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发现孩子是否视力异常
怎么发现孩子是否视力异常
斜视与弱视是婴幼儿常见的视力问题,若能及早(最好在三、四岁左右)发现,给予治疗,则视力可继续发育而恢复正常,若延误至七、八岁以后才发现,治疗效果当大打折扣。
家长应掌握以下知识,以早期发现小孩患有弱视:
斜弱视的症状
1. 眼睛外观异常(眼位不正,歪头斜颈)
2. 经常瞇眼或侧着看东西
3. 对物体抓不准距离感
4. 眼睛容易疲劳,常揉眼睛
5. 强光下会闭一只眼
如何早期发现?
1. 如果孩子的两眼不平行,应该看医师
2. 若觉得孩子有问题,应尽快给医师详细诊察
3. 若不觉得有问题,亦应在三四岁时做视力检查及乱点立体图筛检
4. 每半年应做定期视力检查
如何进行治疗?
1. 到眼科专科机构眼科做详细检查
2. 依医师处方,配戴眼镜矫治
3. 遮眼治疗,强迫小朋友使用视力较若的眼睛
4. 弱视严重者,可施予弱视训练
5. 有些斜视仍需要开刀矫正
如何发现视力异常?
爱尔眼科提醒您:年幼孩子的视力问题,有赖父母平日用心观察。当您发现孩子有以下征状时,可能是视力不良的现象,请及早带到眼科做进一步检查。
1. 用手指或物品在宝宝眼前逗引时,不会注视手指或物品。
2. 看书或写字时太近。
3. 看电视距离愈看愈近。
4. 专注看时,常瞇眼或用手遮眼。
5. 无法清晰隐定地持久阅读。
6. 眼垃不正常,如斗鸡眼、脱窗。
7. 眼睛外观异常,如眼皮下垂等
8. 有复视现象(一物看成二物)
9. 走路经常跌倒。
10. 不喜欢用眼力专注的工作,或视力专注后,易感浮燥不安。
11. 每次需要用眼力时,颈部倾斜歪一边。
12. 似乎没有什么病痛,但却常抱怨头痛,特别在眼部附近。
13. 用眼时,经常揉眼睛或皱眉头。
14. 经常陈述看不沟楚或眼睛痒、痛。
15. 眼睑经常红肿、带垢。
16. 眼睛会怕光、流眼泪。
17. 眨眼次数增多。
18. 两眼瞳孔大小不等或有异常反光。
怎样保护孩子的视力 护眼小细节
眼球的发育和孩子的身体发育一样,需要均衡的营养。
所以,如果你家有个偏食、挑食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喜欢吃的东西越丰富越好。尤其是不要吃太多的甜食,否则小眼镜可能会早早地来找孩子做朋友啦!
书籍纸张的质地、字的大小、行距、排版的疏密、颜色搭配,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视力发育,采用无光铜版纸或胶版纸印刷的书籍因为反光不是很厉害,所以更适合孩子阅读,而那些看上去华丽鲜艳的“亮光光”的童书,却是最伤害孩子眼睛的。
有一些口袋书或袖珍书由于字很小,不适合给孩子看。有些书的色彩过于杂乱,或者在很深的底色上面印黑字,同样不适合孩子阅读。
房间的照明要保证广泛、均匀、稳定、充足,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室内的整体照明应该比成人房间的高一些,同时光线要柔和,从而让房间产生温暖、安宁的氛围。
除此之外,房间内还需要有相应的局部照明,如台灯等,来满足宝宝阅读、书写、玩耍的需要。家里的四种界面(地面、天棚、墙面、家具面)色调要柔和、协调。
另外,如果房间过于干燥,孩子的眼睛也会感觉到干涩,所以,最好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孩子们在家学习和做功课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驼背、趴桌的坏习惯。这样不仅对脊椎不好,还对视力有影响,一定要让书本和孩子的眼睛相隔30厘米。
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就要及时接受医生的治疗,并且保持定期体检,也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视力的变化情况。
在学校时我们都会做眼保健操,每天花个几分钟,可以放松眼部神经,舒缓用眼压力,可以减少近视的加深。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近视会很着急,总想立马让孩子戴上眼镜。
其实不然,有些假性近视不需要佩戴眼镜,经过治疗是可以恢复正常视力的。所以,发现孩子视力变差,家长要学会区分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孩子防近视
0—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时期的眼病对儿童视力发育危害极大,这年龄段也是最易造成视觉损伤的时期,同时也是最容易挽回视力的时期。许多的眼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将造成眼睛的终生残疾。
小儿眼病最常见是斜视。斜视不但影响美观,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尤其是造成的自卑会影响人的一生。其次,斜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视觉功能异常。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看任何物体都将是一个平面,没有深度和远度,不能从事精细工作等。
治疗斜视对时间的要求很严,2岁前是人视觉发育的关键期,3—6岁是视觉发育的可塑型期,对于斜视,6岁或更早手术矫正,会使双眼视力得到正常的发育。对于弱视,6岁是治疗的黄金时间,一旦年龄超过12岁,治疗效果有限,成人弱视治疗则无明显效果。因此,请家长们务必认真对待,早发现、早治疗。
小儿另一种眼病是弱视。弱视的儿童如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其视功能。此外,由于大脑只能得到单侧健眼输入的视觉信号,大脑无法形成立体的像,将导致患者没有立体想象能力。长大后不能选择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机械、美工等专业。弱视还可引起斜视,影响美观和身心健康。
弱视患者如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首先要配戴光学矫正眼睛,并要坚持配镜。适度遮盖健眼可消除优势眼对弱视眼镜的抑制作用,强迫锻炼弱视眼。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治疗青少年近视、儿童弱视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简便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视力异常?薛春燕说,建议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变化情况及一举一动,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用眼习惯,看电视时不能老坐一个位置或一种姿势。幼儿园老师应留意孩子学习、手工操作、活动时的用眼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家长,幼儿园每年最好要请眼科医生对每位儿童进行常规的斜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斜视,及时得到治疗,对于有屈光不正的患儿可及时配镜,以防发生斜视及弱视。
如何发现孩子的眼睛有远视和散光
发现孩子的眼睛有远视和散光需要注意以下症状:孩子视力下降,视疲劳,内斜视,畏光,视物侧面等症状。发现这些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验光。
宝宝为何会近视
3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视觉功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可是这个年龄段的好多娃娃却出现了视力异常或视力异常倾向。据有关视力筛查项目检测结果显示,3岁以前的婴幼儿视力异常率近20%。
一、屈光不正
据专家介绍,导致婴幼儿视力异常的原因一部分是先天因素造成,一部分是出生后对眼睛保护不力所致。如家长过早就给孩子看电视、电脑,又不注意看电视的时间、距离、光线等,久而久之会给婴幼儿的眼睛造成伤害。
婴幼儿每次看电视的时间要适度,每隔半小时须休息5-10分钟。平时要多让孩子远眺,多看看绿色的树木以缓解眼肌疲劳。
二、户外活动少
不少家长喜欢把孩子“圈养”起来,很少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看电视就成了孩子室内活动的首选项目,长此以往,近视等眼疾不可避免。
三、用眼负担重
家长过早地开展早期教育也加重了孩子用眼负担。据了解,学龄前婴幼儿认字、写字早已是平常事,学龄前婴幼儿因为手指功能还未发育完全,手指的力量较小常常握不住铅笔,为了缓解手部疲劳,孩子往往会尽量握住铅笔的底端来写字,因而遮挡视线造成视力异常。
四、饮食营养不均衡
孩子挑食、偏食、爱吃甜食、不吃蔬菜,这些都会造成体内微量元素、维生素摄入不足,影响视觉发育。同时,膳食结构要合理,注意孩子的营养全面、平衡,保证眼球的正常发育。
五、婴幼儿过早学步
1周岁以内的婴儿视力发育尚不完全,而爬行可使孩子看清自己能看到的东西,有利于视力的健康发育。相反,如果幼儿过早学步的话,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孩子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多次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另外,婴幼儿学步大多在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会直接侵入眼内,导致视网膜损伤,造成孩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并产生刺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因此,幼儿不宜过早学步。
怎样预防弱视
一、优生优育,预防弱视
1.杜绝近亲结婚,减少常染色体异常造成的斜视、色盲、先天性白内障等;2.孕期预防传染病,分娩时慎用产钳;提高孕期保健水平,降低对婴幼儿脑与视觉器官的损伤。
二、及时治疗眼病,预防弱视
尽早发现可引起弱视的疾病。对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先天白内障、上睑下垂、眼睑血管瘤等及时治疗,避免引发弱视。避免长时间遮盖眼睛,影响儿童眼睛发育,引发弱视。
三、补充营养,多做户外活动,促进眼睛发育,预防弱视
5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时期,应该补充钙、锌、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等视力健康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同时,多到户外活动,使孩子的眼睛在自然光线刺激下发育成熟,避免弱视。
四、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经常督促小儿注意用眼卫生。采光要充分,灯光照明适度。幼儿看的图片字迹要清晰,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各种锻炼性游戏,如蒙眼、捡豆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儿童弱视。
五、及早发现孩子异常表现,及时发现弱视
弱视儿童往往有除了视力低下以外的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的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
六、定期普查视力和屈光状态,及时发现弱视
治疗弱视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一般孩子2岁后每半年一次定期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位、是否有眼底病变等。发现问题后及时确诊、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日常生活如何保护好孩子视力呢
保护孩子视力之幼儿时期
1.在孩子叁周岁后要带孩子去测试视力,以后每个假期都要带孩子去检查,平时要多注意孩子是否有揉眼的动作,或是眯着眼睛看东西的习惯。
2.不要听信说孩子在幼儿时期剪了眼睫毛,长大后眼睫毛会变得又长又浓又密。
3.尽量多带孩子在户外玩耍,放眼绿色和开阔之地。
4.不要让幼儿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最好不玩电脑和手机。不要长时间的让孩子观看电视,看电视时要坐在电视机的正中,距离要远,尽量不斜角度长时间观看。
5.不要过早的让孩子写字画画,弹琴的孩子,不要长时间的注视乐谱。
6.不要让孩子躺着和趴着看电视或阅读。
保护孩子视力之小学期间
这个时候不要以为孩子六七岁了,视力一直都相当的好而高枕无忧。很多孩子都是在上小学期间眼睛近视了好久家长都不知道。
1.注意孩子的写字姿势,坐姿不正确和握笔不当让很多孩子的眼睛视力下降,导致近视。
2.周末多鼓励孩子在户外玩耍,不要在光线暗弱的地方看书写字或是看电视。
3.尽量少的玩电脑和手机。打羽毛球和兵乓球也是很好的训练视力的方法,但也是要持久才有效果的。
4.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多听医生的建议。
5.坚持做远眺!眼球上下左右转动!
孩子视力异常的6大征兆
1.看电视、电脑、书的距离会不自主地靠得很近。
2.经常眯着眼睛看,或对视觉活动特别不感兴趣。
3.看东西总是歪着一侧头去看。
4.有揉眼睛和皱眉的习惯。
5.常抱怨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倒东西。
6.另外,孩子经常头疼也是眼部疾病的信号之一。
因为视觉中枢在人的大脑皮层上,如果人们出现散光、用眼过度,很可能出现头疼症状。
为保护好孩子明亮、清澈的眼睛,父母应立即开展护眼行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1.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期近距离用眼。
看书时,书本跟眼睛保持30厘米左右。
不要趴在桌子上或者躺着看,不要走路看书。
采用合适的自然光作为阅读光源,用灯光照明时尽量使用可调节亮度、灯光比较柔和的台灯。教育孩子不在光线暗淡的地方或强光下读写。
提醒孩子端正读写姿势,用眼30分钟左右(不要超过1小时)就要休息放松一会儿。
2.减少孩子看电视和玩电子产品的频率。
不要过早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约束孩子看电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一天1~2次为宜。然后去室外玩玩,向远处眺望,引导孩子努力辨认远处的一个目标,放松眼部肌肉。
3.父母以身作则,以关爱与时间来填充孩子的世界。
父母要注重平时多跟孩子交流和沟通,多带孩子参加有益健康的户外活动,让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春天去野外踏青,夏天去赏荷听雨,秋天去登高望远,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义工,这些都是保护视力、打开视界的亲情互动。
4.每3~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尽早矫正。
6岁以前是矫正视力的黄金时段。父母应多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定期带孩子做视力检查。
5.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注意用眼卫生,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时间。在日常膳食中,可以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新鲜奶类、奶制品、动物肝肾、蛋黄、胡萝卜、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尽量减少甜食。
孩子远视眼都是天生的
经过检查,很多两三岁的孩子不仅有散光还有弱视。才两三岁就有这么多视力问题,让家长们感到不解。“难道是现在的孩子看电视看多了,所以才出现这么多眼睛问题?”就此,记者采访了眼科及配镜专家,了解到了相关的儿童眼保健及配镜知识。
幼儿远视多是天生
记者咨询眼科专家后得知,小儿有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多数都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应尽早到医院求诊,以免耽误矫正和治疗时机。
眼科专家告诉记者,“3岁以前的屈光不正多数都是先天性的。人出生后眼球尚未发育完善、眼轴多数偏短,所以大部分都是远视眼,或远视伴散光,这种情况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还会不断发育,眼轴慢慢变长,远视就会逐渐好转。”
少数婴幼儿发生先天性近视,多数与遗传及胚胎发育不良有关。根据统计,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g的小儿和早于7个半月的早产儿,其眼球更易缺氧,在青春期的近视率会比正常孩子高出近3.6倍。同时,准妈妈的少动,以及现代独生子女缺乏锻炼,都会使得孩子的眼球晶体弹性减弱,在发育过程中,眼球容易长过头而发生近视。
过12岁治疗有难度
专家说,如果当家长发现两三岁的小孩总是眯眼睛看东西时,建议及早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及配合程度制订计划,若孩子太小、问题不严重可早期不予干预,定期追踪检查,必要时再进行矫正,迟迟不来就诊就可能延误病情和治疗时机。”
据介绍,小儿视力障碍通常表现为:看东西眯眼、歪头或者头部向前倾斜双眼上翻来注视眼前物体。要及早发现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眼病,最好在出生之后即做眼科筛查。
科学研究证实:在动物的视觉发育过程中会有一段接受外界视觉刺激后促进视功能发育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人类而言主要是指从出生到9岁这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如果眼睛因某些原因不能形成清晰的视觉,就会影响到视功能发育,过了12岁就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