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 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因素
什么是高血压 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因素
1、年龄:男性大于55岁,女性绝经后;
2、遗传因素:家里有患高血压的人;
3、不良生活习惯:不运动、肥胖、超重等;
4、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油等重口味,吃肉多、吃菜少等等;
5、烟酒,长期吸烟、饮酒都会对血管、心脏、内分泌造成影响,使血压升高;
6、不良情绪:长期心理压力大,或者被不良情绪困扰,比如焦虑、紧张、抑郁等都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禁忌
禁忌一:食盐
这个应该不用我说,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很清楚,高血压患者不能吃太多的盐,盐是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人每日食盐量由原来的10.5克降低到4.7—5.8克,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6毫米汞柱。
禁忌二:烟酒
烟、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嗜烟、酒有增加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酒还能降低病人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
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2.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INTERMAP)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3.超重和肥胖
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kg/m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4.饮酒
原发性高血压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5.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6.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
打呼噜能引发心脏病吗
OSAHS为什么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其主要机理,主要包括低氧、持续增高的儿茶酚胺水平及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内皮素分泌增加、炎症反应等。大量研究业已证明,OSAHS是高血压的独立发病风险因素之一。
如何治疗OSAHS?
一般性治疗包括减肥、改变睡眠姿势、戒烟酒等,必要时药物治疗;有鼻中隔偏曲等问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不过,在治疗之前,需专科就诊,明确诊断,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
综上所述,轻微打鼾,可能不会明显危害身体健康,但同时发生OSAHS时,能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病风险,应心内科、耳鼻喉科等就诊,综合评估病情,积极干预。
高血压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是我们常说的三高之一,也是目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杀手之一,尤其对中老年朋友和肥胖人群,了解高血压刻不容缓。那么,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呢?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有什么禁忌,不能吃什么食物?如老百姓所讲,偏方治大病,那治疗高血压有哪些偏方呢?
高血压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我们一般将无法确定发病原因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将能发现确切病因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在平时的疾病诊断中,我们常见的高血压有90~95%是为原发性高血压,但要想确诊,仍需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目前认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但随着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不断下降,本文则主要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病因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2.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INTERMAP)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 6 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3.超重和肥胖
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kg/m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4.饮酒
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5.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6.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
坏脾气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病是生活中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高血压本身会引起头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可以造成眼底、大脑、心脏、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严重时会突然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直接危害生命。因此临床建议,一旦确诊为高血压病则为终身性疾病,需要不间断地治疗。
"坏脾气"可能导致高血压
拿高血压来说,高血压是生物、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生物因素是高血压发生的生理基础,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与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与高血压的形成和波动密切相关。临床观察发现,不论是愤怒、焦虑、恐惧,还是悲喜过度都可使血压升高,即使服用某些抗高血压的药物时也是如此。因此,调整或稳定情绪,坚持放松训练,对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诱发中风、心肌梗塞等各种危险的并发症,所以人们要及时掌握高血压的危险信号,及早控制血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你存在高血压风险吗
认识高血压,首先要从认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开始,然后有意识地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因素,尽可能降低患高血压病的风险。以下是目前科学研究公认的一些危险因素,读者可以自我检查一下:你存在这些高血压风险吗?
一 遗传因素
家族史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有家族史的子女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无家族史的2倍;有家族史患者较无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偏低,血压水平较高。
先天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是现代医学所不能控制的。但目前已经有很多针对高血压靶向基因的研究,期望有一天基因疗法能攻克高血压的先天难题。
二 年龄
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普遍较高。
老年人常常合并有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代谢异常,其靶器官损伤发生率高、损伤的靶器官多、损伤程度重。此外,近30年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均已提前。因此,对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的早认识、早预防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自身健康的维护十分必要。
三 性别
性别是影响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性别的高血压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国内外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45岁或50岁之前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比女性血压增加快。但更年期后,女性增加较快,这与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环境紊乱有关系。
四 超重和肥胖
超重或肥胖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方法。
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的平方(kg/m2 )。
中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为19~24,体重指数≥24为超重,≥28为为肥胖。
人群中BMI每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
此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2250px或女性≥2125px,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五 糖尿病
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与高血压病有关,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需要对相关的临床疾病(如糖尿病)进行适当治疗。高血压会促进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对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应与降糖治疗一样重要;同时,高血压人群也要加强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力度,才能有效地减轻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协同危害。
六 血脂水平
国内外很多研究证据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普遍较高。国内研究发现,农牧区蒙古族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中包括高血脂,国内其他多个地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七 饮酒
流行病学研究均证实,长期过量饮酒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我国的饮酒人数众多,部分男性高血压患者有长期饮酒的嗜好和饮烈度酒的习惯。所以,有饮酒习惯的人,应重视长期过量饮酒对血压的影响。此外,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甚至可以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的发作。
八 吸烟
研究认为,吸烟引起原发性高血压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进而损伤右心。右心供血的右冠状动脉亦受吸烟影响,这就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也有研究表明,烟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脏跳动,长期大量吸烟,可以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使血压升高。
九 不良膳食结构
高钠、低钾膳食 膳食结构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在我国高钠、低钾膳食是高血压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在我国,人体摄入的约80%的钠来自烹调用盐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少食用各种咸菜及盐腌的食品。目前,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应该从原来的6克减少到5克,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引起血压增高发生的危险因素
1. 高钠、低钾饮食。人群中,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就是说,大家吃地越咸,盐摄入量越高,越容易得高血压。而,摄入足够的钾,可以对高血压发生起到保护性作用。
2. 超重和肥胖。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体质指数≥24kg/m2的超重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质正常者的3~4倍。腰围粗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也远远高于腰围正常者。
3. 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
4. 精神紧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5. 遗传因素,高血压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的,子女得高血压的风险会高于没有家族史的个体。
6. 其他,其他危险因素还有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等。
一天吃多少油才健康 清淡饮食有什么好处
我们平常所说的「清淡饮食」,是指少油、少糖、少盐的饮食,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口感比较清淡。「清淡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肥胖、三高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不清淡的食物,往往多糖、盐和油脂,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的发病风险;高盐(钠)摄入会增加高血压和胃癌的发生风险。更可怕的是油脂,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而肥胖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