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盗汗的食疗方法

治疗盗汗的食疗方法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治且可益气滋阴而健身,下面就介绍几则家庭容易制作的药膳六则,供盗汗患者选用。

1、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3、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4、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5、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6、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7、煅龙骨、煅牡蛎

用法

取3-5钱煎服,每天一次。

8、剁椒蚕豆炒鸡蛋

食材

6枚鸡蛋、新鲜蚕豆。

调料

葱、剁椒、盐。

做法

1、先将新鲜蚕豆稍微切小一点,鸡蛋搅拌均匀。

2、开火将锅烧热,将蚕豆、葱花都倒入鸡蛋液里,撒点盐。

3、锅中倒油烧到七成热,倒入调好味道的鸡蛋液,等鸡蛋液稍微成型开始搅碎翻炒。

4、最后加入剁椒,翻炒片刻即可。

盗汗治疗偏方

1、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2、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3、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夜间盗汗食疗 茶疗法

用料:红茶2克,糯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煮锅中倒入8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加入已淘洗净的糯米,改为用小火煮至米熟时,倒取米汤,加入红茶、红糖拌匀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本茶具有止汗的辅助功效,适合气虚自汗者饮用。

用料:红茶2克,枸杞子、食盐各500克。

做法:食盐入锅炒热后,加入枸杞子炒至发胀时为止,筛去食盐,制得盐炒枸杞子,饮时与红茶一起冲泡。每日1剂,每次取盐炒枸杞子15克,加入400毫升开水冲泡后,分3次温服。

功效:本茶具有滋阴敛汗的辅助功效,适合潮热盗汗者饮用。

用料:红茶1克,五味子、枸杞子各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0分钟饮用。

功效:润肺养阴,对于自汗、盗汗、气短体虚等有缓解作用。

看睡觉盗汗吃什么好

盗汗是指睡觉出汗的一种情况,它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因此需要积极治疗。然而在治疗盗汗时除了能用常规方法诊治之外,还能用饮食进行调理,这样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盗汗的功效,不仅如此,正确饮食还能增强患者体质,从而避免盗汗二次复发。

睡觉盗汗吃什么食物

饮食一、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盗汗效好,在食用的时候,注意要比对自己的情况。

饮食二、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盗汗均有效,这也是需要符合特定病症的一剂食疗方。

饮食三、浮小麦羊肚汤:浮小麦30克,装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煮至烂熟,捞去布袋,调味,食肚饮汤,一天内分次吃完。盗汗患者连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对虚汗均有效,也是最容易出现的类型。

饮食四、龙眼人参饮: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饮食五、银耳红枣汤: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温馨提示:导致睡觉盗汗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在治疗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诊治,这样才能得到理想效果。食疗虽然有效但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夜间盗汗食疗

1、韭黄100g,猪腰1个,食油、盐、姜、味精等适量。将韭黄洗净切成小段,猪腰洗净切成薄片。将食油放入锅内,置明火上,油八成熟时,先放入猪腰,炒透后放 入韭黄、姜丝,韭黄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后取出即成。可佐膳。 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慢性腰肌劳损、肾虚遗精、盗汗、老人肾虚耳鸣等症,有补肾强腰的功效。

2、枸杞15g,雏母鸡1只,料酒、胡椒面、生姜、葱、味精、食盐适量。将雏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将葱切段、姜切片备用。将雏母鸡肉放入锅内,用沸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尽水份,再把枸杞袋入鸡腹内,然后放入盆内(腹部朝上)。把葱、生姜放入盆内,加入清汤、食盐、料酒、胡椒面,将盆盖好,再用湿棉纸封住盆口,在沸水武火上笼蒸2小时取出。将盆口棉纸揭去,拣去姜片、葱段不用,再放入味精,即可食用。 此方适应于男女肾虚腰痛、神经衰弱。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3、金针菜50g,瘦猪肉150~200g,酱油、豆粉、盐、味精等适量。将金针菜、瘦肉洗净,一同放在砧板上,用刀剁成肉酱。加入酱油、盐、豆粉、味精等调味品,搅拌均匀,放入碟内摊平。将碟放入蒸锅内,隔水蒸熟。可佐膳。 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盗汗、肾 虚耳鸣等症,有补血、养肾的功效。

4、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凡肾虚者最宜用含氨基酸较多的福临门冬虫夏草4克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等共炖,连续服用一个月大部分肾虚盗汗、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2]

5、虾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或阳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虾。《食物中药与便方》还曾介绍:“肾虚,阳痿,腰脚痿弱无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虾肉90~120克,捣和为丸,黄酒送服 ,每服3~6克,1日2次。”

6、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盗汗之人,宜常食之。

7、猪肾 性平,味咸。唐·孟诜 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中医如何治疗盗汗

1、五砂散:

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2、玉屏风散加减:

白术12克、黄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若汗出严重者加麻黄根12克、乌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神18克、桂圆12克。即可。

3、当归六黄汤加减:

当归12克,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各6克,黄芪12克,水煎服。本方主要用以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面赤、心烦尿赤、舌红。若阴虚火旺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泻其火而不伤其阴。适用结核病。

4、红枣7~10枚,仙鹤草20~50克,水煎服:

成人盗汗药物: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连服一到三个月。

怎么治疗盗汗

1、韭黄100g,猪腰1个,食油、盐、姜、味精等适量。将韭黄洗净切成小段,猪腰洗净切成薄片。将食油放入锅内,置明火上,油八成熟时,先放入猪腰,炒透后放入韭黄、姜丝,韭黄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后取出即成。可佐膳。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慢性腰肌劳损、肾虚遗精、盗汗、老人肾虚耳鸣等症,有补肾强腰的功效。

2、枸杞15g,雏母鸡1只,料酒、胡椒面、生姜、葱、味精、食盐适量。将雏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将葱切段、姜切片备用。将雏母鸡肉放入锅内,用沸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尽水份,再把枸杞袋入鸡腹内,然后放入盆内(腹部朝上)。把葱、生姜放入盆内,加入清汤、食盐、料酒、胡椒面,将盆盖好,再用湿棉纸封住盆口,在沸水武火上笼蒸2小时取出。将盆口棉纸揭去,拣去姜片、葱段不用,再放入味精,即可食用。此方适应于男女肾虚腰痛、神经衰弱。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3、金针菜50g,瘦猪肉150~200g,酱油、豆粉、盐、味精等适量。将金针菜、瘦肉洗净,一同放在砧板上,用刀剁成肉酱。加入酱油、盐、豆粉、味精等调味品,搅拌均匀,放入碟内摊平。将碟放入蒸锅内,隔水蒸熟。可佐膳。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盗汗、肾虚耳鸣等症,有补血、养肾的功效。

4、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凡肾虚者最宜用含氨基酸较多的福临门冬虫夏草4克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等共炖,连续服用一个月大部分肾虚盗汗、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5、虾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或阳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虾。《食物中药与便方》还曾介绍:“肾虚,阳痿,腰脚痿弱无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虾肉90~120克,捣和为丸,黄酒送服,每服3~6克,1日2次。”

6、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盗汗之人,宜常食之。

7、猪肾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盗汗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肾主五液,入 心为汗。由于房事不节,房劳过度,亡血失精,或久病伤阴,素体阴虚,肾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故潮热盗汗,虚烦少寐,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等。《医宗必读》云:“肾阴衰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当此之时,治宜滋阴降火。

盗汗钩玄

缘起

恰逢《中医药文献检索》课程结课,老 师令学生各准备综述一篇。思来想去,无处下笔,忽念平素侍诊抄方之际,遇盗汗之病人恒多,虽曰小病,却令人为之颇感苦恼,何不以此为题一试。

之后试着百度了一下“盗汗”,发现有很多盗汗的病人在网上提问求助,回答是有,但分型不明,易使不懂中医的病人犯“虚虚实实”之过,非但无益, 反而增害。且求助者甚多,一个回答,浏览者达上万,一篇文章,下载者达上千。作为一位中医学子,面对如此情况,觉得有必要写篇相对明白的文章,希望写好后放到网上,会收些许裨益。

文章先从专业内容着手,之后试着通俗化,易操作化,希望广大网民能够看明白,不好的话,希望前辈及已工作的中医师看到后不要拍砖。

简述概念,略说诸家

盗汗,《黄帝内经》曰“寝汗”, 通俗而言,是指人入睡后出汗,睡醒后汗止的情况。《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云:“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盗汗多归于阴虚,如《医学心悟·自汗盗汗》:“其盗汗症,伤寒邪客少阳则有之,外此悉数阴虚”。又《医学正传·汗证》:“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但,盗汗又非全是阴虚,如张景 岳《景岳全书·汗证》曾说: “ 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盗汗亦多阳虚也”。《丹溪心法》云:“盗汗属血虚”。王清任之《医林改错》中有谓:“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而又有脾胃湿热、痰热蕴肺,肝经湿热等原因。所以,如果辨证不准,很易错治。

医案两则,聊表反正

阴虚型盗汗案 姜春华《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祝某,男,58岁。十多年来,每夜盗汗,身体强壮,面赤唇绛,脉数,相火易动,阳常举。当归9g 熟地黄30g 生地黄15g 黄柏9g 黄芩9g 黄连1.5g 玄参9g 7剂。二诊:前方服一剂盗汗即止,有咳嗽痰多,前方 加黄芪9g 玄参9g 7剂。三诊:阅读流泪,面仍红,因过度疲劳,盗汗1次。当归9g 熟地黄30g 生地黄15g 白芍9g 黄芩9g 黄芪9g 黄连1.5g 牡蛎15g 望江南9g 黄柏9g,7剂后汗止停诊。

2.阳虚盗汗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季左。十月十二日,夜寝喜盗汗,脉 阳浮阴弱,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川桂枝四钱,生白芍 三钱,生甘草一钱,龙骨四钱,左牡蛎一两,生姜八片,红枣十二枚。

1案,祝某,盗汗、面赤、唇绛,故属阴虚火旺,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后又加生黄芪、玄参以助益气养阴之功,药证相符,三诊而愈。

2案,本案为虚劳盗汗,阳脉浮,阴脉弱,夜而汗出,为阳虚不能顾护阴液之故,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

上述两则医案,一是阴虚盗汗,一为阳 虚盗汗,病因不同,治法不同,若1案用2法,抑或2用1方,必定无效。

在这,我试着用通俗的话语说话上述两则医案的病机,以使网友有个大略的明白。

1案,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中医认为,人体为阴阳两部分组成,相互制约着,就像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彼此都不敢妄为。如果一个人的阴不足,那么的话,就不能制约着阳,好似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时美国的力量就显得很强大了,就会亢盛,就会耀武扬威、胡作非为,自从冷战结束,美国在全世界发动了十多次重大的军事侵略行动,这还不包括许多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或是1990年代末期在伊拉克的每日轰炸,那么,如果想让美国老实点,就必须某个国家发展到足够强 大。那么,如果想让火不那么亢盛,就要扶持阴,采用滋阴泻火的方法。

2案,用桂枝加龙骨牡蛎,助表调和阴阳。《内黄帝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与1案不同,主要是因为卫阳不足,阴阳 失谐。做个通俗的比喻,气阳就像锅盖,如果是完好的,那么锅里的水蒸气就会适当的出来,但如果锅盖质量不好,破了很多的窟窿,那么水蒸气就会不受控制,大量大量的出来。对于这种情况,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把锅盖修好。《内经·指针要大论》说“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以,对于人体,卫阳虚弱,阴阳失谐,就要益气阳,调阴阳。

论文粗摘

1. 肝经郁火案

《周仲瑛教授辨治盗汗经验举隅 》 周奎龙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新中医》2012 年6 月第44 卷第6 期

许某,女,56 岁。近日来 夜寐盗汗,汗出湿衣,

自觉烘热,心烦易怒,性情急躁,口干口苦,舌偏红、苔薄

黄,脉细弦。周教授辨为盗汗,证属肝经郁火内蒸,营阴外

泄。治拟清泄肝经郁火 ,和营敛阴。

处方:桑叶、牡丹皮、栀子、夏枯草、玄参、瘪桃干各10g,生地黄、白薇各12g,煅牡蛎(先煎)25g,糯稻根15g,龙胆草3g。每天1 剂,水煎服。服药4 剂,盗汗即止。

按:患者为肝经郁火逼液外泄,故用桑叶、牡丹皮、栀子、龙胆草清泄肝经郁火;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汗出可致阴伤,故用生地黄 、玄参滋阴柔肝,又可防栀子、龙胆草苦寒伤阴;另配煅牡蛎、瘪桃干、糯稻根固表止汗;白薇清泄郁热。

2. 邪热内郁,表里不和案

《盗汗医案三则》刘建军,孙向党(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辽宁大石桥115100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 0 1 1 年第25 卷第6 期

杨某,男,32 岁。2009 年12 月15 日初诊。盗汗半年,加重1 个月。该患5 年前患外感后遗有下利一证,时轻时重,重时大便每日4 ~6 次,里急,便质稀溏而夹杂粘液,并伴周身散发红色米粒大丘疹而瘙痒。经抗生素治疗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 近半年来又添盗汗一证,初起并未重视,然症状逐渐加重,夜寐汗出如洗,色黄染衣,需每天更换睡衣及被褥,且渐觉体力不支,易患外感。观其舌质暗红,苔黄略腻,诊其脉数略细。此乃邪热内郁,表里不和,营阴外泄。治以清里热,解表邪,和阴阳,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葛根芩连汤桂枝汤加减。

药用炙麻黄5g,连翘10g,赤小豆30g,桑白皮15g,葛根20g,黄连10g,黄芩10g,桂枝15g,白芍15g,白术15g,防风15g,薏苡仁3 0g,肉豆蔻10g,炙甘草10g。3 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 服上方后,下利止,大便成形,日2 次。周身皮疹未见新发,但盗汗减轻不明显。药已中病,仍以上方加黄芪30g,煅龙牡各30g,以益气固表止汗。5 剂水煎服,日1 剂。三诊: 服上方后盗汗明显减轻,已无需每天更换衣被,大便正常,日1 次,皮疹已愈,体力有增,嘱按原方再进5 剂,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病已痊愈,体力较前明显增强,很少外感。

按:“有是证,用是药”。本案下利,脉数,因外感而起,乃葛根芩连汤证; 汗出色黄染衣,又现周身皮肤红色丘疹,虽未见身黄,然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理同。故本案病因病机为外邪入里化热,邪热内郁,表里不和,日久而致阴阳失和,营卫不调 ,营阴外泄。是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葛根芩连汤清里热、解表邪。再以桂枝汤调营卫,屏风散益气固表,煅龙牡涩阴敛阳而止汗,薏苡仁、肉豆蔻健脾、利湿、涩肠和理气。

特别爱出汗的食疗方法

治疗自汗食疗方

牡蛎粳米粥

牡蛎煮水加入米做粥

参芪粳米汤

太子参、黄芪煮水再加入米做粥

荷叶粥

鲜荷叶一个加粳米煮粥

治疗盗汗食疗方

麦门冬茶

太子参、麦门冬、西洋参

泡水代茶饮

黑芝麻、枸杞子、核桃仁

黄芪25克、粳米50克。先将黄芪煮15分钟,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长期服食。 生黄芪60克,陈皮末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黄芪浓煎取汁,再将淘洗净的粳米、红糖同煮成粥,待粥将熟时,调入陈皮末,稍沸即可,早、晚服食。

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盗汗医学上认为就是在夜间睡着了时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当然其它还有很多出汗的情况都有分类。自汗和盗汗有一部分在医学上是病理性的,是合并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时是由于体内中枢神经紊乱有关。

了解了以上介绍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要积极的锻炼自己的身体健康,特别是经常会免疫力低下的朋友们,或者是经常出汗的朋友们要考虑是否是因为道行的发生而造成的。

盗汗食疗 防己黄芪汤

用料:防己1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

做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固表、利水、止汗。主治体虚盗汗。

治疗盗汗的土方法

1、金樱子根末

处方:金樱子根12克,五倍子12克,桑螵蛸6克,鱼腥草2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每日2次,连服7日。

2、水煎何首乌

处方:何首乌12克,糯稻根须10克,桑椹子10克,五味子3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3、水煎麻黄根

处方:麻黄根9克,桑树根6克,白及4克,车前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老年人盗汗常用食疗方?

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适用治疗盗汗、自汗。

红枣乌梅汤

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连服10天,对盗汗有疗效。

在对老年人盗汗食疗方法认识后,改善老年人盗汗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老年人盗汗治疗上,都是要长时间进行,而且治疗过程中,老年人在情绪上也是要进行调整,这样对身体才不会有影响。

中医怎么治疗盗汗

仙术散,治盗汗不止

于术120克(分四制:30克,黄芪煎汁炒;30克,牡顺粉炒;30克,麩皮汤炒;30克,石斛汤炒)

只取术为末。每服9克,粟米汤下。

酸枣仁汤,治心虚不固盗汗

党参(去芦)枣仁(炒,杵)白芍(酒炒)黄芪(饭蒸)当归生地各4.5克茯苓3克黄柏2.1克知母3克北五味子1.8克

五倍子去蛀末,炙干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调糊,填脐中,外用旧膏药贴之,勿令泄气,两次即愈。尝加入龙骨等分,同研如法用之,并可治梦遗滑精等症,神效非常。

参归腰子治心气虚损自汗

用猪腰1枚,细切,入人参15克、当归120克,同煮熟食之,以汁送下;或用山药捣丸如梧子大,每30丸空心温酒下,多服丸佳。(虚证)

莲子7粒,黑枣7枚,浮麦l合,马料豆1合;用水2碗,煎8分,服之乃愈。

盗汗的中医治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肾阴虚所致。

临床表现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很大。

病因病机

1、肾阴虚: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护卫,肌表不密,荣中之火独旺于外,蒸热,迫津外泄则汗。醒则气固于表,玄府密闭而汗止。

2、结核病。

轻重分型

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相关推荐

耳鸣盗汗怎么治疗

盗汗指的是夜间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的现象。中医学认为盗汗多属于阴气亏虚, 阳气相对偏亢,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可见夜间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 而耳鸣有很多原因,在老年人都属于肾阴亏虚,在年轻人以实症多见。因此呢,如果耳鸣属于老年人阴虚型,阴虚不能濡养于耳,同时伴盗汗的话,可以从滋阴补肾的方面来进行治疗

小儿盗汗食疗

1、神仙宝贵饼 原料:山药1 000克,白术250克,菖蒲250克,米粉适量。 做法:白术、菖蒲用米泔水浸泡1天,切片,加石灰1小块,同煮以去苦味,然后加入山药,共研成末,再加米粉和水制成饼,蒸熟食用。 功效:健脾化痰,开窍益智。 适应证:适用小儿发育障碍,痰湿阻窍者,症见头昏、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2、枸杞核桃炖羊肉 原料:羊肉120克,枸杞子10克,核桃仁15克,生姜3片,葱花、盐、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全部用料放入炖锅内,加水淹没用文火炖2~3个小时即可食用,每周2~3次,连服3~4周,冬季服用为佳

盗汗的原因及治疗

一、生理性盗汗 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二、病理性盗汗 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

半夜盗汗怎么治疗

1、中医方面的权威人士认为,对于体质较弱阳气不足的人,在冬季过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进行春季进补,在食疗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 2、有的人夜间出汗严重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结核病也会出现夜间出汗严重的这种盗汗状况。这时候夜间出汗严重的话,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必要时去医院

盗汗的中医治疗方法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停止”为特征的。中青年“盗汗”与小儿血钙偏低引起的“盗汗”发病机理不同。冬春转季是中青年“盗汗”的高发期,原因多为病人“阴虚”所致,用通俗的话讲,即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储存在人体内的“精气”已不足,当体质下降时,就会出现盗汗症状,如潮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乏力等现象。而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紊乱,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气”,则必然受到盗汗症的“垂青”。 对于体质较弱的人,入春以后,应在医生的

盗汗常用的食疗方法

1.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2.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3.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

晚上盗汗怎么治疗

一、治疗盗汗的偏方 仙术散,治盗汗不止 于术120克(分四制:30克,黄芪煎汁炒;30克,牡顺粉炒;30克,麩皮汤炒;30克,石斛汤炒) 只取术为末。每服9克,粟米汤下。 二、酸枣仁汤,治心虚不固盗汗 党参(去芦)枣仁(炒,杵)白芍(酒炒)黄芪(饭蒸)当归生地各4.5克茯苓3克黄柏2.1克知母3克北五味子1.8克 五倍子去蛀末,炙干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调糊,填脐中,外用旧膏药贴之,勿令泄气,两次即愈。尝加入龙骨等分,同研如法用之,并可治梦遗滑精等症,神效非常。 三、黑豆浮麦汤 材料:黑豆50克,浮小

盗汗吃什么药

盗汗的原因 1.感染 肺结核盗汗是感染最常见的。但细菌感染,如心内膜炎的炎症心阀门),骨髓炎(骨头炎症),脓肿可引起盗汗盗汗也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一种症状。 2.低血糖 低血糖会导致出汗。人正在胰岛素或口服糖尿病药物可能伴有出汗的夜间低血糖。 3.激素紊乱 出汗或潮红可能是几个激素紊乱,包括嗜铬细胞瘤、类癌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 4.特发性多汗 特发性多汗是一种身体长期产生太多的汗水没有任何可识别的身体原因。 盗汗吃什么好的快 养生食疗盗汗——黄芪羊肉汤 材料: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淮山

晚上盗汗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盗汗属于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的现象,对于盗汗中医学认为多属于阴气亏虚,阳气相对偏亢,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可见睡觉时大量汗出,精液外泄,如果盗汗时间较长可引起津液亏虚、气虚,因此患者可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对此我们应该及时治疗盗汗,使用滋阴、清热、补气的一些中药。

玉竹和丹参可以治盗汗

有一定缓解作用。 盗汗是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而玉竹和丹参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其中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对于治疗人体盗汗具有一定缓解作用,与玉竹一起煎汤和,可以帮助治疗盗汗。 小贴士 盗汗常用的中药材有:女贞子、山药、五味子、麦冬、黄精、墨旱莲、浮小麦、枸杞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