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针揉腹治便秘
顺时针揉腹治便秘
具体做法是:起床后排空小便,喝凉开水300~500毫升。站立,右手掌心放在右下腹部,左手掌心放在右手背上,从下腹部按摩上提至右季肋部,推向左季肋
部,再向下按摩到左下腹部即可。沿顺时针方向反复按摩30~50遍。每天做一次,10天后即可见效,30天后可完全达到自行正常排便。特别提示:
1.切勿逆时针方向按摩。
2.此法具有增加腹肌运动和肠蠕动功能,所以不宜在过分饥饿或饱餐时进行。
3.患有腹部急性炎症及恶性肿瘤时,不宜进行。
4.体弱者可采用平直仰卧位进行按摩。
治疗便秘的方法有很多
泻药都有依赖性,随着时间延长,用量愈来愈大,药效愈来愈差。常用的泻药有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容积性泻药3种。
蓖麻油、大黄、番泻叶等刺激性泻药可使肠道神经节细胞变性,使便秘加重。润滑性泻药中的液体石蜡服用后吸收入血,可能引起全身性脂性肉芽肿。
容积性泻药是一些不被肠壁吸收的盐类,服后在肠内形成高渗盐状态,能保存肠腔内的水分,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而且容易造成依赖性,因此便秘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应停用泻药。
不吃药治便秘的办法也有很多
可以通过以下2个方法调养:
1、按摩食指根部
便秘的不快感,旁人没办法体会到,所以在此将以下的方法推荐给各位,来治疗慢性便秘:
经常按摩食指根部的关节即可,左右轮流,可以达到催便的效果。
2、正时针揉腹治便秘
老人便秘主要原因是肠蠕动功能下降,使肠内粪块没能排到乙状结肠部。按正时针方向进行揉腹,也就是依照结肠部位走向进行按摩,通过按摩刺激增加结肠蠕动,使粪便到达直肠部,刺激肠壁神经感受细胞传入大脑,产生便意。
具体做法是:起床之后排空小便,喝凉开水300至500mL。站立,右手掌心放置在右下腹部,左手掌心放置在右手背上,从下腹部按摩上提至右季肋部,推向左季肋部,再向下按摩到左下腹部就可以。沿正时针方向反复按摩30至50遍。每日做一回,10日后即能够见效,30日后可完全达到自行正常排便。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步骤
1、按揉足三里
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
2、推上七节骨
以尾椎骨为起点,向上1寸到1.5寸为七节骨。将两手张开,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节骨200-300下。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就是“下推”,千万别弄反了。
3、揉腹法
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但一定要逆时针揉腹,顺时针揉腹则是调理便秘。
4、揉板门
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5、补肾
家长按住宝宝的小拇指最外面一节的指腹,顺时针旋推,150~300次。在这里,是宝宝肾经的反应点,肾主水,所以推拿此处可以补肾水,防治宝宝因腹泻而发生脱水的情况。
按摩哪个部位对肝脏好 揉腹保肝法
先将双手摩擦发热,然后左手放在肚脐,右手放在后腰,沿着腰带一圈按摩腰36下,先以逆时针揉,把手掌心的劳宫穴对着肚脐(神厥)揉到肝区期门穴(肝在右肋骨下),逆时针揉完,再按顺时针揉,每晚睡前揉一次,早晨起床揉一次,长期坚持,对肝功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如果在揉腹时感到哪个地方有筋结,一定要用手指将它逐渐揉开。
便秘按腹部有效果吗 按腹部治便秘的方法
仰卧,全身放松,双手摩擦至生热,趁着手心热时,将一只手手心按于肚脐上,另一只手叠放于其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部揉腹50次,再按逆时针揉50次,如果便秘患者欲求排便,则主要采用顺时针按揉,按揉时注意用力适度,动作轻柔,呼吸要自然,可自行按摩,也可请他人帮助按摩。
怎样啤酒肚减最快
处方一:食疗
焦山楂、生黄芪各15克,生大黄5克,生姜3片,生甘草、荷叶各3克。每日将其药煎汤代茶饮,此方有益气消脂、通腑除积、轻身健步之功。尤其再配合上述手法,对消除腹部脂肪,更会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处方二:拍腹
空心掌扣击腹部,每日最好早晚坚持散步时拍打,扣击要有力,如同击鼓,要打出节奏,通过连续不断扣击,将其腹部以下脂肪激活,加速腹部脂肪的分解和消化,使其慢慢地消耗掉。如能坚持数月,腹部会感觉越来越小。
处方三:揉腹
右手掌心与左手背叠起,横放于剑突下心口窝处,径直揉推至腹底。每餐饭后一小时进行揉推,每次揉推30次,动作要缓慢。2、右手掌心扣在左手背上,按压于腹部正中“中脘”穴上(剑突至肚脐连线中点),顺时针揉腹100次后,再用左手掌心扣在右手背上,逆时针揉腹100次,坚持每天早晚做一遍。
怎么揉肚子治疗便秘呢
揉肚子帮你缓解便秘
揉肚子在中医也是一种按摩手法。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有“腹宜常摩,可祛百病”之说。常揉肚子,不仅能增加胃肠蠕动、强健脾胃,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揉肚子主要是按摩人体肚脐周围和肚子上的五个穴位,加快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使腹内蠕动加强。
日常按摩时,可以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顺时针方向揉腹,再逆时针方向。也可以用一只手,轻触腹部,以肚脐为原点由小到大地往外画圈,时间最好保证在5分钟以上,用力要适度,由轻到重,以微微感觉到腹部发热为宜。需要注意的是不宜饭后马上进行,可在饭后半小时再做。刚做完手术、月经期间的妇女、孕妇以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的人,不适宜自己按摩腹部。
便秘怎么揉肚子
逆时针与顺时针比例1∶3
步骤1:把手搓热,掌焐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如果觉得用手搓热比较困难,可用热宝、热水袋等直接焐,每个穴位1分钟。
步骤2:将揉肚子的方向改为:逆时针揉肚子1次,紧接着再顺时针揉肚子3次,即补1次,泄3次。
步骤3:掌揉中脘穴、神阙穴,不超过10分钟。
步骤4:不需要去按揉命门穴,直接捏脊。从大椎往下捏到尾骨,即从上往下捏脊。
出汗部位看健康 手心、脚心出汗意味着肾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肾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也可以通过服用清胃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进行调理。
乙肝怎样养生保健
揉腹破肝郁法
第一,先开带脉。带脉是人体经脉当中唯一横向的经脉,它是约束十二经脉的,就像一个皮筋一样,它紧,十二经脉就紧;它松懈,十二经脉就无拘束和懈怠,所以,把带脉开合弄好对人体很关键。所以,在揉腹前先开带脉,就是把左手放在肚脐,右手放在后腰,沿着腰带一圈来回按摩腰36下即可。双手摩热之后,还可捂住腰眼,因为肝肾同源,护肾就是护肝。
第二,揉腹。
破郁法就是揉腹,揉腹破郁法的关键是先泻后补,通过揉腹达到通畅经脉的目的。如何揉是有讲究的,不能乱揉。中医认为,逆时针揉为泻法,顺时针揉为补法。
小儿推拿治疗拉肚子的方法
1、针对病症:小儿腹泻
方法一:按揉足三里。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
方法二:推上七节骨。以尾椎骨为起点,向上1寸到1.5寸为七节骨。将两手张开,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节骨200-300下。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就是“下推”,千万别弄反了。
方法三:揉腹法。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但一定要逆时针揉腹,顺时针揉腹则是调理便秘。
方法四: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方法五:补肾。家长按住宝宝的小拇指最外面一节的指腹,顺时针旋推,150~300次。在这里,是宝宝肾经的反应点,肾主水,所以推拿此处可以补肾水,防治宝宝因腹泻而发生脱水的情况。
方法六:清大肠
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对腹泻和便秘有调理作用。
方法八:运内八卦
摊开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运内八卦”,作100-300次。助消化、止泻作用。
方法九:揉龟尾
推拿方法:尾骨末端就是龟尾,用拇指按揉100-300次。
手心、脚心经常出汗是什么原因
手心、脚心出汗意味着肾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肾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也可以通过服用清胃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进行调理。
孩子腹泻推拿什么穴位
1、孩子拉肚子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2、孩子拉肚子捏脊法
捏脊时,主要作用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
3、孩子拉肚子推上七节骨
以尾椎骨为起点,向上1寸到1.5寸为七节骨。将两手张开,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节骨200-300下。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就是“下推”,千万别弄反了。
4、孩子拉肚子揉腹法
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但一定要逆时针揉腹,顺时针揉腹则是调理便秘。
5、孩子拉肚子揉板门
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6、孩子拉肚子揉脐法
在肚脐正中,即神阙穴,又指脐周腹部。揉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消食导滞。患儿俯卧,操作者用拇指或食指端在龟尾穴做逆时针按揉200次,约5分钟,皮肤微红为度。
7、孩子拉肚子推拿龟尾
龟尾在尾椎骨端与肛门之间,即督脉经过的长强穴,又名尾闾穴。揉按可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功能,穴性平和,能止泻。患儿俯卧,用食指或中指端揉脐眼(即神阙穴),逆时针揉约100次,约3分钟。这是根据顺时针摩腹为泻(治疗便秘),逆时针摩腹为补(治腹泻)的原理施术于小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