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的消毒处方
非典型肺炎的消毒处方
现给出非典型肺炎病人住所及公共场所消毒的“处方”:
1、流行区流行期间,公共场所应尽可能的通风换气。应确保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安全送气,防止爆发流行。可对整个供气设备和送气管路用500-1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2、对住过病人的楼层走道的墙壁、地面和所有公用电梯、楼梯用1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按100毫升/平方米喷雾2遍,作用30分钟后对易腐蚀、褪色的部位可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3、对病人使用过的会议室、娱乐室及大厅、走道等场所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可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4、对可能受污染的床上用品、毛巾可用250毫克/升-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对家具、日常用品等物体的表面可用1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5、对住过病人的房间应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15%过氧乙酸7毫升(1克/立方米)熏蒸2小时,或用2%过氧乙酸按8毫升/立方米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典型与非典型肺炎的比较有哪些不同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应注意及时治疗。
典型性肺炎:病原体明确的肺炎往往在临床表现中有一定的规律,临床表现相对典型,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有发热、咳嗽,肺部听诊有小水泡音,胸片显示片状阴影,可称为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肺炎:再如支原体肺炎,在人们认识这种疾病之前,发热、咳嗽、肺部听诊、胸部x片等临床表现均不典型,故刚开始也曾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后来,在经过血清免疫学等检查,找到并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后,就将其从非典型肺炎之中分出来,不再将支原体肺炎称为非典型肺炎。所以非典型肺炎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是一种人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原体之前的一种过渡性名称。
所以对于病因了解并且可以控制治疗的是典型肺炎,而对于病因还不可以确定治疗还无法痊愈的肺炎称为非典型肺炎,这就是典型与非典型肺炎的比较,进而得出的结论。
非典型肺炎病原体
非典型性肺炎型肺炎的名称最早在1938年提出,当时有7名患有肺炎的病人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细菌性肺炎并不相同,因此被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型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型肺炎患者的病症与流感病人相似,病症会发烧、肌肉疼痛等,但肺部有发炎迹象。与典型细菌性肺炎最大的不同在于患者不会有毒性病容,例如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等状况。非典型性肺炎型肺炎病人也不会有浓痰。
支原体肺炎是这类肺炎最重要的致病原因,除此之外其他病原还包括了退伍军人病菌、鹦鹉热、甲型流感并发肺炎等。
非典型性肺炎病症的潜伏期大约在4-11天左右,病人表现为发热,同时伴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和乏力,还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干咳等:部分病人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多数病人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肺部可闻少许干湿罗音。多数病人白细胞不升高,少数白细胞降低或/和血小板降低。该病症可能通过飞沫、分泌液和接触呼吸道而感染。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出入院护
我们都知道非典型肺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这种肺炎和我们临床上所说的肺炎还是存在不同之处,想要护理好非典型肺炎的患者我们必须从疾病的最初阶段入手去护理患者,这样才能有效的护理好患者,提高我们临床护理的经验。
入院护理
① 常规更衣,并将换下的衣物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对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车床、电梯进行消毒处理。
② 入院介绍:包括住院期间病人要戴口罩,不能离开病房,严禁病人间的相互接触,不准陪伴和探视并做好解释工作。
③ 生命体征监测记录,严格执行各项医嘱。
出院、转院
① 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出院后继续服药、休息、饮食、锻炼、复诊等。
② 带出院的物品须进行消毒后才能带出,病人穿带来的干净衣服出院。
③ 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病房单元要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④ 病人尸体处理:用0.5%过氧乙酸浸湿的棉球将口、鼻、肛门、阴道等开口处堵塞,并用0.5%过氧乙酸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相关的知识虽然我们以上给出了相关的知识阐述,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我们在护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时候还需要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做才会让患者更加的健康,恢复的更快,怎么做才会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肺炎传染么 哪些肺炎会传染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SARS),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都是具有传染性的肺炎,可以通过飞沫、接触、消化道从患病者传播给易感人群。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患者护理
传人性非典型肺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我们都知道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之流行,但是随着我们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战胜了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为此我们专家总结了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的相关的护理知识点,供我们学习和实践。
⑴ 防止传染
⑵ 病区环境要求
⑶ 人员管理
① 住院病人应严格隔离、严格管理,不得擅自离开病区,病人均需戴口罩。
② 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不得探视,如有病人危重等情况确需探视者必须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③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执行。
⑷ 消毒隔离要求
① 加强病房、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尽可能采用开门窗自然通风,必要时,增加单向排气扇和风扇加强通风换气效果。
② 有人情况下:做好人员防护,用3%过氧化氢20-40ML/M3作用60分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③ 无人情况下: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1小时,每天2~3次或用0.5%过氧乙酸喷雾,20~30ML/M3,作用30分钟,每天两次,消毒后通风。
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⑸ 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① 地面作湿式拖扫,用0.1%过氧乙酸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拖地,每天3次。
② 病房、门口、病区出入口可放置浸有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的地垫,不定时喷洒消毒液,保持地垫湿润。每2小时更换一次。
③ 桌、椅、柜、门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用0.2%~0.5%过氧乙酸或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⑹ 各种化验标本的留取方法
⑺ 其它物品消毒处理
以上专家对于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的相关的护理措施虽然做了一定的知识总结,但是非典型肺炎的患者在出院的时候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护理到位的知识在,这就需要我们为临床的护理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有效的护理好非典型肺炎的患者。
肺炎支原体阴性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可引起流行,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怎样治疗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现在主要指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军团杆菌引起的肺炎。
抗感染治疗是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
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外。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支原体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
除了上面的治疗办法,下面详细介绍药物对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药物介绍。
抗菌治疗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临床首选红霉素30~50mg/(kg/d),分4次口服,成人1.5g/d,分3次口服,疗程2~3周。大环内酯类新药,如罗红霉素,胃肠副作用少,体液浓度高,细胞穿透力强,半衰期长,用量小,5mg~10mg/(kg/d),分2次口服。新药阿奇霉素胶囊首剂10mg/(kg/d),以后5mg/(kg/d),一次口服,5天为一疗程。因半衰期长,停药后药效尚可持续1周。也有选用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每次0.4g,2次/d,疗程5~7天。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流行病学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想要护理好的话,需要我们知道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护理好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疾病,但是我们在护理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时候还需要知道这种疾病具备一定的传染性。
(1)传染源:
SARS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急性期病人传染性最强
极少数病人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
尚未发现潜伏期病人和治愈出院者有传染给他人的证据
(2)传播途径
①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
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吸入病人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飞沫,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
气溶胶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方式,易感者可以在未与SARS病人见面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吸入了悬浮在空气中含有SARS-COV的气溶胶所感染。
②接触传播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
易感者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经口、鼻、眼黏膜侵入机体而实现传播。
影响传播的因素很多,其中治疗、护理、探视病人、与病人共同生活、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等密切接触是最主要的因素。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SARS-COV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原因尚不清楚。
医护人员和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亲友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其实我们对于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并不陌生,想要护理好的话需要我们为患者做好相关的疾病阐述和总结工作,因为非典型肺炎的患者一旦发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护理的话,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深,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消耗过大而死亡。
支原体肺炎严重吗
有一种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2003年新出现的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其实是因为一开始病因不明,才使用了“非典型肺炎”这一名称。真正的非典型肺炎是支原体肺炎的旧称,其发生率占小儿肺炎的15%~20%。 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多见。在大、中、小学校和某些集体单位可引起小流行。支原体肺炎病人和支原体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流行规律,每3~4年流行一次,今年是我国支原体肺炎流行高峰年。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感染除能引起呼吸道病变外,还能引起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如何诊断 家长要确认孩子是否得了支原体感染,需要到医院对孩子的痰液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或取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抗原等,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是其重要特征。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