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关元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关元穴位配伍艾灸作用
艾灸关元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关元穴位配伍艾灸作用
1.配气海,肾俞穴,神阙穴,有培肾固本的作用,主治急救中风脱证。
2.配足三里,脾俞,公孙,大肠俞,有补益元气,温中散寒的作用,主治虚劳,里急,腹痛。
3.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有固精固脱的作用,主治男子不育,阳痿,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等病症。
4.配太溪,肾俞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主治泻痢不止,五更泄泻。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子宫穴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子宫穴的按摩手法】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妇女不孕、阴挺、盆腔炎、阑尾炎等;
2、按摩子宫穴的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针刺子宫穴的方法】
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孕妇禁针);可灸。(对受针者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艾灸子宫穴的方法】
子宫穴艾条灸5-15分钟,子宫穴艾炷灸3-5壮。
【子宫穴主治】
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
【子宫穴穴位解剖】
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子宫穴的配伍】
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
4、女人子宫久冷、女子不孕症:子宫穴配照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针灸大全》);
5、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6、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穴配三阴交穴、隐白穴(《中国针灸学》);
7、子宫脱垂:子宫穴配维胞穴、足三里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8、前列腺炎:子宫穴配归来穴、关元穴、筑宾穴、三阴交穴(《新医疗法手册》)。
艾灸关元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艾灸关元的准确位置图
人体关元穴位于脐中下3寸处,取穴时,平躺仰卧,肚脐下4横指与腹正中交点即为此穴。
艾灸解决女性体寒
女性的很多病都可以通过艾灸来治疗,没病时艾灸也是极其重要的保健养生方法,自古就是如此。
夏秋之季,每周艾灸关元穴三次
每周艾灸关元穴三次,将艾柱点燃,对准关元穴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止。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位置。对女性来说,这个穴位主要是蓄血之用,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交会于此,艾灸之下,凡所过经脉之病,都会有改善。
女性尤需要注意灸关元穴
因为女性为阴,腹部为中央脾土,先天的阳气不足,什么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肝气不舒、血液瘀滞、肚腹冷痛、痛经等问题都是常见毛病,灸关元则可以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
人体的很多重要穴位都在肚脐以下,神阙、关元、气海,腿上则有足三里、三阴交,肚脐名神阙,脐带被剪断后,人的先天神明就缺失了,所以名为神阙。此穴也很重要,灸时可在肚脐里放盐,或覆盖上姜片,也有放附子饼的。
男士艾灸穴位壮阳吗
艾灸关元穴
驱寒补阳,也可以灸一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神阙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气亏损均可艾灸此穴,并有很好疗效。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强身固体作用。
艾灸神阙穴
最适合的穴位是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可将初生之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神阙穴的位置就是肚脐。肚脐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是调整人体功能最佳作用点。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养生要穴。
冬至及冬至过后,均可艾灸以驱寒补阳。体寒的女性更适合艾灸,不仅能舒经络、治月经不调、痛经,还能排毒养颜,改善体寒体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男士艾灸穴位壮阳,在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对两具穴位进行艾灸,对我们身体有好处的同时也会提高我们的性能力,另外男性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从多方面对身体进行调理。
艾灸关元的好处有哪些
人体关元穴位于脐中下3寸处,取穴时,平躺仰卧,肚脐下4横指与腹正中交点即为此穴。关元穴居于丹田,内应胞宫精室,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生命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且与肝,脾,肾三经,冲,督二脉关系密切,为生命之所系。
艾灸关元有培肾固本,补益精血,调理冲任的作用,是古今保健要穴。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关元穴,氧摄取率明显降低,耗氧量明显增高,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关元穴位配伍艾灸作用
1.配气海,肾俞穴,神阙穴,有培肾固本的作用,主治急救中风脱证。
2.配足三里,脾俞,公孙,大肠俞,有补益元气,温中散寒的作用,主治虚劳,里急,腹痛。
3.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有固精固脱的作用,主治男子不育,阳痿,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等病症。
4.配太溪,肾俞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主治泻痢不止,五更泄泻。
冬季艾灸养生 冬季艾灸两大穴位有奇效
最适合的穴位是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可将初生之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神阙穴的位置就是肚脐。肚脐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是调整人体功能最佳作用点。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养生要穴。
驱寒补阳,也可以灸一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神阙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气亏损均可艾灸此穴,并有很好疗效。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强身固体作用。
艾灸哪里可以治疗宫寒呢
① 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② 第二个部位在肚脐,又叫神阙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在此穴施灸可益气延年,一向受到古今中外养生家的重视。多用神阙隔姜灸和神阙隔盐灸。比如,神阙隔姜灸: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次3~5壮,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最好每晚9点钟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
③ 第三个是气海穴,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
专家提醒,艾灸每天做半个小时即可,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时间太长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
上面的几个穴位是治疗宫寒经常用到的穴位,如果觉得自己找不准的话,可以向针灸医师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查阅针灸图谱准确定位。
卵巢囊肿怎么艾灸
气海穴
气海穴的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2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此穴位需两人配合施灸,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关元穴
关元穴的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此穴位需两人配合施灸,宜采用温和灸的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立或坐于一旁,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作用功效:培肾固本,调气回阳。
曲骨穴
曲骨穴的位置:曲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5寸(7横指宽)处。即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就是曲骨穴。
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作用功效:调气壮肾。
中极穴
中极穴的位置:中极穴位于神阙穴(肚脐)正下方4寸(6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作用功效:培肾固本,调气回阳。
艾灸关元有什么好处 艾灸关元穴的作用
艾灸关元穴对于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乏力,以及腹泻,阳萎,早泄等症均有防治作用,尤其是老年人,阳气虚衰,真元不足,宜多用此穴灸之。
艾灸关元穴能通三焦,以调经通下焦为先,主治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肝胆方面的疾病。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脾阳不振,脾肾阳虚等症,如小腹冷痛,腰部冷痛等症,也可以通过艾灸关元穴治疗。
艾灸关元穴可温通下肢,有助于治疗风寒湿痹,下肢疼痛及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