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进性肾炎吃什么好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吃什么好
1.赤小豆水煮软烂,加红糖适量。日服2次,每次15~30克,至愈为止。
2.鲤鱼250克,赤小豆30克同煮。分2次服,可连续服用至愈。
3.玉米须、冬瓜皮、赤小豆各适量,煮汤代茶,持续服用。
4.荔枝草、车前草各50克,加水500毫升煎汁。服时加白蜜10毫升,每日服3次。
5.玉米须、鲜白茅根各50克,水煎代茶。每日3~5次。
6.冬瓜500克,赤小豆30克,加水适量煮汤,不加盐或少加盐调味。食瓜喝汤,每日2次。
7.陈葫芦粉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粳米、冰糖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煮至米开花时,加陈葫芦粉,再煮片刻,粥稠为度。每日服2次8.绿豆90克,熟附片6克煮汁,空腹饮服。每日2次。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自己本身对于身体健康,这一块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所以有的时候身体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也选择了忽视,但是这样子很容易耽误病情,给身体带来更加大的伤害,所以希望老年人一定要改正这种思想。
一、 休息方面:起病时水肿、血尿,应卧床休息4周左右,水肿消退,各方面有好转时可以起床散步,3个月内不宜进行体力劳动及耗体力之运动。此期间如血尿增多,还应强调卧床休息。
二、 饮食方面:过分戒盐及不限盐均是错误的,应按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急性肾炎早期多有水肿和少尿,或有高血压,是应该戒盐和限制饮水量的。而当尿量恢复如常,水肿消退,食物略淡就可以,不必严格戒盐,亦不要加用“代盐”。
三、 生活上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和受潮,勤清洁口腔和皮肤,如有口腔炎症或皮肤的化脓,要及时医治。 因为目前尚且还没有医治迅速治愈急性肾炎的药物,唯有注意上述几个问题,保护身体,尽量减轻肾脏的负担,等待自然痊愈。
以上就是关于老年人急进性肾炎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当然我们面对这些疾病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的就是比较科学的治疗,但是在生活当中,如果能够注意自己的饮食选择那么就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急进性肾炎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一)与肾前性或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鉴别此外,应注意肾前性因素加重急进性肾炎肾功能损害。
(二)与急性间质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管坏死鉴别 鉴别诊断有困难时,需做肾活检明确诊断。
(三)重型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本病多数为可逆性,少尿和肾功能损害持续时间短,肾功能一般在病程4~8周后可望恢复,肾活检或动态病程观察可助两者鉴别。
(四)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急进性高血压等鉴别 此外,军团病(legionnaire)引起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可以治愈的,由于它常伴有肺部病变,有报道误诊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病例。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肾炎中的常见的一种,但是一般人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没有什么了解的,更别说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了,他们通常都是不知道的。但是了解到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其实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所以下面就来仔细说说。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是肾小球肾炎中最严重的类型,肾活检病理通常表现为新月体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占肾穿刺患者的2%,人群发生率为7/百万,是肾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若未及时治疗,90%以上的患者于6个月内死亡或依赖透析生存。所以,需要根据肾脏病理早期明确诊断,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本病有多种病因。一般将有肾外表现者或明确原发病者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病因不明者则称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前者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血管炎等,偶有继发于某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膜性肾病患者。后者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史,其中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其他一些病人呈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本病患者有柯萨奇病毒B5感染的血清学证据,但流感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血清滴度无明显上升,故本病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少数急进性肾炎患者有结核杆菌抗原致敏史(结核感染史),在应用利福平治疗过程中发生本病。个别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可伴随本病存在。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吃什么好
大多数人都知道慢性肾炎、急性肾炎,但很少听过急进性肾炎。那急进性肾炎到底是什么?临床上给出的解释是:急进性肾炎是急性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RPGN)的简称,是在肾炎综合征的基础上短时间内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急剧下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急进性肾炎的三大特点(同、急、快):
同
与肾炎综合症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如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急
突然发病,肾功能急剧下降,病情凶险;
快
发展快,短时间内就会造成肾功能急剧恶化,部分患者直接发展进入尿毒症期。
|营养上要注意哪些|
对于这种起病急、发展快,随时会危急生命的疾病,当然是以临床治病救人为主。当病情缓解,可以进食时,饮食上以改善病人机体营养状况,纠正存在的营养不良,促进机体恢复来辅助临床治疗。
-优质低蛋白饮食-
病情未进入透析时,还是坚持低蛋白的饮食原则,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优质蛋白质包括鱼、禽、瘦肉、蛋、奶及豆制品等。同时可选用淀粉、红薯、土豆、粉条等蛋白含量少、热量高的食物来代替部分普通米面,保证能量的充足。
-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急进性肾炎会出现血尿的情况,同时肾功能急剧下降很容易造成肾性贫血。无论是否出现血色素降低,补铁对于患者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选择血制品及红肉类食物,能搭配B族维生素(B6、B12、叶酸)来促进铁的吸收最好。
B族主要存在蔬菜中,对于需求较大的病人,选择B族膳食补充剂是最好的方式。
-低盐饮食-
肾病饮食一直强调低盐饮食,急进性肾炎也不例外,尤其是存在水肿、高血压的情况更需要严格实行低盐饮食。
每日食用盐在3-5克,禁食含盐高的食物,如咸菜、腊肠等腌制食品。
-注意钾、磷的摄入-
钾、磷在正常情况下是会随尿排出体外的,当急进性肾炎短时间内出现少尿、无尿时很容易导致钾、磷在体内的蓄积,造成高钾、高磷血症,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钾和磷的摄入。
钾主要存在蔬菜水果中,严重时可以先不吃,缓解时可以焯水后食用。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是肾小球肾炎中最严重的类型,肾活检病理通常表现为新月体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占肾穿刺患者的2%,人群发生率为7/百万,是肾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若未及时治疗,90%以上的患者于6个月内死亡或依赖透析生存。所以,需要根据肾脏病理早期明确诊断,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本病有多种病因。一般将有肾外表现者或明确原发病者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病因不明者则称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前者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血管炎等,偶有继发于某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膜性肾病患者。后者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史,其中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其他一些病人呈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本病患者有柯萨奇病毒B5感染的血清学证据,但流感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血清滴度无明显上升,故本病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少数急进性肾炎患者有结核杆菌抗原致敏史(结核感染史),在应用利福平治疗过程中发生本病。个别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可伴随本病存在。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有青年和中、老年两个发病高峰,男:女比例为2:1。该病可呈急性起病,多数病人在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即水肿、尿少、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发病时患者全身症状较重,如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可伴发热、腹痛。病情发展很快,起病数天内即出现少尿及进行性肾功能衰。部分患者起病相对隐袭缓慢,病情逐步加重。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知识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RPGN患者可见于任何年龄, 但有青年和中、老年两个发病高峰, 男∶女比例为2∶1。该病可呈急性起病, 前驱期可有链球菌感染症状, 但多数病例呈隐袭发病。发病时患者全身症状较重, 如疲乏、无力、精神萎靡, 体重下降, 可伴发热、腹痛, 病情进展急骤, 出现严重的少尿、无尿、高血压、贫血(这一症状有别于其它原因所致的急性肾衰竭),肾功能不全发展至尿毒症一般需数周至数月(而急性肾小管坏死常为数小时至数日)。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RPGN是一组病理发展快、预后差的疾病,近年来该病治疗上进展较大,疗效明显提高。治疗包括针对炎症性肾损伤和针对肾小球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两方面,关键取决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合用免疫抑制剂和血浆置换等。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类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四类。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又可分为三个类型: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型,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四类。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又可分为三个类型: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型,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由多种病理类型引起,常见的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以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变进展至后期病理类型均可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可由多种病理类型引起,常见的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以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变进展至后期病理类型均可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