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乳怎么用才正确 防晒乳出门前使用
防晒乳怎么用才正确 防晒乳出门前使用
防晒乳涂抹在皮肤上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被皮肤吸收并且发挥防晒作用,所以再出门前我们应该提前20分钟的样子涂抹好,这样出门时才能够发挥好防晒功效。
使用防晒霜的小窍门 出门前的防晒准备工作
A、面部防晒乳——出门前30分钟涂抹面部防晒产品,使用量约为一枚一元硬币大小,均匀涂抹在面部,不要忽略鼻翼、额头、脸颊两侧等部位。
B、眼唇部防晒——涂完面部防晒乳后,别忘了涂抹眼部专用防晒品,或者在基础保养时使用含有SPF值的防晒眼霜。唇部涂抹防晒护唇膏,通常SPF20左右即可。
C、身体防晒——秀发、身体裸露位置都需要使用防晒产品。具有防晒功效的日间喷雾是保护烈日下秀发好帮手,而身体防晒乳建议选择清爽的水乳质地,易于涂抹又不粘腻。
D、防晒道具——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伞、太阳镜、大沿草帽或是那种可以把脸遮住的带有防晒面罩的凉帽,都是夏天不可缺少防晒道具。
隔离霜和防晒乳的区别 使用步骤不同
防晒乳一般是在使用了化妆水、乳液,对肌肤基础保湿之后再使用,而且一般会在出门前20分钟左右擦好,这样出门时防晒乳被肌肤吸收后开始发挥防晒作用。隔离霜一般是在使用了水乳、保湿霜之后即可使用隔离霜。注意如果需要同时使用隔离霜、防晒乳应该先用隔离霜再使用防晒乳。
怎么防晒最有效 肌肤每平方公分要有2mg的防晒乳
除了防晒乳要全面性(UVA&UVB),使用防晒乳的量也要注意,使用防晒乳的量应该每平方公分要有2mg,也就是防晒乳挤约一个指节的长度的量,可涂抹手掌二倍大的面积,才有标示上的防晒效果;所以,一张脸要用到两个指节以上的防晒乳量才够用,以此类推其他部位。不少人因为晒伤来就医,他们也都强调有使用防晒乳,但是都没有使用到足够的量,使效果大打折扣。
去年买的防晒乳今年还能用吗
未开封的防晒乳第二年能用
如果是没有开封的防晒乳,第二年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不同品牌的防晒乳,保质期也不同,但通常防晒乳的保质期都有3年到5年的时间,因此别说第二年了,就是第三年也能用,但前提一定是没有开封过的哦。
另外温馨提示一下,像防晒乳一类的护肤品也好,化妆品也罢,总归是越早用越好。
开封后的防晒乳第二年建议不用
假如是已经开封了一年的防晒乳,那么第二年就不建议使用了。
防晒乳中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包括防晒剂二氧化钛、防腐剂等等,这些成分在开封接触到空气后,会与氧气发生一定的氧化反应,防晒成分容易被挥发,因此防晒效果也会大大减弱。质量差的防晒乳,第二年甚至有可能一点防晒作用都没有,这样的话,用了等于白用,说不定还会刺激皮肤。
不是所有的防晒乳第二年都不能用
当然,不是所有的防晒乳,在开封后的第二年都不可以用了,具体还是要看,你所购买的这款防晒乳的成分。如果是纯物理配方的防晒乳,里面多添加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成分,这样的防晒乳第二年还是可以用的,因为物理成分相对而言很稳定,不容易变质。
但假如你的防晒乳是纯化学成分配方,里面多添加二苯酮-3、奥克立林等成分,那么第二年则不建议使用。这是因为化学成分在接触到空气和光线后,很容易发生变质,使用这样的防晒乳,很有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
怎样判定防晒乳第二年能不能使用
除了看成分外,有些防晒乳的瓶身上,也会写上开封后的限制使用日期,各位宝宝们可以寻找一下,看瓶子上有没有一个开瓶盖的图案,图案下面会印有6M和12M的字样,6M是代表开瓶后6个月就要用完,12M是代表开瓶后12个月要用完。如果瓶子上写着限制使用日期只有开瓶后的一年,那么第二年是绝对不可以用的了。
防晒乳可以直接涂脸吗 使用防晒乳的注意事项
1、物理防晒乳涂抹后要过15~20分钟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出门前20分钟左右涂抹好。
2、防晒乳的spf值是个理论值,要在涂抹够量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涂抹量要达到每平方厘米2毫克左右才行。
3、涂抹完防晒乳后,最好过几分钟,等防晒乳完全吸收成膜后再上隔离bb霜等,这样可以避免搓泥或者涂抹不均匀。
4、如果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一定要勤补涂,最好每隔2~3个小时补涂一次,因为防晒乳抵抗一定量的紫外线之后就会失效。
防晒乳怎么用
防晒乳怎么用
不同品牌的防晒乳液不要混合使用,混合使用防晒乳液,最起码是增加了皮肤过敏的几率。各个品牌防晒乳液的成分是不一致的,如果混用,重迭在皮肤上,有可能造成成分相互干扰或相互排斥,降低了防晒功效,甚至引起皮肤过敏。
出汗多,运动量大的人 ,补涂的次数就应越勤。如果防晒乳液随着汗液流走或擦掉,再不及时补擦,岂不等于没涂防晒乳液。
对于防晒系数,平时:SPF15、PA 以下就够了。外出旅游:SPF15~30、PA 完全可以。游泳:SPF30、PA ,而且防晒乳液一定要防水型的。
根据所处场合选择具有不同SPF值的防晒乳液。所选用防晒乳液不仅要有防中波紫外线UVB(晒黑晒伤皮肤)功能,也要有防长波紫外线UVA(使皮肤衰老长皱纹)的功能。 防晒值越高,对皮肤的负担越大,越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所以选用防晒乳液,并不是防晒系数越大越好。并且最好在回到家中后,将防晒乳液及时清洗。
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即使在冬天,在室内,在阴天都会存在.在阴天或者树荫下,紫外线强度只会减少大约30€‚所以防晒乳液的使用要四季坚持,风雨无阻。
防晒乳液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吸收併发挥作用,所以应在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SPF值不可累加,并且不能在上彩妆前使用,在补用防晒乳液时,需先卸妆后再涂抹。
防晒乳液使用需达到一定厚度才有效果。太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太厚又会给皮肤造成负担.一般涂抹量为每平方釐米2毫克,一双手臂一次应涂抹2-2.5克,面部一次应该涂抹1-1.5克。
解析防晒5大迷护肤事半功倍
Q:高系数=高风险、高负担?
A:错。系数高低不是那么重要,关键在防晒乳中是否做到“防渗入”。
到了卖场,种类众多的防晒乳总让人眼花缭乱,尽管各品牌新品不断抬高防晒系数,但总有医生站出来呼吁,防晒系数越高,皮肤就要承受越重的负担,是真的吗?
其实,光看瓶身上的SPF/PA数值,无法辨别防晒乳对皮肤的影响,能不能做到有效‘防渗入’,才是防晒品是否安全的关键。
防晒剂有物理和化学两类,纯物理防晒由于粉粒大,使用后大多卡在毛孔,无渗入风险,即使渗入也不会被身体吸收,但化学性防晒就必须考量防渗入问题。
由于化学防晒剂的成分多是化学合成酯或环境荷尔蒙,可能引发过敏性荨麻疹或皮肤病变,甚至有致癌风险,因此业者必须利用防渗入的配方概念,以无法进入皮肤的大分子或创造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将化学防晒剂阻绝在皮肤表层,避免被身体吸收。
对此,专家建议从几个方向测试产品,保障自身安全:
1.先了解手中的防晒乳是物理性、化学性,或是两者混合,化学防晒剂比例越高,防渗入的有效性越重要。
2.在脸上试搽一点防晒乳,若感觉刺痛,就代表成分渗入皮肤,如果使用的是化学防晒剂,表示厂商没考虑到防渗入安全问题,应直接从购买清单中删除。
3.将防晒乳搽在手上,等待15分鐘,确定附着于皮肤后,用喷枪轻喷,如果呈现圆形水珠,表示防晒乳已形成防护膜,能达到防渗入、抗汗作用;但如果喷水后呈白浊状,甚至随水流走,表示无法防流失,化学成分也都渗进皮肤了,这种防晒乳最好少碰为妙。
Q:添加美白、抗老成分的防晒乳最有效?
A:错。先搽美白或抗老精华、再用防晒乳才是经济有效的保养之道。
诉求多功能的防晒产品效果存疑,以美白为例,某些成分有特殊的酸硷值,和防晒剂共存时能否稳定,美白能作用多少还是未知;更重要的是,美白、抗老等成分必须深入皮肤才有效,但若使用化学防晒、又考虑到防渗入的安全性问题,额外添加的成分便同时卡在角质层,变得毫无意义。
而且,就目前的化妆品原料水准而言,保湿、抗敏抗发炎、抗氧化等在皮肤表浅层可发挥作用的成分,添加在防晒乳中才有用。因此别多花金钱在多功能防晒乳上,先搽美白(或抗老)精华、后用防晒,才是经济有效的保养方法。
Q:防晒在出门前20分钟搽,否则无效?
A:错。防晒不管何时搽都有效。
事实上,防晒有搽就有效。可能因为早期的产品较为浓稠,需要时间使防晒分布得更均匀,但是现在剂型不断改良,许多防晒品呈现液状,就算出门前搽也能迅速附着于皮肤。
不过,对于夏天容易挥汗如雨的人来说,还是提早15分钟搽比较好,以免一出门就满头大汗,顺带也把刚搽上去、没来得及紧紧附着在皮肤上的防晒统统“洗掉”了。
Q:去年的防晒今年就没效了,一定要丢掉?
A:错。就算是去年的产品也没关系,只要在有效期限内使用都有效。
厂商为了宣传,经常出现各种不符事实的行销话术,“去年的防晒今年无效”就是典型的手法。
美白或抗老化等高机能性活肤成分会因放久而失效,但是单纯的防晒产品则不然,只要在使用期限内使用都没有效力下降之说,也不因阳光照射而变质;有时放置一段时间后,防晒乳可能有乳化分层、油水分离的现象,但只要味道不变,摇晃后仍可照常使用。
除此之外,部份销售人员游说顾客时,宣称“亚洲人的肤质相近,不适合使用欧美产品”,但专家认为,防晒无国界,世界共同趋势是剂型越来越清爽,就算是欧美商品也未必黏腻厚重,况且许多欧美知名品牌在亚洲都设有专属实验室,开发制造适合东方人的商品,不再是非日系产品不可。
Q:每2小时就应补搽防晒,才能保护皮肤?
A:错。如非必要,不必时时补搽,以免对皮肤造成负担。
在防晒流失的情况下,的确每1~2小时就应补搽,但如果一直待在室内,没有大量流汗、戏水、不断擦拭的情况,就不须时时补搽防晒,以免越搽越厚重,就算是清爽的配方,也会在脸上形成一层又一层防护膜,闷得皮肤透不了气,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