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炎和胃癌在症状上的区别

胃炎和胃癌在症状上的区别

胃炎跟胃癌的症状有哪些区别?很多人弄不清楚胃炎跟胃癌的区别是什么,有些人把胃炎误以为是胃癌,整天担心受怕,本来不严重的疾病,也会因为心理作用,持续恶化;有些人则把胃癌误当成胃炎,不把它当一回事,以为不严重,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建议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疑惑的,还是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最好。那么,胃炎跟胃癌有什么区别呢?

胃炎跟胃癌的区别: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胃炎很好纠正和改善的,只要您祛除一些不良饮食习惯,积极改善个人生活规律和节奏,饮食上加以注意,或者配合一些治疗胃炎的药品,很快就会痊愈了。

胃炎和胃癌区别还是很大的,但是症状上一般容易混淆,需要借助于胃镜或者钡餐等相关检查加以区分,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症状见胃区疼痛,常为咬啮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进食后可以缓解。上腹部饱胀感、沉重感、厌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瘦、贫血、水肿、发热等。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进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发生坏死溃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起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癌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口时,则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

小编提示:假如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到专业医院进行专业科学的检查,加强对身体状况的了解。提早知道病情,提早治疗,才能更容易治疗好疾病。保护好我们的胃,才能坦然的接受美食的诱惑。

揭秘导致胃癌的六大元凶

1、吸烟

烟雾中有多种致癌物,可溶于口腔唾液中进入胃中,已发现吸烟可使胃黏膜发生变化,形成肠上皮化生,这是一种癌前病变。

2、维生素缺乏者

瑞士专家认为,体内保护性维生素低的人易患癌症。 如维生素 a 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 3 倍;在维生素 e 不足的人群中,口腔癌、皮肤癌、胃癌、肠癌等发病率均升高。

3、经常接触化学致癌物

与胃癌有关的有亚硝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化合物。自然界存在大量的亚硝基化合物前体,这些前体物在胃的酸性环境下会合成亚硝基化合物,胃是主要的合成场所。如果胃黏膜发生病变,则这些致癌物会进入胃黏膜中。试验已经证实这些化合物能诱发大鼠及狗的胃癌。另外这些致癌物质存在于发酵的食物、鱼露、熏制和烧烤的食品中,如果经常吃这些食品无疑增加吸收这些致癌物的机会。

4、高盐饮食

食盐本身并不无致癌作用,但高浓度盐造成胃黏膜损伤,使致癌物易感染人体。

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引起急性胃炎,而后转成慢性胃炎,胃黏膜被损伤,容易感染致癌物。

6、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一些癌症患者的子女患癌症的风险明显高出一般人群。胃癌患者的儿女遭受癌症之害的机会是其他人的 4倍。

青年人胃癌发生的特点

(1)早期病例少。

在确诊的青年人胃癌患者中,Ⅲ期或Ⅳ期的患者占60%~85%,而I期和Ⅱ期的只占少数。

(2)女性患者多。

一般胃癌男女之比约为3:1,而青年人胃癌男女之比约为1:2。

(3)症状隐匿。

青年人胃癌多为上腹部隐隐作痛感觉不舒服、胃纳欠佳、消化不好,容易给人以假象,常会以为是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痉挛等,误诊、漏诊率高,失去早期诊断和根治的机会。等到中晚期来就诊时由于肿瘤很大,约40%有呕吐症状出现。

(4)易发生出血。青年人胃癌多数是黏液腺癌,此类癌恶性高,生长极快,癌症周围供血不足,很容易造成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出现不明原因的黑便及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或穿孔。

(5)发病凶险。

青年胃癌具有病程短、癌肿发展迅速、癌细胞转移早、预后不好等特点。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最短者仅有半年,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确诊之时已有广泛转移,并很快出现恶病质。女性患者往往有卵巢转移。

癌变的早期信号 第3种信号:消化不良、长期烧心

第一次机会:消化不良

第二次机会:胃炎、胃溃疡

胃癌

持续性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胃部等发生癌症的信号。烧心又叫慢性胃灼热,长期胃灼热、腹部疼痛、胃溃疡,再服用止痛、止酸药物后仍不能缓解,进食后还会出现饱胀或疼痛、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等现象,这些都是胃癌或食道癌的早期信号。

胃病与胃癌是近亲

胃病与胃癌是近亲 肿瘤科医院癌症治疗专家称胃病与胃癌是近亲,这是为什么呢?癌症治疗专家称胃部疾病患时间长而不治的话,很可能导致病变,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肿瘤科医院癌症治疗专家介绍,60%的胃病患者被发现胃癌时都感觉似乎是一夜之间得的。不就是老胃病吗?怎么突然变成胃癌了?胃病恶变,似乎总是不知不觉。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 ,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

胃癌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1、肿瘤饮食原因:肿瘤饮食与胃癌病理变化关系密切,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中胃癌病理变化率呈降落趋势,这重点和肿瘤饮食原因相关。

其特别症状是:以往保存食品采用烟熏(熏鱼、熏肉)、盐腌的中医治疗方法,食品中含有相当高的引发癌症物,如苯并芘、亚硝胺等,而高浓度的食盐被认为是促癌物质。用高温油煎炸的食品也含有必定量的多环芳烃类引发癌症物。

在日本常见滑石粉处置大米,滑石粉含引发癌症的石棉纤维。高盐食品如腌肉、腌鱼、腌禽类、咸菜、腊肉、香肠也受到注意事项,由于高盐食品可损伤胃粘膜,使引发癌症物极易被身材接收。国内调查显示,食盐花费量与胃癌逝世亡率呈明显性正相关。某些人群的膳食中,蛋白质、脂肪、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使宿主营养不平衡,从而下降人体的抵抗力,直接或间接有利于胃癌产生。

2、亚硝胺等化学物质:目前通过实验找到,多种不相同结构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可以引起动物的胃癌。对胃癌多发区调查找到饮水及粮食内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在合适的PH值或细菌的作用的条件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在人胃内合成引发癌症的亚硝胺类化合物。

在少许腌制的肉类、鱼类、禽类、蔬菜类食品、还有经亚硝酸盐处置的食品如香肠、火腿、午餐肉及腌制的肉类制品中也含有少量亚硝胺类引发癌症物质。此外,有报道在国内外部分的干酪、牛奶、面粉、啤酒及其它酒类中也能检出。亚硝基化合物在产业上用作溶剂、润滑剂、防锈剂等,在农业上用作杀虫剂、除莠剂等,可以有职业性接触。

3、霉菌毒素:通过风行病学调查找到,国内胃癌多发区粮食及食品的霉菌污染相当重要。多发区慢发性胃病肿瘤患者空腹胃液中霉菌及其毒素检出率明显高于胃癌低发区。胃液中检出杂色曲霉菌、黄曲霉菌、构巢曲霉等霉菌,由其产生的杂色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可引起大鼠胃癌。

4、吸烟饮酒:长久吸烟的人胃癌病理变化率明显进步。烟龄越长,胃癌病理变化越多。吸烟对胃有引发癌症和促癌作用。长久饮酒与导至胃癌的其它原因有协同和促癌的作用。

5、幽门螺杆菌(HP)沾染:胃内幽门螺杆菌沾染是胃癌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人类胃癌产生的一级引发癌症物。HP细菌的菌型差别可呈现胃癌产生的差别。1994年,英国福曼(Forman )认为发达国家胃癌病例中35%、发展中国家胃癌病例中的85%同HP沾染相关。有的学者认为,HP沾染有可能是胃癌的协同引发癌症因子。

6、遗传原因:多数的回想性调查材料认为遗传原因在胃癌病理病因病因中的作用比较确定,有明显的家族集合的偏向。通常认为胃癌患者支属的胃癌病理变化率比对照组高4倍。

7、慢发性胃炎:胃癌与慢发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之间有密切关系。这类胃癌的产生率与萎缩性胃炎重要程度及病史是非相关。由于患萎缩性胃炎,粘膜功效及结构异常,胃液游离酸减少,胃液内细菌补充,使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补充,亚硝基化合物已证实可引起胃癌。

8、其它:如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肿瘤患者也是胃癌的特别危险人群。

胃癌的误诊原因有哪些

胃癌的死亡率高,与胃癌发现晚有直接关系。不少胃癌患者,甚至包括一些大夫在内,胃癌确诊前,部分曾以普通胃病进行治疗,一经确诊胃癌,已经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胃癌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威力,高居肿瘤死因首位,就是因为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胃部症状,当发现明显症状时已经是中晚期了,所以大家应多关注胃癌症状。胃癌当成普通胃病治痛失治疗良机

误诊原因:胃癌早期症状近半不明显一半甚至更多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胃癌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打嗝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所特有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也多是如此。当然,并非胃癌就不能早期发现,关键在于患者包括大夫在内有没有“胃癌”这根弦。

普通胃病往往在发病前有明显诱因,比如喝酒、吃冷饭、喝冷饮等,如果没有明显诱因出现的胃部不适,就应警惕提防胃癌了。

胃是我们消化食物获取营养的地方,所以胃癌的发生往往会与吃饭,喝酒有关,如果胃部长时间的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的就医,做一些精密的检查,这样才能提早发现病因,解决病症,如果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就会造成很大的遗憾,大家不要忽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胃部细节,要做到对自己的身体了如指掌,这样才能不耽误病情。

中年男人小心得了胃癌

一般人都会认为口臭只是口腔问题,其实不然,口臭的人90%都有肠胃疾病。在与口臭密切相关的肠胃疾病中,最严重的就是胃癌、胃瘫。在对胃癌、胃瘫患者的调查中,发现这些患者的口臭一般都达到了深度标准。口臭常并发牙龈肿痛、便秘、胃痛、消化不良、烦躁等症状。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肺结核、糖尿病、癌症患者、接受化疗者亦会产生强烈口臭。

口臭虽然是很多胃肠、肠道疾病的“前哨战”,与肠胃疾病密切相关,但患者不必过于担忧,针对便秘口臭只要遵循正确的治疗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照医生或药师叮嘱,按疗程服用双奇胶囊,及时补充体内有益双歧杆菌的数量和活性,就可杀灭和降低幽门螺旋杆菌和大肠杆菌,口臭从而得到根除。

科学研究表明:重度口臭患者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200倍,重度口臭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150倍。如果重度口臭患者不及时治疗,胃炎、胃溃疡、肠炎病情往往会明显加重。而且患者极易产生便秘、痔疮等。重度口臭如果多年不愈,往往是胃癌的前兆。而这些疾病,往往不具备的特点,预警胃癌信号,而是通过物理的一些最常见的症状。因此,我们必须有相应的权利,警惕和预防胃癌的意识才能有效防胃癌,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胃癌。

抽烟会得胃癌吗

有关研究已经证实,男性每天吸一包烟者可增加50%的胃癌发生危险性,同时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的危险性也呈上升趋势,且开始吸烟者初次吸烟的年龄越小、每天吸烟的次数越多、持续吸烟的时间越长,胃癌的发病风险越高。吸烟已成为导致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戒烟对于预防胃癌也是非常重要的。

据了解,癌变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由于发病初期胃癌症状不明显,许多人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专家说,吸烟时少部分烟可随吞咽动作进入胃内,甚至到肠。这些烟直接和胃肠道黏膜接触,烟雾内所含尼古丁可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胃炎、胃溃疡形成,并延缓其愈合,而严重的经久不愈的胃溃疡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进入呼吸道的烟在与呼吸道黏膜直接接触后,其中的有害成分可被吸收入血液,从而对胃内血管造成损伤。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戒烟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几率。

烟抽的多可能会引发胃癌,这绝不是玩笑说说而已,无奈的是好多人抽烟成瘾,根本在短时间甚至是长时间内都戒不掉。这无疑是健康的一大隐性危害。

细数导致胃癌的六大诱因

1、经常接触化学致癌物:与胃癌有关的有亚硝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化合物。自然界存在大量的亚硝基化合物前体,这些前体物在胃的酸性环境下会合成亚硝基化合物,胃是主要的合成场所。如果胃黏膜发生病变,则这些致癌物会进入胃黏膜中。试验已经证实这些化合物能诱发大鼠及狗的胃癌。另外这些致癌物质存在于发酵的食物、鱼露、熏制和烧烤的食品中,如果经常吃这些食品无疑增加吸收这些致癌物的机会。

2、高盐饮食:食盐本身并不无致癌作用,但高浓度盐造成胃黏膜损伤,使致癌物易感染人体。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引起急性胃炎,而后转成慢性胃炎,胃黏膜被损伤,容易感染致癌物。

4、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一些癌症患者的子女患癌症的风险明显高出一般人群。胃癌患者的儿女遭受癌症之害的机会是其他人的 4倍。

5、吸烟:烟雾中有多种致癌物,可溶于口腔唾液中进入胃中,已发现吸烟可使胃黏膜发生变化,形成肠上皮化生,这是一种癌前病变。

6、维生素缺乏者:瑞士专家认为,体内保护性维生素低的人易患癌症。 如维生素 a 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 3 倍;在维生素 e 不足的人群中,口腔癌、皮肤癌、胃癌、肠癌等发病率均升高。

慢性消化不良怎么回事

慢性胃肠炎是需要我们注意日常的护理工作,我们在治疗慢性胃肠炎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慢性胃肠炎的饮食护理,需要慢慢的调养才能根治慢性胃肠炎。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可产生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虚弱。一些病人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失眠、心悸、健忘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复杂,不易治愈。

做胃液分析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往往正常或略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明显降低,并可伴有贫血(血色素低于正常)。胃镜检查加胃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是浅表还是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时还可取胃活组织做一种检测,看是否存在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单纯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是良好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往曾被认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变),现在看,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确有一定关系,其根据是:

1.研究证明,对萎缩性胃炎胃镜取材活检,伴有“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这两种胃粘膜病变者,有可能发展成胃癌,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2.流行病学调查,在胃癌高发地的人群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高。

3.病理检查发现,胃癌周围的粘膜中,萎缩性病变多见。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病理检查上的结肠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属于癌前病变,如不积极治疗、合理调养,比较容易诱变为胃癌。

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镜复查:一般的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10%以上)应视为癌变,可予手术切除治疗。只有积极治疗、生活调养、定期复查,才能使病变好转或静止而不发展,从而防止胃癌的发生。即便是病情发展,若能坚持定期复查胃镜,也能及时发现,采取胃病变处的预防性切除或早期胃癌的切除,仍是彻底的根治方法,效果还是很好的。因此,只要做到积极治疗、生活调养、定期复查,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看来,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胃癌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胃镜检查

“当年我们学医时,老师说胃癌一般都是40岁以上的人才会得,可现在看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患上胃癌,我们却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专家介绍,曾遇到最年轻的一位胃癌患者只有16岁。

案例少年患胃癌

专家说:“35岁以下的胃癌患者人数比二三十年前至少翻了一番。 ”在医院,经常可以遇到20多岁、30多岁的年轻人,感到胃有些不舒服,检查后居然是胃癌。

专家遇到最年轻的一位胃癌患者只有16岁,而且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这名患者家住农村,家里贫困,长期吃咸菜、腌制的咸货,而且一日三餐也没有规律,干活忙时就不吃饭,吃的时候吃得特别饱。后来他感到腹部不舒服,吃不下饭,人也瘦了很多,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胃癌。

解读重口味或成诱因

胃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诸如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严重、家族遗传易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孟令毅医生介绍,具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风险大。而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60%以上,这种病菌是一类致癌物,当它寄生在胃里,将大大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至3倍。

喜欢吃熏烤、高盐、辛辣、腌制的食物,嗜食火锅、麻辣烫等,以及嗜好饮酒、抽烟等,都可能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而且还可能增加癌变几率。

另外,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增加患胃癌的诱因,比如吃饭狼吞虎咽、吃得过饱、饮食无规律、早餐不吃、暴饮暴食等,这些都给胃炎、胃溃疡等种种胃病,甚至胃癌发病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对策高危人群常做胃镜

只要发现得早,90%以上的早期胃癌可以治愈。但遗憾的是,早期胃癌患者“很少见”。专家说:“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甚至到中晚期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当患者感到不舒服来检查时,胃癌已经很严重了。 ”

医生建议,感染过幽门螺杆菌、有家族癌症史、恶性贫血及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人群,应高度防范胃癌,定期做胃镜检查,最好一年做一次。

相关推荐

胃一直不舒服是不是胃癌

胃炎比较常见,人群当中有大部分的患者有慢性胃病的病史,往往表现出来胃部的不适、腹痛、腹胀等等,最多见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如果说长期的慢性胃炎疾病,表现出有呕血、黑便、消化道前驱症状,或者自觉腹部有包块或者摸到有淋巴结肿大。这个时候建议患者高度重视,一定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是否有合并胃癌等等恶性疾病。

老胃病的人时间长了会变成胃癌

由于生活节奏太快,饮食不规律等原因,越来越多的胃病找上年轻人,而多数的人通常会缓上一两天,等病痛过去就不在理会。直到出现梗阻,吃不下东西才匆匆忙忙就医,而这时候胃里可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胃部的小小不适或已经转变成癌。 胃息肉,一些慢性的萎缩性胃炎等都属于癌前病变,还有一些病人由于溃疡病做过胃的部分切除,这部分病人也有可能发生癌变。 哪些坏习惯在破坏你的胃 偏爱重口味食物。越来越多的人偏爱吃重口味食物,尤其东北人,殊不知,又辣又咸的刺激性食物和油炸高热量的食物很伤胃。 饮食不规律。不少年轻人生活压力和

胃癌,导致胃经常反酸怎么办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应用

口臭引起的并发症

1引发口臭的主要原因是胃热症、胃阴虚症,其中由胃热症导致者居多。 2口臭常并发牙龈肿痛、便秘、胃痛、消化不良、烦躁等症状。 3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肺结核、糖尿病、癌症患者、接受化疗者亦会产生强烈口臭。 4 观察显示,重度口臭患者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200倍。 5 观察显示,重度口臭患者幽门罗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150倍。 6 重度口臭患者若不及时治疗,胃炎、胃溃疡、肠炎病情往往会明显加重。 7 重度口臭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口腔菌群的数量将大大提高,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频频

胃癌症状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 1、症状 (1)早期胃癌 随着病情发展,胃的功能和周身状况逐渐发生改变,这些症状常无特异性,可时隐时现,可长期存在。如上腹胀痛、钝痛、隐痛,恶心,食欲不振,嗳气和消瘦等,少数溃疡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也可有溃疡样症状,呈节律性疼痛,反酸,内科治疗可缓解等。有的患者胃癌与某些良性病变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变的基础上(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发生癌变,而这些良性胃部疾病的症状已长期

腹胀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胃癌

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病人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 呕吐发生于饭后2-3小时,可见于胃炎、胃溃疡和胃癌。呕吐发生于饭后4-6小时,可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呕吐发生在夜间,且量多有发酵味者,常见于幽门梗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

胃癌症状

1早期胃癌:大部分的认识毫无症状的,就算有症状也是不典型的,一般就是表现为上腹部的轻度不适,很多朋友容易把这个症状认为是消化不良的胃炎。 2进展期胃癌:这种胃癌的话一般患者是会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适或者疼痛,而且还会有腹胀、不想吃东西的症状,甚至会出现吐血的现象。 3终末期胃癌死亡前症状:这个时候患者的全身状况一般已经不太好了,常常会变得非常瘦、没力气,不想吃东西等症状,还可能会经常吐血。

青年人胃癌发生的5大特点

(1)早期病例少。 在确诊的青年人胃癌患者中,Ⅲ期或Ⅳ期的患者占60%~85%,而I期和Ⅱ期的只占少数。 (2)女性患者多。 一般胃癌男女之比约为3:1,而青年人胃癌男女之比约为1:2。 (3)症状隐匿。 青年人胃癌多为上腹部隐隐作痛感觉不舒服、胃纳欠佳、消化不好,容易给人以假象,常会以为是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痉挛等,误诊、漏诊率高,失去早期诊断和根治的机会。等到中晚期来就诊时由于肿瘤很大,约40%有呕吐症状出现。 (4)易发生出血。 青年人胃癌多数是黏液腺癌,此类癌恶性高,生长极快,癌症周围供血不足,很

胃炎胃癌怎么进行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胃癌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甚至毫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形似的表现,如上腹部疼痛、消瘦、食欲减退、呕吐、饭后饱胀、嗳气等。不过胃癌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及黑便等其他症状,上腹部深压痛,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晚期可出现上腹部肿块、脐周肿块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 2.胃液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液分析为胃酸范围正常,可高或者低,而胃癌胃液分析一般表现为胃酸减少或者正常。 3.X线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增粗、紊乱,而胃癌表现为充盈缺损或龛影。龛影特征:直径>2.5cm,溃疡口不规则,

哪种打嗝是癌症先兆 对症治疗

长期打嗝不止临床上可见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脑膜炎、代谢性病变有尿毒症、酒精中毒纵隔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胸主动脉瘤、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食管裂孔疝、胃扩张、胃炎胃癌、胰腺炎、内耳及前列腺病变等病因引起,应根据相关检查诊断病因后对症治疗。尤其是因肿瘤,也就是常说的癌症引起的打嗝,需尽快实施手术治疗。