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怎么回事
心悸是怎么回事
心脏疼痛、不适都属于心悸的症状,那么心悸是怎么回事呢?
心悸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就是心脏病的前兆,那么心悸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心悸就是患者自身感觉到不适的一种症状,多半是因为心跳加速、或者心律不齐、心跳减慢等等情况引起的,心悸这种情况非常多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身上,过度的运动、喝酒、抽烟、心情波动、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贫血等情况都容易导致心悸的发生,神经衰弱也会出现心悸,所谓心悸的感觉其实就是心慌,多数患者自身都能自我感觉到,当自己感觉心脏不舒服的时候要去医院进行心电图等项目的检查,防患于未然。
心脏病发病之前多数会有一些症状,比如说胸痛,心律失常、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胸痛如果是因为暂时性的供血不足造成的多半20分钟左右就会缓解,但如果是因为长期供血不足,那么疼痛的时间要远超过20分钟,疼痛感也比前者明显,疼痛感的同时还会伴有出汗、面色苍白、休克等情况,需要加强注意,心脏病患者发病时不要轻易移动,应该立刻服用救心丸等心脏类药物,尤其是老年人应该随时随地的备好急救药物,最好放在衣服口袋里面,这样意外发生时身边的人也可以马上给予救治,自行急救之后马上拨打120,心脏病患者就是与时间在赛跑,争分夺秒才能争取到最佳的治疗时间,很多心脏病发病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而窒息死亡,所以说患有心脏病或者心脏不舒服的患者身边最好不要离开人。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的次数是每分钟50-100次之间,随着生活方式不同而上下浮动,但如果低于50次或者高于100次就说明心脏出现了问题,需要马上去医院,人体剧烈运动之后心跳加速这是正常的情况,稍事休息之后心脏就会完全恢复正常的跳动频率无需治疗,但如果20分钟之后心脏跳动的速度依然没有减少,或者感觉有不适的感觉也不能忽视,应该立刻去医院。心情受到打击的时候比如家人世事等剧烈痛苦之后也会导致心脏不适,甚至休克,所以心情的起伏也决定着心脏的健康,为了可以让我们的心脏更加的健康,尽量减少情绪的波动,大喜大悲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心悸是什么意思
心悸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心悸主要是指自觉心跳或者是心慌的,并且还伴有心前区不舒服的感觉到,一般是在安静的情况下,或者是稍微活动之后,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跳动。
2心悸的产生,一般是与心脏的活动过度有关系,比如说是心脏的收缩力的增强,心脏的排血量增加,心里的真快都会导致出现心悸的,平时患者的精神因素也会导致出现心悸的身体患有神经衰弱,隔离的心脏病或者是低血糖,贫血也会导致心悸。
3在生活中一定要好好的进行预防的,平时应该适当的进行休息,平时应该少吃一些含有动物脂肪多的食物,少吃一些辣的食物,尽量一定要戒掉烟酒,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散步,太极拳,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注意事项:
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戒掉烟酒的,一定要防止大喜大悲,适当的进行休息,尽量的减少及的方式,平时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定要多喝水。
心悸的原因 心悸是什么病
心悸是属于中医上一种病症,指的是病人感觉心神不宁,中医症状描述为情志内伤,外邪侵袭;中医症状中的心悸在西医上描述为心律失常,如心跳过快或过慢。引起心悸的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心慌和心悸是一回事吗
心慌就是心悸,就是患者自觉心跳或心伴心前区不适感,是由心跳过快、过慢、心律不齐引起的。
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常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一般认为与心脏过度活动有关、当心率不齐、致心搏量不正常时,都可引起心悸。
心急心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悸是心脏强有力的、很快的、不规则的搏动。强烈运动之后心脏有几分钟的心悸是正常的,不必顾虑。吸烟、饮咖啡或饮茶太多,心脏受咖啡因或尼古丁的刺激,精神紧张,都会发生心悸的现象。应该是神经官能症,与你的情绪有直接关系,以后注意调节好情绪就可以了,药物效果不好。
心悸是心脏强有力的、很快的、不规则的搏动。强烈运动之后心脏有几分钟的心悸是正常的,不必顾虑。吸烟、饮咖啡或饮茶太多, 心脏受咖啡因或尼古丁的刺激, 精神紧张,都会发生心悸的现象。如果不是因为上面所述的原因或是运动、情绪的影响,心悸持续了好多天,若还有呼吸困难或其他现象。
男性出现更年期症状相比女性更年期危害一样是非常大的,患者还存在心理症状,比如抑郁、焦虑、易怒、神经质、人际关系敏感等,这常常影响患者与家人及同事的关系,有时这些心理症状比身体症状还严重。
根据这篇文章对于心急心慌的发病原因分析,你们应该都知道心急心慌这种症状主要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因为心脏的因素造成的,希望你们可以对于心急心慌的发病原因进行预防,特别是因为心脏病引起的症状。
心悸是否可以艾灸
可以。
心悸多因素体虚弱,心血不足或优思过度,劳伤心脾,使阴血亏损,心失所养,神志不宁;或肾阴亏损,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 神;如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均可发为本病。临床上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脾两虚,肝 肾阴虚,脾肾阳虚,痰浊阻滞六种类型。灸法治疗本病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为主,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艾灸相关穴位有补益心气,滋养阴血,宁心安神,补 血定悸之功,对心悸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心气不足型心悸艾灸
治则:补益心气。
艾灸处方:膻中,心俞,气海,关元,间使。
艾灸方义:气会膻中与心俞同用可调补心气,气海,关元培补元气而固本,间使宁心安神,主治心悸,心痛。五穴相配,标本同治,心慌,心悸可止,失眠加神门,善惊加大陵,多梦加太冲。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7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心阴亏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阴血,宁心安神。
艾灸处方:阴郄,郄门,心俞,巨阙。
艾灸方义:阴郄,郄门分别为手少阴,厥阴经之郄穴,两穴同用能养阴定悸,心俞,巨阙为俞募配穴,能协调心经气机而收镇惊宁神之效;多梦加太冲,面赤加劳宫。
灸法:艾炷灸,用补法,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心脾两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养心健脾,补血定悸。
艾灸处方: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
艾灸方义:膈俞为血会,内关宁心宽胸,二穴相配,养血定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脾俞,足三里以助生血之源,共奏健脾益血,养血定悸之效,烦热,虚火面赤加三阴交,太溪。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10日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2.艾炷灸:每穴3-5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肝肾阴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肝肾,养心安神。
艾灸处方:行间,太溪,太冲,三阴交,神门。
艾灸方义:行间,太冲平肝潜阳,太溪滋肾阴,三阴交滋益肝肾,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2.艾炷灸:补法,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什么
心悸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概括地说心悸就是指自觉心跳或者是心慌,并且伴有心前区不适感。通俗地说就是在安静的情况下或者是稍微活动之后自己能够明显感到心脏在“咚咚”的跳动。因为正常人是不会在静息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心跳的。
心悸是什么疾病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以有心悸。
心悸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多因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等所致。该病虽没有生命之虞,但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严重者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饱受痛苦。
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 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咖啡等。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注意预防感冒等。 一定要控制情绪,少生气。
预防调护: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事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心慌心悸是什么病
心悸其实它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因为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症。西医没有心悸这个病,它跟西医相对应的一般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房颤,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