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碘缺乏症

宝宝碘缺乏症

1、最突出的症状是智力低下或弱智或白痴

2、身体矮小,下肢较短,年龄越大越明显

3、即聋又哑

4、面容丑陋

5、瘫痪

宝宝缺碘的症状有哪些 孩子防止缺碘的方法

妈咪应注意科学合理地为宝贝补碘,主要从食物中摄取,多吃些海带,紫菜,海虾等含碘量高的食物。专家指出,最物美价廉的补碘方法就是每周喝一次紫菜汤。

食用加碘盐是个很好的方法。碘盐随吃随买,不要长期存放,因为碘容易挥发,最好购买合格、定型的小包装碘盐:碘盐适宜放在密闭的盐罐里,并注意防热、防潮,最好存放在阴凉处。

宝宝缺碘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缺碘的症状

作为孩子的母亲,首先应该密切注意,宝宝的身体、起居和动作等方面有无异常。特别是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重病区,也就是流行有粗脖子的地方,对新生儿更应特别注意。

如果发现宝宝出生后哭声无力、声音嘶哑、腹胀、不愿吃奶或吃奶时吸吮没劲、经常便秘、脑门也比一般的宝宝大、皮肤发凉、浮肿以及皮肤长时间发黄不退时等,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确诊。

营养不良的危害

宝宝出生以后,头围迅速增大,尤其是出生后的两年内,这说明,他们的脑在迅速发育,如果这个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2-3岁以后的宝宝患营养不良,即使宝宝体重轻、智力落后,可以通过纠正营养不良,两者都可以恢复正常。这说明,在脑迅速发育阶段,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可能对智力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脑的功能,而且会影响脑的形态发生变化,例如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宝宝营养不良主要是指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锌、碘元素、维生素等,当宝宝缺少这些营养元素时,则会给宝宝带来一定的危害:

1、缺乏蛋白质: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营养的供给首先要满足热能及蛋白质的需要,蛋白质中的优质蛋白质要占1/2—2/3。牛磺酸和脑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它在母乳中含量丰富,而在牛乳中含量却较少,所以牛乳喂养的宝宝应注意补充牛磺酸。必需脂肪酸应占热能的1%-3%,对脑的发育及神经髓鞘的形成有利。

2、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微量元素也会对宝宝的智力产生影响。

(1)缺铁会引起贫血,而在贫血症状出现之前,宝宝已表现出容易发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会影响以后的学习。

(2)膳食中缺锌,可造成宝宝血锌下降,影响体格发育及智能的发展。

(3)缺碘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而甲状腺素可以促进脑的发育。

3、缺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抽搐,并影响宝宝将来的智力。

因此,宝宝要聪明,营养要均衡。

碘缺乏原因

1、环境因素

宝宝碘缺乏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丢失所致。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的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泛滥,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活跃造成。

2、水源因素

部分地区水中碘的含量较低,与碘缺乏病的发病率有关。在我国的西安、宝鸡、石泉及蓝田等地区,饮水中的碘含量较低,甲状腺肿的发病率也较高。

3、孕妇怀孕期间缺碘

妊娠期间孕妇如碘的摄入不足,血浆中无机碘离子浓度降低,甲状腺产生的T3、T4较少,血液中T3、T4减少,以致通过胎盘的T3、T4减少,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胎儿的生长发育即出现了一系列的障碍,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出现症状。

4、膳食因素

膳食因素也可加重碘的缺乏。

(1)膳食中缺碘

人体碘的供给约60%来源于植物性食品,如土壤中的碘缺乏可导致植物性食品中碘含量不足。

(2)低蛋白影响碘的吸收和利用

低蛋白、低能量可使血清中T3、T4、血浆蛋白结合碘(PBI)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可影响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

(3)葡糖硫苷棉豆苷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

关于碘缺乏的膳食因素,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葡糖硫苷棉豆苷,它是木薯中的一种成分,蔬菜中如甘蓝、卷心菜、大头菜、荠菜中也含有葡糖硫苷棉豆苷的水解产物,可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

(4)抑制甲状腺摄取碘化物

人们普遍认为玉米、小米、甜薯、高粱及各种豆类中在肠道中可释放出氰化物,进而被代谢成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摄取碘化物。

(5)钙磷含量高

钙磷含量高的食物可妨碍碘的吸收,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加速碘的排泄。

上述各种饮食因素至人体缺碘,不能满足儿童合成甲状腺素的最低要求,可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如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垂体分泌TSH增加,甲状腺体积增大,则出现弥漫性甲状腺肿大。

5、药物因素

宝宝如果有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四环素、磺胺类、咪唑类等药物,这些药物会干扰酪氨酸的碘化过程,也有一定导致甲状腺肿作用。

如何为宝宝科学补碘

0到2岁是脑发育关键期

人类脑发育的90%是在胎儿、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完成。这个时期碘和甲状腺激素,对脑细胞的发育和增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碘是甲状腺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是脑组织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碘缺乏,影响人类脑组织正常发育,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碘缺乏,都会影响脑发育,损害智力发展。

脑组织发育有准确的时间表,像火车、飞机一样,按一张严格的时刻表运行,按时开始,准时结束。大体上说,这张时刻表,是从母亲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开始,一直延续到出生后两周岁以内,这段时间叫做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关键时期内,大脑神经细胞的生长依靠甲状腺激素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制造出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需要充足的碘,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任何程度的碘缺乏,就会容易导致克汀病(呆小症),表现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病情严重的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能上学,其寿命也很短。

轻度患儿,生活虽可自理,但不能做复杂劳动,不能适应社会生活,有听力、语言和运动障碍。聋哑发生率高,甚至出现生长缓慢。

关键期结束后,再进行补碘行不行?专家认为,发育期受到影响的大脑,再不可能达到正常水平了。换句话说,关键期内因缺碘造成的脑发育不良问题,是不可康复的,一旦形成,抱憾终生。因此,这种疾病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如何早发现缺碘的傻宝宝

作为孩子的母亲,首先应该密切注意,宝宝的身体、起居和动作等方面有无异常。特别是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重病区,也就是流行有“粗脖子”的地方,对新生儿更应特别注意。

如果发现宝宝出生后哭声无力、声音嘶哑、腹胀、不愿吃奶或吃奶时吸吮没劲、经常便秘、脑门也比一般的宝宝大、皮肤发凉、浮肿以及皮肤长时间发黄不退时等,平时宝宝醒来时,手脚很少有动作或动作甚为缓慢,甚至过了几个月也不会抬头、翻身、爬坐等,千万不要把这些都看成是宝宝“省心”、“不淘气”、“不缠人”,而应高度重视宝宝是否有甲状腺低下的可能,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确诊。

因为缺碘所致甲状腺低下患儿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出生就给人以“老实”的感觉,常常是大人把他放到哪里,他便老老实实地原地不动,甚至几个小时也不挪动一下地方。有时大人没有及时给他喂奶、吃饭,他也不会因饥饿而吵闹不休。

重点人群补碘原则是什么?孕龄期妇女、孕妇、产妇、0至2岁婴幼儿、学龄儿童是重点补碘人群。首先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要注意补碘,国际推荐的碘营养素标准为每天200微克,低于这个标准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除每天食用适量的碘盐外,还要多吃些海带、紫菜、虾皮等含碘量高的食物。

吃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良策

有哪些具体方法判断缺碘?查尿碘来判断缺碘。对个人而言,可定期到医院检测尿液的含碘量,所有新生儿都要进行采血筛查,一旦发现甲状腺激素异常,应及时在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而宝宝补碘可有这些途径:

1.母乳喂养的宝宝,尿液碘水平会高出其他方式喂养的宝宝1倍以上。因此母乳喂养是补碘的良好途径。

2.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的含碘量最高,如有可能,妈妈可以用不同的烹饪方式,每周都给宝宝安排吃1~2次海产品。

3.为宝宝选购含碘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以免宝宝体内碘量不足。

4.坚持使用食用碘盐烹调。

当然,人体摄入的碘量,不是越多越好,当机体摄入的碘长期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时,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以至于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所以,人体对碘的依赖性就是这样,少了要得病,多了也不行。

宝宝微量元素缺乏怎么办

1.钙

钙是婴幼儿成长发育阶段中容易流失及缺乏的一种微量元素。因日晒少造成宝宝缺乏VD,也会造成钙的不足。常见的钙缺乏症状主要有发育比较缓慢、骨骼方面生长不正常以及牙齿发育不好等,更为严重的则是影响孩子的发育,造成佝偻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钙的缺乏,父母可以让宝宝加强对牛奶、鸡蛋、豆制品、海带、蔬菜等事物的摄取量,以食疗来补足流失的钙。

2.铁

缺铁会造成宝宝贫血以及注意力的下降。同时宝宝因缺碘引起的贫血不仅会造成智力下降,还会使注意力、记忆力以及学习能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会损害儿童的身体健康,倘若是重度缺铁性贫血更会危及到孩子的生命。因此,家长要多多关注。

平时多注意给宝宝吃动物的肝脏、红糖、蛋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减少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可能。因为宝宝对母乳的消化率超过70%,对于不超过半岁的婴儿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务必要坚持母乳喂养。

3.锌

婴幼儿身体中含有的锌不足会让孩子厌食,而且也会让宝宝的成长发育速度变得缓慢。此外,还会使宝宝的免疫力下降,造成宝宝反复感冒以及肚泻,更会造成宝宝口腔溃疡。这个时候需要给宝宝吃一些山核桃、扇贝、猪肝、羊肉等食物。

4.碘

常见的含碘不足出现的症状就是“大脖子病”,它还会使孩子发育推迟或缓慢、智力下降,更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痴呆。因此,家长也要重视宝宝对碘的吸收,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如干海带、海鱼等富含碘的食物。

怀孕5个月时的营养调理

一. 合理补充维生素。

有些孕妈妈深怕胎宝宝缺维生素,每日都盲目补充,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药物。胎宝宝发育过程中,维生素的确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一定要做到合理补充,盲目的补充会给胎宝宝造成另一种伤害。过量服用维生素A会影响胎宝宝大脑和心脏的发育。如果孕妈妈补充维生素D过多,则会导致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严重者还会伴有智商减退。

二. 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1.碘。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必然导致甲状腺素减少。在缺碘地区,女性怀孕后可以多吃一些含碘较多的食物,预防碘缺乏。

2. 锌。锌能参与人体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孕妈妈在妊娠期缺锌会导致DNA和含有金属的酶合成发生障碍。孕期缺锌,胚胎的发育必然也受到影响。这个期间,孕妈妈可以有选择性的多吃一些芝麻,核桃,麦片,豆制品等含锌较为丰富的食物。

3.铜。母体缺铜会影响胎宝宝某些酶的活性以及铁的吸收和运转,从而导致贫血。孕妈妈在妊娠期可以尝试多吃一些芝麻,大豆,动物肝脏等食物。

宝宝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缺乏维生素A

症状:孩子皮肤变得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眼睛多泪、视物模糊、夜盲症、干眼症等。

饮食:应多吃鳗鱼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柑橘、大枣、白薯、胡萝卜、香菜、韭菜、菠菜、黄花菜、莴笋叶、西红柿、豆角等。

常见营养素缺乏病有哪些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病、维生素B2缺乏病、维生素PP缺乏病、维生素C缺乏病、营养不良性贫血、碘缺乏病及其他营养缺乏病等。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四个普遍性营养问题,即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和铁缺乏。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四大营养问题。

孕妇如何补碘

一、孕妇缺碘的危害

1.孕早期缺碘危害

在怀孕的前期,胎宝宝大脑是发育快速的时期,这个时候胎宝宝所需要的营养完全依靠准妈妈补充。孕早期孕妇缺碘会造成胎宝宝缺碘,从而会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脑蛋白合成障碍,而脑蛋白质含量减少会使细胞体积缩小、脑重量减轻,直接影响到胎宝宝智力发育。有调查显示,孕妈咪缺碘,宝贝出生后的身长、体重、头围均低于正常,女婴所受的影响更为严重。

2.增加流产及胎宝贝畸形、死胎的发生率

胎宝贝的生长,不仅依赖孕妈咪提供的甲状腺素,在怀孕10周后,胎宝贝自身的甲状腺也具有了利用碘来合成甲状腺素的能力,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孕妈咪缺碘严重胎宝贝就会生长停滞或出现异常,发生死胎、畸形,引起流产。

3.导致新生宝贝发生克汀病

当孕前和孕期碘摄入量低于25ug/d时,新生宝贝可出现智力低下、聋哑、性发育滞后、运动功能障碍、语言能力下降、其他生长发育障碍为特征的克汀病。

4.碘缺乏的孕妈咪甲状腺会肿大

在碘缺乏地区,孕妈咪甲状腺肿大的发生率平均增大30%。如果持续得不到充足的碘营养,增粗的脖子可就难以恢复纤细了。

5.妊娠晚期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

中度碘缺乏会造成孕妈咪在妊娠晚期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而在那些严重缺碘的孕妈咪中,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发生率可达1/3。

甲状腺机能减退的表现:

A.浑身软弱无力,易疲乏,爱睡觉。

B.原来爱出汗者会感到出汗明显减少,皮肤粗糙发干、身体怕冷、头发干燥、稀少。

C.工作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

D.食欲欠佳、时常腹胀、便秘。

E.体重增加、心率减慢。

F.总感到自己脸胀、手胀、腿胀,但用手按却没有凹陷。

二、孕妇补碘吃什么食物?

准妈妈缺碘不仅威胁到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那准妈妈补碘吃什么呢?那些食物富含碘物质呢?一起往下看。

海藻类食物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含碘量高,孕妈咪每周吃50克,能有效补碘,但不宜经常大量食用。

以下食物在同类中含碘排名靠前,是孕妈咪补碘的选择:海虹、干贝、虾皮、虾米、豆腐干、开心果、鹌鹑蛋、火鸡腿、牛腱、奶、菠菜、小白菜、青椒、松仁、南瓜子、核桃。

当然陆地食物蛋、奶含碘量也是比较高的,其次肉类,淡水鱼也是含碘食物。还有,准妈妈在购买食盐时,可以买含碘食盐。

碘缺乏病症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常见的碘缺乏病症有四种:

①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是由于环境缺碘而引起的地方病,是IDD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甲壮腺增生、肥大,形成恶性循环,缺碘者的脖子愈来愈粗,造成粗脖子病。

②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同地甲病一样,主要发生在严重缺碘地区,它对人的健康危害较大;由于胚胎期和新生儿严重缺碘,甲状腺激素缺乏,造成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和其它器官或组织发育分化不良或缺陷,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是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落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甲肿。

③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亚克汀病)是存在于缺碘性地甲肿和地克病流行区的一种碘缺乏症,患者以轻度智力落后为主要表现(智商在69?0),并伴有轻微神经系统损伤、体格发育障碍或激素性甲功能低下的人。这些人缺乏典型地克病的临床特点,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有时被认为是"正常人"。

④怀孕妇女(胎儿)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缺碘症状。怀孕期妇女缺碘不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还会危及胎儿,从而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克汀病、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以及新生儿甲低。儿童期及青春期缺碘主要导致地甲病、甲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成人缺碘将导致甲肿、甲低、智力低下。

给宝宝巧选米粉的小妙招

巧选米粉

面对超市里的琳琅满目的婴幼儿营养米粉,很多新手妈妈不知道如何选择。婴幼儿营养米粉分为婴儿配方粉、婴幼儿补充谷粉、婴幼儿辅助食品、婴幼儿补充食品几大类:

* 婴儿配方粉是适于0-12个月龄婴儿食用的食品,能满足0-6个月正常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 婴幼儿补充谷粉是适合4个月龄以上婴幼儿食用的补充食品,如作为主食易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但是很多补充谷粉内不含有被称为“聪明元素”的碘,如果父母不注意另外给宝宝添加碘的话,可能导致宝宝碘缺乏。

* 婴幼儿辅助食品和婴幼儿补充食品是为四个月以上月龄宝宝生产的食品,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营养素含量全面,能满足宝宝生产发育需要,而后者只能作为补充食品,可以在宝宝缺乏某种营养素或变换口味时有针对性地选择。

选择米粉的5个小妙招

1.在选择婴幼儿营养米粉时要注意看清包装上标示的食品类别,也可以将营养素含量进行比较,以挑选适合宝宝食用的品种。

2.留意内容物是否为独立包装,因为独立包装不仅容易计量,估计宝宝每次用量,而且更加卫生,不易受潮污染。

3.选择与宝宝月龄相适应的婴幼儿营养米粉。

4.选择品牌产品,这些产品售后服务好,质量有保证。千万不要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只认进口奶粉,更不要受广告误导。

5.有些宝宝对乳糖过敏或对牛奶蛋白过敏,妈妈在选购时应特别留意配料表中是否含有奶粉。

0到2岁是宝宝成长最佳补碘期

专家称,碘缺乏可影响宝宝脑发育,造成智力残疾和体格发育不良。碘元素对人脑的发育起重要作用,是宝宝成长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尤其是从胎儿到2岁这个阶段,妈妈们一定要抓住这最佳补碘时期。

0到2岁是脑发育关键期

人类脑发育的90%是在胎儿、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完成。这个时期碘和甲状腺激素,对脑细胞的发育和增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碘是甲状腺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是脑组织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碘缺乏,影响人类脑组织正常发育,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碘缺乏,都会影响脑发育,损害智力发展。

脑组织发育有准确的时间表,像火车、飞机一样,按一张严格的时刻表运行,按时开始,准时结束。大体上说,这张时刻表,是从母亲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开始,一直延续到出生后两周岁以内,这段时间叫做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关键时期内,大脑神经细胞的生长依靠甲状腺激素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制造出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需要充足的碘,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任何程度的碘缺乏,就会容易导致克汀病(呆小症),表现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病情严重的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能上学,其寿命也很短。

轻度患儿,生活虽可自理,但不能做复杂劳动,不能适应社会生活,有听力、语言和运动障碍。聋哑发生率高,甚至出现生长缓慢。

【重点答疑】关键期结束后,再进行补碘行不行?专家认为,发育期受到影响的大脑,再不可能达到正常水平了。换句话说,关键期内因缺碘造成的脑发育不良问题,是不可康复的,一旦形成,抱憾终生。因此,这种疾病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如何早发现缺碘的傻宝宝

作为孩子的母亲,首先应该密切注意,宝宝的身体、起居和动作等方面有无异常。特别是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重病区,也就是流行有“粗脖子”的地方,对新生儿更应特别注意。

如果发现宝宝出生后哭声无力、声音嘶哑、腹胀、不愿吃奶或吃奶时吸吮没劲、经常便秘、脑门也比一般的宝宝大、皮肤发凉、浮肿以及皮肤长时间发黄不退时等,平时宝宝醒来时,手脚很少有动作或动作甚为缓慢,甚至过了几个月也不会抬头、翻身、爬坐等,千万不要把这些都看成是宝宝“省心”、“不淘气”、“不缠人”,而应高度重视宝宝是否有甲状腺低下的可能,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确诊。

因为缺碘所致甲状腺低下患儿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出生就给人以“老实”的感觉,常常是大人把他放到哪里,他便老老实实地原地不动,甚至几个小时也不挪动一下地方。有时大人没有及时给他喂奶、吃饭,他也不会因饥饿而吵闹不休。

【重点答疑】重点人群补碘原则是什么?孕龄期妇女、孕妇、产妇、0至2岁婴幼儿、学龄儿童是重点补碘人群。首先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要注意补碘,国际推荐的碘营养素标准为每天200微克,低于这个标准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除每天食用适量的碘盐外,还要多吃些海带、紫菜、虾皮等含碘量高的食物。

吃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良策

有哪些具体方法判断缺碘?查尿碘来判断缺碘。对个人而言,可定期到医院检测尿液的含碘量,所有新生儿都要进行采血筛查,一旦发现甲状腺激素异常,应及时在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而宝宝补碘可有这些途径:

1.母乳喂养的宝宝,尿液碘水平会高出其他方式喂养的宝宝1倍以上。因此母乳喂养是补碘的良好途径。

2.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的含碘量最高,如有可能,妈妈可以用不同的烹饪方式,每周都给宝宝安排吃1~2次海产品。

3.为宝宝选购含碘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以免宝宝体内碘量不足。

4.坚持使用食用碘盐烹调。

当然,人体摄入的碘量,不是越多越好,当机体摄入的碘长期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时,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以至于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所以,人体对碘的依赖性就是这样,少了要得病,多了也不行。

【重点答疑】吃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良策吗?是的。每个普通人,每天吃相当于一只图钉尖大小的碘即可,我们一辈子需要的碘约5~6克。如果每人每天通过碘盐获得平均200微克的碘,就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碘盐,就能保证补碘的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而且食用碘盐很经济。

相关推荐

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食用碘盐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导致人体碘摄入不足,对人体所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碘缺乏病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呆小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是影响胎儿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碘缺乏也可导致死产、流产、早产、先天畸形儿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碘缺乏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 而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最重要的对象是婴幼儿、儿童以及准备做母亲或正在给宝宝喂奶的妇女。每人每日进食平均5-10克加碘盐,即可得到100-300微

营养不良的危害 智力低下

孕妇在怀孕期间饮食的不平衡导致胎儿的发育不正常,比如孕早期由于孕妇摄入的叶酸不够,导致胎儿智力发育不足,造成先天性智力缺陷。宝宝出生后营养缺乏,如蛋白质缺乏,铁缺乏,锌缺乏,碘缺乏,以及维生素B1、B6的缺乏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宝宝的智力。

碘缺乏的饮食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碘的摄入不足,将导致甲状腺肿大、聋、哑、瘫痪等疾病。其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缺碘引起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目前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受到碘缺乏病的威胁。 为尽快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危害,摸清现阶段小学生中碘缺乏病病情,主要是一些群众购买食盐时图便宜,购买的盐是未加碘的私盐、散装盐所致。此外,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市内各区,也发现患病儿童,其原因是家长不懂得正确的烹调方法,将食盐直接放入油锅内爆炒,造成碘挥发,致使儿童碘摄入不足。 食用

孕期适量补碘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素通过影响人体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来调节机体生理代谢,从而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每个人一生中都必须摄取少量碘才能满足正常生理需要。 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著名学者提示了碘缺乏对于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严重危害。而脑在胚胎时期的分化发育是其以后发育的基础,于是妊娠期妇女碘缺乏对胎儿的影响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怀孕10-18星期后是胎儿脑发育的第一个旺盛时期,开始有神经母细胞的增生、分化与迁移,开始有前脑特异性神经元成熟、神经胶质形成和交感神

碘缺乏病防治

1.去除病因 首先去除病因,由于膳食因素引起,应先调整饮食,如为药物引起,要停药或换另一种药物代替。 2.药物治疗 可通过碘化油的口服或注射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碘化油是一种长效、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防治药物,目前常用的是巴黎Guerter实验室的产品,名为Lipodol UF的产品用于肌注,Oridol的产品用于口服。但在剂量方面,仍存在分歧。需根据缺碘的程度和具体条件以补充,一般来说,推荐剂量是1ml,每6个月需重复一次口服剂量。如补碘后,甲状腺肿大仍不能控制,可采用甲状腺制剂治疗,以补充内源性甲状

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是真的吗

大家都知道如果缺碘容易得大脖子病,那么补碘过量又会怎么样呢?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真的吗?人体每天需要多少碘呢?如何补碘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是真的吗,一起来了解吧。 近来,“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怀孕期间不要吃碘盐”的说法在微信朋友圈被频频转发,导致有的市民,特别是孕妇开始排斥碘盐。2015年上半年,长沙市疾控中心对我市孕妇和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孕妇处于“碘摄入不足”状态,8-10岁儿童处于“适宜碘摄入”状态。疾控专家提醒:“补碘过量”

宝宝补碘注意事项

宝宝缺碘很容易影响大脑的发育,长期以往更会影响智力发展,所以给宝宝补碘一点要及时,不过补碘也是要注意的,不能过多也不不能过少,具体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碘不能多也不能少 2、缺碘地区的居民必须科学的、长期地食用加碘盐,否则,一旦停用碘盐,碘缺乏病就会复发。 3、每次购买碘盐不要太多,因为时间久,碘元素易挥发。 4、放碘盐的容器应为加盖的,并放置在干燥、遮光、避高温处。 5、在菜肴将起锅时再加入碘盐,不要用碘盐爆锅、长炖、久煮,因碘易挥发。 6、腌制咸菜一定要用碘盐腌制,不要淘洗

碘缺乏的原因

碘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一种元素,特别是食用盐的包装上,我们常可以看到加碘的字眼。这就表明碘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一些因素影响,也会出现因碘的摄入不足而引发碘缺乏的疾病。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脖子病”。那么,在我们周围,有哪些致病因素的存在是人们患上了碘缺乏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详述。 一、环境因素 其流行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

补碘的好处有什么

1第一就是因为碘对于我们的智力的发展有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就是适当的补碘是可以保证孕妇的水盐代谢平衡,减少因为渗透压失去平衡带来的各种疾病,除此之外补碘对促进宝宝生长也是很有帮助的。 2第二就是如果孕妇缺碘的话,会影响宝宝和孕妇的新陈代谢功能,阻碍人体对外界营养的物质交换,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孕妇对蛋白质的合成,缺乏蛋白质的话,孕妇和宝宝的营养达不到,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流产或者是死胎的情况。 3第三就是对于碘元素的摄入,最主要的是从食物中获取,这类食物有紫菜和海带,适当的补充碘元素的话,对我们和宝宝的甲状腺的功

宝宝营养不良的危害

营养的供给首先要满足热能及蛋白质的需要,蛋白质中的优质蛋白质要占1/2~2/3。牛磺酸和脑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它在母乳中含量丰富,而在牛乳中含量却较少,所以牛乳喂养的宝宝应注意补充牛磺酸。必需脂肪酸应占热能的1%-3%,对脑的发育及神经髓鞘的形成有利。 缺乏微量元素也会对宝宝的智力产生影响。缺铁会引起贫血,而在贫血症状出现之前,宝宝已表现出容易发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补充铁剂后这类症状就会消失。 膳食中缺锌,可造成宝宝血锌下降,影响体格发育及智能的发展。 缺碘会影响甲状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