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的治疗
白喉的治疗
护理与一般性治疗
患者应住院隔离,卧床至少2周,对接受抗毒素治疗较迟或有心肌炎征象者,卧床期应延长、注意观察病情及心电图,严防猝死。保持室内湿润。
抗毒素疗法
治疗白喉的特效疗法,是设法中和局部病灶和循环中游离的白喉外毒素,对已与组织结合紧密、造成局部损害的外毒素则无效。故必须尽早、足量注射。早期应用可减少对心肌及其他脏器的损害,并明显降低病死率。凡可疑患者,可不等培养结果,先给抗毒素。所用剂量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大小、中毒轻重和病程长短而异。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不按年龄体重计算。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最好。鼻白喉给1~2万IU;咽白喉2万~4万IU;喉白喉2万~4万IU;鼻咽白喉治疗延迟者4万~6万IU。若病变范围大或起病超过3天以上,或带有“公牛颈”者,则用8万~10万IU。可把抗毒血清稀释于100~200ml葡萄糖液缓慢滴注(1h),以尽快中和毒素。或同时肌内注射,全部剂量最好一次给予。若剂量足够,12~24h后即可见假膜从边缘开始自行剥脱。此时,至警惕剥落的假膜阻塞气管引起窒息。若一次用量层假膜未见剥离,可考虑给补充剂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天。抗毒素由马血清制备,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注射前除了解患儿有无过敏史,还必须做反肤过敏试验。
(1)脱敏注射: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必须采用脱敏注射法,脱敏注射患儿按表1程序进行脱敏注射。注意每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0~30min,并只有在上一次注射无反应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一次注射 [3]。
前天耳垂下面交界处长了一个硬包按了很疼
亲爱的患者朋友您好:对于疾病种类繁多的耳鼻喉病,因为不同病情、个人体质等因素会造成治疗的差异。所以我们建议您最好能够在有空的时候,点击左侧闪动的【点击咨询】的按钮,与我们在线交流,我们会为您一对一答疑解惑,针对性解决您的难题,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才能避免走太多弯路,带不不必要的麻烦。在此,谨代表上海江城医院耳鼻喉治疗中心QFaLwX,祝您早日康复!
无患子的营养价值 消肿止痛
无患子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治喉痹肿痛作用,《广西中药志》:烧灰研末吹喉治声哑。
白喉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患者至症状消失后2次鼻咽部培养阴性,如无培养条件,在充分治疗的情况下,可在病期2周时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应做鼻咽部培养并观察7天,对未接受全程免疫的幼儿,最好给精制白喉类毒素和抗毒素同时注射,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应认真进行晨间检查,积极治疗带菌者,青霉素用普通剂量治疗5~7 天,集体儿童和成人机构内的接触者应留察7天,并作鼻咽拭子培养和白喉杆菌毒素试验,成年人密切接触者也应作这些检查:
①培养和毒素试验均阳性者作为白喉病例处理,应隔离观察,并用青霉素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即用抗毒素。
②培养阳性,毒素试验均阳性者作为白喉病例处理。
③培养和毒素试验均阴性者可解除留察。
④培养阴性,毒素试验阳性者,应即给予预防接种。
2.提高机体免疫力 自动免疫:可用白,百,破混合菌苗或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注射,被动免疫:白喉易感者因体弱或患病不能接受白喉类毒素注射而又接触了白喉患者,可给抗毒素,成人1000~20000U肌内注射,小儿1000U,有效期仅2~3周,人体对白喉的免疫力,决定于血中抗毒素水平,血清中含有10U/L即有保护作用,可采用白喉杆菌毒素(锡克)试验,或间接血凝试验及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抗毒素水平,了解人群抗毒素水平,有助于预测白喉流行之可能及程度,亦可测知预防注射的效果,人群免疫水平的高低与发病率呈负相关,我国一些地区抗毒素水平已达85%~95%,这些地区近期不会有白喉流行。
宝宝一定要打百白破疫苗吗
宝宝一定要打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的简称,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
百白破疫苗经国内外多年实践证明,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目前一般认为对破伤风、白喉的免疫效果更为满意。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患急性卡他中耳炎时,病人感到耳闷,对别人讲话听不清楚,而听自己的讲话声音特别响,就像对着空瓮讲话时的回声一样,还有耳鸣、耳胀和耳痛的症状。幼儿患者往往哭闹不休,还能出现高热、恶心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个别家长还错误地认为是 「食积」,从而找医生做 「捏脊」,而意识不到孩子患的是耳病。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发病基础是咽鼓管阻塞与狭窄。咽鼓管阻塞或狭窄时,中耳腔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外界空气不能充分进入中耳,因此腔内形成负压。鼓室负压使鼓室内血管扩张,血清从血管内漏到血管外,在鼓室内形成漏出液,许多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白喉、百日咳等,也容易合并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消炎药物或抗病毒类药物;在鼻腔内滴药,使咽鼓管的肿胀黏膜减轻,以利于大气能够进入鼓室。急性期过后,应施行咽鼓管吹张法及鼓膜按摩。
白喉要怎样治疗
(一)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和减少活动,一般不少于3周,假膜广泛者延长至4~6周。要注意口腔和鼻部卫生。
(二)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能抑制白喉杆菌生长从而阻止毒素的产生。常选用青霉素,约需7~10天,用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阴转为止。对青霉素过敏者或应用青霉素1周后培养仍是阳性者,可改用红霉素,剂量为40mg/(kg×d),分四次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同上。羟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等也可能有效。
(三)抗毒素治疗 抗毒素可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但不能中和已结合的毒素。在病程初3日应用者效果较好,以后疗效即显著降低,故应尽量早用。剂量决定于假膜的范围、部位及治疗的早晚。咽白喉假膜局限在扁桃体者给2万~4万u;假膜范围广泛,中毒症状重者给4万~10万u;喉白喉和鼻白喉患者给1万~3万u。发病3日后方治疗者剂量加倍。抗毒素可以肌注或稀释后静滴,一次给完。24小时后病变继续扩大者可再以同量肌肉注射一次,注射抗毒素前应询问过敏史,并作皮肤过敏试验,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阳性者按脱敏法给予。
(四)心肌炎的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者给以镇静剂。可用强的松20~40mg/天,分四次口服,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严重病人可用三磷酸腺苷(ATP)20mg,辅酶A50u,溶于5%~10%葡萄糖溶液50~100ml中作静滴。
(五)神经麻痹的治疗 吞咽困难者用鼻饲。
(六)喉梗阻的治疗 对轻度喉梗阻者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随时准备作气管切开。呼吸困难较重,出现三凹症时,应即进行气管切开,并在切开处钳取假膜,或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
(七)白喉带菌者的处理 先作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者隔离,并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剂量同前,不必用抗毒素。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顽固带菌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白喉恢复期带菌者如需作扁桃体摘除,必须在痊愈后3个月,心脏完全正常时进行。
白喉毒素的抗毒素疗法
针对如今白喉这种传染病的来势汹汹,我们在预防它们的同时,也应该提升我们的治疗技术,杀那些细菌于无形,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不被伤害。因此下面单独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喉的抗毒素疗法。
治疗白喉的特效疗法,是设法中和局部病灶和循环中游离的白喉外毒素,对已与组织结合紧密、造成局部损害的外毒素则无效。故必须尽早、足量注射。早期应用可减少对心肌及其他脏器的损害,并明显降低病死率。凡可疑患者,可不等培养结果,先给抗毒素。所用剂量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大小、中毒轻重和病程长短而异。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不按年龄体重计算。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最好。鼻白喉给1~2万IU;咽白喉2万~4万IU;喉白喉2万~4万IU;鼻咽白喉治疗延迟者4万~6万IU。若病变范围大或起病超过3天以上,或带有“公牛颈”者,则用8万~10万IU。可把抗毒血清稀释于100~200ml葡萄糖液缓慢滴注(1h),以尽快中和毒素。或同时肌内注射,全部剂量最好一次给予。若剂量足够,12~24h后即可见假膜从边缘开始自行剥脱。此时,至警惕剥落的假膜阻塞气管引起窒息。若一次用量层假膜未见剥离,可考虑给补充剂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天。抗毒素由马血清制备,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注射前除了解患儿有无过敏史,还必须做反肤过敏试验。
(1)脱敏注射: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必须采用脱敏注射法,脱敏注射患儿按表1程序进行脱敏注射。注意每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0~30min,并只有在上一次注射无反应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一次注射[3]。
(2)变态反应及发热反应的处理:目前临床所用的白喉抗毒素为马血清,属异种蛋白,在使用过程中可出现多种变态反应,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患儿死亡和其他不良后果。故在使用抗毒素期间应密切观察,并积极和有效地处理这些变态反应。
(3)过敏性休克:属l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于马血清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大量生物活性物质而引起,患儿可在数分钟内出现休克、喉头水肿等紧急情况,不及时处理可以致死,故应高度警惕。其紧急处理为立即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然后皮下注射0.3—0.5m1,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4~8mg/kg或地塞米松2.5~5mg,同时肌注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1mg/kg,必要时可使用血管活性药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4)立即发热反应:多在注射马血清的24h内出现,如畏寒、发热等,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水浴、酒精浴和药物降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等。
(5)血清病:为四型变态反应即抗原抗体复合物型,多在注射马血清后的1~2周出现,临床可见发热、皮疹、关节肿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和淋巴结肿大等,可给予抗组胺药朴尔敏口服,每次0.1mg/kg,每日3次。或异丙嗪口服,每次lmg/kg,必要时肌肉注射,每次0.5~1mg/kg;反应较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每日1mg/kg,分3次口服,连服3~5天。
白喉杆菌的特异防治
预防接种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6个月以上至3岁儿童应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百白破三联疫苗制剂或明矾淀白喉类毒素。8岁以上锡克氏试验阳性者也需接种。对密切接触过白喉病人的易感儿童,可肌内注射1000~2000单位白喉抗毒素作紧急预防,同时注射白喉类毒素以便延长免疫力。
白喉抗毒素做为特效治疗制剂,应在发病早期注射足量的白喉抗毒素,一般用量为2万~10万单位,作肌肉注射,重者可作静脉滴注。使用抗毒素血清之前进行皮肤试验,防止发生异种血清过敏反应。使用抗毒素的同时,应给予抗菌治疗,如用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直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阴性为止。
白喉和咽喉炎的区别有哪些
白喉和咽喉炎这两种疾病本质的区别是它们的病原体不同,白喉的这种疾病是由于白喉杆菌感染造成的,而且白喉比一般的咽喉炎比较严重,患有白喉以后常常会有启发的一些感染,也会导致全身的症状。
患有白喉的患者,这些期间里面一定要做好预防,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在流行这种疾病比较高发的时候,患者一定要想办法躲开,平时应该要避免经常带去一些比较人多的公共的场合。
患有白喉的患者朋友这些期间里面患者要格外的注意自己的体温的变化,因为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常常也会有一些轻度的发热的情况,这些期间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这些期间绝对是不能够在感冒的。
注意事项:白喉的患者,平时应该多喝一些温开水,而且这些期间治疗这种疾病我们平时可以控制自己口腔还有鼻部的一些卫生,在生活当中可以注射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
麦冬的副作用有哪些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治疗慢性胃炎 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治疗暑天汗出虚脱 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治疗肠燥便秘 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治疗糖尿病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白喉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患者至症状消失后2次鼻咽部培养阴性,如无培养条件,在充分治疗的情况下,可在病期2周时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应做鼻咽部培养并观察7天,对未接受全程免疫的幼儿,最好给精制白喉类毒素和抗毒素同时注射,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应认真进行晨间检查,积极治疗带菌者,青霉素用普通剂量治疗5~7 天,集体儿童和成人机构内的接触者应留察7天,并作鼻咽拭子培养和白喉杆菌毒素试验,成年人密切接触者也应作这些检查,
①培养和毒素试验均阳性者作为白喉病例处理,应隔离观察,并用青霉素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即用抗毒素,
②培养阳性,毒素试验均阳性者作为白喉病例处理,
③培养和毒素试验均阴性者可解除留察,
④培养阴性,毒素试验阳性者,应即给予预防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 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及分泌排泄物,可用加倍体积的20%含氯石灰乳剂浸泡1h,或用含氯消毒剂5000×10-6浸泡30min。
3.提高机体免疫力 自动免疫:可用白,百,破混合菌苗或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注射,被动免疫:白喉易感者因体弱或患病不能接受白喉类毒素注射而又接触了白喉患者,可给抗毒素,成人1000~20000U肌内注射,小儿1000U,有效期仅2~3周,人体对白喉的免疫力,决定于血中抗毒素水平,血清中含有10U/L即有保护作用,可采用白喉杆菌毒素(锡克)试验,或间接血凝试验及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抗毒素水平,了解人群抗毒素水平,有助于预测白喉流行之可能及程度,亦可测知预防注射的效果,人群免疫水平的高低与发病率呈负相关,我国一些地区抗毒素水平已达85%~95%,这些地区近期不会有白喉流行。
小儿喉炎治疗
西医治疗法:
1、一般处理和对症治疗:患儿应适当休息,患儿平卧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饮食以清淡为宜,适量饮水补充体液,应禁饮料等刺激性饮食物;并做好思想工作,使患儿情绪稳定,少说话,避免哭喊,防止哭闹加重缺氧;注意观察呼吸、心率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烦躁不安者宜用异丙嗪等有镇静及减轻喉头水肿作用的镇静剂,呼吸困难时应吸氧。
2、局部治疗:微波理疗,具有消炎、止痛作用,每日1~2次;抗菌素液加激素液雾化吸入,每日1~2次以利炎症消退。
3、控制感染:病毒感染引起者可予抗病毒治疗,选用病毒唑、无环鸟苷等;细菌感染引起者选用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
4、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抗病毒及控制变态反应等作用,宜与抗生素合并使用,能减轻喉头水肿,缓解喉梗阻,及时应用可避免气管切开。常用雾化吸入疗法,也可口服、肌注、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症状缓解即停用。
5、气管切开术:四度喉梗阻立即行气管切开术,三度喉梗阻经鼻气管插管给氧等治疗无效者也应及时作气管切开术。
中医辨证治疗法:
1、风寒袭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利咽,方用宣肺饮或荆防甘桔汤加减;
2、风热侵喉:治宜疏风清热,利咽消肿,方用清肺止咳合剂或桑菊射干汤加减;
3、痰热壅喉:治宜泻火解毒,涤痰利咽,方用泻肺止咳合剂或麻膏导痰汤加减;
4、伤阴喉燥:治宜养阴润燥,开喉利咽,方用利咽合剂或养阴清肺汤加减。中成药参龙丸、锡类散、鲜竹沥及双黄连、清开灵、鱼金、鱼腥草、穿琥宁、莪术油等也可辨证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