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常规化验单能看出什么病

尿常规化验单能看出什么病

通过尿常规化验单,可以看出糖尿病、尿道炎、肾结石等疾病。

在尿常规化验单中,不论哪一项异常,都意味着身体某个部位除了问题,只是轻重程度会有所不同。当然,一些情况特殊的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

尿常规化验单能看出的疾病有:

1、泌尿系统炎症、结石或是肾炎。这类疾病在尿常规化验单上显示为尿红细胞异常。如果尿红细胞显示超过有3个“+”,就代表有这一类的病症了。不过,女性若是处于月经期,尿红细胞会呈现假阳性。

2、肾脏病变。若是尿蛋白的后面带有“+”,很可能表示出现了肾脏病变。不过也有可能因为有经过剧烈运动过,或者情绪过于激动,又或者有严重尿路感染。

3、糖尿病。当化验单显示尿葡萄糖异常,就极有可能是因为糖尿病,当然也有可能是甲亢所造成的。另外,还可能是因为胰腺炎或者严重肾功能不全。

4、泌尿系统结石或者泌尿系统感染。在看尿常规化验单时,尿潜血出现异常,泌尿系统出现问题。如果尿亚硝酸盐出现,则说明是肠杆菌感染所致。

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尿常规检查项目中的尿液中蛋白、糖及酮体、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在正常情况下指标均为阴性。如果蛋白阴性,提示有患高血压、肾脏疾病的可能。如果酮体阳性,需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则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须引起重视;如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须及时治疗。

检查结果中的加号是什么意思:

在尿常规检查中,有时孕妇会发现自己的检测单中某些项目后面标有“+”的符号,有时候“+”号还不止一个。这是因为许多项目正常的检测结果为阴性,一般用(-)表示,而呈阳性则用“+”号表示,“+”号越多,表示超标越多。

血常规化验单能看出病毒感染吗

一些做过血常规检测的朋友坑能会好奇,为什么医生能从化验单中看出自己所会上的病毒是什么,那么血常规化验单真的能看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吗?这两种感染是通过哪些方面展示出来的呢?我们就跟随妈妈百科看一下。

事实上,单纯从血常规化验单是不能确定被检查者是患有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只能从血常规白细胞是否升高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1、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减少时表明中性白细胞增多,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

3、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这种细胞增多意味着可能患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4、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这一数据对人的的影响不大。

5、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一般认为白细胞正常或减少者属于病毒感染,而白细胞升高者为细菌感染,但是不能够作为确定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依据。

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1、尿白细胞(LEU)

正常人离心尿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每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

正常参考值:0-5/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2、尿酮体(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重症糖尿病、妊娠中毒、长时间禁食、呕吐、腹泻、脱水或脂肪摄入过多时。

3、尿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提示有泌尿道结石或感染的可能。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呈假阳性。

血常规化验单能看出病毒感染吗

事实上,单纯从血常规化验单是不能确定被检查者是患有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只能从血常规白细胞是否升高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1、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减少时表明中性白细胞增多,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

3、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这种细胞增多意味着可能患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4、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这一数据对人的的影响不大。

5、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一般认为白细胞正常或减少者属于病毒感染,而白细胞升高者为细菌感染,但是不能够作为确定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依据。

孕妇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尿常规检查项目中的尿液中蛋白、糖及酮体、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在正常情况下指标均为阴性。如果蛋白阳性,提示有患高血压、肾脏疾病的可能。如果酮体阳性,需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则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须引起重视;如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须及时治疗。

检查结果中的加号是什么意思:

在尿常规检查中,有时孕妇会发现自己的检测单中某些项目后面标有“+”的符号,有时候“+”号还不止一个。这是因为许多项目正常的检测结果为阴性,一般用(-)表示,而呈阳性则用“+”号表示,“+”号越多,表示超标越多。

便常规化验单要怎么看

便常规化验单是便常规检测结果最直接的展现,它能够让医生准确确定患者的病情,帮助医生指导患者进行治疗。

便常规化验单有显示大便潜血,它能查出大便中极小量、肉眼看不见的出血,出现潜血的常见疾病包括肿瘤、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息肉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人大便常规潜血试验也多为阳性,或间断性阳性。

便常规化验单也有白细胞,白细胞能够证明人体是否患有炎症,如果白细胞偏高说明有炎症。

除此之外,便常规化验单还指出大便性状、大便颜色、寄生虫等等,这些还能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

尿常规化验单各指标的意义

一般来说尿常规指标中尿蛋白阳性1+、2+甚至是3+说明尿中有蛋白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蛋白尿,一旦出现蛋白尿极有可能是肾脏出现疾病;另外一旦尿蛋白与潜血同时出现,则更有可能说明肾脏出现问题。所以一旦其中一项或是两项都出现异常,建议咨询专业的肾科医生明确病情,以免耽误治疗。

尿常规检查的项目包括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酸碱度: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2)比重: 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3)细胞: 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4)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蛋白尿如何治疗》

(5)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6)管型: 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7)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臵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8)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提示:以上关于尿常规化验指标的正常值以及所体现的临床意义仅作参考,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以当尿常规出现异常时,请不要慌张。咨询专业的肾科医生以明确病情!

一般来说尿常规指标中尿蛋白阳性1+、2+甚至是3+说明尿中有蛋白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蛋白尿,一旦出现蛋白尿极有可能是肾脏出现疾病;另外一旦尿蛋白与潜血同时出现,则更有可能说明肾脏出现问题。所以一旦其中一项或是两项都出现异常,建议咨询专业的肾科医生明确病情,以免耽误治疗。

尿常规检查的项目包括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酸碱度: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2)比重: 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3)细胞: 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4)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蛋白尿如何治疗》

(5)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6)管型: 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7)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臵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8)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提示:以上关于尿常规化验指标的正常值以及所体现的临床意义仅作参考,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以当尿常规出现异常时,请不要慌张。咨询专业的肾科医生以明确病情!

怎么看尿常规化验单

尿液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而尿常规检查也是医院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它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某些疾病的辅助检查。

临床上,经常有不少患者因忽视尿常规检查,而不能及时发现疾病,未能及时治疗,耽误病情。因此,有必要提醒人们定期做尿常规检查(特别是怀疑自己有肾脏方面问题时),以利于及早排查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拿着一份尿常规化验单,望着那一大堆的数字和符号,我们该从何看起呢?

目前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蛋白(PRO)、红细胞(RBC)、尿潜血(ERY)、白细胞 (WBC)、尿比重(SG)、酸碱度(pH)、尿糖(GLU)、亚硝酸盐(NIT)、酮体(KET)、尿胆红素(BIL)、尿胆原(URO)及尿色、尿透明度、管型等。

尿常规检查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类符号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通常都是异常的;相反“-”就代表是阴性结果,是正常的。

1、尿色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的,异常的尿色有以下几种:

1)深茶色尿胆红素尿,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2)红色尿血尿,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包括结核)等;

3)啤酒样至酱油色尿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等;

4)乳白色尿乳糜尿、脓尿,常见于丝虫病,或尿内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结晶。

相关推荐

​怎么检查盆腔炎附件炎呢

1、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目前检查妇科炎症的常规仪器,对盆腔炎和附件炎同样适用。附件炎如果不及时消炎治疗,任其发展下去会对女性的输卵管造成伤害,如输卵管积水和囊肿,从而引起女性不孕。 2、尿常规检查:女性因为特殊的身体构造,再加上怀孕生子等历程,更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的侵袭。做盆腔炎和附件炎检查时,也可以采取尿常规检查,看一下体内的酸度值是多少,从而确定炎症的程度。 3、白带常规检查:女性分泌的白带也是身体健康与否的晴雨表,如果身体出现炎症,甚至用肉眼就可辨别出白带出现了异常,比如发黄、异味等。所以在做盆腔

常规是什么

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检验的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通过观察这些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分布来判断疾。血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情的常用辅助手段之一。 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G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毒性感冒血常规的相关介绍

细菌性感冒一般是由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毒性感冒是由鼻毒,冠状毒等毒引起.识别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应进行血常规化验.白细胞偏高的是细菌性感冒,白细胞正常或偏低的是毒性感冒.毒性感冒主要症状是,发热可有可无,体温可高可低,流清鼻涕水,打喷嚏,咳嗽,精神尚好,食欲减退,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极少数发生高热 医院里的化验单总是很让人头疼,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在平常人眼里就像天书一般。在这里我们将告诉您如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让您下次再面对它时,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经过血常规检查之后得出的化验结果就会明确列在单子上,不同的细胞结论表现出不同的症。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也近而血常规化验单列出的是相关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如果这几项都在正常范围,基本上问题不大。但红细胞有可升高而血红蛋白正常,这就是涉及看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这三项指项。血小板计数由于仪器计数的原因有可升高,但不一定是真正升高,小红细胞也会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这就需要血小

尿常规隐血什么意思

尿常规化验是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尿常规隐血是尿常规化验的一个检查指标。那么,尿常规隐血是什么意思? 隐血检查是医疗检查的一种方式。 隐血是指胃肠道少量出血,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证实,还对可利用血红蛋白有关的过氧化物酶作用,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氧化色原物质而显色,通过这种方法检测有无消化道少量出血。

化验尿查出肾

答案是肯定的。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一项很重要的检查,不少肾脏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血尿或其它有形成分的异常,常给诊断提供重要线索或是泌尿系疾的第一个征象尿常规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低渗尿等情况,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助于更早地发现肾损伤。不少肾脏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尿常规化验对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肾变症状群等疾有预报性作用是可以查出来的,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以及尿中段沉渣试验

教你看懂宝宝大便化验单

怎样看懂大便化验单 宝宝粪便异常可以表现为量的变化、质的变化和次数的变化,便常规的检验项目包括粪便的颜色、性状、白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淀粉颗粒等食物残渣和寄生虫等。家长应关注白细胞、红细胞、脂肪小滴、寄生虫虫卵四项。 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一样会以“一”代表正常;以“±”表示结果可疑;以“+”表示阳性,从“+”到“++++”代表不同的严重程度。 白细胞:正常粪距巾不见或偶白细胞,肠炎时

化验尿常规的怎么样的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尿检包括了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三杯检验、阿迪氏计数、尿蛋白定量等等项目。因此说尿检不等同于尿常规检查,但平常通俗所说的“尿检”多指查尿常规。 1、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白。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 2、尿糖(GLU)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是糖尿,也可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

常规化验单怎么算正常

常规化验单是有一定的标准值的,在这个标准值的范围内检测出的结果是属于正常状态,超过了标准值就有症发生。我们接下来就看看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算正常。 白细胞计数(WBC ): 4.0-10.0 x10-9/L 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0.51-0.75 淋巴细胞比值(LYMPH%.):0.20-0.40 单核细胞比值(MONO%.):0.03-0.08 嗜酸性粒细胞比值(EO%.):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比值(BASO%.):0-0.01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2.0-7.5x

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数据是最关键的,也是必须认真观察的。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就是携带氧分子,血红蛋白的正常浓度范围在110~150g/L,如果血红蛋白的浓度大于150g/L时,有可出现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或脱水的情况。当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同时减少时,有可出现贫血的现象。 温馨提示 主要是判断是否贫血,其判断标准在国内和国外是有区别的。在国内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100g/L,低于100g/L为轻度贫血,低于80g/L为中度贫血,低于60g/L为重度贫血。而在国外血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