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转移怎么办
胃癌转移怎么办
胃癌中晚期病人多以上腹疼痛明显持续时间较长,不易缓解为首要症状。也有的患者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咽等困难等,并且这些症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胃癌晚期的转移几率比较大,晚期症状还有呕血、黑便等症状。胃癌晚期肝转移症状不断加重的时候,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然而这时的胃癌却已经进入了后期。一旦已经确诊中晚期,手术不但不能带来益处,有时反而使生活质量下降和生存期缩短。所以,早期癌积极手术,力争根本治疗。局部进展期(中期)可考虑手术前放化疗,力争获得根本治疗切除,晚期原则是不再手术,但如果出现梗阻、大出血等,为了挽救生命,保持进食;也可以中医保守治疗,但目的就不是根本性治疗,是维持生活质量,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机会。肿瘤分期已经属于中期,或中期偏晚,临床上,往往不建议立即手术,或者单纯地进行手术,可先化疗或中医治疗,再进行中医巩固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胃癌晚期转移
胃癌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呕吐,食欲不好,胃疼这些。能活多久,生存期还有多久,因为不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这是很难回答上的,即使是晚期也要积极的治疗,晚期可能手术是不能进行了,身体可以的话可以进行放化疗的,同时可以配合中药辅助治疗,如服用人参皂苷Rh2能够补益元气,增加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减轻放化疗的危害,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
若是放化疗身体不能承受,作为保守治疗服用人参皂苷Rh2也能起到缓解病情的效果,该药物能够消炎镇痛,增加胃癌病人的食欲,已经有不少病人服用后增加了食欲,改善了生活质量。如果还有其它疑问。
晚期胃癌转移的途径
①直接播散。浸润型胃癌可沿黏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横结肠、空肠、及腹壁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处。
②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贲门旁淋巴结。晚期癌肿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③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脑、脑膜等处。
胃癌转移途径都有哪些呢
胃癌转移途径:
胃癌转移途径之一:腹腔转移
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胃癌晚期腹腔转移是胃癌常见的并发症,对胃癌的腹腔转移是常见的,而且还可能出现腹水,治疗更加的困难。
胃癌转移途径之二:血行转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胃癌转移途径
胃癌转移途径之三: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胃癌转移途径之四:直接转移
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饥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胃癌的转移是不定向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胃癌就会侵袭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对胃癌的转移有所了解,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对胃病有所提防,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胃癌转移还能活多久
胃癌发展到肝转移,已经是比较严重的地步的了,本来胃癌已经是比较难治的疾病,肝转移的恶化,更是增加了治疗难度,很打击病人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大部分都考虑还能活多久了。
只要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胃癌的复发和转移会大有益处。中医治疗胃癌有其独特的优点,依据其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按脾胃论治,可有效改善症状,同时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胃癌多久转移如何转移
1.淋巴结转移
专家指出,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胃癌可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随着癌肿增长,侵犯胃壁愈深愈广,转移的机会就愈多。根据胃癌转移的先后顺序可分为3组:第一组:距离瘤体最近,为贴于胃壁上的浅组淋巴结,一般发生在胃癌局限于粘膜下层时。第二组:系引流浅淋巴结的深组淋巴结,当胃癌侵犯肌层时可发生第二组淋巴结转移。第三组:包括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肝门、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也可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结。此组转移多为癌肿侵犯至浆膜时发生。一般而言,发生第三组淋巴结转移时胃癌患者已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2.直接转移
胃癌的直接转移即癌肿生长侵入胃壁后,可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突破浆膜层,直接侵犯相邻器官和组织,以大网膜、肝、胰、横结肠为常见,其次为空肠、膈肌以至腹壁。直接蔓延关系到手术方式及能否根治性切除,一般蔓延到邻近脏器,如肝等范围较小而局限时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时手术难以全部切除。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饥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3.血行转移
胃癌细胞或癌栓可经血液循环转移至全身其它器官,在胃癌患者的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它们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也可转移至卵巢,形成卵巢克鲁肯伯格(krukenberg)氏癌或卵巢粘液细胞癌。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晚期,除治疗原发灶外,还需治疗转移灶。
胃癌转移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术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
2.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病人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灶;年龄低于4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常用的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腹膜腔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常用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等。常用的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近年来紫杉醇、草酸铂、拓扑酶抑制剂、希罗达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胃癌,
3.其他治疗
包括放疗、热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胃癌的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以及过继性免疫治疗如淋巴细胞激活后杀伤细胞(i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的临床应用。抗血管形成基因是研究较多的基因治疗方法,可能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胃癌晚期的症状表现
胃癌患者的晚期症状比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甚至是完全不能够进食,还有是上腹部的疼痛、反酸这样的一些消化道症状,还有上消化道的出血,比如说呕血、黑便这样下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晚期胃癌患者还会出现对应的器官转移,引起一些相应的症状,比如说胃癌转移到肝脏就会有肝转移瘤引起的一些腹痛,甚至是腹水这样一些转移瘤引起的临床表现,还有就是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也是胃癌容易出现转移的地方,这类患者甚至就会出现肠梗阻的表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解不出甚至肛门不排气这样一些肠梗阻的表现,然后患者也会消瘦,然后成那种恶病质的状态,营养不良,体重明显下降这样的一些晚期患者的症状。
脑转移瘤的表现症状
脑转移瘤较常见,占颅内肿瘤的 3%-13%,在 CT 证明的颅内肿瘤中约 15%-30%为转移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原发肿瘤男性以肺癌转移最多,女性以乳腺癌转移最多。
脑转称瘤可在患原发瘤的任何时间表现出症状与体征,一般肺癌、黑色素病和胃癌多早期向颅内转移,而乳癌、肉瘤和其他胃肠道肿瘤转移到颅内的时间则较晚。
脑转移瘤病程短,起病后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如发生肿瘤出血坏死病情呈突然加重,也可呈卒中样发病。
早期仅表现头痛、日渐加重,视乳头水肿,癫痫,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出现局限性定位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眼震、共济失调等体征。
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有哪些
虽然肉瘤并不像癌症一样十分严重,但是,肉瘤在临床上是会出现转移的,那么,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有哪些?治疗方法有什么呢?
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有哪些?
恶性瘤细胞从“母体”上脱落下来之后,沿着各种途径,达到新的脏器或淋巴结,在那里生根,长出一个与原先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则称为转移。如骨肉瘤转移至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至淋巴结等。
癌与肉瘤在早期阶段,转移途径完全不同,癌是以淋巴道转移为主,肉瘤以血道转移为主。因此,患者也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如果患了骨肉瘤,则自己就要注意经常检查肺脏,看有否转移的可能性。患有胃癌要注意有否淋巴结转移之可能性。
血道转移是90%肿瘤转移的途径,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是肿瘤血管。必须切断肿瘤血管才能有效防止转移。
胃癌转移的症状
专家说胃癌的症状有很多种表现,早期只要服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错过了早期的治疗,会导致胃癌的症状出现转移,甚至是扩散,到那时会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那么胃癌转移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胃癌骨转移症状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或是有胃炎病史的人,如突然感觉腰、腿部疼痛,可别不在意,长时间腰、腿痛很可能是胃癌骨转移的征兆。
胃癌是消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其他肿瘤不同,它在早期就可能向全身转移和扩散。一般通过血液循环,癌细胞可转移到脊柱骨上生长,从而造成患者腰痛伴下肢放射性酸胀、麻木等胃癌骨转移症状。
有的患者则表现为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虽到医院进行了X线检查,但却忽略了向骨科医生说明消化道病情,容易误诊误治。事实上,有些早期肿瘤转移,通过X线是不能完全显现的,如果按着腰椎间盘突出相关症状治疗,其效果并不明显,还可能加重原有病情。
哪些方法可以防止胃癌转移
胃癌现在已是世界公认的一大恶性肿瘤之一,我们应该知道胃癌症状有早晚之分。胃癌早期会出现局部病变,早期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胃癌为主,但是在胃癌晚期时,人们也常常称其为胃癌转移。很明显,若是在胃癌晚期,很可能出现癌症转移的现象。
胃癌晚期患者如何防治癌症转移呢?在此小编给大家介绍三种防治胃癌转移的方法。
一、胃癌转移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胃癌转移是因为病久瘀血内结,邪毒夹瘀血乘虚流窜经络,客于脏腑,久而成积,形成肿瘤的转移,而气虚是胃癌转移的主要原因,脾胃气虚贯穿于胃癌整个过程。而肾主藏五脏之精气,补虚当补肾。目前已经证明脾虚证为胃癌的主要证型,临床根据胃癌转移的病因病机采用健脾法与健脾益肾法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二、胃癌转移的化疗与中医药结合
化学药物对于较大的原发肿瘤控制率不但不佳,还可能带来一些麻烦的全身性副作用,所以也不能独当一面地根治胃癌。同时由于胃癌转移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传统的FAM方案虽有较高的近期疗效,但临床上发现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无积极影响。相比化疗而言,中医药近期疗效较低,但远期疗效较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两种方法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三、姑息性切除手术防胃癌转移
胃癌姑息性切除手术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提倡,此后很多报道认为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存期和术后生存质量。但直至目前为止,仍有几乎相同数目的学者认为胃癌姑息性切除不能给患者带来任何利益。
目前存在胃癌的手术治疗过度之嫌。胃癌手术与否应慎重考虑。要根据个体情况做如下分析: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与否会影响生存期吗;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术前症状轻微的病人不会从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中获益,做姑息性手术是不必要的;对于术前有出血、梗阻等急症症状的,姑息肿瘤切除或手术是必要的。对于肿瘤切除是否更有利于术后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仍存在争议,因为已有研究证实单纯化疗与中医治疗胃癌对晚期肿瘤的有效性,而手术对病人的打击很可能不利于化疗与中医药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