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如何预防
老年性痴呆如何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级预防
指预防认知功能正常的个体未来出现痴呆。AD的危险因素中,有些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如年龄、性别和基因型,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包括血管性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和肥胖和头部外伤,而保护因素包括使用降压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他汀类药物、激素替代治疗、高等教育、节食、锻炼及参与社会益智活动。因为AD的病因尚未阐明,主要应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测。
阿尔茨海默病的二级预防
指预防已经表现出一些认知损伤的非痴呆个体发展为AD。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延缓老年痴呆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包括指导特定人群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掌握痴呆的常见早期症状,讲解痴呆的预防知识,指导特定人群定期进行精神状态及智能状况的自我评定,力争做到痴呆的早发现;并对检查发现的可疑患者做好其本人和家属工作,就近及时到专科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定期进行家庭访问,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和健康指导。
轻度认知损害MCI被认为是AD的危险状态,每年有10-12%的人群发展为AD,对MCI人群进行积极干预有望预防AD的发生。但目前研究尚未发现预防MCI向AD演变的特定方法。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去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了。希望大家谨记以上方法,防患于未然。让老年人过上健康幸福的美好生活。
雌激素可降低老年痴呆风险
绝经后接受口服激素替代治疗,可使患老年痴呆的危险降低30—67%。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6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约5%左右。此后,年龄每增大5岁,患病率就增加1倍。85岁以上的老人,半数以上罹患老年性痴呆症。随着世界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老年性痴呆的患者也激增。老年人痴呆后,不仅生活难以自理,也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在老年女性中,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明显比男性要高,约为男性的1.5—3倍。体型瘦削或曾有心肌梗塞者,患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而体型肥胖、月经初潮早的女性,患老年性痴呆的危险相对稍低。科学家近年来对女性特有的雌激素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产生了极大兴趣。
研究发现,绝经后接受口服激素替代治疗,可使患老年痴呆的危险降低30—67%,且可使发病年龄推迟。这就意味着及时、适量地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可使相当一部分女性免患或晚患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自此大为提高。研究认为,激素替代治疗应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充分,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效果也越明显。但如盲目加大用药剂量,反可造成较多的不良反应,得不偿失。因此,具体用药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老年性痴呆是大脑皮层弥漫性病变的结果,患者大脑皮层弥漫性萎缩,神经细胞内外沉积大量的β淀粉样蛋白(即老年斑)。雌激素可以作用于血管壁,或通过其它途径扩张血管,使脑供血得以改善;此外,雌激素还可直接营养神经,减少老年斑的形成,还可以改善神经信息传导物质———神经递质的代谢,
故雌激素可以预防和减缓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后,更年期妇女抑郁、焦虑、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使她们处于一种平和、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以积极的态度和充沛的精力安度晚年,这也有利于减缓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老年痴呆和老年性痴呆你懂分吗
老年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痴呆,故又称为老年人痴呆或老年期痴呆。老年痴呆可分为4个类型,即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前二者并存)及其他类型的老年人痴呆。由此可见,老年性痴呆只是老年痴呆中的一个类型,不能将老年痴呆统称为老年性痴呆。在老年痴呆中,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为两个主要类型,约占全部痴呆的80%。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都有着语言、记忆、认知等智能障碍的共同特征,但两者的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病因方面,老年性痴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证实与老龄化和遗传基因以及脑内乙酰胆碱神经元减少等相关;血管性痴呆则因脑动脉供血障碍所致。在病理上,老年性痴呆在脑神经系统有特征性病理变化,如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血管性痴呆基本病理是脑动脉硬化。从临床表现看,老年性痴呆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起病期,多无特殊自觉症状,呈全面痴呆,其人格障碍显著,对病的自知力早期就已丧失;而血管性痴呆常有高血压史,起病急剧,阶段性进展,常在痴呆出现时已有运动障碍、说话不清、吞咽障碍、强哭强笑等表现。分清老年痴呆的类型在于指导治疗和认识疾病的预后,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脑内乙酰胆碱的减少,血管性痴呆则应用一些改善脑内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等药物。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病变,病情持续发展,为不可逆的病变,预后不佳。血管性痴呆呈阶段性进展,如无再次脑梗塞,病情可保持稳定,早期治疗可使智能障碍有所改善,故称为可逆性痴呆,预后较前者为好。
老年痴呆不等于老年性痴呆
老年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痴呆,故又称为老年人痴呆或老 年期痴呆。老年痴呆可分为4个类型,即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 混合性痴呆(前二者并存)及其他类型的老年人痴呆。由此可见,老 年性痴呆只是老年痴呆中的一个类型,不能将老年痴呆统称为老年性痴呆。在老年痴呆中,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为两个主要类型,约占全部痴呆的80%。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都有着语言、记忆、认知等智能障碍的 共同特征,但两者的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病因方面,老年性痴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证实与老龄化和遗传基因以及脑内乙酰胆碱神经元减少等相关;血管性痴呆则因脑动脉供血障碍所致。在病理上,老年性痴呆在脑神经系统有特征性病理变化,如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血管性痴呆基本病理是脑动脉硬化。
从临床表现看,老年性痴呆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起病期,多无特殊自觉症状,呈全面痴呆,其人格障碍显著,对病的自知力早期就已丧失;而血管性痴呆常有高血压史,起病急剧,阶段性进展,常在痴呆出现时已有运动障碍、说话不清、吞咽障碍、强哭强笑等表现。分清老年痴呆的类型在于指导治疗和认识疾病的预后,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脑内乙酰胆碱的减少,血管性痴呆则应用一些改善脑内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等药物。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病变,病情持续发展,为不可逆的病变,预后不佳。血管性痴呆呈阶段性进展,如无再次脑梗塞,病情可保持稳定,早期治疗可使智能障碍有所改善,故称为可逆性痴呆,预后较前者为好。
老年人中发生痴呆的有多少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严重痴呆占5%,轻到中度痴呆占10%,欧美l/5~l/4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痴呆,发达国家老年性痴呆已上升为常见死亡原因第4位或第5位,不少国家或地区正面临着痴呆的流行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医学教育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老年性痴呆中阿尔茨海默病占50%~60%,血管性痴呆15%,混合性痴呆(老年性+血管性痴呆)10%,其他15%~25%。东西方国家各种类型痴呆的患病率也不同。据欧美统计,老年性痴呆占50%,血管性痴呆占15%~20%,混合性痴呆占15%~20%。在日本,老年性痴呆占33.7%,血管性痴呆占36.3%,混合性痴呆占19.5%,其他10.5%。而国内报道,老年性痴呆占63.196,血管性痴呆占24.6%,混合性痴呆占4.1%。根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50例统计结果,老年性痴呆占46%,血管性痴呆占32%,,混合性痴呆占20%,其他296。年龄越大痴呆发病率越高,根据长谷川在东京调查,老年性痴呆发病率为4.5%,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65—69岁为1.9%,70—74岁为2.6%,75—79岁为6.1%,80—84岁为13.7%,85岁以上26.8%。
从上述各方面统计显示,老年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突出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积极开展老年性痴呆的防治,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老年痴呆是怎么回事
(1)老年痴呆症的原因:遗传因素。据统计,老年性痴呆者近亲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多。在一个家系中有数代人均发生老年性痴呆的报道,故有家属性阿尔茨海默病之称。其中一些病人可发现染色体缺陷,故老年性痴呆与遗传有关;此外,在老年性痴呆异常的神经纤维中可见到T(tau)蛋白。它与老年性痴呆关系尚未明确。
(2)老年痴呆症的原因:微量元素。如铝、铁、锌、硒等,近几年来通过不断研究对微量元素与老年性痴呆的影响,又有了新的认识。据有关报道,环境中铝的含量过高与痴呆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关。在老年性痴呆者脑内含铝量(3.6士2.9微克/克干重)较正常(1.80士0.8微克/克干重)明显增高,但对铝是否为老年痴呆的原因,目前尚有分歧。
(3)老年痴呆症的原因:神经递质的改变。乙酰胆碱是与记忆有关的物质,中枢神经的胆碱能系统在合成乙酰胆碱时需要酶参与,胆碱乙酰转化酶是合成乙酰胆碱必需的酶。上述递质变化对老年性痴呆发生的意义尚待进一步阐明。
知道了老年痴呆症的原因后,大家要及时的治疗老年痴呆症,选择科学的方法治疗是很重要的。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症最好的方法是细胞渗透修复技术,移植干细胞技术已经成功的治好了许多老年痴呆症患者。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种类
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都是老年人发生痴呆最常见的原因,两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并存或先后发生。脑血管疾病亦常可使老年性痴呆加重。因此两者存活期的鉴别诊断较困难,最后确诊需病理检查。
采用Hachinski缺血量表对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进行鉴别在临床上较简单,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即对每一临床特征给1 分或2 分,积7 分以上者符合血管性痴呆,而4分以下者则为血管性痴呆。
Hachinski 鉴别积分表:有Hachinski 缺血量表的主要内容,加上了CT 扫描,凡总分低于2 分者可考虑老年性痴呆,3~4 分可拟诊血管性痴呆,4 分以上可确诊血管性痴呆。
Pick病
为老年性痴呆的少见类型,占尸解脑标本的1%~7%,一般在65岁以前发病,逐渐出现自制力丧失、不修边幅、情感淡漠、闲逛行为和食欲亢进的人格改变,有重复和刻板语言,以往熟练的技巧退化,但记忆力和计算力损害的程度较轻,症状出现的相对较晚。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 或MRI 可见特征性的额颞叶萎缩,SPECT 检查发现额颞区的脑血流量明显减少。
目前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疫苗吗
●三成耄耋老人会患阿尔茨海默病,现有药物仅能延缓病情进展一至两年
●中山大学课题组成功合成预防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预防老年性痴呆出现的抗体,目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如果脑组织上长了“老年斑”,人们就会陷入“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的魔爪。中国目前约有老年性痴呆患者500多万,有机构预测,或将成为全世界有痴呆症患者最多的国家。如能找到预防方案,这一增长态势或将扭转。
近日,好消息传来,中山大学课题组成功合成预防疫苗,能够帮助刺激机体产生预防老年性痴呆出现的抗体。不过,该研究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从实验室到临床使用,还有诸多未知科研难关有待攻克。
疫苗问世尚待时日。专家表示,目前来说,多动脑、多运动,有效防治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基础疾病,在老年痴呆初露端倪时便积极采取药物治疗,是预防老年痴呆更为有效的办法。
如何及早发现老年痴呆
17日,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理事长王军教授在北京举行的“蓝色记忆关爱行动” 暨脑退化与脑营养科普论坛上指出,“老年人要警惕十大高危因素,坚持运动远离老年痴呆。”
王军教授指出,多年来,国际医学界对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也没有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一旦患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而确诊时,则处于相对晚期阶段,这意味着患者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因此,对于老年性痴呆,预防永远强于治疗。我们应从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生活方式的改善,脑的保健和早期干预,去降低我们自身疾病的发生。
那么,哪些危险因素会引起老年痴呆呢?王军教授总结了一下,共有十大高危因素:年龄、性别、遗传性及易感基因、头颅外伤史、吸烟、感染、低教育、高脂血症、糖尿病、铝、铜、铁等微量元素过量等。
而预防老年性痴呆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适当的锻炼,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生成神经细胞,而且不要等到发病才锻炼。美国2013年一项研究显示,研究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跑步机上走步30分钟/天,4天/周,坚持12周,可改善其记忆得分和神经功能。明了锻炼可抑制或延迟危险人群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