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为啥没肛门
刚出生的宝宝为啥没肛门
刚出生的宝宝为啥没肛门
出生才半个月的恬恬(化名),就做了一次手术,过段时间,医生还要给她做个人造肛门。原来恬恬的妈妈生她时已经39岁,属于高龄产妇,恬恬出生没两天,被发现没有肛门。
医生推断,这跟产妇高龄有关,35周岁就属于高龄产妇,危险系数增加。去年一年,金华全市获审批的生二胎妈妈有9070个,其中1214人是高龄产妇。医生提醒,生二胎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认真做好产检。
妈妈如愿以偿生了个女儿
两天后却发现异常
董女士今年39岁,老公做生意,家里经济条件还不错。夫妻俩有个15岁的儿子,以前也想再追生个女儿,凑个“好”字,可碍于政策,一直没成。
去年“单独二胎”政策出台后,董女士和老公一合计,果断再生一个!家里亲戚都来劝,但夫妻俩很坚决,觉得一个孩子太孤单了。
去年年初,董女士找了好多中医调理身子,上半年,终于如愿怀上了二胎。12月底,在市区一家医院生了个女儿,皮肤很白,特可爱,一家人开心得不得了。
可才过两天,董女士发现孩子有些不对劲。
她记得,儿子刚出生时,一天起码要便便七八次,但女儿的尿不湿上,每次都只有小便。
他们赶紧解开女儿的裤子和尿不湿,一看,直接吓晕:没有肛门。两瓣屁股差不多是贴牢的,连缝隙都没有,而且,女儿的小肚子,有点鼓。
医生推测跟产妇高龄有关
手术做了个人造肛门
她火急火燎地吼来了儿科的医生,医生说,这娃得的病,叫肛门闭锁。便便没有出口,于是就憋在肚子里拉不出来。需要做手术,做个人造肛门。去年,像恬恬这样的孩子,中心医院小儿外科一共遇到10多个,比10年前翻了一番。
宝宝肛门红应该怎么处理
怎么看宝宝的肛门是否发红宝宝正常情况下的肛门颜色呢是粉红色的,但是呢如果宝宝的肠道内有热的时候,宝宝的肛门颜色就会变成红色,如果是颜色比红色还要深的话咱们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这个时候说明咱们的宝宝体内上火情况很严重呢。
如果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呢一定要带宝宝到儿科门诊就医哦,医生会给开一些清火药,要知道宝宝体内火气大的时候很容易诱发一些病症呢所以要及时处理,但是如果上火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呢咱们可以自己来给宝宝下火,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咱们要及时的调整小宝宝的饮食,要多给宝宝吃一些些下火的蔬果,比如西红柿、梨子、甘蔗等等一些的蔬果,如果宝宝没牙齿的话呢咱们可以把这些蔬果榨成果汁给宝宝喝,也可以加入一些蜂蜜调成甜甜的味道宝宝会更爱喝的哦,这个方法非常的有效呢。
宝宝肛门红应该怎么处理勤洗小屁屁
宝宝肛门红,可每次在宝宝大便后或换尿布时,应用温开水洗净,吸干,再涂些植物油。而不能用肥皂清洗臀部。
提醒:父母在为宝宝清洗屁股时,应用手沾水轻柔地进行清洗,而不要用毛巾直接擦洗臀部,清洗完毕后要用毛巾轻轻吸干。
及时更换尿布
小宝宝吸收快,排泄快。小宝宝每天大约要尿10-14次,每次尿湿后,若没有及时更换尿片,就会导致宝宝臀部的皮肤长时间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不透气,从而形成了尿布疹,出现肛门周围红的现象。
建议:宝宝宝宝肛门周围红时,应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做到及时更换湿尿布。
保持皮肤干爽
保持皮肤干爽有利于宝宝肛门周围红症状的恢复。
建议:在气温或室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尿布垫在臀部下面,让臀部充分暴露在空气中或阳光下。
提醒: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一般1-2天肛门周围红的症状就能有所恢复。
擦茶油
茶油性凉,有抗菌、止痒、消肿、保湿的功效,擦在宝宝的小屁屁上有吸收快、不油腻、无异味等特点,对宝宝肛门周围红有明显疗效。
建议:每天给宝宝洗完屁屁后,用纸巾蘸干水分,薄薄涂一层茶油即可,一般3-5天就会好转。
提醒:注意皮肤破溃时不宜涂。
茶水擦洗
茶叶中含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清洗能祛除皮肤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的功效。
建议:发现宝宝肛门周围红时,可以用喝过的茶水清洗小屁股。
提醒:用茶水洗完擦干后再涂一层护臀膏,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涂抹药膏
如果肛门局部皮肤潮红并伴有皮疹,可涂消毒鱼肝油。皮疹如果有溃破,可以用氧化锌。如果局部皮肤有糜烂或表皮剥脱,可以涂擦鱼肝油氧化锌糊剂。
提醒:要是有继发细菌感染,可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吸干,然后涂上1%-2%的龙胆紫溶液。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宝宝肛门周围红的护理措施1、宝宝肛门周围红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家长应做好宝宝臀部护理。
2、选择质地较柔软、透气性好的纸尿裤,或者具有护臀功效的纸尿裤;注意勤更换,大约3小时换一次。
3、若使用尿布,一定要用纯棉的白布做尿布,尿布要勤洗,彻底清洗后,要放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可以杀菌。
4、不要用肥皂清洗臀部,以免刺激皮肤。
5、大小便后用温水冲洗肛门及其周围,涂上护臀膏,以避免大小便刺激皮肤。
为何有的宝宝生下来无肛门
肛门闭锁症也叫无肛症、肛门直肠异常。肛门闭锁症是新生宝宝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疾病,约3000个新生儿有一例。在胚胎时期泌尿生殖及直肠系统都由共泄腔发展形成。
据统计,2009年1月~ 10月10个月内,某医院新生儿外科共收治新生儿无肛患者152例,比以往有增多的趋势。
为何新生宝宝会出现无肛呢?是象人们骂人时所说的“做了缺德事,生的崽没屁眼”吗?其实不然,这与先天遗传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无肛即肛门直肠畸形或称先天性肛门闭锁,是胚胎发育发生障碍引起的,这与遗传基因、家族史有很大的关系,有医学文献报道:一个家族中有4代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直肠畸形。
此外,宝宝出生时无肛还与环境污染、致畸物质、宫腔内感染等因素有关。在宝宝胚胎发育第7~8周时肛门形成。如果在此胚胎发育分隔过程中,受到某种环境因素或致畸物质的影响就会出现发育障碍 造成宝宝肛门直肠发育畸形,出生后无肛。胚胎期发育障碍发生的时间越早,所致畸形的位置越高越复杂,手术难度越大。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如只有肛膜遮盖者,可行前后纵切口或十字切开,将薄膜剪去,再用食指伸入扩张;如有纤维带者,可将其纤维带切除;如肛膜较厚者,可切开皮肤和直肠,将直肠粘膜下牵,与皮肤缝合。术后扩肛,每周2~3次,直至肛门无狭窄为止。
临床上根据直肠盲端位于耻骨直肠肌之上或下而分为高位与低位肛门闭锁。在女婴常见有廔管通到会阴或阴道,男婴则常有廔管与泌尿道相通。
新生儿解大便困难怎么办
宝宝出现便秘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便刺激肛门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宝宝惧怕解大便而不敢用力排便,大便总不能排出,便秘也就会越严重,大便长时间存留在体内还会使毒素淤积体内,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产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那么,如何尽快让便秘宝宝积存的大便排出体外呢?
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不仅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将开塞露的尖端封口剪开,管口处如有毛刺一定要修光滑,并先挤出少许药液滑润管口,以免刺伤宝宝肛门。让宝宝侧卧,将开塞露管口插入其肛门,轻轻挤压塑料囊使药液射入肛门内,而后拔出开塞露空壳,在宝宝肛门处夹一块干净的纸巾,以免液体溢出弄脏衣服或床单。同时嘱咐宝宝要尽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排便,以使药液充分发挥刺激肠道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达到最佳通便效果。超过五天不大便需要使用开塞露或者使用肥皂水通便的。
平时宝宝吃奶的时间最好规律一些,这样宝宝的肠胃比较容易适应奶水的消化。多注意宝宝的腹部的保暖,虽然天气热,也要注意宝宝不能着凉,平时还要注意给宝宝喝点温开水,少喝点就可以,因为宝宝喝的奶水本身有水分,如果水喝多的话,对宝宝是没什么营养的。
新生宝宝能看见东西吗
新生宝宝能看见东西吗?
反方: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新生宝宝没有视力,他们只会睡、哭、拉、吃,要几个月
后才能看到东西。
正方:新生宝宝从一出生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世界的能力,他们在觉醒状态下不仅会看东西,而且还能用眼与人交流感情。
结论:现在对新生宝宝视能力认可的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新生宝宝出生后通常会有一段安静觉醒的时间,这时宝宝很少活动,如果那时周围环境温暖,室内光线不太亮,他会慢慢睁开双眼,好奇地注视周围,注视父母的脸,专心地听他们说话,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感觉开始与家人交往,几乎所有健康的新生儿出生后几分钟就开始有这种看的能力。
幼儿体检表
第一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刚出生,宝宝1个月。
体检项目:皮肤颜色等身体各个部位、心率、刺激后反应、肌张力、呼吸。
温馨提示: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第二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出生后28天,宝宝1个月。
体检项目:测身高及体重、头部,眼部与耳部、颈部与胸部,呼吸频率,有无呼吸困难、腹部与起步、臀部,是否存在脊柱裂、生殖器及肛门有无畸形,男婴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阴囊、四肢有无多指或并指(趾),双大腿能否摊平等。
温馨提示:满月体检尤为重要,这个时候还要为宝宝办理计划免疫卡,以确保能够及时给宝宝注射疫苗。
第三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出生后42天,宝宝2个月。
体检项目:体重身高、头围、胸围、评价发育智能。
温馨提示:42天体检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他出院回家后第一次到医院体检,也是对他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的开始。
宝宝肛门出血怎么办
肛裂的临床表现为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痛,婴儿因此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处于生长发育最快时期的婴儿患了肛裂,父母只要及时采取措施,可很快治愈。
小儿肛裂怎么办?
每天利用帮宝宝洗澡时温水坐浴五分钟,同时用手指对宝宝的肛门做圆周式按摩,可促进肛门的血液循环,加速肛裂伤口的复原。温水坐浴及肛门按摩后,将肛门擦干净,并抹上些茶油等。培养孩子的定时排便习惯。家长要培养孩子每天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同时每天让孩子摄取一定量的水分和含纤维的新鲜蔬菜,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每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局部卫生清洁。小儿发生肛裂父母应在小儿每次大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轻轻擦干净,之后用温水坐浴能起到局部消毒和加速裂口愈合的效果。必要时采取局部烧灼治疗。
怎么样预防小儿肛裂?
1、培养孩子的定时排便习惯。家长要培养孩子每天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同时每天让孩子摄取一定量的水分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有助于保持孩子的大便通畅。
2、母乳喂养。母乳中主要是乳白蛋白,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吃母乳的婴儿大便较软。
3、局部烧灼治疗。对肛裂反复发作、时间较长的小儿,父母可在医生指导下用20%的硝酸银局部烧灼,然后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棒擦去多余的硝酸银,每天一次,肛裂会很快愈合。
4、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小儿发生了肛裂,父母应在小儿每次大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轻轻擦干净,之后用1:5000的高锰酸钾(PP粉)温水溶液坐浴10-20分钟,能起到局部消毒和加速裂口愈合的效果。
宝宝大便后如何护理小屁股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医院不时会收治患肛瘘的婴儿,其发病原因往往与没有正确给孩子清洁屁股有关。有很多的家庭一般用旧床单、旧衣裳给宝宝做尿布,这看上去似乎比较节约,而旧布柔软吸水能力强,殊不知这些旧尿布却隐藏着致使宝宝出现红屁股的隐患,由于旧布经多次反复搓洗,布上的绒毛早已变成了一层毛刺,而这些毛刺在旧布干燥状态时很坚硬,这对皮肤细嫩的婴儿来说极为有害。
当宝宝排泄过后,有的父母为免麻烦,通常是直接用这些粗糙的尿布为宝宝擦屁股,有时候由于宝宝的大便较粘,经过反复擦拭后,更增加了损伤宝宝臀部皮肤的机会。甚至有的父母会用废纸或是粗糙的卫生纸为宝宝擦屁股,这样将使宝宝的肛门粘膜受到损伤,当伤口感染后则会引起肛门炎,从而导致肛门脓仲,如果破溃后还易形成肛瘘。
男宝宝和女宝宝一旦发生肛瘘,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女婴肛门发炎后红肿疼痛,一旦形成脓肿后肛周皮肤肿胀发亮,中心软化,破溃后大便可从阴道口处女膜部位的瘘口排出,由于大便几乎全从阴道口排出来,因而肛门不排便,大约10天左右,肛门才逐渐恢复排便,随着阴道排便的减少,肛瘘周围炎症才逐渐消退,但女婴的肛瘘一般不会自动愈合,以后遇到腹泻时粪便仍可从瘘口漏出,一般到2岁后漏便现象减少,但若要彻底治愈肛瘘,则必须带孩子到医院肛肠科请专科医生手术治疗。
因此,父母为宝宝清洁臀部,一定要注意方法。应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新棉布做尿布,如果使用纸尿裤,则要做到勤更换。宝宝排泄过后,妈妈先用温水为宝宝清洗臀部,然后使用婴儿柔湿巾为宝宝擦拭屁股,因为优质的婴儿柔湿巾不仅含有防止红屁股配方与完美水包油婴儿润肤露,更采用创新性的“波纹柔织”技术,减少摩擦和刺激。
新生儿两天没大便怎么办才好呢
有父母反映,新生儿出生16天,连续两天没有大便,婴儿没有出现呕吐等其他症状,吃婴儿奶粉及睡眠都正常,两天前大便没有干燥,但也不是很稀的那种,大便时哭的很厉害。那么新生儿两天没大便怎么办呢?
新生儿两天没大便怎么办才好?新生儿便秘是一种较常见的症状,根据引起便秘的不同原因可分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类便秘较多见,经过饮食、生活作息等的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则是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才可彻底治愈。绝大多数的小儿便秘都属功能性便秘。
宝宝便秘信号:大便量少、干燥;大便难于排出,排便时有痛感;腹部胀满、疼痛;食欲减退。
宝宝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据排便频率为标准,而是要对宝宝大便的质和量进行总体观察,并且要看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有无影响。每个孩子各自身体状况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数也有差别。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婴儿每日排便次数可能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养的婴儿则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状及量均正常,宝宝又无其他不适,就是正常的。
宝宝出现便秘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便刺激肛门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宝宝惧怕解大便而不敢用力排便,大便总不能排出,便秘也就会越严重,大便长时间存留在体内还会使毒素淤积体内,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产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那么,如何尽快让便秘宝宝积存的大便排出体外呢?
1、按摩法
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不仅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2、开塞露法
将开塞露的尖端封口剪开,管口处如有毛刺一定要修光滑,并先挤出少许药液滑润管口,以免刺伤宝宝肛门。让宝宝侧卧,将开塞露管口插入其肛门,轻轻挤压塑料囊使药液射入肛门内,而后拔出开塞露空壳,在宝宝肛门处夹一块干净的纸巾,以免液体溢出弄脏衣服或床单。同时嘱咐宝宝要尽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排便,以使药液充分发挥刺激肠道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达到最佳通便效果。
3、甘油栓法
将手洗干净,然后将圆锥形甘油栓的包装纸打开,缓缓塞入宝宝肛门,而后轻轻按压肛门,尽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排便。
4、肥皂条法
洗净双手,将肥皂削成长约3厘米、铅笔粗细的圆锥形肥皂条,先用少许水将肥皂条润湿后再缓缓插入宝宝肛门内。同样尽量让肥皂条在肛门内多停留一段时间,以达到充分刺激畅道蠕动的作用。
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是由于其他疾病而引起便秘。
最好不要给一岁以内婴儿把尿
一、给一岁前的宝宝把尿会导致他不能自主排尿
一岁前有很多失败的排尿训练案例,结果是导致宝宝全然不知道怎么根据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据大人“把尿”动作来反射性的排尿,已经不是生理性的需求了。所以很多妈妈还抱怨说宝宝晚上不能安心睡觉,非得给他把一泡尿才能接着入睡,白天如果不给他把尿,他憋尿就哭闹也不会自己排尿。
宝宝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都是因为太早把尿,可能导致肛裂、脱肛、尿频的现象。太早给宝宝把尿不仅不能帮助他及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有很多危害。
二、太早把尿容易造成婴儿脱肛
太早把尿不利于婴儿髋关节的发育,所以也就容易造成宝宝脱肛、肛裂的现象。宝宝一岁半左右就有自主排尿的意识了,到时候自然很快养成排尿习惯并戒掉尿布。有些爸妈担心宝宝尿布用太久可能影响将来的生育能力,这种担心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国外已经用了几十年了还没发生过这种现象。
从医学角度来讲,趁早给宝宝排尿好避免长大了尿床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人类之所以能够自主排尿是因为尿液在膀胱寄存满了而发出排尿的信号,信号到达后,括约肌放松,便完成了一次排尿。
婴幼儿要到3岁左右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才能发育成熟,也就形成了控制排便尿的生理基础。所以,在此之前宝宝是没有能力自己控制排尿排便的。想要在1岁前给宝宝把尿还不如找准宝宝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比如说宝宝睡醒后,或者吃奶后5-15分钟。
三、给婴儿把尿,容易导致成年后痔疮
1岁以下的孩子就进行把尿训练,肛门括约肌的韧带也随之松弛,很容易造成直肠粘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常说的脱肛。脱肛又会导致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排便更加费力,极易导致肛裂。现在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就是跟婴儿时期的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