎。
3.链霉素:除发生急性中毒性弱视外,还可引起突发性球后神经炎或渐进性视神经萎缩等。
4.四环素:可引起暂时性近视、复视、眼球运动障碍、视乳头水肿。
5.磺胺类:是比较常用的一类抗生素。本品在眼部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结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等。
6.多粘菌素B:本品可用于绿脓杆菌等引起的创面,眼、耳、气管等部位感染。但也可造成眼部不良反应,主要是复视、眼球震颤等。
7.吲哚美辛(消炎痛):服用时可造成眼部不适,主要有:中毒性弱视、角膜炎、角膜基质混浊、睑球粘连及玻璃体出血等。
8.布洛芬:眼部不良反应主要有:视力下降、色弱、中毒性弱视等。
9.乙酰水杨酸:其主要副作用有:中毒性弱视、幻视、皮质盲、眼球震颤、散瞳过敏性结膜炎、低眼压等。
10.保泰松:主要可导致中毒性弱视、视网膜出血等。
11.呋喃妥因:本品应注意的不良反应是:幻视、眼肌麻痹、球后视神经炎。
12.异烟肼:除引起急性中毒性表皮松懈症外,还引起视神经炎及神经萎缩等。但这种损害停药后可以恢复。
13.氯丙嗪: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中毒性视网膜病变,如出现类似色素性视网膜炎、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等。
14.乙胺丁醇:有报道认为可引发球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视野缩小、红绿色分辨减退,严重者可丧失视力。尤其是大剂量使用时,眼损害发生率可高达30%,肾功能差者更容易发生上述损害。
15.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超过2~4周,可引起眼压升高而导致青光眼,一般停药后数年才能恢复。糖皮质激素眼用还可引起眼色素层发炎及角膜变厚,使角膜伤口愈合减慢。
哪些因素会降低孩子免疫力
一、滥用抗生素
不该使用抗生素时使用、选择抗生素种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不正确,都属于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首先会杀灭体内的有益菌,这些有益菌的存在能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从而起到防病作用。如果有益菌被大量杀灭,身体的防御功能就会下降。
●免疫力是人体在与疾病斗争中锻炼和提高的,滥用抗生素就等于剥夺了提高免疫力的机会;同时,致病菌却得到了锻炼,导致细菌耐药,最终陷入抗生素越用越多、越用越高级的恶性循环中。
二、过于干净
讲究卫生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度,不必过于干净,否则宝宝接触微生物的机会太少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宝宝反而容易生病。
●家里的环境只需要干净,不必做到一尘不染,更不用样样物品消毒。
●宝宝适当接触泥土、灰尘并不是坏事,妈妈只要保证宝宝玩过泥巴后好好洗手,不用小脏手抓东西吃就可以了。
●抚摸身体健康的宠物、和宠物一起玩耍对宝宝来说都没问题,妈妈不用禁止,但要注意提醒宝宝不要亲吻宠物。
八个月宝宝拉肚子吃什么药好
宝宝拉肚子的原因可能并不单一,这种情况下,给宝宝吃什么药也是一个难题。那么,八个月宝宝拉肚子吃什么药好呢?这一点,爸爸妈妈们还是要按医生的指导用药才好!无论宝宝是生什么病,用药的时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私自使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1、宝宝拉肚子,不可滥用抗生素。宝宝拉肚子如果比较严重,可以服用妈咪爱等微生态制剂,另外思密达等吸附水分的药物也能比较快帮助病愈。不过爸爸妈妈要明确,许多轻型拉肚子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药物治疗就可自愈;细菌性痢疾或其它细菌性拉肚子,可以应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之下治疗;但宝宝如果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的秋季拉肚子,应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反而有害。
2、拉肚子肚脐贴。爸爸妈妈们可以尝试给宝宝使用拉肚子肚脐贴。轻微拉肚子使用专门的拉肚子肚脐贴也可治愈,对宝宝的身体副作用也极小。
如非必要,爸爸妈妈应该尽量让宝宝少点吃药,通过护理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