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府为什么不能艾灸 按风府有什么好处
风府为什么不能艾灸 按风府有什么好处
风府是中医临床中的常用大穴,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很多病是由风或以风为先引起。凡受风邪引起的疾病,包括中风,癫狂,癔症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症,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赤肿痛等内外风引起的疾患,都可以通过按揉风府,使穴开而邪出,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的目的。
按风府有什么好处 风府穴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半肌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风寒头痛怎么办 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头痛
艾条火力温和,穿透力强,风寒感冒初起,若能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消散,则疾病即愈。病程中灸之,能迅速解除恶寒、鼻塞、流清涕、头痛等症状。艾灸穴位具体如下,注意艾灸时以穴位处潮红温热为佳。
1.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灸之可解表散寒治感冒引起的头项疼痛。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2.风府穴: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3.大椎穴: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艾灸此处可以振奋人体阳气,祛邪外出。
风寒感冒了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疏风解表,尤其适合外感风寒感冒、鼻塞、咳嗽。
2、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3、艾灸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4、风府穴
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风府为什么不能艾灸 风府的作用
风府名意指督脉之气在此吸湿化风。本穴物质为哑门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吸湿并化为天部横行的风气,本穴为天部风气的重要生发之源,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等。
夏季感冒艾灸什么穴
1、夏季感冒艾灸什么穴呢
在感冒早期,使用艾灸治疗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方法,熟练使用艾灸的市民甚至可以在家独立完成治疗。如果感到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可灸大椎穴。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可灸风池穴。头痛、眩晕,可灸风府穴。此外,灸合谷穴(俗称虎口)主治鼻塞、流清涕,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专家提醒,应注意避免皮肤烫伤。
2、有些情况不宜施灸
2.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等不要施灸。
2.2、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2.3、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4、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也忌灸。
2.5、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以及没有自制能力期间都忌灸。
受凉舌苔厚白艾灸哪里
舌苔白厚艾灸穴位:
风门
定位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太阳之会。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适合受凉后舌苔厚白用于艾灸。
艾灸方法
艾炷灸风门穴3-7壮;或艾条灸风门穴5-15分钟。
列缺
定位
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以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处是穴。
功效主治
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的功效,主治咳嗽,感冒,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正头痛,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颈项痛,掌中热,腕痛无力,小便热,阴茎痛,尿血,遗精,瘾疹,惊痫,可用于受凉舌苔厚白艾灸选穴。
艾灸方法
艾炷灸列缺穴3~5壮,艾条灸列缺穴5~10分钟。
合谷
定位
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适合作为受凉后舌苔厚白的艾灸选穴。
艾灸方法
艾柱灸合谷穴3-5壮;或艾条灸合谷穴5-10分钟。孕妇不宜针灸。
风池
定位
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
主治头痛,头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症,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等,是受凉后舌苔厚白的适宜选穴。
艾灸方法
艾条灸风池穴5-10分钟。
风府
定位
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功效主治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可用于受凉舌苔厚白的艾灸选穴。
艾灸方法
艾条灸风府穴5-10分钟。
经常按摩风府好吗 风府按摩注意事项
1.按摩风府的时候,要注意适度用力,感觉有股热流窜向前额,以自觉酸胀,不感到疼痛为佳。
2.注意风府可按摩,不可艾灸,风借火势,会更加猖狂,在体内乱窜。
艾灸哪里治感冒 感冒艾灸注意事项
1.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反之。
2.风池,风府两穴有头发覆盖,采用灸疗,应将艾条稍稍抬高,并以另一手拨开头发。
3.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若出现高热,咽痛,流黄涕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艾灸风府有什么作用
风府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艾灸风府可以散风息风,通关开窍,清热解表,舒筋活络,镇静宁神。
风府穴为督脉,足太阳,阳维之会穴,太阳主表,阳维为病苦寒热,故艾灸该穴位有疏散风热,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出血等症。
风邪入侵人体,很容易会聚于风府穴,所以当风邪致病时,艾灸该穴位,可以将会聚于此的致病风邪驱赶出人体,对于包括 中风,癫痫,癔症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症,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赤肿痛等内外风引起的疾患有防治作用。
督脉通于脑,脑为元神之府,风府穴归于督脉,位居脑后,故有定志安神,息风止痉,化痰定惊之功效,主治癫狂,癔症,痫症,惊悸,中风不语,眩晕等疾病。
头痛怎么艾灸
头疼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全身性的原因,也许是鼻炎所致,也许是失眠导致,也许是精神紧张,也许是发烧或肿瘤导致。这里又分风寒头疼和风热头疼、偏头痛、丛集性头疼、紧张性头痛、经络受阻性头疼。头疼的类型分很多,
取穴:百会,大椎,风府,列缺。后脑勺头疼配灸昆仑穴。百会、大椎穴是诸阳之气用于疏通阳气,表散寒邪;风府祛风;列缺宣肺气;昆仑疏泄足太阳经气,驱寒散风,活络止痛。艾灸方法:因百会有头发,所以这个部位施灸的时候如果用艾条,最好是他人帮助手持艾条,扒开头发施灸,10-15分钟。如果使用艾灸罐,用单罐艾灸罐,里面点燃艾柱后,再包上一层毛巾或手绢,免得太烫,绑在百会艾灸20分钟。大椎可以使用双罐艾灸罐艾灸大椎15-20分钟,列缺和昆仑使用单眼艾灸盒或单罐艾灸罐艾灸15-20分钟。
另外需要注意,有的时候头痛可能并不代表身体有病,而是一些精神或者是内环境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女性朋友在月经期就可能莫名其妙的头痛,还有的朋友因为精神长期紧张而头痛。所以说,为了更好的治疗头痛,必须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感冒初期艾灸治疗效果如何
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之上熏烤,艾火距离皮肤应适宜,既要有温热舒服的感觉,又不可伤到皮肤。具体取穴如下:
大椎穴大椎穴在颈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
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风池穴 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灸之可解表散寒治感冒引起的头项疼痛。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风府穴 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风府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风府为什么不能艾灸
风府是散风吸湿的穴位,风最喜欢侵袭头部,常常会引起头痛,按摩风府穴能改善血液循环,但是是不能艾灸的,艾灸是火和热,火借风势,若是艾灸风府,风邪出不来会更加猖狂,在体内乱窜反而会加重头痛的症状。
艾灸风府有什么作用 风府穴配伍治病
配天窗,劳宫穴治疗咽喉肿痛。
天窗穴:在颈部,横平厚街,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劳宫穴:在掌区,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配二间,迎香穴治疗鼻出血。
二间穴: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迎香穴:在面部,鼻翼的外缘中点,鼻唇沟中。
配昆仑,束骨穴治疗狂躁多言不休。
昆仑穴:在踝区,外踝尖与脚腕后的大筋(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束骨穴:在足外侧,第5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的位置。
配风市穴治疗伤寒。
风市穴: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腘横纹上7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