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的心理问题
中年男人的心理问题
中年人发育成熟、经验丰富,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由于工作负担往往繁重,且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教育子女,故多感不堪重负。医学界称中年为“危险期”年龄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疾病发病率较高,心理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经过方面:
一、心理疲劳
中年人正处于社会、家庭、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中,因此心理疲劳问题尤为突出,且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心理疲劳是指由于长期的精神负重,在工作、事业开创、人际关系处理和家庭角色的扮演、以及对事业和家庭的不断权衡方面,总是处于一种思考、焦虑、烦闷、恐惧、抑郁的压力之中,使心理陷入“心力衰竭”的状态。心理疲劳的一般表现特征:
1、晨起乏力。早晨起床后,浑身无力,四肢沉重,心情不好,神志不愿意和别人交谈。
2、懒怠。学习、工作不起劲,对什么都懒得做,工作中错误多,效率低。
3、暴躁。容易感情冲动,神经过敏,稍遇不顺心的事便大动肝火。
4、身体不适。眼睛易疲劳,视力迟钝,全身感到不舒服;眩晕、头痛、头重、背酸、恶心等。
5、疲倦。困乏,但躺于床上又睡不着。
6、食欲不振。没有食欲,挑食,口味变化快等。
二、更年期神经症
更年期的疾病,多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如长期精神紧张或精神创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表现除失眠、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神经衰弱症状外,还突出表现为情绪不稳、激惹、烦躁、焦虑,同时伴有心悸、潮热、多汗等植物神经症状。
三、更年期忧郁症
更年期忧郁症起病隐渐,有一定的精神诱因。患者变现为神情紧张、焦虑、情绪低沉,全身不适,早醒,整日惶恐不安,有大祸临头感。经常长吁短叹,自责自罪,甚至拒食。若出现疑病妄想,又会认为自己无可救药。即使如此,病人对自己和家人依然关切,经常表现除愁眉苦脸、坐卧不安、搓手顿足、流泪哭泣等。一些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悸、潮热或发冷,发汗、肢端胀麻、头晕等亦很常见。严重时可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
四、中老年期疑病症
中年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高发期,在此阶段提高警惕,注意早期病征极为必要。但有些中年人,过分担心疾病,往往将中年人身心衰退的某些正常现象也看成是大难临头的征兆,总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绝症,认为自己或血枯肌毁,或脑空肠烂,为此忧心忡忡、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比如他们在运动后脉搏加快一点就疑心得了心脏病,体瘦较易触到肝脏就认为是肝肿大,进而怀疑肝硬化、肝癌之类等典型的中年期疑病症的症状。
五、病态固恋
固恋,是指性心理的发展停滞在成熟过程的某一点上。中年人由于心理能力的继续发展和成熟,在恋爱与异性心理行为上,应该发展到与其生理特点相适应的爱与性的心理阶段。但有些中年人并未发展到相应的年龄阶段,而是停滞在青年时代的性心理状态。其表现为:总是喜欢与异性青年在一起,行为做作、爱打扮,过分讲究穿戴,并对自己或他人年轻时的浪漫史特别感兴趣等。当中年男子出现病态固恋时,会发生不切实际的追求女青年的行为;当中年女子出现病态固恋时,表现在过分爱打扮,并且力求与青年人看齐,日常穿戴与自己的实际年龄和身份极不相称,显得非常“妖艳”。此外,男、女两性中年人的病态固恋还可表现为“钟情”和“相思病”,这是一种异常心理现象。
六、固定(僵化)观念
固定观念不是指一般的固执,而是指发生在某些中老年人身上的一种病态的顽固执拗。表现为过分固执己见,如“坚信”某种经验是“真理”,对某种事作出决定后绝不再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适当修改或采纳他人建议,从不听别人劝告或与之相反的意见。即使有足够的事实证明这种经验是错误的,内心也不得不承认其错,但在口头上绝不认错,甚至由于在心理上达不到平衡而不能自控,错误地坚持或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唯我独尊。
七、婚姻适应不良
中年要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一方面,对于理家的技术、子女的养育、婆媳的相处及家计安排等方面的知识较缺乏;另一方面从往昔的罗曼蒂克到婚后的锅碗瓢盆,极需适应能力和面对现实的勇气。诸如家庭住宅的更换、职业的改变、家庭经济恶化、子女的出生、成长或病痛死亡,以及其他家人的生离死别等,都可能给婚后生活罩上阴影,造成婚姻适应不良。
八、职业适应问题
从事职业既可以维持个人或家庭的物质生活,又可以使人感到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达到实现自我服务于社会的目的。中年人容易出现对职业、职位的心理上的不适应,工作中经常碰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上下级的隔阂,同事的摩擦,均可使中年人心理稳定性受损;中年人在工作场所感受到的压力和挫折,有源于自身的性格弱点,有些源于年轻一代相互之间的对立与威胁,有些是客观工作环境或组织功能的压力,常表现出沮丧与焦虑;还有成年累月的疲劳,常常出现身体生理状态的失调,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早期衰老等病状。凡此种种,均属职业适应问题。
老人的心理也应定期检查
老人心理六大敌人
经过几十年生活的磨炼,老年人的心理应该比年轻人更成熟,更能经受考验才对,而且,退休后的生活风平浪静,不像年轻人那样需要面临那么大的压力,为什么老年人反而更加脆弱呢?专家指出,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死亡威胁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过程,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死亡似乎总是件很遥远的事情,而老年人则不同,迟暮之年,与死亡的距离越来越近,对死亡的畏惧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目睹身边的人去世,给老年人带来的心理刺激更加强烈,使得许多老年人陷入恐惧情绪中无法自拔,疑神疑鬼,“没病找病”,久而久之,郁结于心成为心理问题。
·角色改变
从壮年到老年,是生活的重要转折,身体状况是如此,社会角色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是社会动物,角色的改变带来的心理落差,很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特别是退休,许多老年人在工作时尽管劳累,却神采奕奕,而一旦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却反而没了精神:觉得自己“无用”,特别是与以前的状态对比感觉不是滋味,心情抑郁。
·孤独处境
孤独感是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的心理会变得有些像孩子,格外敏感,依赖性特别强,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而现代社会的现实,是年轻子女忙于工作,往往没有时间陪伴老人。这种状态下,老年人很容易感到孤独,并由孤独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独居、丧偶的老人,这一现象特别明显。
·子女问题
许多老年人为子女操劳一辈子,退了休仍不能放下心来。子女虽已长大成家,却总把他们当孩子,担心他们不会这个不会那个。年轻一代的许多观念,老人往往不能理解,更加重了他们的担心,导致焦虑,或者失眠等。
·病痛折磨
不可忽视的还有躯体方面的病痛。老年人难免患上一些病症,而且以慢性病居多,长期的病痛折磨容易使心情烦躁易怒,敏感多疑,而久久看不到治愈的希望也会让一些老年人丧失生活的希望。
·内向个性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但并不是说人到老年就一定会发生心理问题。专家指出,心理障碍的发生与个人的性格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个性开朗的老人往往比较容易渡过这类难关,而个性内向者在步入老年后,失去了社会工作的支持,以往的心理问题会表现出来,现实的处境也会诱发新的问题。
老人心理问题都有哪些危害
心理医生被遗忘的角落
俗话说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老人真像这句话所说,变得像小孩一样任性、固执、暴怒和健忘,这样在心理医生眼里就可能成为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近年来,广西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然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还是个被遗忘的角落。
有关资料表明,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人则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存在,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广西的心理专家称,在广西,心理健康治疗起步晚,老年人的心理保健仍是一项空白。
这几年广西经过专门培训具备心理疾病治疗资格的医生为数不多,在首府只有广西医科大、区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医院四所医院拥有这样的专业医生。广西的心理健康事业无可否认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首府几家开设有心理咨询门诊的医院,来治疗心理疾病的病人中,你很难看到超过50岁的患者。中华医学会心理学会会员、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咨询门诊主治医生刘建荣从医12年来,只遇上十几个老年病人,其中多是熟人介绍或别的科室转过来,仅有几个是主动来就诊的。
心病类型孤独、抑郁和焦虑
孩子大了,像小鸟一样飞出了父母垒起的窝,留下年老的父母孤独守着空空的老巢。在广西,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区65岁以上人口为319.8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12%。目前约有1/3的老年家庭出现“空巢”现象,且仍在增加。空巢现象使医学产生一个新名词“空巢综合症”,退休后一下没了压力而变得百无聊赖的老年人,各种内分泌水平低下,脑血管衰老,更易引发老年抑郁症。同时,老人婚姻破裂问题、再婚问题,再婚后的房子、财产及与对方子女相处出现问题等,都可能引起老年抑郁和焦虑。老年抑郁症表现的症状很多样化。有的老人孤独自闭不合群;有的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焦虑、失眠;有的甚至觉得了无生趣直闹自杀。
教你如何护理老人心理问题
1、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自卑情绪
有强烈自卑心理的老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严重残疾,基本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总觉得无地自容。另一类是自惭形秽,总觉得自己的形象不如人,家庭条件不如人,子女不如人等,比人低三分,自我封闭。
2、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抑郁情绪
随着老年人逐渐衰老,情绪变化日益明显,有的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大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困扰及死亡的威胁而产生,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相当高,并且因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头脑清醒,自杀念头多能够成功付诸实施。因此消除老年朋友的抑郁情绪,是老年人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之一。
3、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恐惧和忧虑
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赡养及死亡等,心理负担加重,常会产生忧虑或恐惧感。如果这些情绪未经调整长期存在,则很有可能发展成老年焦虑症、老年疑病症等心理障碍。需要引起老年朋友和家属的注意。
4、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孤独和寂寞
子女成年后要忙于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而老年人却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社会交往减少,常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温馨提示:以上是小编向大家介绍的怎么有效护理老人心理,相信通过介绍,大家都知道一些方法了吧!在生活中,想要保证老人的健康,就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
家暴男人是有病吗
一般来说,家暴的男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家暴的男人一般都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者是其他心理问题,心理是不健康的。而有的家暴男人心理甚至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必须及时干预,不能够拖延。
心理问题的类型
一、一般性心理问题
心理不适和心理失调是较为普遍的,我们成年人都会时有体验。
例如,一段时间脾气暴躁、一段时间心情闷闷不乐、一段时间心理不安、一段时间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等等。 二、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可以包括5个方面: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与性心理变态、行为障碍、酒精和药物依赖。
1、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疑病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瘴病性神经症等。
2、人格障碍包括偏执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分裂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双重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和表演型人格障碍等。
3、性心理障碍与性心理变态
性心理障碍包括阳萎、早泄、性厌恶、性高潮缺乏等心理问题。
性心理变态包括露阴癖、窥阴癖、施虐癖、受虐癖、摩擦癖、恋物癖、异装癖、恋尸癖等等。
4、行为障碍
它包括自杀行为、攻击行为等。
婚前焦虑症的表现
逆反心理:是婚前焦虑症的表现之一。婚姻对于夫妻双方而言是一个约定,也有约束成分,通常情况下,男人既渴望稳定的婚姻生活,同时也对这种约束心存担忧,与女人相比,男性心底更渴望自由,虽然他不一定要具体做什么,但当这种自由受到威胁时,逆反心理就会起作用。
恐惧心理:谈婚论嫁到了婚前最后一个阶段时,或许是最值得书写的一个时段,它比婚礼举行的那一刻来得细腻复杂,有太多对未知的憧憬,有太多对过往的释怀。
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却在此时常常困扰着新人,心理素质不好的新人在有了某些不良躯体反应后往往还会产生逃婚的念头。心理专家称,新人会出现这种恐惧反应,其实是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表现。
攀比心理:和别人进行攀比。怎么看自己找的对象也没有别人的好。也是正常的心理。但是还是说明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
中年男人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放慢工作速度 如果你感觉非常紧张,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可能你会做得更好。
培养良好心态 加强自己的心理修养,在注意锻炼身体的同时,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可以考虑与心理医生交朋友,以便经常得到他们的帮助。
正确评价自己 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家庭事业互动 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家庭和睦与事业成功的关系是互动的,无力“齐家”,恐怕也无力“平天下”。
提高应变能力 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心理负担。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逆境心事重重。
培养个人爱好 培养个人爱好和生活情趣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让人释放了压力,心情舒畅,绘画、书法、下棋、运动等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男人到了中年的时候没有了年轻时的那种活力,这就与男性长存于心中的奋斗理想产生了矛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合理安排生活的习惯,调节好心理的需求。
哪些因素会导致老人心理问题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都有所减退表现出一定的老化现象,如脑细胞会逐渐发生萎缩并减少,导致精神活动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尤其在近期记忆方面。视力及听力也逐渐减退。皮肤会出现老年斑、毛发变白并减少。由于骨骼和肌肉系统功能减退,运动能力也随之降低。
(2)社会地位的变化。
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可使一些老年人发生种种心理上的变化,如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抑郁、烦躁、消极等。这些心理因素均会加速身体的变化。
(3)家庭人际关系。
退休后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由工作岗位转为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对老年人就会有很大影响。如子女对老人的态度,“ 代沟”产生的矛盾等,对老年人的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思想意识、修养、道德伦理观念、理想与信仰等,都会影响老年人心理状态。文化水平高、信念坚定、事业心强,可造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推迟老化保持身体健康。
(5)营养状况。
为维持人体组织与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老年人同样需要充足的营养补充,如蛋白质、糖、脂肪、水、盐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是老年人必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神经组织及脑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更甚。当老年人营养不足时常会出现精神不振、乏力、记忆力减退、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甚至发生抑郁及其他精神及神经症状。
(6)体力或脑力过劳。
老年人体力及脑力过劳均会使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乏力、思想不易集中,甚至产生错觉、幻觉等异常心理。
(7)疾病。
有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脑动脉硬化会使脑组织供血不足,造成脑功能减退,晚期甚至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等。再如脑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男人心理脆弱的几种表现
有些女人总是很喜欢把她和老公之间的事拿出来说,其实这是对男性性心理的一种程度上的侮辱,什么某天帮老公洗内裤之后,晒在阳台上却这被风刮跑了,什么今天买了几罐汽水几卷卫生纸,晚上要找他的老公报销了,甚至是他老公晚上会打呼噜的事也拿出来说。都有两面性的,她的老公也算是有点社会地位的人,人前人后有很多人拥护。而在自己的家中,所有的男人都会卸下武装,还原最真的自我,而此刻的他也是不设防的,挖挖鼻孔抓抓头皮的。
假如女人将你和他之间的秘密当成谈资,对男人来说,无异于将他的软肋与弱点暴露在别人的面前,他会有种被人出卖的感觉,从而会排斥在你面前露出最真实的一面。至于到底是不是做做样子,我们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不管是行还是不行,女人都不应该拿出来到处说,爱他就要深入的了解自己男人的心理。
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持久有力,收放自如,可是男人总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而女人在面对男人力不从心时候的态度就会很大的影响了男人以后的表现。特别糟糕的是有些女人还很喜欢宣扬夫妻之间的那点私瘾,要知道男人不行,并不全是生理问题,很多是来自于心理上的问题,女人的讥笑是造成男人“心理不行” 的原因。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女人,她的老公三天两头的不回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而她因为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孩子,怕被人笑话,便到处宣扬她的老公在床上不行。我想对男人来说,在床上不行可能比没钱更严重得多了,于是那男人公开的带着年轻漂亮的女人出双入对,用行动来告诉大家,他不是“不行” 了,而是他对他老婆没“性趣”,这将造成男人的心理多大的负担可想而知。
男人怎么保持身心健康
重视心理健康
在男人健康问题上,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如果男人想要保持身心健康,首先要克服的是心理问题。男人活得太累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中年男人,既要承担工作上的重任,又要挑起赡养老人和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因而成为心理负荷最重的人群。心理医生称,每天处于高度紧张及巨大精神压力下的男人,几乎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精神萎靡、情绪烦躁、不愿相信别人、不愿与人沟通等心理疾病症状。所以,心理医生提醒出现以上症状的男人,要积极调整心态,及时减压,摆脱各种心理危机。
走出健康误区
一直以来,男人有了病常硬撑着,不告诉家人,也不愿去医院。尤其是有了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碍于“面子”,更不敢去专业正规医院就诊,而是偷偷去一些小诊所求治,或总爱自作主张随便买点药来吃,总认为吃点药就熬过去了,结果往往延误治疗、劳“命”伤财,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医生提醒,如果确实发现问题,应去专业医院进行对应的专业检查,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指导你服用正规药品。如长期不去医院,小病会拖成大病,以致延误早期最佳治疗时间。
每年体检把关
身体有不适,男人万万不可“硬撑”。专家提醒,男人每年体检时不应漏过以下重点部位和项目:血压和胆固醇检查、乙肝两对半或者丙肝的抗体检查、蛋白代谢的检测以及腹部B超、前列腺检查、睾丸检查、结肠检查等。
最后,专家强调,男人出现心理问题一定不要憋在心理,以免不良情绪累积引发精神心理疾病。对于工作压力大、精神负担重的男性,要适当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保持心理平衡,维护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