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艾灸哪里
慢性鼻炎艾灸哪里
迎香穴:人体的面部,在鼻部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左右各1个。
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左右各1个。
鼻炎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过敏性鼻炎艾灸疗法
主要症状:鼻痒,喷嚏不断,鼻涕连续,质地清稀,嗅觉减退,伴随头晕乏力,畏寒,口淡,多在天气变化或感冒时症状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取穴:迎香,印堂,肺俞,足三里,合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要症状:鼻痒,流涕,伴随食欲缺乏,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弱。症状反复发作,时好时坏,缠绵不愈。
取穴:迎香,肺俞,脾俞,肾俞,肺俞。
快速缓解鼻炎的方法
快速缓解鼻炎的方法:民间偏方
1、 冷水洗鼻
用冷水或生理盐水洗鼻,能够清除吸入鼻腔的过敏原和病菌,保持鼻黏膜湿润,对纤毛的正常运动非常有利,可有效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而且没有副作用。
准备一碗0.9%盐水,然后慢慢地吸入到鼻腔内部,再喷出,反复5次。一般来说,刚开始清洗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呛水的情况,最好从夏天开始,需要慢慢适应,有条件的最好到医院购买专业的鼻腔清理设备。晚睡前洗后鼻腔内涂点眼药膏,润鼻腔,阻断过敏原及病菌。
2、按穴位
日常对鼻部进行保健按摩也能达到减少流鼻涕、鼻塞的作用。
用两手指缓慢按摩迎香穴、太阳穴、印堂穴,一天两次,每次5分钟,切忌用力过大和过猛。其中,迎香穴位于鼻翼两旁与鼻唇沟中;太阳穴位于两眼外侧眼裂纹末端;印堂穴位于两眉连线中点。此外,搓鼻梁可以改善鼻腔局部及附近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具体做法是,将食指指腹放在鼻尖部,沿鼻梁至印堂上下搓鼻梁30个来回。
3、针灸
在临床治疗上,中医针灸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方法。针灸能通过调整人体脏腑经络、调节阴阳、气血等,达到通利鼻窍的作用。不过,进行针灸治疗时一定要到正规的耳鼻喉专科就诊,先确定所患鼻炎的类型,然后再针对病因进行辨证治疗。
4、艾灸
对于过敏性鼻炎,中医还有一种方法——艾灸。艾灸是一种温热疗法,主要目的在于散寒,所以特别适合虚寒类型的过敏性鼻炎。
一般来说,艾灸可以自己在家里进行,用艾灸疗法灸肺俞、大椎、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能够有效缓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做艾灸时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烧伤皮肤,要常移动,以皮肤红润为度。
5、生姜红糖水
以生姜50克拍碎煮开10分钟加入红糖沸腾后乘热饮用,每天2次。
快速缓解鼻炎的方法: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
找出全身和局部病因,及时治疗全身性慢性疾病、鼻窦炎、临近感染病灶和鼻中隔偏曲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局部治疗
(1)鼻内用糖皮质激素 慢性鼻炎首选用药,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最终产生减充血效果。根据需要可较长时间应用,疗效和安全性好。
(2)鼻腔清洗 鼻内分泌物较多或较黏稠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
(3)鼻内用减充血剂 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应用不宜超过7天。若需继续使用,则需间断3~5天。长期应用0.5%~1%麻黄碱滴鼻液可损害鼻黏膜纤毛结构,应尽量避免。若不得不使用,应少量间断使用。禁用滴鼻净,因已证实其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4)其他治疗 包括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已很少应用。
过敏性鼻炎的艾灸治疗
治疗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一系列鼻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方法:治疗鼻炎不可能用艾灸盒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所以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肺俞穴艾灸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左右。很多人艾灸治疗鼻炎不方便加上肺俞,因为肺俞在背部,自己够不着,用艾灸盒就会方便很多。却不知肺俞在治疗鼻炎方面功不可没。我们都知道,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肤与毛发等组织,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之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肺通过其宣发作用能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腠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见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气支配的,所以说“肺主皮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皮毛者,肺之合”(《素问?咳论》),“肺主一身之皮毛,在治疗鼻炎和外感的时候,肺俞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艾灸治疗鼻炎,灸后鼻腔内白细胞明显降低,对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很快改善机体的免疫力。
所以,我们在治疗鼻炎 和感冒的时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俞穴。
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鼻子是我们呼吸道的喉舌,鼻子不通畅呼吸就不会畅快。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人体穴位配伍〗配风门穴治咳嗽喘;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疾。灸肺俞散发肺脏之热。
灸肺俞可以调节水液代谢、调节呼吸、调节体温,抵御外邪。
慢性鼻炎艾灸能治好吗 慢性鼻炎艾灸方法
将艾条点燃,依次熏灸迎香,印堂,太阳穴,注意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在3-5厘米,每日灸1次,固定灸10分钟到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按摩10大穴位可以治疗鼻炎
1、睛明穴
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即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用拇指或食指指端分别按于同睛明穴,适当用力反复按压0.5-1分钟。
2、太阳穴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太阳穴,适当用力按0.5-1分钟。
3、印堂穴
有明目通鼻的作用,印堂穴位于面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即是。用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印堂穴上,以食指端按于右侧攒竹穴(眉毛内侧端),以无名指端按于左侧攒竹穴,三手指同时沿逆时针方向按揉100下。
4、天府穴
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
5、陷谷穴
陷谷穴,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6、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持揉两三分钟即可。
7、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在肘横纹下2寸处。手三里穴还可以增强体质,是人体的强壮穴,和足三里穴一样,平时多揉,可以增强免疫力。
8、前谷穴
可治过流黄涕的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症状,平常没事的时候多揉揉这个穴位,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从少泽穴沿着小肠经往小指根上推,推到有一块骨头处推不动了,卡住的这个点就是前谷穴。
9、隐白穴
能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治疗鼻炎的时候可以点按。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个艾条点燃,灸这个穴位。效果都很好。
10、神阙穴
艾灸神阙穴(肚脐眼)对过敏性鼻炎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身体虚寒,肠胃功能弱的人来说,艾灸神阙穴效果也非常好。
慢性鼻炎艾灸能治好吗
艾灸对慢性鼻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艾灸可以补中气,强健鼻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和治疗遇冷引发或加重的鼻炎症状。
慢性鼻炎艾灸哪里 慢性鼻炎艾灸特效穴解析
迎香穴为治疗慢性鼻炎的特效穴。
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常可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等疾病。
过敏性鼻炎艾灸部位图 过敏性鼻炎艾灸部位
取穴:鼻子外缘根部中点再向外半拇指宽,在鼻唇沟中即是该穴。
艾灸功效:迎香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连通胃经,大肠经与胃经的经气在此交换,艾灸该穴位可疏通鼻部经络,祛风通窍,理气止痛,对于鼻炎,鼻窦炎,鼻病,感冒等症有治疗效果。
取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在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艾灸功效:阳溪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有清热散风,通经活络,通腑泻热,定惊安神之功效,主治鼻炎,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症。
取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采用正坐姿势,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的凹陷处即是该穴。
艾灸功效:风池穴是头部要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项交界处,此处正好是进入头部的通道,艾灸风池具有抵御外邪及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过敏性鼻炎,头痛,眩晕,颈项疼痛,目赤痛,热病,感冒等症有很好的缓解功效。
鼻炎按摩哪些穴位
天府穴
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
陷谷穴
陷谷穴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持揉两三分钟即可。
手三里穴
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手三里穴,在肘横纹下2寸处。手三里穴还可以增強体质,是人体的强壮穴,和足三里穴一样,平时多揉,可以增强免疫力。
前谷穴
可治过流黄涕的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症状,平常没事的时候多揉揉这个穴位,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隐白穴
能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治疗鼻炎的时候可以点按。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个艾条点燃,灸这个穴位。效果都很好。
慢性鼻炎艾灸能治好吗 艾灸慢性鼻炎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对缓解和治疗慢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时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法,以局部红晕为度。但艾灸的迎香,印堂,太阳穴均属于面部穴位,在艾灸时最好用手拿艾条施灸,经络感觉热,这样效果才会好。
儿童鼻炎按什么穴位
1、天府穴
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
2、陷谷穴
陷谷穴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3、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持揉两三分钟即可。
4、手三里穴
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手三里穴,在肘横纹下2寸处。手三里穴还可以增强体质,是人体的强壮穴,和足三里穴一样,平时多揉,可以增强免疫力。
5、前谷穴
可治过流黄涕的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症状,平常没事的时候多揉揉这个穴位,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6、隐白穴
能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治疗鼻炎的时候可以点按。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个艾条点燃,灸这个穴位。效果都很好。
适用于艾灸治疗的病证有哪些
1、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内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内科病症包括感冒、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肝硬化、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中风、遗传性共济失调、急性脊髓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雷诺病、红斑性肢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宁腿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癫痫、慢性肾炎、肾下垂、阳痿、功能性射精不能症、精液异常症、恶性肿瘤、放射反应等。
2、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外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外科病证包括急性炎症、疖、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颈椎病、骨折、切性腰扭伤、急性乳腺炎、褥疮、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结核、血栓性浅静脉炎、腹股沟斜疝、痔、直肠脱垂、输血输液反应、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症等。
3、艾灸可以治疗哪些皮肤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皮肤病证包括带状疱疹、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寻常疣、黄褐斑、腋臭、鸡眼等。
4、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妇产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妇产科病证包括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外阴白色病变、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5、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儿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儿科病证包括脑积水、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
6、艾灸可以治疗哪些五官科病证
艾灸能够治疗的五官科病证包括近视眼、麦粒肿、单纯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内耳眩晕症、颞下颔关节紊乱症、复发性口疮等。
鼻炎头痛按什么穴位
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持揉两三分钟即可。
手三里穴
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手三里穴,在肘横纹下2寸处。手三里穴还可以增强体质,是人体的强壮穴,和足三里穴一样,平时多揉,可以增强免疫力。
前谷穴
可治过流黄涕的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症状,平常没事的时候多揉揉这个穴位,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隐白穴
能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治疗鼻炎的时候可以点按。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个艾条点燃,灸这个穴位。效果都很好。
艾灸对鼻炎有效果吗 慢性鼻炎艾灸治疗方法
主要症状:鼻塞较重,涕多清稀,头疼,恶寒,苔薄白,脉浮紧。
取穴:合谷,列缺穴。
主要症状:鼻塞时轻时重,流涕黄稠,发热,咽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取穴:风池,大椎。
主要症状:持续鼻塞,涕多且黏黄或黏白,检查见鼻内肿胀,硬实,伴随语音声浊,舌暗红或有瘀点,脉悬细或细涩。
取穴:合谷,风池。
主要症状:鼻塞呈交替性,或时轻时重,涕粘稠,遇寒加重,气短无力,纳差头晕,脉细弱。
取穴:印堂,肺俞,脾俞,足三里,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