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冰糖的生产工艺
老冰糖的生产工艺
老冰糖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分别为
一、传统土法熬制工艺:
1、溶糖(白糖加水10:2.5)煮沸,用蛋清水(1个鸡蛋调清水5kg左右)提纯,然后起锅过滤。
2、熬糖:糖浆提纯过滤后回锅熬制至105度左右,将糖浆滴入冷水碗内,可用手转揉成软团时,即可出锅。
3、生冰:用口大底小的金属桶具或金属盒钵作容器。容器口交叉搁置2根竹(木条),在竹木条上对称系上四根麻绳,垂直于容器中,为使麻绳垂直,可用麻线下端系上坠物。容器备好后将糖浆倒入容器中。在容器周围壅糠壳,上面用纸或布覆盖,并以糠壳壅盖其上,冬季宜多,夏季宜少,以适应生冰温度的需要。
4、出冰:糖浆在容器中盛置7天(不能振动,即结晶成冰糖,出冰时,先去掉容器上的覆盖物和壅护的糠壳,舀去结晶体附近的底冰,将容器倒扣在有木架的缸上,滴净余水后,用木棒轻敲容器周围和底部,冰糖即可脱出。
二、养晶工艺:
1、将纯净砂糖溶解成bx70-72度的过饱和浓厚糖液(105度左右)。
2、注入浅盘中,置于50-70度室内架上,约2周即可生成巨大结晶。
3、经过分蜜,洗糖、干燥即得冰糖。
三、吊线工艺:
1、将纯净砂糖溶解成bx70-72度的过饱和浓厚糖液(105度左右)。
2、冰糖液注入桶或桶形容器中,在桶内吊上绵线(根据桶的大小排列不同的绵)。
3、经过1周左右,在线上就会长出(结晶出)很多冰糖(俗称柱冰),同时在桶的边缘也会形成一些结晶冰糖。
4、经过洗糖、干燥就得到成品。
四、其他方法
1、选择白砂糖50kg,加清洁水10kg搅匀,使糖充分溶解于水。
2、熬制前在夹层锅中夹层内,加入植物油,然后将配制好的糖液倒入上层锅内,用火熬制。当糖液煮开5~6分钟时,再加入常温下的饱和白矾溶液0.5公斤,边加边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当糖液内温度升高到150℃,停火降温出锅。
3、出锅时,温度以115~120℃为最好。将出锅的糖液,盛入盘内放在土坑上用干净棉被盖实,当天盘内温度保持在90℃左右,以后每天降温10℃,降到第七天为止。
4、如温度不够,可加火升高坑温,一般情况下,糖液在结晶过程中,怕冷不怕热。
煮绿豆汤放什么糖比较好
冰糖。
冰糖有润肺、止咳、清痰、和去火的作用,而且冰糖相较白砂糖热量较低,比较不容易发胖。冰糖可以以精炼糖厂精炼车间的中间制品精制糖浆为生产原料,也可以以白砂糖为原料,经过再溶、清净、重结晶生产工艺而制成,其有白色、微黄、微红、深红等色,结晶如冰状,故名为冰糖。因冰糖的成分是含结晶水的葡萄糖,和白糖在体内分解的成分一样,它可以代替白糖,又因为纯度较高,并拥有自身特有的食疗功效,所以其更优于白糖。冰糖比较降火,冰糖相较白砂糖热量较底,比较不容易发胖,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
为什么麦芽糖有黄色和无色之分
这就要从麦芽糖的制作工艺来说了,随着现代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麦芽糖的制作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正式成规模的麦芽糖生产工艺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淀粉调浆——液化——糖化——过滤——初浓缩——脱色——离子交换——最终浓缩。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艺精加工之后,由此得来的麦芽糖浆可以被称为“高麦芽糖浆”,它的浓度在75%—86%之间。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麦芽糖浆即为无色透明状液体。
现代水饴就是采用的这种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制成的。
而金黄色的或者黄褐色的麦芽糖浆,要么是在“过滤”或“脱色”工艺环节上没有做好,要么是取消了离子交换工艺,要么是原料不纯。这些都会使糖浆颜色发黄,但国家标准对于麦芽糖的描述也是微黄色,所以这些产品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当然,市面上还有一些麦芽糖浆仍是采用古老的麦芽粉或者糯米粉添加蔗糖、红薯等进行熬制得到的,这类方法生产的麦芽糖浓度较低,杂质较多,且颜色呈黄褐色,属于比较低档的麦芽糖。
奶粉的生产工艺
采用湿法生产工艺,新鲜奶源进入工厂,首先通过各种严苛的质量检验,并进行杀菌等各种处理工艺后,以小时为控制单位,直接以全密封管道的形式流入奶粉制作流水线,进行生产准备。完全以液态形态进行配方调配后,各配方组成成分充分融合,配比精确,再以新鲜的配方奶液直接喷雾制粉,制粉后更易吸收。全新的液态工艺,最大限度降低了原料营养物质的热损耗,确保最终产品营养成分更接近天然,更容易被肠道消化和吸收。
冰糖是什么做的
只有正确的了解了食物的性质还有特点,这样在使用起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关键是要去了解食材本身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清楚了解它里面含有怎样的营养价值,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什么样的食材就会改变成品的营养。那么冰糖是什么做的呢?
冰糖是砂糖的结晶再制品。自然生成的冰糖有白色、微黄、淡灰等色,此外市场上还有添加食用色素的各类彩色冰糖(主要用于出口),比如绿色、蓝色、橙色、微红、深红等多种颜色。由于其结晶如冰状,故名冰糖。也叫“冰粮”。
结晶方法:将出锅的糖液,盛入盘内放在土坑上用干净棉被盖实,当天盘内温度保持在90℃左右,以后每天降温10℃,降到第七天为止。如温度不够,可加火升高坑温,一般情况下,糖液在结晶过程中,怕冷不怕热。
保健冰糖制作
中国国内市场上兴起一种新型保健功能的冰糖。即在多晶体冰糖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一些辅料(比如梨汁、菊花汁等),从而增加冰糖的保健功效。保健冰糖的生产工艺和普通多晶体冰糖(老冰糖)生产方式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用辅料的汁水或煮水代替传统的水。比如以梨汁榨水后代替普通的水,通过和白砂糖重新熬制、结晶后生产成为梨汁冰糖;以高浓度的菊花煮水代替普通的水,和白砂糖重新熬制、结晶后生产成为菊花冰糖。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含有一定量的梨汁或菊花汁成份,在结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成晶较慢或无法成晶的现象,因而需要添加一种天然的辅助剂。中国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掌握此生产工艺。
冰糖一般都是靠砂糖制作出来的,为了让它更加了营养价值一般我们都会在里面添加一些梨汁还有菊花,我们知道这两种食物都有着降火的作用,所以食用冰糖也是有这样的好处。一般的人都是可以去食用的,不过还是需要适量去食用,它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莲子冰糖炖花胶
做法:1. 花胶提前一晚洗净,浸泡。烧热一锅水,放入泡过的花胶,煮沸后关火,然后让其自然冷却,大约费时3-6小时(如果用瓦煲,散热会比较慢,但泡发效果也较好)。2. 莲子洗净;3. 煮沸清水倒入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炖一个半至两小时,即可品尝。功效:固本培元,补肾固精,滋阴去燥,润肠通便,祛斑美白,延缓衰老,增强抗病力。●美食科学堂 冰糖是砂糖的结晶再制品。我们选购冰糖时,可能会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名称搅得眼花缭乱,什么白冰糖、黄冰糖、单晶冰糖、多晶冰糖,其实只是由于生产工艺、熬制时间、脱色工艺的不同造成的,营养和功效上并没太大的区别。按颜色分,有白冰糖、黄冰糖,据说还有一种淡灰色冰糖,但很少生产,市面上无法得见。按生产工艺分,有单晶冰糖和多晶冰糖,单晶冰糖即颗粒冰糖,多晶冰糖通俗称老冰糖、老土冰糖。在以往,白冰糖因颜色纯、味道清甜而广受欢迎,但近来黄冰糖似乎比较“火”,因其比白冰糖少了一道提纯工序,所以含蔗糖天然成分较多。中医认为冰糖具有润肺生津、益脾和胃的功用,凡是煲或炖的甜汤皆宜用冰糖,冰糖燕窝、冰糖雪梨就是其中名品。而除了入汤,冰糖还能直接作为糖果,或制作小吃,如冰糖葫芦,或烹制菜肴,如冰糖肘子。自家制果酱时,加冰糖一起熬,不仅风味清香,还增添了和胃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呢。 ●靓汤心水
1. 冰糖以透明度高为质量最好,纯净,杂质少。冰糖很容易吸水受潮,因此要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如发现已受潮,可以用电风扇吹干或置于太阳下暴晒,到干燥为止。2. 莲子可去芯,也可不去。莲子芯味苦,但有清心去热功效。
卫生巾上面垫纸好吗 卫生纸卫生吗
卫生纸卫生与否要看具体生产工艺。
卫生纸只是叫卫生纸,卫生与否是与生产工艺息息相关的,不能一棍子打死说卫生纸干净或者不干净,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得到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花茶加冰糖会影响功效吗
不会影响。
由于冰糖以白砂糖为原料,经过再溶、清净、重结晶的生产工艺制成,使其具备一定药理功效,根据《中药大辞典》一书中,冰糖的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二经,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功效。
将冰糖加入到花茶中,不仅不会对花茶的功效产生影响,反而可以在花茶原有的功效上,增加益气、和胃的作用,并且可以改善花茶的口感。
冰糖的分类
1、单晶冰糖
呈规则的通明晶体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品的新型冰糖。其生产工艺为:分档而成。曾有过单晶冰糖不具备中医药用功效的说法,但单晶冰糖是否具备中医药用功效,还需要得到医学届的证实。另外,单晶冰糖和多晶冰糖化学成分并无多少区别。
将白砂糖放入适量水加热溶解,过滤后输入结晶罐,使糖液达到过饱和,投入晶种进行养晶,待晶粒养大后取出进行脱蜜及离心甩干,经通风干燥,过筛,分档后包装出厂。
2、多晶冰糖
又称为老冰糖、土冰糖、块冰糖等。是用传统工艺生产而成的不规则晶体状冰糖。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又分为吊线法冰糖(成品分为冰柱和冰边,会有棉线、纸片等杂质)和盆晶法(全部冰糖均沿结晶盆结晶,成品较纯净)。按颜色不同分为白冰糖、黄冰糖、琥珀冰糖(灰色)。这种冰糖具有中医所说的冰糖药用功效。
将白砂糖放入适量水加热溶解,进行煮糖,达到一定浓度后输入结晶盆,在结晶室内养晶一周后,取出将母液控尽,去掉砂底敲碎干燥后,混档包装出厂。
3、保健冰糖
在传统多晶体冰糖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辅料成分,从而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冰糖。比较常见的保健冰糖包括梨汁冰糖、菊花冰糖、百合冰糖、绿茶冰糖等。生产工艺的关键点在于以辅料的汁液、水煮液等代替冰糖生产过程中的水分,其有效成分和冰糖一起结晶。
酸奶的生产工艺
配料:根据物料平衡表选取所需原料,如鲜奶、砂糖和稳定剂等。变性淀粉可以在配料时单独添加也可与其他食品胶类干混后再添加。考虑到淀粉和食品胶类大都为亲水性极强的高分子物质,混合添加时最好与适量砂糖拌匀,在高速搅拌状态下溶解于热奶(55℃~65℃,具体温度的选择视变性淀粉的使用说明而定),以提高其分散性。
预热:预热的目的在于提高下道工序——均质的效率,预热温度的选择以不高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宜(避免淀粉糊化后在均质过程中颗粒结构被破坏)。
均质:均质是指对乳脂肪球进行机械处理,使他们呈较小的脂肪球均匀一致地分散在乳中。在均质阶段物料受到剪切、碰撞和空穴三种效应的力。变性淀粉淀粉由于经过交联变性耐机械剪切能力较强,可以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有利于维持酸奶的粘度和体态。
杀菌:一般采用巴氏杀菌,乳品厂普遍采用95℃、300S的杀菌工艺,变性淀粉在此阶段充分膨胀并糊化,形成黏度。
冷却、接种和发酵:变性淀粉是一类高分子物质,与原淀粉相比仍然保留一部分原淀粉的性质,即多糖的性质。在酸奶的pH值环境下,淀粉不会被菌种利用降解,所以能够维持体系的稳定。当发酵体系的pH值降至酪蛋白的等电点时,酪蛋白变性凝固,生成酪蛋白微胶粒与水相连的三维网状体系骨架成凝乳状,此时糊化了的淀粉可以充填骨架之中,束缚游离水分,维护体系稳定性。
冷却、搅拌和后熟:搅拌型酸奶冷却的目的是快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主要是防止发酵过程产酸过度及搅拌时脱水。变性淀粉由于原料来源较多,变性程度不同,不同的变性淀粉应用于酸奶制作中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对酸奶品质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变性淀粉。
什么样的冰糖好
冰糖是中国传统的食品,是由白砂糖通过溶解再结晶而成的。。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单晶体冰糖和多晶体冰糖。。。单晶体冰糖是在低温(80度)的情况下进行再结晶的,其功效和普通白砂糖差别不大,只是比白砂糖更纯净些。。。多晶体冰糖是传统的冰糖,是白砂糖加水高温加热到120度左右,然后冷却到108度左右,放入结晶桶(盆、罐)里经过长达7天结晶而成,由于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因而才具有了医学上的各种功效。。。。另外多晶体冰糖在中国主要有二种生产方式,南方一般是直接结晶而成,谓之盆晶法;北方一般采取吊线法生产,就是成品中有一根绵线。。。从功能上来说,盆晶法是传统的生产工艺,其生产的多晶体冰糖功效更好一些。
麦芽糖糊精的生产工艺
麦芽糊精系列产品均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工艺控制水解转化而成。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中大部分是以。α—(1,4)键连接,少量是以α—(1,6)键连接。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水解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即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式水解一定种类和一定部位的葡萄糖苷键的特别性能,仅水解淀粉,不分解蛋白质、纤维素等。所以麦芽糊精是以玉米、大米等为原料,经酶法控制水解液化、脱色、过滤、离子交换、真空浓缩及喷雾干燥而成。其视密度在0.5g/CM3以下,遇水易分散溶解。
酶法工艺生产的麦芽糊精与酸法工艺生产的麦芽糊精的最大区别在于不会析出长链直链淀粉成分,故不会产生白色沉淀物,从而大大提高了麦芽糊精的商品价值。
酶法麦芽糊精放在水中,下沉很快,落在水底中,并能逐渐往上返,同时渐渐溶解,其溶解度略低于砂糖,但水化力较强。一旦吸收水分后,保持水分的能力较强。这是麦芽糊精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使用中常常会利用这一特性。我国各地生产的麦芽糊精系列产品,均以玉米,大米等为直接原料,酶法工艺生产的。麦芽糊精广泛应用在糖果、麦乳精、果茶、奶粉、冰淇淋、饮料、罐头及其他食品中,它是各类食品的填充料和增稠剂。
硬质干酪生产工艺
干酪生产基本加工工艺流程,即:原料乳→标准化→杀菌→冷却→添加发酵剂→调整酸度→加氯化钙→加色素→加凝乳酶→凝乳切割→搅拌加温→排除乳清→成型压榨→盐渍→成熟→上色挂蜡→包装。
标准化
干酪产品的成分标准主要是由其中的水分以及脂肪含量决定的。实践当中主要通过月旨肪和蛋白质的比率进行评价。脂肪和蛋白质的比率是由生产及操作程序所决定的,但后者在更大程度上会受到原料乳当中脂肪和酪蛋白之间比例的影响,因此可以依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调整原料乳中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的比率。
杀菌
传统的干酪产品主要使用未经杀菌的生乳加工而成。相对于巴氏杀菌乳而言,利甩生乳加工的干酪具有更高的风味成分,但其稳定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健康隐患。因此用于乳制品加工的原料乳必须经过杀菌处理方能进入生产程序。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分批保温杀菌或低温长时杀菌(63℃,30min)和高温短时杀菌(72℃,15s)。
调整酸度
添加发酵剂经过20~30min发酵后,酸度为0.18%~0.22%。该乳酸发酵酸度很难控制,为使干酪成品质量一致,通过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进行酸度调节。
添加氯化钙
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可以促进凝乳酶的作用,促进酪蛋白凝块的形成,所以,在凝乳酶使酪蛋白凝结的过程中,钙离子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盐渍
盐溃的目的在于:①抑制腐败及病原微生物的生长;②调节干酪当中包括乳酸菌在内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⑧促进干酪成熟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④直接影响干酪产品的风味和质地
成熟
干酪的成熟时间为4---28个月,具体时间依干酪的品种而异。在成熟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成熟室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渴望微生物的良好生长以及各种酶促反应的顺利进行,从而为干酪特殊风味及特点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
威士忌的生产工艺
般威士忌的酿制工艺过程可分为下列七个步骤:
1.发芽(Malting)
首先将去除杂质后的麦类(Malt) 或谷类(Grain) 浸泡在热水中使其发芽,其间所需的时间视麦类或谷类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而言约需要一周至二周的时间来进行发芽的过程,待其发芽后再将其烘干或使用泥煤(Peat) 熏干,等冷却后再储放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发芽的过程即算完成,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威士忌中,只有苏格兰地区所生产的威士忌是使用泥煤将发芽过的麦类或谷类熏干的,因此就赋于了苏格兰威士忌一种独特的风味,即泥煤的烟熏味,而这是其它种类的威士忌所没有的一个特色。
2.磨碎(Mashing)
将存放经过一个月后的发芽麦类或谷类放入特制的不锈钢槽中加以捣碎并煮熟成汁,其间所需要的时间约8至12个小时,通常在磨碎的过程中,温度及时间的控制可说是相当重要的环节,过高的温度或过长的时间都将会影响到麦芽汁(或谷类的汁) 的品质。
3.发酵(Fermentation)
将冷却后的麦芽汁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的过程,由于酵母能将麦芽汁中醣转化成酒精,因此在完成发酵过程后会产生酒精浓度约5﹪~6﹪ 的液体,此时的液体被称之为“Wash”或“Beer”,由于酵母的种类很多,对于发酵过程的影响又不尽相同,因此各个不同的威士忌品牌都将其使用的酵母的种类及数量都视为其商业机密,而不轻易告诉外人,一般来讲在发酵的过程中,威士忌厂会使用至少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酵母,来进行发酵,但最多也有使用十几种不同品种的酵母混合在一起来进行发酵的作用。
4.蒸馏(Distillation)
一般而言蒸馏具有浓缩的作用,因此当麦类或谷类经发酵后所形成的低酒精度的“Beer”后, 还需要经过蒸馏的步骤才能形成威士忌酒,这时的威士忌酒精浓度约在60﹪~70﹪间被称之为“新酒”,麦类与谷类原料所使用的蒸馏方式有所不同,由麦类制成的麦芽威士忌是采取单一蒸馏法,即以单一蒸馏容器进行二次的蒸馏过程,并在第二次蒸馏后,将冷凝流出的酒去头掐尾,只取中间的“酒心”(Heart) 部分成为威士忌新酒。另外,由谷类制成的威士忌酒则是采取连续式的蒸馏方法,使用二个蒸馏容器以串联方式一次连续进行二个阶段的蒸馏过程,基本上各个酒厂在筛选“酒心”的量上,并无一固定统一的比例标准,完全是依各酒厂的酒品要求自行决定,一般各个酒厂取“酒心”的比例多掌握在60﹪~70﹪之间,也有的酒厂为制造高品质的威士忌酒,取其纯度最高的部分来使用。如享誉全球的麦卡伦(Macallan) 单一麦芽威士忌即是如此,即只取17﹪的“酒心”来作为酿制威士忌酒的新酒使用。
5.陈年(Maturing)
蒸馏过后的新酒必须要经过陈年的过程,使其经过橡木桶的陈酿来,吸收植物的天然香气,并产生出漂亮的琥珀色,同时亦可逐渐降低其高浓度酒精的强烈刺激感。目前在苏格兰地区有相关的法令来规范陈年的酒龄时间,即每一种酒所标示的酒龄都必须是真实无误的,苏格兰威士忌酒至少要在木酒桶中酝藏三年以上,才能上市销售。有了这样的严格措施规定,一方面可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更替苏格兰地区出产的威士忌酒在全世界建立起了高品质的形象。
6.混配(Blending)
由于麦类及谷类原料的品种众多,因此所制造而成的威士忌酒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风味,这时就靠各个酒厂的调酒大师依其经验的不同和本品牌酒质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各自调配勾兑出自己与众不同口味的威士忌酒,也因此各个品牌的混配过程及其内容都被视为是绝对的机密,而混配后的威士忌酒品质的好坏就完全由品酒专家及消费者来判定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混配”包含两种含义即谷类与麦类原酒的混配;不同陈酿年代原酒的勾兑混配。
7.装瓶(Bottling)
在混配的工艺做完之后,最后剩下来的就是装瓶了,但是在装瓶之前先要将混配好的威士忌再过滤一次,将其杂质去除掉,这时即可由自动化的装瓶机器将威士忌按固定的容量分装至每一个酒瓶当中,然后再贴上各自厂家的商标后即可装箱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