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3大方法有效缓解胃不消化

3大方法有效缓解胃不消化

1、合理饮食

有一句老话“儿童不知饥饱”,儿童好吃的吃得没够,自己吃撑了都不知道,不好吃的一口也不吃。这种情况需要大人来帮他控制,即使他再喜欢吃的东西,也不能由着他的性子吃,无论是饭菜、点心还是水果,都要适量。让孩子从小养成饮食的好习惯,使其内脏更好适应。

2、缓解上火症状

尽量选择母乳喂养,通过天然植物调配而成的清火和开胃产品,可缓解孩子的上火症状,达到“一清二润三舒畅”的降火效果。如每伴“清清宝”和“好喂宝”等产品,安全无副作用,将其调入牛奶或直接用温水冲调,可达到平衡食物摄入热量的效果,温和降火,不会过凉。要注意挑选可值得信赖且口碑良好的清火和开胃产品。

3、注意保暖及卫生

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呼吸道感染。注意卫生,养成宝宝饭前洗手习惯,注意食物清洁新鲜。

得了荨麻疹胃还不舒服 建议胃不舒服吃这些食物缓解

酸奶含有多种益生菌,能促进食物消化,而且味道酸甜,熬夜胃不舒服想吐的时候,喝一点酸奶,还能抑制恶心的感觉。不过酸奶一般是低温保存,建议放至常温时再喝。

生姜有驱寒暖胃的功效,熬夜肠胃不舒服,全身无力发冷汗、恶心想吐的时候,可以泡一杯姜茶喝,可以有效缓解胃不舒服恶心想吐的情况。

白馒头是碱性的面食,熬夜胃不舒服,胃反酸的时候,可以吃些碱性的面食中和一下,很快肠胃就能恢复正常。(适合胃酸分泌过多)

山楂味微酸涩,含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同时刺激胃粘膜分泌消化液。山楂中所含的脂肪酶还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胃不舒服产生的恶心不适症状。

熬夜胃不舒服时,建议喝番茄汤可以有效缓解恶心不适,不过不建议生吃,因为番茄中所含的某种化学物质与胃酸结合,易形成不溶于水的块状物。

有效缓解胃胀气的方法推荐

1、餐前休息一下

用餐前休息片刻,先消除疲劳再用餐会大大缓解胃胀气。

2、做舒缓的运动

做简易的舒缓运动蹲下以手环抱屈曲双腿,将大腿贴近肚子,有助于肠胃消化、解除胃部闷胀感。

3、细嚼慢咽

吃饭时应细嚼慢咽,不要张开嘴巴咀嚼或边吃边说话,边吃饭边喝汤,它们均容易造成消化问题带来胀气。

4、嚼米汤

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5、涂抹薄荷油

胀气难消时,可以使用薄荷油涂抹胃部周围,可有效缓解胀气问题。

胃胀气吃健胃消食片有用吗 长期吃健胃消食片好吗

即使是健胃消食片能够有效的缓解胃胀气的症状,也不能长期服用,如果长期服用健胃消食片,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使胃肠道对药物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建议在医生的指导按疗程用药。

有效缓解胃疼的妙招

1、精神胜利法

胃痛发作时一定要稳住。努力忍住疼痛,镇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后缓慢地调息,慢慢把气吸到不能再吸,然后再慢慢吐气,如此反复10到20分钟左右,疼痛就减轻或停止。

2、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经常胃痛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

吃太多胃胀痛怎么办

薄荷缓解胃胀

吃太多胃胀,有想排气的感觉,可以使用薄荷油涂抹在肚脐周围的部位,来消除胃部胀气,喝薄荷茶或者柑橘茶也可缓和肠胃胀气,当然如果有排气感觉,也不要憋着,可以暂时回避人群,排出废气,纾解肠胃。

简单动作帮助排气

胃胀严重之时,可以将身体平躺,膝盖弯曲,用双手环抱住小腿,尽量将大腿贴近肚子,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帮助肚子排气,防止胃中气体堆积,缓解胃胀。此动作,睡前做一次,可以有效保护肠胃。

食用促消化食物

吃太饱胃胀,建议吃点山楂,杨梅,金橘等食物促进肠胃消化,缓解胃胀。

山楂味道酸甜,有健胃消食,治疗胃胀,平日里可以时常吃点山楂,有很好的去除胃胀之效。

杨梅可治心胃气痛,食盐腌制过的杨梅,而且时间越久越好,拿来几颗用开水服用,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胃部胀痛。

金橘可去胀、醒酒、化痰;炮制成茶的话,可以去除胃胀。


什么食物能有效缓解胃烧心

1、喝小苏打水。小苏打呈碱性,能中和胃酸,解决大部分烧心问题。但是如果经常烧心,最好别喝小苏打,否则会引起胃胀、恶心等副作用。

2、吃根香蕉。香蕉是一种天然的抗酸剂,可以在胃内壁生成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黏液层。但是约1%烧心的人在吃香蕉后病情反而会加重,因此,吃后还要仔细观察病情。

3、菜里放点姜。这样有助于防治烧心,但要适量食用,每天吃2克左右即可。

4、喝芦荟汁。芦荟汁具有消炎作用,可以缓解食道及胃部炎症。中医建议容易烧心的人饭前喝半杯芦荟汁。

5、嚼口香糖。饭后嚼30分钟无糖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反流的胃酸就能被唾液快速冲刷掉,缓解烧心症状。

缓解胃胀气的方法有哪些

健胃消食片并不是缓解胃胀气的唯一方法,并不是所有的胃胀气患者都可以食用健胃消食片,所以经常出现胃胀气的患者要尽量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在进餐前可以做一些肢体运动来增加胃肠道蠕动,这样对于消化吸收大有帮助。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考虑药膳调理,甚至中西药治疗。

怎样有效缓解胃痛

1、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最伤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恶寒,因而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食物以热为好,这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考验,特别是酷暑时节。

2、有两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热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在吃东西,是再好不过的。多喝水,特别是热水,因为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把缺水误认为是饥饿。

3、饮食要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4、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5、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6、放松腹部: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经常胃痛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 缓解胃痛

中脘穴是胃运行的灵魂枢纽,它的主要功用为健脾和胃,艾灸此穴位可以治疗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等胃及消化系统疾病,还可有效缓解胃痛等不适症状。

有效缓解胃痛的8个妙招

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坚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坚持食量适度。

温度合适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维护作用。

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维护作用。胃液中坚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效,维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缓解胃痛的姿势

健身专家认为,有胃痛困扰的人平常除了注重饮食保健外最好还要养成运动习惯,一个星期中尽量找出2~3天来运动。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帮助胃肠蠕动、增强力量,消除精神压力等,一些运动姿势还可以预防胃部不适。有胃痛的朋友可以在家里进行下面的练习,以强化消化器官、解除胃部不适。

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伏地挺身

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

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站立弯膝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相关推荐

快速缓解痛的方法

快速缓解痛的方法 当痛发作时可以吃酵母粉,吃苏打饼干,因为它们是碱性的,可以中和引发痛的酸。这跟药的原理一致,因而能治疗病。吃PH值呈碱性的食物确实能缓解痛,但仅此而已,并不能治疗病,还有反跳让酸增多的可能性。 酵母粉、苏打水、苏打饼干PH值为碱性,属于弱碱性食物,确实能中和酸。如果患者已经被确诊为病,反酸、痛时可以吃这点暂时缓解不适,但它们不能治疗病。 碱食可缓解痛 “如果痛反复发作,必须上医院看病找出原因并系统治疗。”一来,能引发痛的病有溃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捏脊健脾 揉肚脐

经常揉肚脐能够有效缓解寒、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而且揉肚脐操作简单,只需要将手掌搓热,将掌心紧贴脐部,按照顺时针方向稍用力揉动就行。当然,力度只要能够感觉到脐部有挤压感、感到舒适就行。操作虽简单,但要坚持哦。

6种食疗小妙招有效缓解

1.四汁蜂蜜饮 组成:芜青叶200克胡萝卜400克芹菜200克苹果 300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四种果菜择洗干净,捣碎绞取汁或入果汁机内榨取 汁,加蜂蜜调匀服之。 作用:和止痛;适用于及十二指肠溃疡,部疼痛。 2.生姜鲫鱼汤 组成:生姜30克陈皮10克胡椒3克鲫鱼1条 用法:将鱼去鳞,剖肚去内脏,生姜、陈皮、胡椒用纱布包 好,放入鱼肚中,加清水适量煨熟,入盐、味精等调味品,食鱼喝汤。 作用: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虚寒性痛。 3.包菜汁 组成:鲜包心菜500克白砂糖15克 用法:包菜洗净,再用冷开

白萝卜吃多了会怎么样 生萝卜吃多了难受怎么办

根据个人情况对症处理。 1、吃了生萝卜表现出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有饱胀感,或者是刺痛感这一类的现象,可以通过做按摩治疗,促进肠的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胀,痛现象的发生。 2、如果病情太严重的时候,可以适量的吃一些帮助消化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吃健消食片或者吃促进动力的药物,能够促进的排空,帮助消化缓解部不舒服的现象。

调理肠的食物 山药

山药可以刺激消化系统产生消化酶,进而加快肠消化速度,减少肠的负担,另外山药能促进消化道粘膜的活性,使小肠粘膜厚度增加,很好的防止粘膜受损,还可以让小肠中消化酶的活性加强。 因此如果脾虚的人,出现腹胀、大便稀等症状,不妨试着熬山药粥喝,同时一定要把山药熬煮烂,食用后能有效缓解部不适、调养脾

下垂怎么锻炼纠正 仰卧挺胸

仰卧床上,以头和推支撑身体,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来,一起一落。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每天坚持练习就能有效缓解下垂。

吃多了想吐吐不出来怎么办 吃健消食片

每逢佳节聚会团餐吃多了,建议随身准备一点健消食片服用,健消食片具有增强动力作用,又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如果是当时吃撑着了,消化不了,在饭后服,可以开缓解胀不适,要是平时消化不好的,建议饭前食用。

反酸水怎么办 乌贼骨白芨汤

将乌贼骨研磨成粉末,用白芨煎水后送服乌贼骨粉末,可以有效缓解酸分泌过多引起的反酸不适。乌贼骨为重要的制酸药物,对酸过多、溃疡等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通过按摩穴位可有效缓解下垂

中医认为,引起下垂的原因主要和体质有关,身体虚弱,腹壁脂肪薄,肌张力减弱,脏器韧带松弛,易发生下垂,且女性多于男性。中医将下垂分为中气下陷型、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等。通过按摩、食疗,可以达到一定的缓解病情的作用。 1、预备式:坐在椅子上,腰微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右手掌心与左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将左手的中指指腹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有升阳举陷的功效。中医认为,脾主

老人喝热姜粥能暖

入冬后,气温变得越来越低,老人们容易发生肠不适的情况。根据调查发现,冬季病的发病率几乎占到全年的50%。中医认为,老人本身脾虚弱,再加上冬季外界寒邪入侵,很容易出现冷痛的症状。在中医看来,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部冷痛。冬季暖 老人多喝点热姜粥。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脘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